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高翼 《科技信息》2012,(28):167-167
翻译是跨文化、跨语际的信息传播和交际活动。由于翻译的多变性和复杂性以及译者的原因,在翻译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误译。本文旨在分析造成误译的原因,希望对减少在翻译实践中的误译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2.
翻译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作为一种交流方式,它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中起着重要作用。当前,在中国与西方国家的跨文化交流中涌现出大量英汉互译的翻译作品,其中出现了一些不可避免地误译现象。本文结合笔者的翻译实践,通过列举在文学作品翻译过程中产生的一些误译现象来分析产生误译的原因,进而对翻译教学提供一些参考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由于翻译的多变性与复杂性以及译者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和主观意图的驱使,所以在翻译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误译和差译,而这些误译和差译大多数都是由于信息交流不畅所导致的。本文旨在分析造成这种误译和差译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日语被动句中助词“に”的关系语义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日语被动句中出现的助词“に”,不仅有表示被动句中施动者的关系语义,还有表示其它的关系语义,这样给翻译带来一定的难度。本文从“に”构成的词素中词的类别及谓语动词需要哪种补语入手,通过例句辨析被动句中助词“に”的种种关系语义,力求翻译上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
张婷婷 《南昌高专学报》2010,25(6):41-42,60
误译是翻译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种现象,误译有无意误译和有意误译之分。无意误译主要归因于译者的双语能力,以及对双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等的掌握情况,它不涉及译者的主观故意或翻译的目的。有意误译是译者出于某种翻译目的,在翻译过程中为传达原文的形式、内容、风格等方面而表现出来的故意不忠实于原文的翻译行为。本文以德国功能翻译学派的翻译目的论为理论基础来探讨有意误译,旨在目的论的视角下探讨有意误译存在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6.
张敏 《太原科技》2005,(4):54-55
对科技英语语篇中的歧义现象从词汇歧义以及语法歧义两个层面做了粗浅的探讨。以大量的例句分析了科技英语语篇中某些语句产生歧义的原因,并探讨了翻译这些句子时如何根据专业知识及上下文的解释判断作用来弄清其真实含义,避免误译。  相似文献   

7.
梁田 《科技信息》2012,(31):338-338
在日语中,“嬉しぃ”和“乐しぃ”都可以表达愉快的心情。翻译成中文,意思非常接近。因此有许多日语初学者无法正确区分二者。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大量例句,总结出二者的区别。  相似文献   

8.
针对中日两国语言中大量存在的同形异义词的误用现象进行分析,通过大量的汉语和日语的例句进行翻译比较,探究造成误用的原因,从而破解中国的日语学习者容易出现的理解偏差和使用的误区。在充分归纳、分析同形异义词误用现象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教学对策,以避免误用想象的发生,指导日语教学实践,最大限度地发挥中国人在日语学习方面的优势,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准确是法律语言的灵魂和生命,也是法律法规翻译的首要标准。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大量的法律文本翻译中都存在误译的问题,本文从法律翻译现状出发,深刻剖析了中英文法律翻译中误译的根源所在,从而提出了法律翻译实践中如何防止出现误译的策略方法。  相似文献   

10.
周惠 《科技信息》2008,(29):225-225
文章从翻译实践过程中的自我错误分析入手,结合翻译理论,围绕时态和篇章结构的问题,分析翻译过程中的误译和漏译以探讨理解透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史丽杰 《科技信息》2012,(34):227-227
在学习外语过程中,第一人称代词是最先接触到的词汇之一。日语中第一人称代词的数量多、使用方法复杂,但使用频率却远远不及汉语。而日语初学者在会话中往往特意地使用像“ちたし”、“镤”这样的第一人称代词。本文通过比较初级日语教材中舍有第一人称代词的部分例句及其汉语翻译,从日语语言结构方面分析日语中第一人称代词的使用频率。  相似文献   

12.
日语中常常被称为“拟声词”、“拟态词”,即“才ノマトベ(onomatope)”是极其丰富的一门语言,日语文章及会话中大量使用。学界从各个领域对“才ノマトベ”进行研究,但对在“拟态词”的下级分类中出现的“感觉拟情词(gijyougo)”和“感情拟情词(gijyougo)”为中心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以“むかむか”作为具体实例,通过对“拟声拟态词词典”、日语语言文字数据库及日本明治以后的文学作品里出现的部分例句的使用实态的分析,记述了单一的“才ノマトベ”是如何实现其范畴间的转换和意义上的扩展。  相似文献   

13.
针对材料英语的一些基本特征以及英汉翻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原因进行了分析探讨,指出材料工作者要了解材料英语的文体和语言特点,翻译时要采取已经普遍接受的译法,不能完全直译,更不能任意创造。同时介绍了翻译过程中常用的一些基本技巧,并通过例句对其进行了详尽阐述。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日趋频繁。商务英语翻译作为交流手段和媒介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商务英语翻译中的误译实例,认为导致这些误译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忽视了文化差异及文化转向。笔者认为要提高商务英语翻译效果就要重视文化差异,重视文化转向。  相似文献   

15.
张凯航 《科技信息》2009,(23):202-202,206
本文对英汉互译中词语误译现象进行分析,将其原因归为五类,即由于一词多义现象造成的误译,由于近义词区分不当造成的误译,由于对文化背景知识缺乏了解造成的误译,由于对词语褒贬色彩未加区分造成的误译,由于对固定短语缺乏认识而造成的误译等。要减少误译,做好词语的翻译,译者需具备认真严谨的翻译态度和丰富的词汇知识。  相似文献   

16.
旅游文本是国外游客了解、认识旅游景点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但由于中西文化差异等方面的原因,在旅游文本的翻译过程中难免出现差错或误译.在此仅简单列举泰山旅游文本翻译中存在的部分误译现象,以选用正确的译本吸引更多的国外游客,从而促进泰山旅游业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7.
张楠 《科技信息》2012,(32):I0080-I0080
在日本用甜、辣、苦、酸、成五味来表示味觉,中国也有同样的味觉词,所以在翻译时本不应该存在问题。但是生活中的味觉词不单单只表示为味觉,它还可以表示人的表情、心理状态、性格、嗅觉、听觉等等。本稿选取了日语味觉词中最常出现的“甘ぃ”来进行研究,主要考察其转用和汉译情况。  相似文献   

18.
"功能目的论"是德国功能派译论的核心理论,为翻译研究开辟了新视角。本文在目的论的框架内,根据上海世博会宣传资料翻译的要求和目的,运用Nord的翻译失误分析模式着重剖析上海世博会宣传资料英译中语用类和语言类的翻译失误,并指出这些失误主要是缘于译者缺少跨文化意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未充分考虑世博会对外推介的目的,未做到以目标语和目标受众为导向是造成误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罗坚 《科技信息》2010,(30):I0151-I0152
本文尝试从日文中带"を"格的动词单句结构特点与汉语的及物动词单句结构特点来进行对比研究,并从中文句子中的述宾结构的角度来探讨母语为汉语的日语学习者在日语学习的过程中容易将助词"に"与"を"误用的原因,提出避免误用的方法,以期在今后的日语教学中能有所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20.
李会歌 《科技信息》2011,(17):I0218-I0218,I0201
日语初学者,甚至包括学习日语数年的日语使用者,无不在最初感到日语中的授受动词是一个难点。在学习使用的过程中,经常会有错用、误用的情况出现。本文结合平时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授受动词的理解和学习中出现的失误,举例从各组之间的区分使用、同组之间的区分使用来辨析授受动词及授受动词作补助动词的有关用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