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景德镇陶瓷文化英译在日益国际化中迅速发展,同时也存在一些明显问题。笔者认为景德镇陶瓷文化英译应在宏观视角下构建起完善体系。构建这一体系需应采取规范化、一致性、简洁性、友好性、延续性等原则和直译、直译加备注、意译、释义等方式。  相似文献   

2.
孙静艺  王伦 《科技信息》2010,(28):187-187
功能主义目的论拓宽了翻译研究的视野,为陶瓷用语的英译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文化传播视角,并为陶瓷用语的英译实践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从而进一步推动了陶瓷英语翻译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史晓静 《科技资讯》2007,(25):232-234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以及翻译中的文化障碍越来越引起翻译研究者的注意.本文试用文化翻译学的方法对《红楼梦》的英译进行研究.论文选取了现有的两个最著名的英译版本杨宪义于1978年的译本和David Hawkes于1973年的译本,并将二者进行比较,从科举考试、官衔、亲属关系这三个突出反映中国古代文化特色的事物的英译入手,试图总结《红楼梦》这类文化色彩浓厚的文学作品的翻译可以有哪些策略.  相似文献   

4.
大汶口文化是黄河流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外宣和文物英译对于传播黄河流域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大汶口文化外宣和文物英译研究不足,实践中也存在用词混乱、中国特有词汇及意象缺失、英译文本难以兼具可读性与民族性、忽略文物英译历史文化性与简洁性等问题。应在遵循规范性、民族性、阐释性、跨文化交际性原则的基础上,跨越文化差异的鸿沟,不断完善翻译方法,推动大汶口文化外宣和文物英译面向读者,扩大传播,实现文化走出去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林斐婷 《海峡科学》2006,(10):28-30
中国陶瓷拥有悠久的历史底蕴,陶瓷文化与中国传统的历史文化互相辉映,而陶瓷文化营销就是将陶瓷营销的主题从产品转到人的一种表现形式,注重从陶瓷文化层面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本文首先对文化营销的进行定义,分析文化营销在陶瓷营销中的作用,进而提出利用陶瓷文化来实施德化陶瓷文化营销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陶瓷装饰历史悠久,中国陶瓷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独特的陶瓷文化风格,其传承和发展都与中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本文旨在论述陶瓷装饰形成了独特的陶瓷文化;陶瓷装饰与文化的关系;陶瓷装饰在文化中所表达的人文精神等内容。  相似文献   

7.
从文化资本视角出发,通过探讨中国传统乐器名称的英译问题,揭示了在翻译和传播中国特有事物与概念时文化资本保护的重要性.通过具体分析各种英译方法的得失,提出应该通过此类翻译防止中国文化资本的流失,促进中国的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8.
景德镇陶瓷文化的创造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群体价值取向特点在景德镇陶瓷文化中得以体现。景德镇陶瓷文化的精神实质之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取向的表达。  相似文献   

9.
景德镇陶瓷文化的创造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群体价值取向特点在景德镇陶瓷文化中得以体现。景德镇陶瓷文化的精神实质之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取向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以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汉语文化负载新词为例,探讨纽马克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应用于其英译的可行性,指出为了保留中国汉语文化负载新词的特点、准确传播中国特色文化,在对汉语文化负载新词进行英译时,应首先考虑采用语义翻译策略,只有当运用语义翻译策略会产生译语读者理解困难、引起交际误解时,才考虑使用交际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1.
基于后殖民视角研究《道德经》英译所经历的三个高潮时期。《道德经》英译大体上经历了从归化到异化,从西方中心主义到文化多元化时期这样一个过程,通过探寻像《道德经》这样充满中国传统文化、凝聚中国核心价值观的古典文本翻译的历史轨迹,既展现了帝国主义对殖民地中国文化殖民行径,也展现了中国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国陶瓷艺术的发展需要融入这个大文化之中。本文在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和陶瓷艺术内涵的基础上,探讨了陶瓷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展望了以传统文化为背景,陶瓷艺术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3.
景德镇陶瓷文化在"母体"文化中孕育和发展,其精神实质是中国哲学思想的一种物态显现。景德镇陶瓷文化与宗法思想、民族心理、道德追求和一般哲学观念有着重要的联系,是这几者的融合与"窑变"。  相似文献   

14.
由于中西方在历史背景、社会风俗、经济体系、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巨大差异,引起了在翻译中国传统文化特色词语时,在英语中无对应或相近的表达方式,出现文化空缺现象。本文针对文化差异带给翻译的种种不便,要求译者不仅精通原语和译语而且应通晓这两种语言所反应的文化,提出用灵活的方法来处理中国特色文化英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找到恰当的翻译对策。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比、分析《尼山萨满》满文转写本、汉译本及英译本中的一些实例,研究了英译文本中几种宗教文化元素的翻译损失问题,提出了翻译补偿在少数民族文学典籍英译中的应用与作用。补偿翻译方法在英译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典籍中的宗教文化元素时较为常用,有利于忠实有效地传达原文的宗教文化信息,起到译介少数民族文学和文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英译中国唐诗目的是实现文化交流,在翻译过程中要采用诗化翻译法,做到文化语境顺应。具体来讲。译文语言的选择要顺应原文的意境,再现原文的修辞、风格,准确表达文化词。  相似文献   

17.
以辽宁旅游篇章(LTT)的英译文本与英美两国的旅游篇章(BTT/ATT)随机采样为主要样本,从英汉词汇层所反映的文化差异探讨了英汉旅游篇章的词汇认知图式和文化积淀等方面的差异,以期通过一种新的视角,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为中国旅游文化的英译文本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龚循磊  徐骏  童强 《景德镇高专学报》2010,25(1):124-125,123
景德镇陶瓷艺术的历史渊源流长,千百年来她一直在代表中国、代表中国文化向全世界展示着自己。随着奥运会在北京的成功举办,景德镇陶瓷艺术的魅力又一次展现在世人的面前。北京奥运会不仅是一次体育的盛会,还是一次文化的盛会,是中国文化向世界展示的盛会。景德镇陶瓷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在本届奥运会上以她独特的艺术形式展示了她数千年的历史。本文以景德镇陶瓷艺术在北京奥运会上的突出表现为亮点来阐述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19.
景德镇陶瓷文化蕴涵了中国传统文化里的许多重要元素。充分运用景德镇陶瓷文化资源,拓展高校德育功能,既是景德镇地区高校得天独厚的天然优势,更是新时期高校德育的新课题。本文从发掘陶瓷文化内涵、创新实践活动载体、创造"一个中心、四个结合"的德育新模式等方面,结合实际对提升高校德育功能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诗是中国文学的精华,是中国文化的结晶。文化意象是诗歌翻译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出在古诗英译中出现的文化意象错位,从文化视角探讨英译中文化意象的解读与重构,揭示这一视角下诗歌翻译研究的独特性和显在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