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 分析急性De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158例De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资料,分析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通过针对性改良护理措施,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及感染后死亡率。结果 施行针对性护理策略后,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率明显降低,术后ICU监护时间与感染后死亡率均明显减少。结论 急性De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患术后肺部感染的原因与吸烟、术前肺部感染,胸腔积液、术中体外循环时间太长、中大量输血,术后呼吸机相关感染有关。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以降低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楚雄州医院2002年1月—2003年12月发生肺部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的63例患者临床症状、感染的危险因素、细菌培养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均为院内感染 ,与基础疾病 ,使用抗菌素、激素 ,介入治疗有关。结论 :合理应用抗菌素 ,严格无菌操作 ,加强基础病的治疗 ,早期诊断 ,及时治疗是减少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ICU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重症监护病房(ICU)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分析,探讨合理使用抗生素及防治措施以预防医院内MRSA感染的发生和流行.方法:对我院ICU2008年7月1日至2009年10月30日近15个月的追踪观察,对102例MRSA引起的医院内感染进行回顾性临床耐药性分析.结果:我院ICU病房15个月内共发生MRSA感染102例,占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96.2%,均全部使用过广谱抗生素,使用大于2种抗生素占41%(OR值1.46,95%CI 1.54~3.17),大干3种侵入性操作占56%(OR值4.80,95%CI 2.27~10.29),大于3种基础疾病占49%(OR值2.88,95%CI 1.40~6.02).结论:ICU中MRSA感染率较普通病房高,必须引起重视,控制MRSA感染应积极进行病原学监测、及时发现病例、隔离和治疗患者、合理使用广谱抗生素、严格消毒隔离措施、认真洗手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在无层流病房的条件下,如何通过加强护理管理措施从而控制粒细胞缺乏症患者的院内感染。方法进一步明确粒细胞缺乏症患者的院内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制定出相应的管理制度及方法。结果通过有效地管理制度的建立与执行,以及个性化心理护理的设计,能有效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结论严格的护理管理制度以及患者良好的依从性,能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在无层流病房的条件下,如何通过加强护理管理措施从而控制粒细胞缺乏症患者的院内感染.方法 进一步明确粒细胞缺乏症患者的院内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制定出相应的管理制度及方法.结果 通过有效地管理制度的建立与执行,以及个性化心理护理的设计,能有效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结论 严格的护理管理制度以及患者良好的依从性,能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在无层流病房的条件下,如何通过加强护理管理措施从而控制粒细胞缺乏症患者的院内感染。方法进一步明确粒细胞缺乏症患者的院内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制定出相应的管理制度及方法。结果通过有效地管理制度的建立与执行,以及个性化心理护理的设计,能有效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结论严格的护理管理制度以及患者良好的依从性,能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探讨PDCA管理模式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防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将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庆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治疗的320例患者按随机掷硬币法分为对照组和PDCA组,对照组160例给予常规预防管理(ICU管理、消毒隔离、通过培训学习提高对抗菌药物知识的认知度、医护人员间加强交流合作、执行侵入性护理操作时注意预防感染以及为患者提供用药知识指导等),PDCA组的患者给予PDCA循环管理(于计划阶段、实施阶段、检查阶段和处理阶段实现对医院感染管理水平的持续改进,全面防控医院感染),比较两组医院感染发生率及相关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PDCA组医院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PDCA组手卫生、无菌操作和环境卫生执行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PDCA组单一抗菌药物的使用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三种及其以上的药物使用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施PDCA管理能降低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发生率,提高手卫生、无菌操作和环境卫生执行率,规范抗菌药物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前:了解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外科患住院期臆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探讨呼吸道感染有关的危险因素和采用的预防措施,并比较内、外科患危险因素的区别。结果:感染发病率为3.20%,内科多见于高频慢性消耗疾病,比例高于外科。同时医院采取管理和预防措施也能够减少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结论:加强环境的改善、医护人员的无菌操作,提高患的免疫能力和抗生素运用的监测可以降低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通过检测凉州区属各医疗机构医院感染情况,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统计,通报各医疗机构进行整改,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证医疗安全。从凉州医院、凉州区第三医院、武威市第二医院2020年1~3月份出院病人共13536人中回顾性检测医院感染发病情况、感染病原体类型、感染部位、感染因素分布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出院病人13536人中共发生76例、85例次医院感染,医院感染发病率和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分别为0.56%、和0.63%;主要感染部位是上呼吸道、肺部、泌尿道;感染部位检出的病原体为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鲍曼不动杆菌;主要易感因素为患者免疫力低下、基础疾病为肿瘤和老年患者。各医疗机构应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提高样本送检率,强化医护人员抗感染知识培训。武威市凉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加大督查力度,制定奖罚措施,加强医师、护师、感染管理人员的日常工作责任心,以降低医院感染率的发生,提高医疗卫生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煤工尘肺患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常见易患因素和对策.方法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分析了167例煤工尘肺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结果141例患者尚伴有其他基础疾病,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是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在感染的真菌类型中,念球菌最常见,占97%.特别是白色念珠菌占64.43%.结论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是煤工尘肺患者继发肺部真菌感梁的主要高危因素.避免各种易发因素,积极采取各种防治措施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肠球菌的临床感染特点和耐药性,为指导临床用药,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至2010年7月间从江汉大学附属医院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92株肠球菌的分布情况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结果:分离的92株肠球菌中粪肠球菌占73.9%,屎肠球菌13.1%,其他种类肠球菌13.0%.主要来源于尿液标本,占33.7%,且主要分布于干部病房和重症监护病房等科室.药敏结果显示耐药率最高的是环丙沙星38.0%和红霉素37.0%;青霉素G、氨苄西林和左旋氧氟沙星也呈中度耐药;替考拉宁和呋喃妥因的耐药率较低,为6.5%;未发现耐万古霉素和耐利奈唑胺的肠球菌.结论:该院肠球菌以粪肠球菌感染为主,主要引起泌尿道感染,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有不同程度的耐药,医务人员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并加强对细菌耐药性的全面监测.  相似文献   

12.
实施气管切开病人2种气道湿化方法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气管切开后气管内持续滴入湿化法与间断滴入湿化法湿化气道的效果.方法:将52例气管切开患者分成2组,甲组采用持续滴入湿化法,乙组采用间断滴入湿化法.结果:湿化24h后,甲组湿化满意率为86.2%,乙组为52.17%,湿化不足者乙组为8.7%,甲组为0.001%.结论:持续滴入湿化效果满意,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不易形成痰栓,且能减轻护理工作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经额部、颞部入路的神经外科病人术后的疼痛情况以及氯诺昔康用于此类神经外科病人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36例择期经额部、颞部入路的神经外科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二组:氯诺昔康组(L组)镇痛药物为氯诺昔康每mL0.8 mg;对照组(N组)术后当病人主诉疼痛明显,难以忍受时予口服颅痛定30mg.记录各组病人术前及术后4、16、24、48 h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呼吸频率、脉搏氧饱和度及瞳孔变化.记录各组病人术后4、16、24及48 h的疼痛模拟评分(VAS)、Ramsay镇静评分及术后的凝血指标和术后发生恶心呕吐的情况.结果:L组病人的心率、平均动脉压术前与术后各时段点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N组病人术后4 h的心率、平均动脉压较术前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均未出现明显的呼吸抑制,Ramsay镇静评分均不超过3分,在术后各时段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16 h L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N组(P<0.05),术后24、48 h二组VA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未镇痛组的病人在术后24 h内有10例需要使用颅痛定.两组病人术前术后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在正常值范围内.L组和N组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情况出现,各组的呕吐发生率均为33.33%.结论:经额、颞部入路的神经外科病人手术后存在术后疼痛,且大多发生在术后第1 d.氯诺昔康能为其提供良好的术后镇痛疗效,术后镇痛中无明显的呼吸抑制、镇静及凝血指标异常等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提高阴囊疾病治愈率,减少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2004—01~2009—06收治的300例阴囊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85例病人手术后未发生阴囊水肿及血肿,15例病人发生轻度阴囊水肿及阴囊内血肿,无一例二次手术.结论:自制阴囊丁字带可降低阴囊疾病术后并发症,加速其术后恢复率,是一种疗效确切、简便可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以及肺外并发症的临床特点。方法:对内蒙古赤峰市第二医院2011-12-2012-12住院的600例肺炎患儿进行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对MP-IgM阳性者给予肝功能、肝脏B超及心肌酶谱检查。结果:6-12岁阳性率占60%,且常在感染同时出现肺外并发症。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大多侵犯肺部,但易引起肺外并发症,故在治疗过程中有发热、咽痛症状,而且又同时或先后出现多系统器官免疫损害时应考虑到肺炎支原体感染。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我院肺结核并下呼吸道感染病人痰液标本中临床分离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状况,以指导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近两年来肺结核并下呼吸道感染病人1 321份痰液标本分离的病原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检出489株致病菌,其中革兰阳性菌184株,占37.6%,主要有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链球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阴性菌169株,占34.6%,主要有大肠埃希氏菌、醋酸钙不动杆菌、假单胞菌属、克雷伯菌属;真菌136株,占27.8%,多为为白色念珠菌。药敏结果(除真菌)显示: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及阴性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耐药率较高的抗生素依次为苯唑西林、克林霉素、磺胺甲恶唑、红霉素、万古霉素、青霉素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仍具有较高敏感率的依次为亚胺培南、头孢吡肟、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头孢噻肟钠、头孢曲松钠、头孢哌酮钠。结论:肺结核病并下呼吸道感染的细菌多为条件致病菌,且具有多重耐药性,临床上应加强监测,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7.
薛萍  陆春梅  李强  雷卫河  田庆丰 《科技信息》2009,(25):14-15,207
目的:评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定点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探讨其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办法。以期为有关卫生主管部门改进各级医疗机构服务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样,由经培训合格的调查员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5个试点县及33个非试点县相关部门进行询问调查,对比试点县与非试点县的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质量。结果:调查25个试点县和33个非试点县县、乡两级医疗机构中,各项医疗服务质量指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点县医疗机构在院内感染控制、手术质量等方面优于非试点县。结论:新农合试点县医疗服务质量总体上优于非试点县,但某些方面,如门急诊相符率等,还比较薄弱,尚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8.
心理干预对ICU护士心理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减轻ICU护士心理状态中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广东省盐步医院及江西省九江学院附属医院东院ICU及普通内科护士各20名护士,前者为干预组,后者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干预组加用认知、情绪、行为的心理干预。然后检测两组的心理状态。结果ICU护士的SAS和SDS评分均高于普通内科护士。经干预后,两组失眠发生率以及与失眠相关的心理和生理反应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前者明显优于后者,说明心理干预可明显改善ICU护士睡眠状况以及心理状况。结论心理干预作用显著,可改善ICU护士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与阴道炎症的关系,分析其对母婴带来的风险。方法对183例胎膜早破孕妇进行阴道分泌物标本培养及镜检。随机抽取同期无胎膜早破的健康孕妇200例作为对照。同时对患阴道炎者在胎盘炎、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183例胎膜早破者阴道感染阳性者为57例,发生率为,明显高于无胎膜早破者9%(P〈0.05)。阴道感染阳性者中胎盘炎、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及早产的发生率,胎膜早破者,明显高于无胎膜早破者(P〈0.05)。结论阴道炎症是发生胎膜早破的重要原因。也与胎盘炎、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论证胸腔插细管持续引流术的临床应用的可行性,能使成型的新技术在临床上广泛使用.方法:胸腔插细管持续引流组(Ⅰ组)、分次胸腔穿刺抽液引流组(Ⅱ组)、胸腔置入硅胶管(15mm)引流组(Ⅲ组),进行比较研究.结果:Ⅰ组与Ⅱ组、Ⅲ组比较,胸水吸收快、住院时间短(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P〈0.01).结论:国内外胸腔积液发生率极高,积液的引流采用微创胸腔插细管持续引流术相对于分次胸腔穿刺抽液引流法、胸腔置入硅胶管引流法有胸水吸收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继发感染率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