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周社会性质是一个还未解决的重大历史课题。西周史应当深入研究的问题很多,但研究者总不能不以认定西周是奴隶社会或封建社会为出发点,或者以判定西周是什么社会为归宿。所以对西周社会性质的论证,是先秦史的一个根本问题。这同时也涉及中国古史的分期问题。作者十余年来对古史分期问题的论争做过一些考查研究,认为从史料和观点上推敲,仍以西周封建说为可取。问题是前贤论证不够充分,后学必须从各方面提出补证。作者前年写  相似文献   

2.
学界近年来关于张载的研究逐渐增多,但是对于挖掘张载"井田制"思想的价值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从孟子第一次记载井田制以来,历代不乏有欲复行"圣王之制"之士想要复行井田。同李觏、朱熹一样,张载复行井田的立足点也在于解决现实的社会问题,但是他不再仅仅局限于保一国之平,而是把眼光放到了"为万事开太平"的伟大理想上,而坚决地实行井田制便是实现这个理想的根本。  相似文献   

3.
井田制是一种跨越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土地制度,在此制度下,奴隶主对奴隶进行了残酷的剥削和压榨,但我们也应看到,井田制的产生是适应当时生产力发展的一种土地制度,而且对现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当然,其自身的局限性也将使其必然被更先进的土地制度所代替。  相似文献   

4.
周朝把人们分为王、公、大夫、士、皂、舆、隶、僚、仆、台十个等级。其中自王至士四等是统治者阶级的官阶等级之称是一目了然的。但自皂至台六等究竟是官阶等级之称还是对各色奴隶的称呼?看来尚有认真探讨的必要。因为这六等人的社会阶级地位的判定,跟西周春秋时期的社会性质的判断关系极大。  相似文献   

5.
一、历史渊源——计口受田和井田制产生于北魏的均田制,从历史渊源来说,它与北魏早期的计口受田和汉族传统的井田制有关。北魏早期的计口受田是在鲜卑拓跋族由以游牧经济为主的部落兵制向农业经济过渡中出现的部落分工中产生的。  相似文献   

6.
“邢侯簋”为西周青铜器邢器之一,铭文内容涉及到周王对邢侯的“迁封”,是研究西周邢国封建的重要材料。本文除对“邢侯簋”进行通释外,结合有关金文资料和文献记载,就邢国“迁封”有争议的若干历史问题进行了考述。  相似文献   

7.
青铜器纹饰盛行于商周时期,其发展轨迹是商代为幻想动物纹,西周早期为写实动物纹,西周中晚期为几何纹。可见,西周中晚期青铜纹饰发生了较大转变,究其原因,应当受当时社会的礼制、文化等因素影响。而目前学界对于青铜纹饰与文化关系的研究尚浅,且对于纹饰发展演变的研究也相对薄弱。由此,从青铜纹饰研究着手,探讨西周礼制对青铜纹饰发展演变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论孔子     
孔子是我国古代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他于我国的政治史、教育史、学术思想史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影响,占居着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史学界、哲学界热烈地讨论孔子,已经发表不少的论文。孔子是我国古代一位大教育家,这是大家都同意的,但关于孔子的政治立场和思想体系诸问题,则意见分歧很大。评价历史人物,必须从历史中衡量其得失作用,评论孔子也必然要涉及到春秋时代的社会性质。就已发表的论文来看,大体上,有的依“西周封建说”,认为孔子正处于封建社会内部由领主制向地主制的变革时期;有的依“春秋战国之交,是我国奴隶制与  相似文献   

9.
《诗经》是我国古代西周初至春秋中期五百多年间的诗歌总集。它不仅是我国古代的文学作品,而且其中还保存了许多关于社会的和科技的资料,为我们研究古代社会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本文试图就《诗经》中所见的服饰颜色及其染料问题做一番初步探索,这自然是属于我国古代化学工业史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跨国公司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其社会责任问题也日益突出。跨国公司社会责任有其深刻的法律背景,虽然具有道义上的性质,但更为突出的是它的法律性质。我国应做好跨国公司社会责任的法律规制,真正落实跨国公司社会责任的履行。  相似文献   

11.
一、井田制度的存在,当无问题胡适“井田辨”的批判文化买办胡适会在其所著“井田辨”中毫无根据地做了一个假设的大前提,—再否认井田制度的存在。他说:“井田的均产制乃是战国时代的乌托邦。战国以前从来没有人提及古代的井田制。孟子也只能说‘诸侯恶其害己也,而皆去其籍’,这是乌托邦。”他为了从材料上推翻井田制,并且把凡是可以论证井田制度的文献材料,都一一加以否定说:“周礼是伪书固不可信。王制是汉朝博士造的,自然曾受了孟子以后的井田论的  相似文献   

12.
大革命失败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标志着北洋军阀统治时代的结束、国民党统治时代的开始。随着政权的更迭,政治形势的激剧变化,向人们提出了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这就是南京国民政府代表什么阶级的意志,是什么性质的政权?中国社会的性质有没有发生变化?是什么性质的社会?当时,能否正确地分析和回答这些问题,关系到中国向何处去、中国还需要不需要革命、需要什么性质的革命等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3.
关于我国建国初期的社会性质问题,学术界尚无定论。我的看法是:我国建国初期的社会性质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社会,是社会主义制度(主要是经济制度方面)尚未全面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社会。现就政权的性质、社会经济形态和社会主要矛盾等方面论证这个问题。 一、正确的总结和理解我国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特点是探讨建国初期 社会性质的重要前提。 毛泽东同志指出:“要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真地研究中国的历史,研究中国的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对每一个问题要根据详细的材料加以具体的分析,然后引出理论性的结论来。…  相似文献   

14.
庄点 《西藏大学学报》2007,22(1):122-124
周代是我国乐舞发展的一个辉煌时期,西周的雅乐,东周的俗乐。西周一整套严密的礼乐制度,到了东周“礼崩乐坏”已成大势。西周是中国舞蹈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文章认为从美学的角度讲,东周才是中国历史上乐舞发展的第一个高峰,而西周只是一个过渡期。对于我国来说东周也才是真正意义上舞蹈艺术的开端。东周的乐舞艺术审美价值远远高于西周。  相似文献   

15.
维新包含两个主要特征:一是井田制的持久性,二是贵族血胞政权制的稳固性。这两个特征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具有长远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6.
在古史分期问题上,西周封建说是一种深受老一辈史学家赞同,潜力很大,影响至深的观点。较早提出此说的,是著名史学家吕振羽先生,他在1935年出版的《殷周时代的中国社会》一书中写道:周克殷后,周人一方面把原来的奴隶解放,一方面把原来的农村公社和氐族部落转化为封建庄园,把原来土地上的居民转化为农奴。因此,西周是“封建制历史行程的发轫”。吕氏这一观点,在当时便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的注视与热烈批判”(见该书“初版  相似文献   

17.
从前读文献或田野调查 ,遇到“走马圈地”(即任由骏马走路所到之处便可划为自己的疆土 ) ,以为不可思议 ,决非信史。例如马曜、缪鸾和的《西双版纳份地制与西周井田制比较研究》报告说 ,傣族的“召片领到景真视察曼刚和勐海曼贺两寨时 ,把自己骑马经过的地面 ,划为自己的土地”(第 4 4页 )。这可能吗 ?《西南彝志》记载 ,纪俄格家的 2 4匹战马 ,立下的功劳 ,主要是“开辟了四方”。这并非一般征战 ,而是铁蹄所至 ,莫非我土。“放出八条路 /声威震边疆 /不敢抵抗的 /就交出土地”(第 52 2页 )。在哈尼族迁徙史诗《雅尼雅嘎赞嘎》里 ,拾来的孩…  相似文献   

18.
我国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表明,社会性质和发展阶段是认识国情最重要的方面,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是我们党制定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和根本出发点.在新形势下,强调从社会性质和发展阶段的角度认识国情,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在政治思想战线上与反马克思主义者先后进行过三次著名的论战,即关于中国社会性质问题的论战、中国社会史问题的论战和中国农村社会性质问题的论战。这几次论战都是与当时的政治斗争紧密相关的。关于中国社会性质问题的论战,意义深广。毛泽东说过:“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  相似文献   

20.
作者以历法史家的眼光,重新审视了西周历法的性质,从理论上否定了以往考古界对西周历法的假设,提出了一个与以往完全不同的新历法模型,并以这个模型设定的既生霸、既望、既死霸的日期框架,对已经考定是宣、幽二王时期四要素俱全的铜器进行检验.文章重新改定了所谓的共王标准器的王世和第一代晋侯受封之年的王世.此外,以《尚书》和《汉书·律历志·世经》记载的五星聚之年、距克商之年数,第一次推定克商之年的绝对年代,证明了《简本》给出的克商之年是可信的、有根据的,由此修正了以往的传统观念.推导出的西周诸王王年,达到了历史文献、青铜器铭文记录、天再旦和五星聚会相配合的圆满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