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黑豆皮花色苷色素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黑豆为原料,经人工去皮得到黑豆皮,并测定了去皮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实验确定了黑豆皮色素提取最佳工艺条件,并在最佳提取条件下提取,提取物用大孔树脂纯化后真空干燥成粉末,计算黑豆皮花色苷的得率.试验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以60%乙醇为提取剂,提取时间为1 h,提取料液比为1:50,提取温度为50℃,提取pH值为1.黑豆皮花色苷色素的得率为3.017%.  相似文献   

2.
超声波强化大黄中蒽醌的双相水解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游离蒽醌得率为指标,探讨了超声波强化大黄中蒽醌双相水解工艺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用正交实验优化了用超声波法强化大黄中蒽醌双相水解的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影响游离蒽醌得率的主次因素为:提取温度〉超声功率〉硫酸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最佳工艺条件为:硫酸体积分数为15%,超声波提取时间为60min.超声功率为150W,超声波提取温度为40℃。  相似文献   

3.
考察了在酸性条件下光照、氧化剂、还原剂、食品添加剂对紫玉米芯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阳光直射加速紫玉米芯色素的降解;强氧化剂双氧水对紫玉米芯色素的褪色作用最明显,其次是抗坏血酸、苯甲酸钠和还原剂无水亚硫酸钠;蔗糖对紫色玉米芯色素的稳定性影响不大,高浓度蔗糖溶液还具有增色作用;提示紫玉米芯色素,在食品工业中具有较好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以干燥的橘皮粉为原料,在超声波功率为320 W下对其色素进行提取.以色素相对得率为考察指标,考察了提取温度、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液料比4个因素对色素得率的影响.应用Design Expert 7.0软件中的Central Composite程序设计安排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橘皮色素相对得率受到各个因素及其交叉的影响,通过分析得到超声波提取橘皮色素最佳工艺为:提取温度为40℃、乙醇浓度为70%(V/V)、提取时间为20 min、液料比10∶1,用此工艺对橘皮色素进行提取,橘皮色素相对得率高.  相似文献   

5.
桂花色素提取工艺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桂花为原料,进行色素提取工艺的优化研究。对浸提剂、乙醇浓度、料液比、萃取时间及萃取温度这5个因素进行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乙醇为最佳浸提剂,最大吸收波峰为330nm。桂花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85%的乙醇、料液比1:15、萃取时间80min、萃取温度80℃;在此工艺条件下,测得桂花色素的吸光度值为1.424。  相似文献   

6.
以单因素和均匀设计实验为手段优化了茵陈多糖的提取工艺条件,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的含量,计算每次实验纯多糖的得率,然后以纯多糖的产率为指标,采用SPSS软件对提取温度、提取液固比、提取时间3个因素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出优化工艺条件,并进行验证.得到茵陈多糖的优化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100℃、提取液固比50∶1、提取时间80 min.验证实验平均得率为2.25%,预测值为2.26%,二者十分接近,证明得到的优化工艺条件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7.
以苋菜为原料,采用溶刑浸提法和超声波萃取法从苋莱中提取苋菜红色素,对提取工艺条件及色素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单因素实验、正交试验及苋菜红色素对光、热和pH稳定性实验的结果表明:超声波法提取的苋菜红色素较浸提法提取的色素得率高、稳定性好;超声法提取苋菜红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超声波功率400W、料液比1:4、温度40℃、超声时间20min.  相似文献   

8.
本实验采用正交设计法对银线莲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以黄酮提取率为指标,以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温度、萃取液比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优选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应为在80℃条件下提取,乙醇浓度90%,提取时间为2.0h,料液比1:20,萃取液用量为提取液的0.75倍,最后黄酮得率为1.697%.  相似文献   

9.
月见草花黄色素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对月见草花黄色素的提取条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比较了无水乙醇、95%乙醇、乙醚、丙酮、乙酸乙酯、石油醚提取月见草花黄色素的效果.结果显示:以95%乙醇为最佳溶剂,95%乙醇提取液的λmax为394 nm.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表明,温度对提取月见草花黄色素的影响较大,而浸提时间和料液比影响较小.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是:以体积分数95%的乙醇为浸提剂,按每0.2 g月见草花粉末加浸提剂30 mL的比例投料,在温度60 ℃下,浸提时间为4 h.月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戊糖发酵制备乙醇的产率,利用经驯化后的嗜单宁管囊酵母发酵玉米芯水解液,研究了嗜单宁管囊酵母的驯化工艺和发酵条件对乙醇产率的影响,得到了优化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经驯化后的嗜单宁管囊酵母发酵玉米芯水解液的糖利用率比原来提高了41.23%,乙醇得率提高了118.83%,戊糖和己糖利用率分别为89.55%和85.23%。优化的发酵条件为初始糖浓度60~90g/L,初始pH5.5~6.0,接种量(体积分数)8%,发酵周期96h。在该发酵条件下,酒精得率可达0.346g/g。  相似文献   

11.
超声波法提取玉米芯木聚糖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考察了用超声波法提取玉米芯木聚糖时各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提取过程的最优条件:时间30min,原料质量分数3.23%,功率280W,温度60℃。在此条件下,用7%(质量分数)的NaOH提取,木聚糖的提取率可达29.34%。玉米芯经过水煮后,木聚糖提取率为33.01%。与常规提取法相比,超声波法具有耗时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
不同农业生物质废弃物的热解特性及动力学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充分利用农业生物质废弃物进行热解气化,以玉米芯、花生壳、稻壳和稻秸为研究对象,以高纯氮气为载气,通过热重分析和质谱分析联用技术,考察了其热解过程的失重机制、热流变化规律、小分子可燃气体(CO,H_2和CH_4)的释放规律及综合热解特性.结果表明,生物质的热解失重主要发生在220~410℃,玉米芯在该区间的失重最高,占总失重的80%~90%;挥发分综合释放指数D:玉米芯稻秸稻壳花生壳,活化能:稻壳玉米芯稻秸花生壳,固体剩余物:稻壳花生壳稻秸玉米芯,总体上看,玉米芯和稻秸的热稳定性较差,而稻壳和花生壳的热稳定性较好;通过Coats-Redfern法计算得到了相应的活化能和频率因子,计算结果与热重试验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3.
利用Coats-Redfern法和Starink等转化率法对松球和玉米芯两种生物质的热解过程进行动力学分析.Coats-Redfern法需事先假设或筛选动力学模型,采用Malek法对动力学模型进行了筛选,松球、玉米芯热解过程分别符合D3,R2模型.Starink等转化率法不需模型假设即可进行动力学求解,求得的活化能比由Coats-Redfern法求得的活化能高.由Starink等转化率法求得玉米芯的活化能在整个热解过程中变化较小,可以用单一机理函数描述,而松球的活化能在整个热解过程中变化较大,不可以用单一机理函数描述.  相似文献   

14.
水蒸气活化制备生物质活性炭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稻壳、花生壳和玉米芯为原料,采用物理活化法以水蒸气为活化剂制备得到活性炭.分析了水蒸气活化机理,并通过对活性炭得率高低、亚甲基蓝脱色效果强弱的比较,讨论了活化时间(t)、活化温度(T)和水蒸气流量(QH2O)对活性炭的炭活化得率(Cyield)和吸附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t的延长和T的升高,3种原料制得的Cyield不断降低,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先升高后降低;随着QH2O的增加,Cyield先降低后升高,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先升高后降低.通过比较,得出玉米芯是3种原料中最佳的制备活性炭的物质,其最佳工艺条件为T=800 ℃,t=90 min 和QH2O=15 mL/h,所制备的活性炭得率为26.18%,亚甲基蓝吸附值为150 mL/g,比表面积为924.48 m2/g,孔平均尺寸为2.4 nm.  相似文献   

15.
玉米芯垫料替代刨花垫料后动物的换窝频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目的在于考察不同材质的动物垫料对动物排泄物的吸收程度,为采用玉米芯垫料取代传统刨花垫料后,在动物管理中设计垫料更换频度提供参考数据。研究选用初始均重分别约500 g(n=72)和200 g(n=24)的2批次SD大鼠及1批均重约35 g(n=24)的BALB/C小鼠,在动物笼具内动物数量及铺垫垫料厚度不同时,通过测定动物笼具内氨浓度值、垫料吸湿性能、垫料和动物皮毛洁净度评分等参数对两种垫料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在使用相同体积(厚度)垫料的情况下,玉米芯垫料可以获得比柳木刨花垫料更好的吸水和氨吸附能力,从而可以减少垫料更换频率。  相似文献   

16.
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紫色菊花花瓣中花青素苷的提取工艺.本试验以紫色菊花品种"红五九"自然晾干陈放后花瓣为材料,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获得多元二次回归方程,并预测紫色菊花花瓣花青素苷得率.结果表明,分别以酸性乙醇和酸性甲醇为浸提液时,紫色菊花花瓣花青素苷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乙醇浓度90%(V/V),盐酸浓度0.4mol·L-1、盐酸与乙醇体积比1∶1、温度40℃、料液比1∶70;甲醇浓度100%(V/V),盐酸浓度0.1mol·L-1、盐酸与甲醇体积比1∶1、温度42℃和料液比1∶70,一次浸提的花青素苷得率分别为8 266.03μg·g-1和7 916.04μg·g-1,与前期研究通过正交试验获得的最优工艺参数下的花青素苷得率均有明显提高,以酸性乙醇为浸提液效果较好,可为紫色菊花花瓣花青素苷的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合理处理处置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固体废弃物,已成为农业和环境领域共同关注的焦点。选取了两种常见的农业固体废弃物甘蔗渣、玉米芯,用批量平衡吸附实验研究其对水中亚甲基蓝染料的吸附作用。吸附动力学结果表明,甘蔗渣和玉米芯对亚甲基蓝的吸附平衡时间小于4 h,吸附动力学过程可用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精准拟合(R2>0.9),表明化学吸附主导了整个吸附过程;等温吸附曲线为典型的非线性吸附,可用Langmuir 等温吸附模型拟合。结果表明,甘蔗渣和玉米芯对水中亚甲基蓝有较好的吸附去除能力,最大吸附量分别为22.03 和19.72 mg/g。  相似文献   

18.
汽爆玉米秸秆水提液制备糠醛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目前糠醛生产中玉米芯原料有限,用酸量大及糠醛渣难以综合利用等问题,本文以玉米秸秆为原料,探索汽爆水提液制备糠醛新工艺。考察了反应温度、盐酸浓度和反应时间对糠醛收率的影响并对焦化问题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汽爆玉米秸秆水提液制糠醛的最优条件是反应温度180℃,2%盐酸添加量,反应时间2h;进一步通过红外光谱分析了汽爆玉米秸秆水提液制糠醛过程中焦化产生的原因。本文的优势在于玉米秸秆原料价格低廉,来源广泛,糠醛收率高(76.6%),便于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9.
不同播期对超甜玉米穗部性状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粤甜3号和吉甜6号为材料,初步研究不同播种时期对超甜玉米穗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期超甜玉米的穗行数、穗长、行粒数变异幅度较小,穗轴重、鲜百粒重和单苞鲜重变异幅度较大;在各产量构成因素中,鲜百粒重、穗行数、行粒数对单苞鲜重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0.
以平菇为原料, 分别采用破碎、 超声波和超声辅助复合酶3种提取方法提取平菇水溶性多糖. 正交优化结果表明: 提取温度90 ℃, 剪切速率11 350 r/min, 提取时间20 min, 提取3次, 破碎法提取多糖得率为11.20%; 提取温度60 ℃,  超声功率450 W, 提取时间60 min, 提取3次, 超声法提取多糖得率为9.75%; 提取温度30 ℃, 超声功率350 W, 提取时间60 min, 溶液pH=5, 超声辅助复合酶法提取多糖得率为12.05%. 综合考虑提取得率、 节能环保、 操作方法等因素, 选用破碎法提取平菇多糖较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