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CuSO_4和蔗糖为前驱体,水热合成含碳的铜氧化物后,采用空气焙烧除去碳,合成了空心球型的Cu_xO_y样品.Cu_xO_y样品为CuO和Cu_2O纳米粒子紧密聚合而形成的空心球结构,粒径大小在0.5~0.8μm之间.制备的Cu_xO_y-550℃-4h样品(550℃空气热处理4h)存在Cu_2O和CuO两种氧化物,当550℃空气热处理10h和750℃空气热处理4h时,样品以CuO的形式存在.Cu_xO_y-550℃-10h催化剂的活性最高.以乙腈为溶剂,苯甲醛0.5mL,过氧化氢2mL,催化剂0.1g,60℃反应3h,苯甲醛的转化率和苯甲酸的选择性分别达到了80%和99.4%.同时显示出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尖晶石型铁氧体红外辐射陶瓷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闫国进 《河南科学》2006,24(4):493-495
采用Fe2O3、MnO2、CuO、Co2O3为主要原料,制得铁氧体样品.测量了样品的红外辐射率,用XRD分析了样品的物相,用SEM研究了样品的微观形貌,用EPMA研究了样品的元素面分布,用XPS研究了样品中Fe、Mn、Co、Cu元素的价态分布.结果表明,样品的红外辐射率很高,全波段辐射率高达0.87,8~14!m光谱辐射率均大于等于0.90,是优良的红外辐射陶瓷;样品中,CoFe2O4和MnFe2O4、CuFe2O4、CuMn2O4等彼此以固溶体的形式存在,形成了复杂的多组份铁氧体,基本属于混合尖晶石型结构,结晶良好;铁氧体中,Fe、Mn、Co元素离子均以三价和二价共存.  相似文献   

3.
聚乙烯醇溶液和铁氧体前驱体共混,干燥,烘干细磨,筛分后以一定的升温速率在850℃下热处理,制备铁氧体空心微球.采用SEM、XRD对试样进行结构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空心球表面粗糙,平均粒径在5μm左右,并伴有少量的α-Fe2O3晶相.  相似文献   

4.
为了增强CoFe2O4(CFO)纳米纤维的磁性,用原子磁矩较小Nd3+取代CFO中B位置的Fe3+,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直径分布均匀、表面光滑的CoNd0.05Fe1.95O4/PVP纳米纤维前驱体,经热处理后得到铁氧体纳米纤维CoNd0.05Fe1.95O4(CNFO).对CNFO纳米纤维的物相、形貌、结构及磁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空气中经600~900℃热处理后均得到纯相、结晶良好的尖晶石型CNFO纳米纤维.室温下测得饱和磁化强度为94.71emu/g,矫顽力为1 029.13Oe,与CoFe2O4相比,其饱和磁化强度提高8%.  相似文献   

5.
对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CoFe_2O_4)0.7/(SiO_2)_(0.3)纳米复合粉末进行了高压(5 GPa)处理,研究了高压下热处理温度对样品结构和磁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 GPa压力下,经600℃热处理后样品中没有形成尖晶石铁氧体,当温度达到800℃时才有CoFe_2O_4形成.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CoFe_2O_4纳米颗粒的平均晶粒尺寸从69 nm增大到287 nm,样品的饱和磁化强度从39.6 A·m~2/kg增大到51.2 A·m~2/kg,而矫顽力从44.6 k A/m减小到11.0 k A/m.样品磁性是变化与CoFe_2O_4纳米颗粒的增大有关系.  相似文献   

6.
利用W_1/O/W_2双重乳液法制备环氧树脂中空微球。研究了内水相(W_1)质量分数、外水相(W_2)温度及环氧预聚合时间等重要工艺参数对环氧树脂中空微球形貌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激光粒度测试、红外光谱和热失重分析对环氧树脂中空微球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环氧树脂中空微球具有较好的中空结构,其粒径约20μm,壁厚约5μm;粒径分布范围为10~100μm,体积加权平均粒径为35. 7μm;红外光谱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环氧树脂中空微球固化较完全;热失重结果表明环氧树脂中空微球的热分解起始温度为316℃,质量保存率为15%。  相似文献   

7.
选择Fe2O3-BaO-SiO2玻璃体系,采用分步晶化热处理方法制备出了以BaFe12O19为磁性晶相的无变形硬盘用微晶玻璃,并利用XRD、SEM和VSM等测试手段对微晶玻璃进行了分析和性能检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分步晶化热处理的方法制备微晶玻璃性能优于传统的一步晶化热处理方法,在分步晶化热处理过程中样品不会产生变形.经700℃/5 h 850℃/10 h分步晶化热处理所制备出的微晶玻璃的晶相为BaSiO3,BaFe12O19,晶粒尺寸在1μm以内,其比饱和磁化强度为19.8 Am2/kg,矫顽力Hc可达1 790 A/m.  相似文献   

8.
以聚偏氟乙烯(PVDF)与全氟磺酸(PFSA)为共混膜材料,采用湿法纺丝制备了中空纤维共混超滤膜,考察了热处理温度与热处理时间对共混膜的渗透性能、膜结构、受热收缩率及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截留率先增加后降低,纯水通量先降低后升高,分别在80℃时达到最大值与最小值,80℃时PEG4000的截留率为95.0%,纯水通量为231 L/(m2·h·MPa);膜的渗透性能随热处理时间变化而变化,在15 min时出现极值;热处理使膜的支撑层结构发生转变,膜径向壁厚收缩率较大,轴向膜长度收缩率较小;热处理后中空纤维膜的断裂伸长率降低,而杨氏模量与断裂强度跟热处理后的膜支撑层结构密切相关;湿法纺制的PVDF-PFSA膜,经70℃热处理15 min后,制得截留分子量为4 000的中空纤维共混超滤膜,其纯水通量为261L/(m2·h·MPa).  相似文献   

9.
采用水热法将前驱体Ag2C2O4进行热分解制备出超大面积片状纳米银,实验探讨了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纳米银形貌的影响,利用TG分析前驱体Ag2C2O4的热力学性能;利用SEM和XRD表征片状纳米银的特性.结果表明:在表面活性剂PVA的水溶液中,前驱体Ag2C2O4在温度120℃,反应时间为15 h的条件下,生成大量的厚度约45 nm、单边长约5μm的类三角形片状纳米银.  相似文献   

10.
采用固相法制备MgxZn1-xFe2O4(x=0、0.3、0.5和0.7)铁氧体.借助X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网络分析仪对试样的物相组成、微观形貌和电磁特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1 150℃下煅烧并保温2h可以制备出纯相的Mg-Zn铁氧体.随着Mg含量的增加,颗粒粒径由800 nm减小到150 nm左右.Mg含量的增加对MgxZn1-xFe2O4电损耗性能改变不大,但是磁损耗特性却得到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