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格林尼治时间已经使用120多年,人们一直对格林尼治时间的科学性深信不疑。那为什么现在有人要提出用"原子时"取代"格林尼治时间"呢?自世界科技发展到一定的水平,世界上便出现了"格林尼治时间"即"世界时"与"原子时"两种时间概念。英国伦敦郊区有一家皇家格林尼治天文台,位于泰晤士河南岸,这里地势险要,秀景悦目,英王室15世纪就在这里围建了格林尼治公园,建起了宫殿和瞭望塔,大片山林草地作为放鹰、养鹿和打猎的御苑。  相似文献   

2.
把问号拉直     
我从小就是一个好问的孩子:婴儿时期,我对光、影、颜色、图案充满兴趣;进入了幼儿园,我永远有问不完的“为什么”;上小学时我总想如何让我的纸飞机飞得更高,我的四驱赛车如何跑得最快最稳,航模舰艇比赛如何勇夺第一;到了中学,我又迷恋上了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3.
《自然与人》2010,(4):1-1
"明日科技之星——开放式学生论坛",是上海市"百万青少年争创‘明日科技之星’评选活动"的系列活动之一,旨在进一步扩大上海市青少年“明日科技之星”评选活动的参与度和受众面,搭建学生交流与展示的平台,鼓励更多的青少年关注科技创新,参与自主创新,感受创新成果,营造创新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4.
何炬 《科学24小时》2012,(11):46-47
效率提高意味着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科技创新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提高效率。我在学校通用技术操作室实践时发现,原有的台虎钳在操作时会有诸多不便。老式的台虎钳速度比较慢,效率比较低。此外,由于一些工件形状特异,夹工件时常常弄得我们手忙脚乱。所以我一直梦想着设计出一种快速、高效、便捷的台虎钳,以方便操作人员工作,从而提高工作效率。老师不仅支持了我的设想,更给予了我许多指点,这让我的信念坚定了不少。经过多次讨论后,我们  相似文献   

5.
社会发展到今天,人类在享受科技高速发展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遭遇到科技发展带来的一个个难题和挑战。比如说前不久曾经流行的一个"恐怖"话题——超级细菌。  相似文献   

6.
科技创新一直是世博会永恒的主题,世博会的历史本身就是精彩的近代人类文明和创新的演绎史.诸多的"世界第一"都是在世博会上最先展现和应用,进而在世博会以后推动了技术变革和产业革命,带动和形成新的产业和经济增长点,并广泛应用于社会,造福于人类,引导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重大转变,推动了世界科技进步和人类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技需要的根本转变:建立竞争优胜体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03年3月22日的中国新一届国务院第一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决定制订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以指导今后15到20年的中国科技发展。这既显示了政府对经济状况的信心,也强化了它相信科技对中国发展至关重要的理念。  相似文献   

8.
智能桥梁     
张长青 《世界科学》2013,(10):32-34
大家好,我是史蒂文·彻里(Steven Cherry),这里是《光谱》杂志举办的"科技智慧对话"节目。先让我们将时光回拨到今年的5月23日晚上7时左右,一辆行驶在5号州际公路上的卡车,在通过斯卡吉特河大桥时撞上了大桥顶梁,造成了大桥垮塌,卡车从50米高度坠入河里,紧随其后的两辆汽车也一并坠入河中,所幸没有造成人员死亡。  相似文献   

9.
2012年7月28日到8月12日,第30届夏季奥运会在伦敦举行。奥运会不仅是一场体力的较量,更是一场智力的较量和科技的角逐。今年的奥运会有哪些科技创新呢?个性化跑鞋与鞋垫英国工程师为参加伦敦奥运会的田径运动员设计了合脚的个性化跑鞋。  相似文献   

10.
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在初二的创造发现课上,老师第一次用这个理论给我们讲创造发明时,我还十分疑惑,不知怎么理解。可后来,随着创造发明课的进程,我不知不觉投身到创造发明活动中去了,并在探究学习中体验到生活化创新实践的乐趣。  相似文献   

11.
江世亮 《世界科学》2023,(12):36-38
<正>邀约张迎梁进行采访,有他作为星友代表在2023年启明星颁证会上发言这一因素。但于我而言还想满足两个诉求:一是启明星协会顾庆生秘书长一直希望能够多提供一些星友中的创新创业榜样;二是近年来时常听到数字人、数字孪生等名词概念,我虽对这些概念有自己的解读,但感觉还是远不足够的。那天在星友颁证会上张迎梁的发言让我意识到他就是我要找的人:“作为一名人工智能领域的科研人员,我一直用‘追光之旅’来形容自己的科研生涯。在上海科技大学读研究生时,我首次接触到了光场的概念。大多数人听到光场的时候,第一反应都是好奇这是什么,能干什么?其实我一开始也有同样的疑问,直到熬夜写完第一个光场渲染器时,看着屏幕上渲染的画面能够动态变焦时,我才意识到,‘噢,这就是光场渲染啊’。”  相似文献   

12.
从90年代下半期以来,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一个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的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全球化市场经济正在逐步形成。知识开始成为主要的生产要素进入社会和经济各个领域。知识的来源在于不断创新,因此,努力提高国家的农业知识创新能力,建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对于迎接"知识经济时代",促进农业科技进步,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和世界格局中的地位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且建立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必要性当今世界新技术革命发展迅速,一场以高新技术为中心的科技革命正在全球兴起,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在农业上的加速应用,正孕育着一次世…  相似文献   

13.
一、科技写作的历史什么是科技写作?我们认为科技写作是一种人类的实践活动,目的在于把人们获得的科学和技术的诸多信息用文字把它们存贮在书面载体上。司有和同志曾提出科技写作的定义应该是:人类为了实现科学和技术信息的书面存贮所从事的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叫科技写作。所以,科技写作是和科学技术同时产生的,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科技写作的历史是科学技术史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科技写作虽有数千年的历史,却一直到了20世纪才逐渐规范化,趋于成熟。现在的科技写作已经出现了一个十分繁荣的局面。  相似文献   

14.
《世界科学》2008,(4):F0003
2008年3月22日至23日,第23届英特尔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闸北区新中高级中学举行,来自全市19个区县和长三角地区参赛队的1200多名中小学生、教师参赛。在大赛终评展区,集中展示了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416件、机器人工程创意设计作品90件、436幅少年儿童科学幻想画和118项科技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5.
我盼望多年的<爱因斯坦全集>6-8卷终于出版了.第一卷是1999年9月出版,我是在2000年4月得知,立即在当月18日汇款到湖南科技出版社,20天以后的5月8日收到书.当时真是高兴极了.后来2-5卷是三年后的2002年12月出版.因为我常常为湖南科技出版社翻译科普方面的书,承蒙吴炜编审的善意,我在2003年5月18日收到出版社送给我的2-5卷,我惊喜异常,更感谢出版社对我的厚爱.这以后,我一直关心后续出版情形,几次告诉吴炜编审说我准备到湖南长沙亲自买回后面的几卷(因为"野蛮"的邮寄,常常让优美的封面变得惨不忍睹).但是苦等了6年多,其间各种传说一直不断.  相似文献   

16.
周光召 《科学》2008,60(1):6-9
引言 1997年6月4日,原国家科技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决定实施《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规划的主要任务是解决我国经济建设、社会可持续发展、国家公共安全和科技发展中的重大基础科学问题,在世界科学发展的前沿方向上取得一批具有重大影响的原始性创新成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基础,为未来高新技术的形成提供源头创新,提升我国基础研究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7.
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在分析燃气企业科技创新实际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进行科技创新的科学方法,以期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  相似文献   

18.
科技文化的创新是科技创新的必然要求,科技创新需要营造一个有利的文化氛围。文中分析了科技文化对科技创新的重要影响,并对科技文化的构建思路提出可操作方案。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末,人们对于巨石阵有了更多详细的了解,巨石阵建立的时间被推前到了公元前3000年。但直到新千年伊始,人们才真正开始触及到了巨石阵起源的一些真相。英国各地有计划的大规模考古发掘活动以及考古学领域内新科技手段的运用,让我们对古代世界有了更多重要的发现。我们将能够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来看待巨石阵这一史前遗迹,不是出于某种难以言表的好奇心,而是将它看作是代表了一个时代在政治和文化上取得的巨大成就。  相似文献   

20.
江世亮 《世界科学》1999,(11):28-28
美国杜邦公司副总裁彭定中博士在'99上海科技节主题报告会上以“创新求变”为题,介绍了杜邦公司200年来创新成长的历程。会后,彭博士接受了记者的采访。知识就是用最小资源创造最高价值记者:创新知识经济已成为全球性话题,作为一家跨国公司的高层管理者,您怎么看待知识和创新?彭定中:我想强调一点,科技与知识分不开,20世纪知识的很大部分是从科技来的;另外科技与创新分不开,好的东西都是创意的结果。知识是什么?知识就是用最少的资源去创造最高的价值。资源除了天然资源以外,还包括人力资源,时间也是资源,如何用最少的时间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