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车灯线光源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和求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应用光学反射原理推导了车灯线光源一次反射到测试屏上任意点时对应的反射曲线应满足的方程和计算反射的能量时需要的积分上下限的确定方法,从而给出了光源优化模型的解析求解方法,用Maple绘制了5种对应不同测点的反射曲线,对问题1给出了解析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能量积分法建立了在车灯反射镜为旋转抛物面时,反射屏上光照强度的数学模型,计算出了满足光照强度和功率最小要求的线光源长度。并利用计算机模拟,得到了能够反映反射光变化规律的亮区模拟图。  相似文献   

3.
应用光学反射原理推导了车灯线光源一次反射到测试屏上任意点时对应的反射曲线应满足的方程和计算反射的能量时需要的积分上下限的确定方法, 从而给出了基于反射点轨迹分析时优化模型的解析求解思路,对问题1给出了解析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4.
车灯模具侧花纹无干涉刀具路径规划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了车灯模具侧花纹的设计与加工特点后,基于平面与自由曲面求交理论,提出了一种车灯模具侧花纹无干涉刀位路径规划算法.该算法以脱模方向的法平面为参考,求出花纹约束线的投影线段,然后根据加工参数计算出投影线上的离散点.所有离散点处的法平面与组合自由曲面的交线即为刀位轨迹线.最后对刀具路径作了无干涉工艺优化.实例表明,本算法满足由直线和圆弧组成的花纹约束线所定义的车灯模具侧花纹的设计与加工要求.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夜间车辆检测和车辆跟踪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车前灯的夜间车流量检测算法。首先,分析了夜间车辆检测的特点及采用车前灯进行夜间车辆检测的原因。其次,利用图像二值化的方法对车灯进行分割,通过比较车灯和车灯投射光线之间的差异识别出车灯,然后在此基础上分别利用车灯帧内配对规则和车灯帧间匹配规则实现车辆检测和车辆跟踪。最后,在跟踪过程中,利用该算法实现了车流量的统计。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AFS在汽车车灯上的应用,使汽丰前照灯在不同路况实现自动控制,控制汽车前车灯的自动转换,从而达到将车灯亮度控制在一个安全适宜的范围内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为实现建筑师与声学设计者在同一平台下的合作,介绍了AutoCAD软件中计算前两次反射的方法.此方法是基于虚声源法,通过利用AutoCAD软件中的AutoLISP语言来实现的.运用此方法,文中得到了一个鞋盒式音乐厅和一个体育馆的反射墙面的覆盖范围及前两次反射声到达时间序列,结果验证了此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粒子反射是许多散射波相长干涉的结果,采用这种观点对粒子在物质薄板上的镜面反射进行了讨论,在简化条件下.用构成系统的粒子的性质参量表示出了物质有效势  相似文献   

9.
用实验方法研究了Y128^*LiNbO3基片上的沟槽填铝短路反射的反射特性,得到了内反射为零的条件。证明了在Y128^*LiNbO3基片上可用沟槽填铝单指结构实现无内反射的结论。将上述结果应用于单指无内反射滤波器的研制,得到了中心频率160MHz、带宽约10MHz、带内畸变小于0.5dB的带通滤波器。  相似文献   

10.
直接模拟蒙特卡罗方法下的逆温度抽样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分子动力学出发,讨论了直接模拟蒙特卡罗方法中分子平均总能量、平均平动能以及边界热流密度的抽样方法.通过对与边界发生碰撞的分子进行统计平均,得到了分子反射能量与入射能量以及边界热流密度的关系式.在此基础上,通过结合壁面漫反射模型下分子反射速度的抽样方法,发展了一种从边界热流求得与壁面碰撞分子的平均反射特征温度的逆温度抽样算法.数值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由分子反射能量准确求得分子反射特征温度,进而求得分子反射速度,从而将边界热流信息带入流场.该方法为实现壁面处给定热流边界条件下的直接模拟蒙特卡罗方法提供了途径.  相似文献   

11.
荧光信号的检测是基因芯片技术环节中的一个关键.目前,商业化的检测设备价格昂贵,限制了基因芯片技术的推广和普及.本实验组在开发廉价、便携式检测设备的过程中,设计出全内反射式基因芯片荧光检测系统,该系统与传统的落射和透射式激发方式不同,采用全内反射式激发光路,同时改造了柯勒照明,实现了激发光路和荧光采集成像光路的完全分离,有效提高了荧光图像的对比度和系统的灵敏度,降低了对元器件性能的要求.该系统设计新颖、结构紧凑,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2.
辽河探区外围盆地龙湾筒地区是典型低的信噪比地区,因地震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其深层反射能 量非常弱,成像精度很低。那么能否从优化地震采集观测系统的角度来尝试解决此难题,就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在观测系统设计阶段,作者使用了基于模型正演和照明分析方法的观测参数优选技术,来进行道距、最大炮检距和炮排距的选择,从实际生产的地震剖面来看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3.
采用反射光谱数据的测量方法,通过对照明观测角度、光源色温、视场影响的实验测量,发现建筑饰面材料色彩的观测结果与光线入射角和观测角度有关。在光线入射角和观测角度改变时,色度值会有所变化,观测结果与材料表面材质有关。镜面反射方向附近色度波动较大,其他角度色度数据稳定,亚光型面砖的镜面反射现象并不明显,光源色温影响材料颜色,光入射角发生改变时材料色度值发生变化。这些研究为建筑色彩设计提供了定量研究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针对低光照条件下获取的图像存在亮度低、可见性差等缺陷,提出了基于变分结构引导滤波的低照度图像增强算法。首先在输入图像的每个像素点处计算R、G、B三通道的最大值,并使用最大值滤波获取亮通道图。其次,创新性地构建基于变分模型的引导滤波器对亮通道图进行精炼从而估计出照射分量,并根据Retinex理论,去除照射分量得到反射分量。最后,采用同态滤波和线性拉伸进一步提高反射分量的对比度以输出清晰的图像。综合实验表明,该算法能快速有效地增强低照度图像的亮度和对比度,且能较好地保持图像细节。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机舱导光板传统设计方法下出光不均匀问题,根据球面点光源在空间中的光学传播特性以及导光板散射网点的散射原理,建立了三维坐标下的光照度模型,将拓扑优化理论与出亮度-网点直径数学模型相结合,以导光板散射网点直径为设计变量,以光照度-网点直径数学模型为目标函数来建立拓扑优化模型,推导出了一种基于拓扑优化方法的导光板散射网点出射照度的最优化设计方法。利用MATLAB编程对模型进行最优化求解和仿真,对仿真结果进行归一化,最终得到基于MATLAB程序下的导光板散射网点模拟仿真效果图,实现了通过导光板反射光的亮度最均匀化。将仿真结果与现有传统的光学软件下的结果进行对比,显示该方法下的散射网点仿真效果及出光均匀度优于传统光学方法下的仿真效果。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电沉积制得的 Ag In Se2 半导体薄膜上过氧化氢阴极还原过程中产生的电化学振荡行为 ,借助现场紫外可见反射谱观察分析了振荡期间的薄膜表面组成的变化 ,对影响该振荡行为的一些因素如溶液组成、传质、光照等进行分析 ,为银铟硒半导体薄膜发展成为光电传感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  相似文献   

17.
为了预测刀具柱面条码图像的光源设计能否达到照明均匀度要求,通过计算机辅助光学照明软件,在实际发光二极管(LED)光源实体模型、发光特性、光强分布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仿真光源模型,根据实际应用要求进行拓展模型设计.分析了3种关键因素对LED照明均匀度的影响规律,对仿真和实验结果通过拟合曲线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仿真模拟的正确性和指导性.研究结果对刀具柱面二维条码识读时的光学系统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用反射法产生偏振光是获取偏振光的方法之一,但反射比比较低.从介质膜的能量反射比R出发,探讨了在各向同性介质表面镀介质膜时,反射光为偏振光的条件.并通过分析表明:选择合适的介质膜材料,可以使反射比大大提高,从而优化反射型偏振器.  相似文献   

19.
多功能混合体绘制光照模型是传统体绘制的扩展,它不仅可以绘制离散点的光照效果,而且也可以很好地绘制同质区域点的集合效果.但是,这种混合以后的光照模型不仅会在光照效果上有所减弱,而且需要调整的参数数量过大,必须通过手动调节多个参数才可以进行光照的增强.针对混合体绘制光照模型中光照减弱和调整参数过多问题,提出一种细节增强的多功能混合体绘制光照模型,在混合体绘制光照模型中引入曲率的概念,根据曲率与光照强度的对应关系对混合体绘制光照模型中的Phong光照模型进行改进,以提高绘制效果.通过几组体数据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可以很好地提高多功能混合体绘制光照模型的细节表达,更好地辨别物体的形状特征,而且减少了手动调节参数的操作.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穿孔金属板作为玻璃幕墙的外挂遮阳构件受到建筑师和业主的广泛青睐.为了解决因结构复杂穿孔金属板表皮建筑的采光模拟过程烦琐耗时这一问题,基于全阴天空模型,建立了穿孔金属板表皮建筑室内照度数学模型,以获取工作面特定点的照度值;同时利用光环境模拟软件Radiance对该模型进行验证;最后就穿孔金属板建筑表皮几何参数对室内采光性能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室内照度数学模型与Radiance软件数值模拟所得结果的整体误差平均值为3.9%,其证实了模型的准确性与优越性,可为建筑遮阳设计中穿孔金属板几何参数的确定提供快速准确的计算方法,以营造理想的室内光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