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环境水中的硝酸盐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基于硝酸盐氮在201.2nm处有强烈吸收,且干扰少,在PH=8碱条件下,建立了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直接测定水样中的硝酸盐氮的方法。硝酸盐氮在0~7.0mg/L范围内遵守比尔定律.加标回收率为99.1%~100.1%,检出限0.1000mg/L。可用于自来水,湖水中硝酸盐氮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鄱阳湖不同形态氮的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调查鄱阳湖2010年水体中硝酸盐氮、氨氮及总氮浓度,分析不同形态氮的时空分布特征,并采用相关性分析法分析了2010年硝酸盐氮、氨氮及总氮三者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时间分布上,2010年鄱阳湖水体总氮含量年平均值是1.50 mg/L,硝酸盐氮含量平均值为0.84 mg/L,氨氮含量年平均值是0.37 mg/L,丰水期不同形态氮的含量均明显低于枯水期;在空间分布上,枯水期硝酸盐氮、氨氮主航道中游含量较高,上、下游稍低.用相关性分析法分析知,2010年硝酸盐氮与总氮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关联度分别达到0.99和0.95.减少硝酸盐氮与氨氮的输入有利于对富营养化的控制.  相似文献   

3.
采用离子色谱法 ,Shim -PackIC—A1阴离子柱 ,以 2 .5mmol/L邻苯二甲酸 + 2 .4mmol/L三 (羟甲基 )氨基甲烷为流动相 ,同时测定饮用水中氯化物、硝酸盐氮和硫酸盐的含量 ,回收率为 99%~ 10 2 % ,相对标准偏差均 <3 % ,最低检测限分别为 0 .0 10mg/L、0 .0 0 5mg/L、0 .0 2 0mg/L。实验证明 ,此方法快速、简便、准确、灵敏度高  相似文献   

4.
利用人工湿地去除饮用水硝酸盐氮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采用砂砾与土壤层构建垂直流人工湿地栽培芦苇和水花生,通过在同种基质上栽种相同数目的芦苇和水花生,以高质量浓度硝酸盐氮的配水进行浇灌,研究了这2种净水植物对饮用水中硝酸盐氮的脱除效果,并考察了净水效果较好的水花生的种植密度对其人工湿地脱氮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人工湿地系统中,脱氮主要靠植物吸收,同时也存在硝化-反硝化途径;水花生和芦苇均能将饮用水中的硝酸盐氮有效脱除,在15d内,当进水硝酸盐氮质量浓度为50mg/L时,硝酸盐氮的去除率分别为94.0%和83.9%,当进水硝酸盐氮质量浓度为100mg/L时,硝酸盐氮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6.8%和88%;相同条件下水花生去除硝酸盐氮的效果比芦苇更好;增加湿地植物的种植密度可获得更好的脱氮效果。  相似文献   

5.
采用SBR工艺对沈阳市的城市污水进行生物脱氮除磷处理,其工艺运行模式:进水0.05h,搅拌0.95h,曝气3.5h,沉淀1h,排水0.05h,待机0.45h;测定项目:进出水的COD,TN,TP,PH;曝气池中污泥的MLSS,SVI及一个运行周期(6h)内的COD,TN,TP.结果:当MLSS值为1330~3009mg/L时,出口COD值0~34mg/L,去除率为67.62%~100%;TN浓度0.6~1.7mg/L,去除率95.44%~98.59%;TP浓度0.4~2.95mg/L,去除率为32.8%~88.5%.  相似文献   

6.
离子色谱在水质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建明 《山西科技》2005,(3):117-118
文章采用离子色谱法, Shim - PackICAl 阴离子柱,以2. 5mmol/L 邻苯二甲酸 2 4mmol/L三(羟甲基)氨基甲烷为流动相,同时测定饮用水中氯化物、硝酸盐氮和硫酸盐的含量。该法回收率为99%~102%,相对标准偏差均<3%,最低检测限分别为0 010mg/L、0 005mg/L、0.020mg/L。实验证明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灵敏度高。  相似文献   

7.
张涛  成浩  崔洪涛  秦哲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36):15682-15687
近年来硝酸盐氮污染逐渐成为国内外学者所关注的重要的水污染问题。为了去除水中的硝酸盐氮,采用化学方法对锯末进行改性,得到一种经济高效的生物质吸附剂。对该吸附剂进行了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FT-IR)和Zeta电位(Zeta)表征,探讨了吸附剂添加量、时间、pH和硝酸盐氮初始浓度对硝酸盐氮去除效果的影响,并对吸附剂的再生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吸附剂添加量为10 g/L、吸附时间为20 min、pH为7、硝酸盐氮初始浓度为20~60 mg/L时,改性锯末对硝酸盐氮的去除率稳定在96±0.2%,再生后的改性锯末对硝酸盐氮的去除率仍能达到95%。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可见改性锯末对废水中的硝酸盐氮有很好的去除能力。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离子色谱-紫外检测器测定食品中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的分析方法。样品经超声提取后,以3.6 mmol/L Na_2CO_3溶液为流动相,经Metrosep A supp7-250阴离子交换分析柱,于210 nm处进行紫外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在0.025~0.20 mg/L(亚硝酸盐)、0.10~2.0 mg/L(硝酸盐)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均在0.999以上。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的检出限分别为0.004 5 mg/L和0.017 2 mg/L,检测下限分别为0.018 mg/L和0.068 mg/L,实际样品加标回收率分别为81.3%~87.3%和98.3%~103.1%,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实验表明,该方法简便、灵敏,可用于测定食品中的亚硝酸盐和硝酸盐。  相似文献   

9.
依据烟气脱硫脱硝废水的主要特征配制模拟废水,研究不同硝态氮负荷对该废水反硝化过程中C和N的变化规律及脱氮效果的影响.间歇式批次实验结果表明:氮负荷为50~400 mg/L时,经过12 h后硝态氮去除率达到95%以上,反应过程中有10%~20%硝态氮转化为亚硝态氮.随着氮负荷的增加,T OC的消耗量也在增加,但降解率逐渐减小,去除每毫克硝态氮所需TOC依次为5.40、4.03、3.15、2.96、2.88、2.32和1.9 mg . TN的去除包括硝态氮、亚硝态氮和部分有机氮的去除,亚硝态氮完全去除时TN也基本去除.反应结束时,不同氮负荷下所需的△TOC/△TN为1.9~4.0.氮负荷从50 mg/L增加至400 mg/L ,容积反硝化速率由2.73 mg NO-3‐N /(L· h)增加至21.90 mg NO3-‐N /(L · h).△TOC/△TN与容积反硝化速率、氮负荷之间都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0.
污水灌溉区土壤非饱和带氮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徐州市铜山区奎河段两岸的农业灌溉区为例,结合当地典型的4种不同种植方式,对非饱和带土壤中的硝酸盐氮和铵氮质量比及其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土壤中硝酸盐氮质量比为3.8~128.1mg/kg(平均33.0mg/kg),铵氮质量比为2.3~5.7mg/kg(平均3.8mg/kg);非饱和带土壤中氮主要来自常年施肥和污水灌溉;由于不同种植方式具有不同的施肥和灌溉条件,因此土壤中氮的分布亦不同;在接受地表灌溉和施肥补给之后,硝酸盐氮主要以下渗迁移为主;铵氮在下渗过程中会产生吸附作用,其质量比与土壤中黏土颗粒的含量呈一定的相关性,但在常年灌溉的水稻-冬菜种植点,在表层土中尽管黏土颗粒含量不高,铵氮质量比仍然较高。  相似文献   

11.
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氨吡酮与四氯苯醌之间的荷移反应,确立了反应的最佳条件。在乙醇介质中,氨吡酮与四氯苯醌形成1∶1络合物,其λmax=409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5.86×103L·mol-1·cm-1。氨吡酮含量在40mg/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工作曲线回归方程为A=0.00720+0.03095c,相关系数r=0.9998。方法重现性好,重复实验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应用拟定方法测定药物制剂中氨吡酮含量与卫生部标准方法测定结果一致,回收率可达99%以上。  相似文献   

12.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磷酸肌酸钠及其有关物质的含量,色谱柱为phenomenex Luna HILIC,乙腈-20 mmol·L-1磷酸氢二铵(pH为7.0)(77∶23)为流动相,流速为0.8 mL·min-1,检测波长为210 nm,柱温为35℃.结果表明:磷酸肌酸钠与其有关物质肌酸、肌酐在同一检测条件下能够完全分离,磷酸肌酸钠、肌酸、肌酐分别在0.062.24(r=0.999 9)g·L-1、0.052.24(r=0.999 9)g·L-1、0.052.10(r=0.999 9)g·L-1和0.052.10(r=0.999 9)g·L-1和0.052.04(r=0.999 9)g·L-1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其平均回收率分别为磷酸肌酸钠97.8%,肌酸100.4%,肌酐96.1%,RSD分别为1.5%、1.3%、0.7%.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可用于磷酸肌酸钠及其有关物质的测定.  相似文献   

13.
在酸性介质中Br O3-能氧化酚藏花红褪色,据此建立了褪色光度法测定水中痕量溴酸盐的新方法。研究了褪色反应的最佳反应条件,褪色反应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30nm,溴酸根离子的浓度在0.0-1.0mg/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r=0.9995),检出限为0.0035mg/L,样品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2.0%-101.8%,相对标准偏差为1.7-4.2%。方法应用于饮用水中痕量溴酸盐的测定。  相似文献   

14.
首次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直接测定1-溴代萘分别与片呐酮碳负离子和苯乙酮碳负离子在铁硫簇合物(Et4N)2[Fe4(SPh)10]催化引发下的SRN1反应产物3,3-二甲基-1-(1-萘基)-2-丁酮和2-(1-萘基)-1-苯乙酮的含量差异.以甲醇/四氢呋喃/水为流动相,经C18色谱柱分离,在254nm检测波长下,最低检测限分别为0.004mg/L和0.011mg/L,线性方程分别在0.012mg/L-1.4mg/L和0.011mg/L-0.8m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9和0.9996.  相似文献   

15.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氢溴酸西酞普兰咀嚼片溶出度的方法.采用C_(18)色谱柱,0.1 mol/L V(乙腈)∶0.01 mol/L V(醋酸铵)∶V(庚烷磺酸钠)=4∶6∶1(以冰醋酸调节p H值至6.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8 nm.结果表明,氢溴酸西酞普兰在0.032 2~0.112 8 m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定量限和检测限为1.5 ng及0.5 ng,方法回收率为102.4%.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其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6.
利用CTMAB(三甲基十六烷基溴化铵)具有相转移催化和增敏络合体系等特性,建立了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己烯雌酚(DES)的方法。研究表明,DES能将Fe(Ⅲ)还原成Fe(Ⅱ),Fe(Ⅱ)与k[Fe(CN)61在CTMAB存在的环境下形成稳定的多元胶束络合体系,其最大吸收波长在736nm处。DES的质量浓度在0.03256~0.6521u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A=0.0027+0.3990P(μg/mL),相关系数R2=0.9991,摩尔吸光系数s=5.43×105(L·mol-1·cm-1),检出限1.35μg/mL,相对标准偏差为0.89%,方法用于测定奶粉中DES含量,回收率为89-3%~101.6%。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电子给体阿奇霉素与电子受体中性红之间的电荷转移反应,确定了反应的最佳条件,建立了测定阿奇霉素的分光光度法.结果表明:在乙醇-水介质中,两者形成1∶2的络合物,该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460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30×10~4L·mol~(-1)·cm~(-1),稳定常数为6.56×10~4.阿奇霉素浓度在3.2~56.0μg/m 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线性相关系数为0.998 9,检出限为1.68μg/m L.当阿奇霉素浓度为20μg/m L时,6次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36%.方法用于测定药物制剂中阿奇霉素的含量,加标回收率为98.6%和101.2%.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L-抗坏血酸(L—Aseorbieacid)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过氧化氢的新方法.在pH=5.7的磷酸缓冲溶液介质中,选择273nm作为测定波长,过氧化氢的摩尔浓度在0~0.1mmol/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回归方程为:y=0.0049+4.44612x(mmol/L),检出限为0.401μmol/L.该法用于溶液中、生物组织等样品中微量过氧化氢浓度的测定,快速简便.  相似文献   

19.
基于导抗坏血酸定量还原Fe3+生成Fe2+的反应,以邻二氮菲为显色剂,建立了流动注射测定导抗坏血酸的新方法.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2.0mg/l.可应用于锅炉给水除氧中异抗坏血酸的测定,结果满意.进行加标回收实验,回收率为98%~10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