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舞龙的文化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文化学、社会学和历史学的视角探讨了舞龙的文化意蕴,认为舞龙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沃土,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系统整体观、系统和谐观和系统过程观,这些文化内涵,使其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长盛不衰。  相似文献   

2.
江汉大学现当代诗学研究中心和《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共同遴选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现当代诗学研究"开栏七年来的优秀论文,结集出版诗学论文集《群峰之上——"现当代诗学研究"专题论集》。通览全书可以发现,该书是对诗学领域的全景多重呈现,体现了深刻的问题意识、理论的原创性以及研究的系统性,是"新时期三十余年中国新诗诗学研究的标志性成果"。  相似文献   

3.
泰山中路是包括从泰山脚下的蒿里山,经泰城到极顶的一条旅游线路,有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其中以帝王祭祀泰山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封禅文化和以"泰山治鬼"为主要内容的泰山鬼文化互相融合的泰山文化的主流,在历史上自然形成了天上仙境(岱顶)--人间闹市(泰城)--阴曹地府(蒿里山)的三重空间,这是一条历史悠久的独特的文化景观带,具有很高的旅游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4.
以儒家、道家为代表的“天人合一”思想的人意蕴是科学的道德修养及和谐统一的价值观,它有利于人们增强道德修养、增强家园意识,有利于人们以和谐统一的价值观指导生产和消费,保护生态系统。从而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5.
旅游开发应以文化为先导,实行文化优先发展战略。泰安是文化型旅游城市,要以泰山旅游业为龙头带动相关经济发展,泰山旅游业必须充分发挥其独特的文化资源优势,把泰安打造为文化旅游经济发展的高地。  相似文献   

6.
中国自古注重天人关系,可以说,“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理念是“礼法结合”产生的直接原因。它们的结合自始就自然而然存在,并在后来的政治化、学理化结合过程中仍被作为理论基础。于是,人间的治理模式——礼法结合就变得天经地义了,只是在不同时期结合程度不同而已。礼法结合曾经在历史上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对我们今天建立和谐社会有着历史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7.
灞桥是我国历史上最古老、最重要的桥梁之一,在历史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汉唐时期的军事要地,也是迎来送往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一处游览胜地。千百年来,灞桥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意蕴。灞桥是折柳民俗的发源地,是离别的符号;灞桥风雪是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子上的简称,是诗思和苦吟的符号;灞柳飞雪是关中八景之一,是京郊杨柳景观名胜;古老的灞桥见证了多少王朝的兴衰成败,也是表达历史兴亡的媒介。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倡导天人合一的思想,历代思想家和历代帝王也都创造了很好的环保理念,这些都对古代泰山的生态保护有很大影响.历史上泰山生态保护的例证,对中国今天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不同地域不同时期水文化的各种现象进行解析,分析发掘其深层次哲学意蕴,论证了水文化对城市形象的浸润和提升,为美化环境,提升环境品质和滨水城市文化品位,深化城市审美主体与自然景观互动关系提供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日本与泰山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本文对日本遣唐使在泰山的活动、泰山神与石敢当信仰东传日本、灵岩寺日僧邵元碑记,以及泰山文献在日本的传播等问题作了初步探讨,指出历史上泰山文化曾对东瀛之国产生过深远影响,泰岳一山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实具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介绍设计艺术的概念以及发展历程,提炼出中国设计艺术的文化精神——“道家无为,天人合一”,然后再从不同的设计类型来论证其文化精神的体现,从本质上进行把握,呼吁要发扬中国设计艺术的文化精神——“道家无为,天人合一”,营造美好的地球家园。创新点:在“道家无为,天人合一”文化精神指导下,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建设美好地球家园。  相似文献   

12.
从宋元水浒话本、水浒戏到《水浒传》,无不屡屡写到泰山的场景。本文对《水浒传》中出现的泰山名物、风俗逐一考索,察其史实背景,辨其时代特征,以此对《水浒传》与泰山的文化联系略作管窥,兼对小说的成书时代试作蠡测。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孟子“天人合一”思想的形成过程。指出孟子一方面继承了孔子的儒家天命观;同时更强化了人的主体性和道德伦理的自觉性,从而形成了以“性善论”为理论基础,以“人”为中心的“天人合一”思想。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文化语言学的角度对土司时期土家语人名称呼中"送"字的文化内涵进行探讨,认为它体现了土家族的原始宗教信仰.  相似文献   

15.
东岳泰山“为古圣贤登临喻道之处,历代名儒硕士展履踵接,故自孔子《邱陵歌》而下,佳篇短制,美不胜罗”(《泰山述记》卷七语)。泰山作为中华名山文化的一个典型,其中与“名人”相关联的部分,更构成其文化主线之一。近年来泰山学界对这一文化内容予以充分关注,出现了一系列独具匠心、颇富新意的探研力作,如徐北文先生《石介及其泰山学派》(载《海岱小品》)、骆承烈先生《孔子与泰山》、孔繁信先生《终老泰山的杜善夫》、王传明先生《于慎行与泰山》(均载《泰山研究论丛》)等,皆开启了这一研究的先声。近出之袁爱国先生《泰山名…  相似文献   

16.
泰山崇拜在华夏文化史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有其深远的历史原因.<海经>中的昆仑就是泰山;夏前华夏族活动在泰山周围的山东中南部及其周边地区,创造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的先民是华夏族的祖先.几千年来,上至帝王下至百姓对泰山的封禅祭祀不过是自然崇拜、神灵崇拜、祖先崇拜三位一体的泰山崇拜的一种表现.泰山文化应该定位于"华夏之源,中华神山".  相似文献   

17.
王劲松 《科技咨询导报》2007,(24):242-242,244
本文从"美女"称谓语的流行过程分析它泛化的趋势。通过对它泛化的社会文化背景、语言学成因、言语交际功能以及它在具体语境中使用特点的探究,说明"美女"称谓语的泛化决非偶然,而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并由此引发对社会称谓语有关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桑"的灵物意蕴--同"桑"相关文化词语深层意蕴浅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具体词语入手,结合古人社会生活,阐释其文化蕴涵,是当前文化语言学一个重要课题."桑"文化深厚的内涵也凝结在词语中.通过对"桑"字形音义及相关部分文化词语的考察,发现"桑"同祭祀、神灵、帝王、祥瑞等有着密切关系,从而揭示出其灵异之物的民族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9.
<周易>是中华文化的源头活水,它既蕴含着民族先哲们的理性精神,又凝结着华夏儿女的审美情结.<周易>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与自然相依相通的产物,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思想渊源.天人合一,心物交融体现着<周易>的审美境界,立象尽意为中国传统美学提供了基本的审美原则,阴阳平衡论是中国传统美学的审美取向和基本形态.<周易>美学思想深刻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生态意识.  相似文献   

20.
空灵、大气是武汉的总体风貌,兼容并蓄、异彩纷呈、历史文化意蕴丰厚是里分的汉味特色。里分住宅的设计建造具有兼容性和多样性、人文性和科学性以及浓郁的亲和性、闹中取静,冬暖夏凉,适合人居住。同时,它又是武汉历史的见证,富有商业文化、中西文化、市井文化以及革命文化多元意蕴,具有独特的汉派风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