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自成》的巨大成功与社会效应,促成了历史现实主义规范的确立,并对中国当代历史小说创作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但随着社会文化语境的变化及当代文艺思潮的发展,当代历史小说创作逐渐叛离这一规范,并且规范自身也在发生蜕变。历史现实主义规范被确立、承传、叛离及其发生蜕变的命运轨迹既是文学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折射了中国当代历史小说创作发展演变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2.
史诗/反史诗:革命历史小说的内在悖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新时期学中反史诗的创作思潮,以十七年学中的代表题材——革命历史小说为例,从中国当代学自身的发展中发掘其史诗追求与反史诗颠覆的内在悖论,这种内在的悖论主要表现在革命历史小说的意识形态功能与小说的想象虚构、时代的史诗期待与读世俗的审美取向等方面。而革命历史小说的这种反史诗追求主要是在民间化资源中吸取营养。  相似文献   

3.
历史小说创作存在着危机。本文作者从自身创作经验的反思中明白地告诉人们:必须加强历史小说创作的理论研究,要注重表现深刻的历史观,揭示历史人物丰富的思想内涵,在刻画人物性格上下功夫,借以提高历史小说创作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二十世纪下半叶的台湾,中国文人传统的精神活动空间已被现代化进程侵蚀殆尽。高阳却以历史小说为工具,力图保有一份文人传统的优雅、闲适情致并争取社会的认同。他的历史小说既迎合大众猎奇心理,又加以合理化修正和雅化处理,其作品对传统与现代、通俗与高雅的调适为当代历史小说创作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  相似文献   

5.
道家文化对于二月河、唐浩明的历史小说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道家思想精髓不仅使二月河、唐浩明获取了匡扶人性扭曲的有利资源,其关于个体独立的精神诉求也启悟作家以一种大胆超异的视角去把握历史的内在精神,并取得了成功。考镜道家文化对当代历史小说创作的滋养,对于学术文化视野下拓展历史小说研究畛域,加强学术研究的薄弱环节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凌力是当代最深得“红楼”艺术精髓的一位历史小说作家,她的历史小说不论在对历史悲剧的深刻发掘、女性形象的复杂塑造,还是对历史题材的生活化和人情化处理等都深得“红楼”艺术神韵。凌力创作的这种审美追求有利于历史小说创作走向深化发展,代表着当下历史小说创作的健康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7.
《少年天子》这部长篇历史小说以历史理性重新审视清初十几年间历史的风云变幻。作品通过皇室与民间两条叙事线索表现出由清初社会动荡而造成的个人与历史的悲剧。同时作者又从女性主义出发,通过女性视角描写了几住女主人公的命运遭际,对她们寄予了深切的关怀、理解与同情。  相似文献   

8.
试论新历史小说的叙事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历史小说受国内外各种文艺思潮的影响,提供了一个不同于传统历史小说的叙事视角,这一视角淡化了体现传统意识形态的宏伟历史事件,却侧重表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和命运变迁;其次作者以现代的表现手法巧妙地处理文本中的叙事时间,使叙述者以现代人的身份出入于历史与现实之间,打破了历史与现实的时空间隔;再次作者在文本中将虚构与真实并重,使历史并不仅仅是单纯的已死亡的历史,而是具有了现代意义的历史,进而重建了一个崭新的文本世界。  相似文献   

9.
新历史小说创作存在着明显的古典艺术回潮迹象。这既与创作的历史转向有关,也是叙述形式探索及创作的解构性所导致的。然而思想内蕴与艺术形式的背反显示作者意图不在重温古典旧梦,而是“仿古说今”。不过,这种艺术倾向丰富了新历史小说创作的审美探索和思想意蕴,形成其解构与建构相交织的复杂文化价值立场。  相似文献   

10.
新历史小说受国内外各种文艺思潮的影响,提供了一个不同于传统历史小说的叙事视角,这一视角淡化了体现传统意识形态的宏伟历史事件,却侧重表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和命运变迁;其次作者以现代的表现手法巧妙地处理文本中的叙事时间,使叙述者以现代人的身份出入于历史与现实之间,打破了历史与现实的时空间隔;再次作者在文本中将虚构与真实并重,使历史并不仅仅是单纯的已死亡的历史,而是具有了现代意义的历史,进而重建了一个崭新的文本世界。  相似文献   

11.
二十世纪下半叶的台湾,中国文人传统的精神活动空间已被现代化进程侵蚀殆尽。高阳却以历史小说为工具,力图保有一份文人传统的优雅、闲适情致并争取社会的认同。他的历史小说既迎合大众猎奇心理,又加以合理化修正和雅化处理,其作品对传统与现代、通俗与高雅的调适为当代历史小说创作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  相似文献   

12.
一、当代中国美学转型的前奏 从1974年7月到1980年2月,在这七年时间里,姚雪垠为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的创作问题和茅盾通信88封,而《茅盾姚雪垠谈艺书简》收入了他们围绕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的创作问题和其他重要文艺理论问题的通信73封。茅盾和姚雪垠这些信中的美学思想曾经极大地推动了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中国文艺界的思想解放。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代历史小说创作领域,随着时代主题的变迁和作家主体性的日益张扬,更具人性深度的创作面被开掘,阶级、革命、历史等宏大叙事逐渐为人性的抒写所取代,"人的回归"主题得到了愈益鲜明的体现,其经历了从隐性显现到狂欢表演,最终走向正常表达的三个阶段。本文结合当代文学发展进程中不同时期的历史文学作品,具体分析了当代历史小说的总体创作走向。  相似文献   

14.
《阐释与重构》是刘克宽先生对当代十七年文学近十年思考的结晶,此书在选题立意上表现出了作者可贵的学术勇气,充分体现了作者独特的学术本位和学理个性追求。  相似文献   

15.
历史小说受到了读者的青睐,受到了世人的关注,历史小说的大众审美取向是小说受到关注的关键因素。如何正确看待历史小说的大众审美取向,如何把握大众审美取向的度,便是进行历史小说创作的作家们应该深思的.  相似文献   

16.
一、当代中国美学转型的前奏 从1974年7月到1980年2月,在这七年时间里,姚雪垠为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的创作问题和茅盾通信88封,而<茅盾姚雪垠谈艺书简>收入了他们围绕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的创作问题和其他重要文艺理论问题的通信73封.  相似文献   

17.
沈祖棻是20世纪具有诗人气质的学者型女性作家。在她的诗人气质、女性气质、学者气质的多重影响下,其历史小说散发浓厚的诗意内蕴,展示诗性的生存状态,极具现代女性意识和国家民族意识。她本人和作品呈现的这种丰富的个性内涵,既使得她的历史小说在现代历史小说之林占据了一席之地,又使得沈祖棻仅以5篇历史小说就成为现代文学史上一个很值得重视的历史小说作家。  相似文献   

18.
本以《李自成》、《少年天子》、《曾国藩》为例,在“说谁”以及“如何说”的层面上分析当代历史小说表现对象呈现出的由“事-人-化”的发展趋势,以及从一体到多元、由封闭到开放的叙述走向。  相似文献   

19.
80年代后期,“新历史小说”的作家们希望借助对历史的重新阐释和衡估,颠覆既定历史本的真实性和权威性,承担历史诉讼和重构的使命。新历史小说的这种解构倾向在作品叙事特点上表现为:1.民间话语的崛起,使业已固定的政治化的意识形态结论被重新改写;2.限制性内视角使历史事件的内部关系性质被重新叙述、重新解释:历史事件的意义内涵被翻新或改写。  相似文献   

20.
从20世纪后半叶开始,当代科学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正如美国物理学家温伯格所说,经过这些变化,“小科学”变成了“大科学”。大科学概念的出现,表明当代科学发生的极大变化得到社会的认同:科学概念已经发生了变迁。而这种变迁所表现出来的不仅仅是科学的技术化、技术的科学化、科学技术社会化与社会科学技术化,更多表现出来的是科学技术的工程化及其一体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