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中美两国战略定位研究,剖析两国战略定位缘由和目的,并对两国战略前景进行预测,从而探略两国战略的内涵实质。  相似文献   

2.
中韩两国的教育服务贸易拥有悠久的历史,两国的政策都非常重视对教育的投资。因此,除了培养大批人才之外,还促进了两国经济的发展。在国际教育服务贸易开放的过程中,教育机会增多,教育实现先进化,教育行政专业化,海外留学热潮削弱等。韩流和汉风文化的出现,充分体现了中韩两国文化交流已在两国社会得到广泛普及,这种文化交流也成为促进韩国大学留学项目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在两国的大学中,中韩两国的留学生比率最高。中韩两国的高等教育也已达到东亚甚至是亚洲教育的最高水准。  相似文献   

3.
以2005—2014年的中蒙两国产业发展数据和部分2013年、2014年两国进出口贸易产业结构数据为基础,对中蒙两国各产业发展情况和进出口贸易特点进行了分析,通过贸易强度指数ITij来量化分析中蒙两国贸易紧密程度,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ARC确定了中蒙各产业在世界市场中的优势地位.基于以上实证分析对中蒙两国贸易关系现状进行了归纳,结果表明,蒙古国对中国的贸易依赖度更大;两国的显示性优势产品都是两国相互比较需求的产品类型,产业互补性较强;目前中蒙贸易中占比较高的产品均为显示性优势产品,产品种类相对单一,但中蒙两国在其他种类产品和技术上的贸易潜力巨大.最后,提出了进一步加强两国贸易合作关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三国时期,江淮是魏吴两国争夺的对象,是两国战争的主战场。魏吴两国的战争给江淮经济带来了严重的破坏。同时,为了各自在江淮巩固统治,解决军粮问题,取得军事上的优势,魏吴两国非常重视在江淮经济的发展。由于其特殊的战略地位,魏吴两国在江淮的开发主要表现在屯田和水利方面。  相似文献   

5.
中俄两国刑法均有关于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犯罪规定,但各具特色。对两国有关这方面的犯罪进行比较,有利于两国刑事法制取长补短,互以借鉴。从这一思想出发,本文对中俄两国刑法关于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犯罪规定从多个方面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6.
中越两国地名研究尚处于发展阶段,越南地名研究主要还是受中国地名研究的影响,两者有各自偏重的领域。中越两国山水相连,在地名研究领域有许多可合作的地方,尤其是对两国相邻地区地名的合作研究,将会有利于两国地名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日恢复邦交后,两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发展与深入。中日关系发展的关键在于两国民众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彼此信任,因为中日友好归根结底是两国人民的友好。然而,中日两国民众间存在的历史认识差异阻隔了中日两国民众的互信。政治文化作为社会观念形态,体现着人们的政治价值和政治心理取向。从政治文化的角度分析中日两国民众存在的历史认识差异有助于我们理解造成两国民众历史认识差异的潜在深层因素。  相似文献   

8.
刘雪平 《科技信息》2010,(5):127-128
中美两国由于不同的历史发展,对各自的大学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在高校通识教育课程上两国也形成了各自的特点.通过对两国通识教育课程的比较,总结出中美两国在通识教育课程上的差异并提出了中国通识教育课程有待改革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潍坊学院学报》2018,(1):36-41
1992年中国和吉尔吉斯斯坦正式建交,两国区域经济合作关系在曲折发展中缓慢增强。两国又同是WTO和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员,在这个合作平台上,双方在经济贸易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也存在相应的问题。文章运用引力模型对中吉两国经济贸易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经济因素对中吉进出口贸易均是正向促进效应,中吉两国社会人文因素不尽相同,吉国人口规模系数为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两国的贸易额;政策因素对贸易额的影响不断增强。中吉两国必须厚植各自发展优势,提高经济增长力,改变贸易结构,努力构建有效的贸易体制,以促进中吉两国的经济贸易关系不断深化。  相似文献   

10.
通过设计实例对中美两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关于地震力的计算进行了对比.虽然不是两国规范全面的对比,但是从局部或一个侧面给出了中美两国规范关于地震作用计算的直接对比,进而使我们对两国规范的计算规则乃至结构安全度方面的差异有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通过设计实例对中美两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关于地震力的计算进行了对比。虽然不是两国规范全面的对比,但是从局部或一个侧面给出了中美两国规范关于地震作用计算的直接对比,进而使我们对两国规范的计算规则乃至结构安全度方面的差异有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孙智仁 《科技资讯》2013,(15):224-225
随着韩中两国的频繁交流,越来越多的韩国人到中国或中国人到韩国旅游、上学。但韩中两国的手机文化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本文拟谈论两国的手机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13.
美中两国在对待老人的态度和方式上的差异是比较明显的 ,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大致有如下三个方面 :一、两国享有不同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传统 ;二、老人概念在两国主流文化中有着不同的地位 ;三、老人在两国的各文化层次中具有不同的形象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论述了中美两国图书馆自动化的发展和现状,重点列举了两国具有代表性的图书馆自动化系统,比较分析两国在这一领域的差距,对我国图书馆自动化建设问题提出了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中越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中越两国之间的经济往来也越来越频繁,经济贸易额也逐年的增加,对两国经济发展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尤其是中国-东盟自贸区正式生效建成以后,两国的经济贸易更上一层楼。本文即在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大背景下,通过对中越两国目前经贸现状的分析,总结出经贸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以对两国经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在西方列强打开中日两国大门前,两国都是闭关锁国的,然而西方列强却处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上升时期,就在此时中日两国频繁出现漂流民,两国政府对待漂流民的态度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两国日后发展。  相似文献   

17.
运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办法,以中韩两国企业技术创新环境的异同作为切入点和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两国企业技术创新环境的异同,进而对中韩两国企业创新状况和技术创新战略选择上的差异做出比较分析,并探明其原因。在探讨两国企业在创新战略上的异同的基础上,还为我国研发企业创新战略的发展提出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日两国同属汉字文化圈,历史上两国以汉字作为媒介,在文化上形成了密切的联系。时至近代,中日两国为了获取西方文明,创制出了一大批表述新概念、新技术的汉字新词,这些汉字新词在两国语言中互相渗透,形成一股环流,对丰富和发展现代汉字系统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国和印度的古老优秀文化是历史赋予的宝贵资源,更是两国开展交流与合作、走向自强之路的精神财富.高等教育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它通过培养高端人才、提供高深知识为新时代的文化传承和文化发展铺设道路.中印在文化和教育方面既有共同点,又有各自的差异,共性和个性为两国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互补的空间.中印高等教育合作能够激发两国文化和教育的潜在互补性,在相互尊重、求同存异的原则下,挖掘两国的文化契合点与创新点,促进两国文化和教育的共同发展,这是历史赋予中印两国高等教育的文化使命.  相似文献   

20.
通过构造新的移民函数,证明了由人均资本的差异驱动的两国移民模型存在唯一的均衡点,并得出了只要已知两国的储蓄率等汪量的经济参数就可预知两国经济发展的均衡比较情况这一结论,最后考察了中美及中日两个例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