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中,面临着课时少的尴尬、教学内容上的尴尬、科研上的尴尬、学生自学的尴尬、实践教学的尴尬。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在实践中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2.
王樱娜 《咸宁学院学报》2011,31(5):101-102,105
研究式教学具有创造、思辩、民主、灵活、多样相统一的教学特点。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开展研究性教学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它可以通过专题教学的形式进行,将课题组教师多年来的研究成果在课堂教学中交流,师生共同探讨,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3.
司岩梅 《科技信息》2009,(34):I0117-I0117
全国高校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是帮助大学生了解国史、国情,增强大学生对于"三个选择"的理解和认识。进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必须紧紧围绕"纲要"课程的教学目的,牢牢把握中国近现代史主题主线,并且紧密结合热点问题,注重能力的培养,还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4.
5.
吴新奇  曾光 《科技信息》2010,(23):I0148-I0149
目前在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存在着授课内容多而课时少,学生对课程不重视、教学效果不甚理想等普遍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教研室教师进行多方面的改革与探索,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全国高等学校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当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我们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解决这些问题,才能达到提高其吸引力和感染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伟大历史成就融入思政课教学,是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重要路径。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建设的重要成果与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工业化成就是这些历史性成就的一项重要内容,将这些工业化成就作为教学资源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学习“四史”、坚定“四个自信。”  相似文献   

8.
从2006年开始,教育部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出了重大调整,增设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高校本科生必修的公共政治理论课。目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与课程建设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在对现有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试图探索有效的解决方法,从而进一步推进《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  相似文献   

9.
唯物史观是中国近代史纲要课教育教学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中国近代史纲要的课程性质规定其必须突出唯物史观培养的功能,而其教学的目的使唯物史观培养成为其题中之义。中国近代史纲要课教育教学要着力培养学生树立唯物史观和运用唯物史观。  相似文献   

10.
司岩梅 《科技信息》2011,(25):147-147,155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师要用新的思路、新的手段,结合学科特点,创新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教学;创设历史情境:强化学生参与课堂教授、讨论,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结合当地条件,结合社会实践进一步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成为对大学生最有吸引力的一门课程。  相似文献   

1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势在必行。本课实践教学要以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为动机,以深化教育教学效果为目的,以课堂教学为依托,以教学目标为方向,以国内现有实物及媒体资料为素材,以就近取材为原则。实践教学难度大,要求高,需要精心组织实施。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为更好地完成《纲要》课的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与价值观,教师应具有三种意识,即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多元化教材观的意识、价值引导者的意识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恰当地利用地方史资源,有其理论和实践依据,开展这样的教学活动也具备了相应条件。为了提高该课程的教学实效性,应通过在教学中穿插相关的地方史知识、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的地方史专题学习、参观当地历史博物馆和纪念馆等实践教学基地、开展弘扬地方历史文化的调查创作活动等方法来运用地方史资源。  相似文献   

14.
红色资源的内涵丰富深刻。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江西留下了以八一精神、井冈山精神和苏区精神等为代表的丰富红色资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教学中开发和利用好区域红色资源,可以充实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极大地增强《纲要》课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日益受到青睐,孔子学院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国建立。然而由于近代以来传统与现代的断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实践中“显性”与“隐性”教学目标的顾此失彼以及学生实用主义学习观的制约,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中依旧处于迷失状态。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应积极应对并有所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对待传统文化要全面分析、理性弘扬,要拓宽视野、深化内涵,要言传身教、为人典范,还要营造良好文化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6.
近五年《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研究之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纲要"课的学科定位、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及师资队伍建设六个方面,对学界近五年来的主要教学研究成果作了梳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大量重复研究的现象;研究成果的实践价值低,可操作性不强;对以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经验盲目照搬等。未来"纲要"课教研工作的努力方向是:继续加强分层次的研究;充实个案研究,加强实证研究;博采众长,拓展教学研究的视野。  相似文献   

17.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目标和任务是使大学生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道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上编的时间是从1840年至1919年,此时中国还没有进行"三个选择"。因此,如何进行"三个选择"的教学成为一个难点问题。为此,必须围绕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中国社会各阶级、阶层探索失败的原因,分析阶级局限性、探索方向的错误和指导思想的缺陷等方面来讲授,为"三个选择"的教学作铺垫。  相似文献   

18.
乡土历史融入《纲要》课教学,是由党和国家有关部门高度重视、高校学生乡土历史知识贫乏以及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能力之需所决定的,其融入方法主要有穿插教学法、专题教学法、参观教学法、研究教学法、对话教学法等;在其融入过程中,教师除平时要注意积累和熟练掌握外,还要处理好它与统编教材等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