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纳米铝佐剂诱导鸡提前产生抗AIVH9体液免疫应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接种灭活油佐剂疫苗是目前国内防控禽流感主要的措施,为有效防控禽流感的流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灭活苗首次接种后需要较长时间抗体才能达到有效保护水平.纳米颗粒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性,作为疫苗佐剂能引起机体强烈的免疫应答.本研究用纳米铝颗粒作为AIV H9的佐剂,结果显示,小鸡产生有效免疫保护抗体时间较常规油佐剂疫苗提前4天且无副反应,但抗体峰值和持续时间均低于油佐剂疫苗.氢氧化铝纳米颗粒作为佐剂可能对禽流感等重大传染病的紧急预防接种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以H9亚型的禽流感毒株和新城疫病毒(ND)为种毒,接种9—11日龄鸡胚,制备疫苗用抗原,O.1%的甲醛灭活后.以司班-80和吐温-80作为乳化剂,10号白油为佐剂,制成油乳剂苗。油乳剂苗的免疫效力高低直接与它的性质有关,品质优良的油乳剂苗是物理性能稳定,颗粒均匀,黏度低,抗原不析出,不分层,呈乳白色。剂型为油包水(W/O)的油乳剂苗较粘稠,在机体内不易分散,佐剂活性好,在免疫鸡机体内产生持续刺激淋巴组织的效果,在乳化W/O剂型的油乳剂苗的过程中,乳化效果与乳化方法、佐剂的加工有一定的关系。当油佐剂的温度为45—50℃时的乳化效果好.所制备的油乳剂苗免疫5—8日龄的白羽肉鸡,抗体效价可达1:32以上,免疫效果好。  相似文献   

3.
禽流感(AI)H9和新城疫二联灭活油佐剂疫苗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本地分离的禽流感(AI)-H9毒株和ND—lasota株,分别在9—11日龄的鸡胚增殖,灭活后用高压匀浆机乳化制成禽流感-H9,新城疫二联灭活油佐(乳)荆疫苗,经效力检验和攻毒试验结果表明,5日龄白羽肉鸡免疫后15天.抗体效价可达1:32以上,并能够保护免疫鸡免受AI的自然感染,ND的抗体效价也达到较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经RT-PCR扩增了禽流感病毒A/Goose/Guangdong/1/96 H5N1亚型1.7kb HA基因的cDNA,将其克隆到pMD18-T中并测序。亚克隆到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MelBacA的蜜蜂蜂毒素分泌信号下游中,测序正确后与线性化的杆状病毒DNA(Bac-N-BlueTM DNA)共转染Sf9昆虫细胞。将重组杆状病毒感染HFive细胞,72h左右收获细胞,超声波裂解,SDS—PAGE结果表明HA基因在重组杆状病毒感染的HFive细胞中获得表达。蛋白胶薄层扫描分析显示:表达的HA蛋白占重组杆状病毒感染细胞总蛋白含量的17.1%。Western-blot 及血凝实验结果显示,表达的禽流感H5N1亚型病毒HA蛋白具有生物学活性。表达的H5 HA蛋白定量乳化后,皮下多点注射免疫SPF 级BALB/c雌性小鼠,免疫后产生了H5 HA特异抗体,并在三免前后达到并保持较高水平。用致死剂量的HPAIV H5N1攻击小鼠,免疫组小鼠提供了100%的保护力,而对照组小鼠先后发病且死亡:为研制禽流感H5N1亚型病毒亚单位疫苗,防制禽流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我国大陆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HA)基因的分子进化及抗原相关性, 本研究对来自15个省、市、自治区的34株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HA基因进行了测序及系统发育分析, 并采用交叉血凝抑制试验及交叉攻毒保护试验对不同遗传分支下毒株间抗原相关性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所有34个毒株HA基因均符合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特征, 但毒株间变异程度增加. 系统发育分析表明, 我国大陆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主要分为三个系列, 各系列内毒株没有明显的地区及时间特征. 抗原相关性研究表明, 不同遗传系列下的毒株其抗原相关性明显低于同一系列内部毒株间的抗原相关性, 说明我国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抗原性差异较大. 此外, 本研究同时筛选得到了用于制备多价苗的代表毒株.  相似文献   

6.
选用白油佐剂、蜂胶佐剂和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灭活菌液制成RA油乳剂灭活疫苗和蜂胶灭活疫苗,分别保存3个月、5个月、6个月、7个月、8个月、9个月,免疫雏鸭,探讨不同佐剂和保存期对免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佐剂疫苗均有保护力,但油乳剂灭活疫苗免疫效果比蜂胶灭活疫苗好,其保护率可达100%。疫苗保存期试验证明,油乳剂灭活疫苗在4°C冰箱可保存9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7.
通过杂交瘤技术及单克隆抗体技术获得针对禽流感病毒H7亚型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抗体用于标记荧光微球,并基于双抗体夹心免疫层析法用于对禽流感病毒H7亚型的检测.针对禽流感病毒H7亚型,检出限为0.125 HAU,具有较高的灵敏度,所建立的禽流感病毒H7亚型荧光检测试纸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准确性,可用于对禽流感病毒H7亚型的现场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8.
禽流感病毒H9亚型特异性抗原捕捉ELISA检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禽流感病毒多克隆抗体及H9亚型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研究建立H9亚型特异性抗原捕捉ELISA检测方法,用于检测H9亚型禽流感病毒.优化了反应条件,确定了包被抗体、检测抗体及酶结合物的最佳工作浓度,对该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重复性及稳定性分析,并与RT-PCR方法比较.通过使用该方法对野外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敏感、特异,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可用于检测临床样品、鸡胚培养物及细胞培养物中的H9亚型禽流感病毒.  相似文献   

9.
关键词     
《华东科技》2013,(11):8-9
6343万10月2 8日,全国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电视电话会议召开,水利部部长陈雷表示,将大力发展规模化集中供水,优先实施城镇管网延伸,强化水源保护和水质保障,确保今年解决6343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H7N9禽流感病毒疫苗株10月2 6日,我国科学家在杭州宣布,成功研发出人感染H7N9病毒疫苗株。这一成果打破和改变了我国流感疫苗株需由外国提供的历史,为及时应对新型流感疫情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并为全球控制H7N9禽流感疫情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0.
对6种禽流感病毒通用型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试剂盒进行比对与科学评价,为实验室采购提供依据。利用禽流感病毒H5、H7、H9亚型标准品,鸡新城疫活疫苗与传染性支气管炎活疫苗对市售的6种品牌(分别记为A、B、C、D、E、F)禽流感病毒通用型荧光定量PCR检测试剂盒灵敏性与特异性进行了比对,并对97份临床样品进行了检测,筛选出禽流感病毒通用型最佳检测试剂盒。结果表明:A厂家试剂盒最低可检出1:100倍稀释的H7亚型标准品浓度,B厂家试剂盒最低可检出1:1倍稀释的H7亚型标准品浓度,C厂家试剂盒最低可检出1:10倍稀释的H7亚型标准品浓度,D厂家试剂盒最低可检出1:10倍稀释的H7亚型标准品浓度,E厂家试剂盒最低可检出1:1 000倍稀释的H7亚型标准品浓度, F厂家试剂盒最低可检出1:10倍稀释的H7亚型标准品浓度,6种试剂盒特异性均良好。综上,E厂家试剂盒优于其他厂家试剂盒,可以作为动物疫病检测实验室在实施监测任务中的首要选择。  相似文献   

11.
用鸽A/PMVⅠ油佐剂灭活苗和NDVLasota 油佐剂灭活苗分别免疫肉种鸽,20 d 抗体水平达到峰值,在3 .00log2 以上维持30 d 以上。40 d 后用鸽A/PMVⅠ和NDVF48E9 分别进行攻击,对于NDVF48E9 的攻击,保护率均为100 % ,对于鸽A/PMVⅠ的攻击,鸽A/PMVⅠ油佐剂灭活苗保护率为100 % ,NDVLasota 油佐剂灭活苗保护率为66.7 % 。田间试验,抽检48 份血样,抗体平均为4 .30log2  相似文献   

12.
 根据已知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HA)基因序列设计、合成克隆引物.自灭活的云南地方H5N1亚型病毒阳性临床组织样品中提取总RNA,反转录后采用高可信度DNA聚合酶(PyobestTMDNA Polymerase)扩增HA基因,采用Invitrogen定向表达系统(ChampionTMpET directional TOPO expression system)进行克隆表达,纯化获得N末端携带多聚组氨酸标签的重组HA,分子质量约78ku.采用阳性血清经免疫印迹及ELISA分析重组HA的免疫反应性,结果表明重组HA能与H5N1亚型病毒抗血清发生特异性结合,具有良好的免疫反应性.  相似文献   

13.
正人感染H7N9禽流感是由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如何正确认识及预防H7N9禽流感已成为眼下公众当务之急进入今年4月以来,关于H7N9禽流感的字眼铺天盖地而来,从电视到网络,再到纸质报刊,各家媒体争相报道,也同时推出了各种预防手段。随着确诊的H7N9病例的数量与日俱增,再加上上海、南京等地陆续关闭活禽交易市场的事件,一时之间人心惶惶。公众难免在恐慌情绪的支使下,疏于甄别地开始使用各种看似可信的预防手段。可是,您真的了解H7N9禽流感吗?它与普通感冒或者普通流行  相似文献   

14.
《天津科技》2005,32(6):34
最新一期《科学》杂志发表了我国众多科学家在禽流感病毒研究领域联合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这也是我国科学家联手攻关在禽流感病毒研究领域取得的又一项世界领先的研究成果。来自农大和中国科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等研究机构的专家组成的课题组在相关政府部门协同下,及时对青海湖死亡候鸟进行了临床诊断,确诊了候鸟的发病与死亡系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感染所致。进一步韵研究结果表明,该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的致病性比以前发生于家禽的禽流感病毒的致病性大大增强,  相似文献   

15.
选取甲醛、苯酚、和氯仿三种化学灭活剂在不同的条件下对变形假单胞菌进行灭活处理,确定了0.2%甲醛溶液28℃处理12 h;0.5%苯酚溶液28℃处理24 h;3.5%氯仿溶液28℃处理12 h的灭活条件。分别用三种灭活剂制备的疫苗免疫斜带石斑,测定斜带石斑的血清抗体效价和感染后的免疫保护率。结果显示:接种甲醛灭活疫苗组的血清抗体效价最高,接种苯酚灭活疫苗组的抗体效价次之,接种氯仿灭活疫苗组的抗体效价最低;三种灭活疫苗的免疫保护率分别为甲醛灭活疫苗46.67%,苯酚灭活疫苗30%,氯仿灭活疫苗20%。选择甲醛灭活疫苗与弗氏佐剂、白油佐剂、氢氧化铝、206佐剂、蜂胶等5种佐剂分别配伍后注射免疫斜带石斑,结果显示:添加佐剂组斜带石斑血清抗体效价全都大幅高于未添加佐剂组,其中白油的效果最好;添加佐剂组免疫保护率也全都大幅高于未添加佐剂组,也是白油佐剂的效果最好,免疫保护率高达91.67%,其余各组分别为氢氧化铝83.33%、206佐剂80.56%、弗氏佐剂72.22%、蜂胶66.67%。研究表明研制出了具有良好免疫保护效果的变形假单胞菌灭活疫苗,为进一步的中试试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通过注射灭活病毒,研究接种免疫对九孔鲍(Haliotis diversicolor supertexta)非特异性免疫机能和免疫保护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九孔鲍接种灭活病毒7d后,体液抗菌活力、溶菌活力和酚氧化酶活性都有显著提高(P〈0.01);35d后体液抗菌活力和酚氧化酶活性回落至本底水平,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P〉0.05),溶菌活力则仍然高于对照组水平(P〈0.01).注射灭活病毒A的免疫效果好于灭活病毒B,九孔鲍接受灭活病毒后引起的免疫应答强度、产生的非特异性抗感染免疫能力和特异性抗感染免疫保护效果都是前者高于后者,且免疫35d后九孔鲍获得的抗特异性病毒感染免疫保护率,灭活病毒A为30%、灭活病毒B为20%.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不同品系的鸭对禽流感(AI)疫苗诱导的效价有差异,分析这种差异是否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有关。方法用表达H5亚型禽流感HA基因重组鸭瘟活载体疫苗免疫抗原提呈相关转运体TAP基因等位基因型不同的4种SPF鸭,比较其血清HI动态变化。结果免疫后连续观察的9周中,B3群SPF鸭HI抗体效价始终显著高于另外3个群。结论鸭的不同MHC单倍型可能与AI疫苗的不同免疫效力相关。  相似文献   

18.
120只12日龄的健康樱桃谷肉鸭平均分成两组,第一组接种H9N2禽流感病毒,第二组为健康对照组.接种后15 d采集免疫器官进行组织学观察;同时采集临床疑似感染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病鸭进行对比检查.结果表明:①脾脏淋巴滤泡减少,脾实质内淋巴细胞大量坏死、崩解.②胸腺小叶发育不良,淋巴细胞减少,网状内皮细胞增生.③法氏囊淋巴滤泡减少,组织中淋巴细胞坏死、崩解.④骨髓出血、水肿,髓系细胞坏死、崩解.对照组没有相应的病理变化.自然感染病例与人工接种感染病例组织学变化相同,表明樱桃谷肉鸭感染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后,可造成严重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科学的鸡禽流感免疫程序,对1~28日龄的土杂肉鸡和罗曼蛋鸡进行禽流感母源抗体检测,以及对雏鸡接种禽流感油乳剂疫苗后的HI抗体水平变化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两种雏鸡的母源抗体水平在1日龄时均达最高值,然后逐渐下降;肉鸡11日龄后H5、H9抗体滴度分别降低到4.2log2和4.3log2以下;蛋鸡28日龄后H5、H9...  相似文献   

20.
为通过免疫防治途径控制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的多种中华鳖疾病,采用复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缓释微球疫苗,通过灌胃方式免疫中华鳖(体质量150~200 g),每只灌胃0.05 g或0.1g,微球含灭活菌约为6.75×1010/g.免疫应答反应结果显示,缓释微球疫苗体外释放可持续近40 d,血清抗体效价、白细胞吞噬率、白细胞吞噬指数及淋巴细胞转化率最高分别可达512,71.25%,1.51和77.25%.结果表明:中华鳖嗜水气单胞菌微球缓释疫苗可以达到注射灭活菌液疫苗的水平,且持续性略优于注射免疫.通过灌胃方式(0.1 g/只)、注射方式分别对中华鳖进行免疫,研究攻毒后的免疫保护率,结果显示注射免疫组和微球疫苗免疫组的免疫保护率均为85%.免疫应答实验和攻毒实验结果分别证明了中华鳖口服缓释微球疫苗免疫的持续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