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与现有网络基础结合是WSN研究中必须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本文分析了WSN接入以太网存在问题,总结了基于IEEE 802.15.4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设计了一套这种无线传感器网络与以太网间的接入系统.该系统遵循6LoWPAN规范,解决了WSN节点的IPv6地址自动配置问题;设计了接入网关;定义了信息与控制数据格式.实现了一套应用验证系统并进行了实验;对网络性能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设计简单有效,能够完成WSN的高效接入,在工程实践中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近年来较新的研究热点.本文介绍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定义、特点和主要应用领域,概述了无线传感器网络体系结构的一些情况,总结了无线传感器网络体系结构设计需要考虑的要素,展望了将来WSN的大好前景.  相似文献   

3.
马楠 《科技信息》2012,(26):255-255
为了实现船闸的远程监控,本文设计了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WSN)的船闸监控系统,对WSN节点进行了硬件设计,为京杭运河(苏北段)的全线信息化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覆盖容易出现空洞和盲区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人工鱼群算法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覆盖优化算法.首先构建网络节点的信任度模型,进行节点轮换调度修复路由,然后采用改进人工鱼群算法进行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自适应定位寻优,以人工鱼群优化的节点分布模型重构无线传感器网络(WSN)节点覆盖连通图,实现优化网络覆盖.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覆盖优化算法进行WSN网络节点设计,明显地改善了网络节点的覆盖质量,提高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5.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WSN)中传感数据缺失或偏离真实值从而降低网络运行可靠性的问题,开展了关于WSN中各种节点故障的检测和诊断算法的研究,提出了基于SVDD的无线传感器网络Outlier检测、多尺度主元分析的WSN节点故障诊断算法,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有效实现对节点运行状态的监视和诊断,确保感知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提高网络运行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全新的信息获取和处理方式,可以实现复杂的大规模监测和追踪任务。节点定位是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关键技术之一.位置估计的精度直接影响WSN后继的网络传输和监测性能。本文利用BP神经元网络方法对定位进行优化,并对测度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提高了定位精确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高速公路气象监测无线传感器网络双向数据传输、多点数据接收的路有协议.方法 针对高速公路气象监测无线传感器网络线形部署的特点,分析数据传输的要求和类型,研究现有WSN路由协议的特点,尤其是定向扩散路由协议,通过对现有路由协议的改进,提出满足双向传输的WSN路由协议.结果 提出了基于定向扩散路由协议(DD)的双向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BDD),实现了高速公路气象监测数据的多点传输.结论 经仿真测试,该路由协议具有实现简单、工作可靠稳定,能满足高速公路气象监测数据双向传输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由于其巨大的应用潜力成为近年来研究者们广泛关注的热点。本文介绍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概念,对协议通信层中MAC协议目前的研究重点和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9.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用于定位和目标跟踪的全局节点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定位和跟踪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具有重要研究意义,它们直接影响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和发展。本文在WSN随机分布特性和天线阵列几何结构约束的基础上,通过节点协同形成的虚拟天线阵列对WSN进行定位和目标跟踪,从而提出一种适于定位和跟踪的虚拟阵列节点选择方法。仿真结果和理论分析表明,在DOA估计算法性能满足要求时,该方法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和优良的定位性能。  相似文献   

10.
随着无线传感器网络(WSN)的高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网络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近几年,在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问题上的研究不断取得突破,但大多数研究都关注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如何保证数据的安全问题,很少涉及到在网络组网过程中如何保证组网的安全问题。在综合分析各种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安全策略和组网策略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安全组网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安全组网技术主要思想是通过在网络的组网阶段加入了消息认证技术和加密技术,拒绝外部非法节点加入网络,使网络的安全性得到更大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WSN遭受外部非法节点攻击的风险,并进一步提高了网络运行过程中的数据安全程度,为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起到了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具备信息采集,信息传榆与信息处理等功能的综合系统,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军事国防、城市交通、环境监测等诸多领域,因此,加强对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研究具有巨大的潜在价值。本文对无线传感器同络寻址算法进行研究,以期为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2.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数据采集因自组织网络结构而具有其他网络无可比拟的优势,然而其资源有限的特点使得许多关键问题尚未有好的解决策略.总结了WSN数据采集中的关键技术及所面临的主要挑战,介绍了数据采集中WSN网络协议的主要性能指标及其研究方法,并就当前几种新技术与WSN的结合情况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最后对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采集关键技术的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作为一种新兴的分布式网络技术,被认为是21世纪改变世界的十大革新技术之一。定位是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重要支撑技术之一,实现传感器节点自定位是提供监测目标位置信息的必要条件。而实现高效、可靠、准确的节点定位对目标跟踪具有重要意义。不幸的是,环境噪声使得节点的定位精度降低。基于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核方法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算法。实验表明,在WSN中通过采用卡尔曼滤波的核方法定位算法,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随机噪声对节点定位精度的影响,有效的降低了系统定位误差,实现一定程度的抗干扰。  相似文献   

14.
马超 《科技资讯》2011,(21):23-23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Wireless Sensor Network)是一种自组织网络通过数据获取网络、数据分布网络和控制管理三部分核心部分组成,本文充分根据无线传感器网络自身的特点和功能充分运用在通信管网和光缆管理以及在维护应用上发挥自身优势以及存在问题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5.
针对计算机可信计算设计理念中存在的WSN终端数据安全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可信计算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终端身份认证机制。通过引入可信平台模块(TMP),结合生物识别技术的思想,实现用户与TMP之间的相互认证,由TPM直接控制指纹模板和生物校验软件,渐少了数据传输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潜在威胁,提高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终端的可靠性。分析认为,该方案对可信计算在终端安全方面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SN)在森林防火中的应用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怎样实现最可靠、最低成本的网络系统是较为关键的问题。文章根据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完全覆盖模型和森林防火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可存盲区的WSN覆盖模型。通过模糊度的设置提高了传感器节点的单位覆盖面积,在相同的监控区域下使用较少的传感器节点覆盖了整个区域,从而大大降低了系统的成本,为系统的可实现性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7.
无线传感器网络在数控机床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穆太珍 《科技资讯》2008,(8):111-112
数控机床远程监测是目前工业自动化领域所关注的热点。传统的基于总线或LAN方式存在较多问题,如对现场环境要求严格等。随着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技术的成熟,可以将网络节点完全集成在一个芯片中,这样就大大拓宽了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应用范围。本文的研究内容是利用现有设备搭建基于IEEE802.15.4/ZigBee协议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原型,并分析了实现的关键技术。同时结合工程实际,给出了一个无线传感器在数控机床监控领域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8.
无线传感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SN)中的传感器能够感知周围环境的信息,并将信息汇聚到sink节点进行相应处理。WSN已经被应用于许多领域,同时随着物联网蓬勃发展,WSN必定会得到更加广泛应用。将云计算与无线传感网络结合,提出了一个基于云计算的无线传感网络架构,将WSN硬件资源通过虚拟化技术映射成云计算中的资源,并提出该网络架构的资源分配策略,通过仿真实验评估该资源分配策略的性能。  相似文献   

19.
易瑜  吴莲贵 《甘肃科技》2014,30(22):26-28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是一种现代智能自动化的世界最新无线监测网络技术,综合了多个领域的先进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对煤矿安全智能无线监测采用最新WSN技术进行了探索,尤其对井下安全监测需要解决WSN的无线通信、传输路由协议和定位算法三个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针对大数据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SN)对路由聚合的同时难以保持数据机密性和完整性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一种新的无线传感器网络隐式多维数据聚合协议,用于大数据环境下安全地聚合WSN生成的大量多维数据.该协议通过采用一种简单、轻量级的超递增序列和加性同态加密方案构造多维数据以保护数据的机密性,采用同态签名方案来保护数据的完整性,通过检查中间节点的完整性过滤虚假数据包实现数据的新鲜度.安全性分析显示该协议实现了端到端的安全性,实验结果表明:该协议降低了通信开销和能耗,提高了传感器网络的生存周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