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镇城底矿由于断层多且比较发育、煤层顶底帮弱、局部地方低于奥灰水水位超过90m属于带压开采等不利因素形成了很多边角煤地段。该矿南一、东二采区都已进入收尾阶段,由于断层切割、无炭柱的影响留下多处不规则段。此类边角煤及煤柱在采区收尾封闭前如不及时回收,将会丢失。为了延长矿区寿命,尝试采用轻型支架放顶煤工艺进行边角煤回采、窄小煤柱回采及变采长壁式回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边角煤回采已成为目前许多煤矿面临的一个新课题。结合笔者多年残采工作经验,对不同条件边角煤回收的巷道布置及回采工艺进行了深入分析,对矿井尤其是衰老矿井回收边角煤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庞庄煤矿庞庄井是衰老收缩矿井,工作面以边角残煤、煤柱为主,工作面回采过程中过多条关系复杂老硐,工作面设计为呈不规则形状,如何最大限度的回收煤炭资源、安全前提下延长矿井寿命,经过深入研究确定局部采用旋转技术进行回采,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4.
随着各行业对煤炭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回收边角煤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在对边角煤进行开采时,实施一套高效合理的技术措施,能够将边角煤的回收率显著地提高,同时降低矿井内呆滞煤的量。基于此,该文主要针对煤矿边角煤开采技术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王青龙 《科技信息》2009,(36):236-236
四十多年来我矿在巷道掘进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经验,为新井的开发和我矿的煤炭生产提供了技术保障。结合我矿上水平3#煤和下水平9#煤掘进过程中采用的临时支护方法,简单作一些介绍。  相似文献   

6.
为充分挖掘煤炭资源,实现边角煤柱储量挖潜,本文通过研究探讨回采工作面缩面技术,充分回收了不规则工作面中的三角部分煤炭资源,提高了资源回收率,并在其它工作面中得到了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针对成庄矿3#煤层防水煤柱留设研究,结合以往研究成果和3#煤层底板实际情况,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采用库仑—摩尔力学模型建立三维模型,对3#煤层顶底板距岩溶陷落柱不同距离的塑性分析和垂直应力进行模拟。由于煤柱尺寸的减小,其煤柱内的垂直应力随之增大。模拟结果为3#煤层的防水煤柱留设宽度为40 m。防水煤柱的留设应保证煤柱本身或顶、底板隔水层厚度足以抵抗临近含水层的静水压力,同时应兼顾压煤量的经济合理性.其研究结果为成庄矿安全开采提供了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8.
刘保同  薛创 《科技信息》2011,(35):I0262-I0262
随着井下综合机械化力度不断提升,在正常布置采区工作面的基础上,我们追求精挖细采的理念,加大对采区边角煤的合理设计与开采。当前对732煤柱面刀把煤的开采设计,及施工技术经验总结,为解决类似复杂条件下进行综合机械化回采提供了很好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9.
宁东能源基地是国家规划的13个亿吨级大型煤炭基地之一,是国内少有的百亿吨级整装煤田,随着各矿井陆续投产,常规开采中"三下"压煤、保护煤柱及边角残煤等引起了大量的煤炭损失,这与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国策不符,而穿巷开采是回收宁东煤田"三下"压煤条带煤柱可行的办法,为此需要解决好三个关键问题:首先,在综合考虑地质条件等因素后确定技术方案,同时结合理论分析与现场监测等手段,做好"采留比"的设计,主要包括确定巷道临界宽度和兼顾经济性和安全性的最小煤柱宽度;其次,要控制好掘采后巷道的充填质量,必要的时候可以在充填体中注浆,以提高充填堆积体的整体强度和空间刚度,增强充填体对顶板的支撑能力和对煤柱的约束强度,以减轻顶板大范围离层;最后,为了保证穿巷开采的顺利实施,在开采工艺上可以采取间隔式跳采法,这样大大降低了掘采过程中巷间煤柱失稳的概率,提高了永久损失煤柱回收的效率。通过实施穿巷开采,地面基本实现无矸石堆存,地表沉陷和次生地质灾害得到有效控制,地下水系和地面生态环境破坏程度大幅度降低,实现绿色开采。  相似文献   

10.
针对王庄煤矿在掘进煤柱工作面、边角煤工作面顺槽巷道时遇到的困难,为改进施工工艺、提高掘进效率,论述了切眼过高冒区综合加固技术的施工工艺、支护措施、安全技术措施,为今后类似的巷道掘进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1.
康疆 《科技信息》2007,(6):207-207
通过对我矿3246沿空机巷煤柱宽度参数的研究,确定了类似地质条件下的煤柱宽度参数,为今后的采区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由于综采放顶煤特点,煤炭资源损失量较大.通过分析火石咀煤矿综放工作面的资源损失构成,得出:该矿综放面的煤炭损失主要集中在放煤损失、区段煤柱损失、端头损失、初末采损失.并从小煤柱开采、回收采空区浮煤、提高管理水平、改善放煤工艺等方面对综放开采工作面回采率提高技术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为有效回收急倾斜煤层开采时为保护巷道留设的煤柱,提高煤炭回收率和矿井经济效益,对长沟峪煤矿-140 m水平东一石门保护煤柱的开采进行理论研究和数值分析,实践成功地采出煤炭40余万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为相似条件下保护煤柱的开采提供了理论依据,并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根据毕各庄煤矿生产的实际需要,研究出两种回收煤柱的方法,解决了矿井水平接替紧张的问题,而且回收了大量的煤拄,达到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15.
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的方法,以陕北煤田韩家湾矿近距离煤层2~(-2)煤和3~(-1)煤为研究对象,对煤柱的应力分布及传递规律进行研究。结合煤层具体赋存条件计算煤柱的塑性区宽度,分析韩家湾矿残留煤柱支撑能力。对4种尺寸的煤柱应力在底板中的分布规律进行力学分析,得到不同尺寸煤柱在底板各深度的应力曲线。运用FLAC~(3D)软件对韩家湾煤矿2~(-2)煤房柱区留设的4种尺寸的间隔煤柱应力分布进行模拟,得出不同尺寸煤柱应力在底板岩层中的分布图。结果表明:残留煤柱承载着上覆岩层的重量,沿煤柱中心线向下传递到底板岩层中,呈半椭圆型分布,在煤柱下方形成应力增高区,应力以中心线为轴向两侧形成对称分布;煤柱应力在底板岩层中的传递与煤柱的尺寸大小有关,煤柱尺寸越大,应力在底板岩层中向下传递的越远、分布范围越广;下煤层开采进入14 m煤柱下方边界时,受双重应力作用,易引起顶板整体切落,对工作面造成的安全隐患较大。  相似文献   

16.
周彬 《科技信息》2009,(10):303-304
四老沟矿14#煤层具有冲击倾向性,近年来,在下覆煤柱区域回采过程中先后发生过四次冲击地压事故,本文分析了下层煤柱区域冲击地压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开滦林西矿深部断层防水煤柱留设问题,通过分析深部突水机理及开采理论,采用断层勘查工程、水压致裂测试抗拉强度、断层防水煤柱留设计算及数值模拟,确定了7煤、8煤、9煤、11煤、12煤上盘、下盘的断层防水煤柱宽度。模拟结果表明断层上盘煤层开采时底板破坏区和应力区对断层煤柱影响比顶板对其影响大,上组煤开采对下层煤的煤柱留设有影响。  相似文献   

18.
刘家法 《科技信息》2010,(35):309-309,319
我矿地质情况复杂,断层较多。9308工作面过断层的经验可以应用在类似工作面中,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生产水平,为我矿安全生产服务。9308综采工作面位于九采区中部,是九采区第一个3下煤回采工作面,南到井田边界煤柱81.76m,北距九采辅助胶带运输巷78.2m,西为设计的9309工作面,东部为设计的9307工作面。东侧上方的93上05、93上06、93上08、93上09和93上10工作面已回采完毕。  相似文献   

19.
边角煤开采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永平 《山西科技》2010,25(1):139-140
针对边角煤的开采现状,为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延长矿井寿命,迫切需要提出一套高回收率和高效率的边角煤开采工艺。  相似文献   

20.
针对五阳矿西部扩区建筑物下压煤资源需迫切回收的技术难题,结合五阳矿西部扩区的地质条件和条带开采实际,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的研究方法对二次条带开采的可行性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窄煤柱沿空掘巷的二次条带开采方案.结果表明:在条带开采地表移动变形稳定后对遗留煤柱进行二次条带开采是可行的;二次条带开采合理的采宽为40 m,留宽为55 m;二次条带开采后地表移动和变形值增大,但对建筑物的损坏仍然处于Ⅰ级损坏之内,遗留煤柱仍能长期保持稳定.二次条带开采为建筑物下压煤开采寻求到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