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韶春 《甘肃科技》2012,(22):75-77,39
对消弧线圈补偿接地系统的特点进行了分析,主要介绍在小接地电流系统中,使用消弧线圈对系统电容电流进行自动补偿的方法,特别是近期推广应用的微机控制的消弧线圈自动补偿装置的原理、接线及使用情况。并介绍了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的微机控制自动调谐技术,对于今后城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王俊 《科技资讯》2007,(18):165-166
本文主要介绍了在小电流接地系统中,使用传统消弧线圈进行接地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新型自动消谐综合装置的原理和特点,以及在电力系统的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3.
张敏学  王喆 《科技信息》2011,(33):I0264-I0264,I0277
当各级电压电网单相接地故障时,如果接地电容电流达到一定数值时,就在中性点处装设消弧线圈,其目的是利用消弧线圈的感性电流补偿接地故障时的容性电流,使接地故障电流减少,以致自动消弧,保证继续供电。我国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普遍采用过补偿运行方式。现在消弧线圈装置在66kV变电所使用率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继电保护人员对其试验方法非常熟悉并在实践中得以运用。  相似文献   

4.
董龙涛  李玮 《科技信息》2013,(10):458-459
供电系统对地存在电容,系统越大,电容电流值越大,其危害也越大。本文结合我单位供电系统现状况电容电流存在原理、分布状况和特点进行技术分析,对在小电流接地系统中发生接地故障时电弧产生的原理、对供电系统安全的影响及通过消弧线圈进行消除的措施进行全面阐述。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城乡配电网中电容电流的分析,阐述了消弧线圈在配电网中应用的必要性,并从消弧线圈的工作原理、容量选择以及接地变压器的选择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对110kV佛子变电站消弧线圈的挡位授退计算和电容电流超标所建成的危害,电容电流实测后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和自动调谐原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讨论,提出解决办法;采用能跟踪电容电流变化自动调谐的消弧线圈装置。有效的防止铁磁谐振过电压的产生和减少电容电流对电网影响。  相似文献   

7.
林蹟 《甘肃科技》2004,20(5):93-95
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电缆出线愈来愈多 ,消弧线圈已不能满足当前电力系统运行要求。针对小电流接地系统的故障 ,分析了弧线圈在电缆线路较多的系统中不能消弧的原因 ,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李秀强  张军利 《科技信息》2014,(11):257+293
本文在分析消弧线圈补偿原理基础上,重点介绍了一种新型二次调感式自动跟踪补偿消弧线圈的工作原理,该消弧线圈实现了接地变压器和消弧线圈固定补偿二合一,低压侧采用TCR调节方式实现了感性补偿电流的连续可调,采用电网自身不平衡电流及调谐原理实现了电网系统电容电流的连续跟踪,具有占地面积小,调节精度高,做到了预补偿与无级调节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分析消弧线圈补偿原理基础上,重点介绍了一种新型二次调感式自动跟踪补偿消弧线圈的工作原理,该消弧线圈实现了接地变压器和消弧线圈固定补偿二合一,低压侧采用TCR调节方式实现了感性补偿电流的连续可调,采用电网自身不平衡电流及调谐原理实现了电网系统电容电流的连续跟踪,具有占地面积小,调节精度高,做到了预补偿与无级调节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多种自动跟踪消弧补偿装置的特点及调容式自动跟踪消弧补偿装置的优越性 ;阐述了具有在线实时测量电容电流和快速、准确选线功能的消弧线圈自动调谐及接地选线装置的构成及基本原理 ;从应用角度总结了消弧线圈自动调谐及接地选线技术在厂矿企业供电系统中的典型应用。  相似文献   

11.
山区35kV线路防雷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山区35kV电网广泛地采用了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运行方式,利用消弧线圈电感电流的补偿作用抵消接地点的容性电流,使工频续流电弧自动熄灭,系统恢复正常,但消弧线圈的整定条件要求高,难于同时兼顾。通过对某山区经消弧线圈接地的35kV系统单相接地电容电流的实测,分析了该系统不带消弧线圈和带消弧线圈时系统三相电压不平衡问题,及消弧线圈的运行状况,提出了消弧线圈运行和在降低线路雷击跳闸率时必须重视三相对地电容不对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王立伟 《科技资讯》2011,(2):116-116
小电流接地系统:即中性点不接地系统或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系统.时处理地区35kV及以下小电流接地系统中常见故障的分析和处理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地区35kV及以下电网多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从而构成地区的小电流接地系统.  相似文献   

13.
采用可连续调节的消弧线圈不仅解决了高压电感调节系统的价格昂贵和调节系统十分复杂的问题,还可以使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的优越性充分发挥。文中着重介绍了如何采用低耐压的晶闸管连续调节6-66kV的消弧线圈的一种新方法。对新型消弧线圈的电感调节量的计算进行了理论推导,并对其产生的稳态电流谐波分量进行了分析,用Saber软件对所设计的消弧线圈的理论依据进行了仿真实验验证和实物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14.
在对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后电流、电压变化进行仔细分析的基础上,考虑实际工程应用的特点,提出将暂态选线和稳态选线相结合的综合选线方案,实验证明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文章分析了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特点,对传统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重点阐述了自动跟踪消弧线圈成套装置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以及有关技术参数的选择和配置。  相似文献   

16.
王淑其 《科技信息》2007,(12):53-53
1.前言电力系统中,中性点接地方式主要有中性点不接地,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中性点经电阻接地和中性点直接接地。安钢的6kV、10kV、35kV系统均采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称为小电流接地系统。小电流接地系统在发生单相接地时,可运行一段时间,从而提高供电的连续性和可靠性。但是随着配电系统的扩大及电缆的增加,系统电容  相似文献   

17.
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暂态保护判据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时的电磁暂态过程,并重点分析了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故障时的电容电流和电感电流在故障线路中的分布特点,基于这些分析提出了采用单相接地故障零序电流暂态首半波的幅值和相位特征量作为单相接地微机保护选线的判据,电力系统动态模拟试验论证了该判据的有效性。这为小电流接地系统实现快速、准确检测出故障线路提供了又一个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邹晴 《科技资讯》2012,(33):131-132
小电流接地系统中性点位移电压过大导致的电压不平衡,将会使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和用户电压质量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根据近年来大兴供电公司所属110 kV瀛海变电站发生的电压不平衡现象,通过分析消弧线圈装置的作用原理以及导致电压不平衡产生的串联谐振发生的原理,结合消弧线圈装置实际投运时,出现的母线电压不平衡这一问题进行详细分析,提出消除消弧线圈投入时产生的谐振现象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文力夫 《科技资讯》2012,(13):109-110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的发展,电网规模越来越大,特别是电缆在配电网中的大量使用,使得系统电容电流大幅度增长。对于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当发生单相接地时,由于电容电流较大,弧光不能自熄,造成跳闸事故率频升,严重危胁着电网的安全运行。中性点应装设消弧线圈在电力行业标准《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中有明确规定。涟钢ⅠⅡ站在电网系统改造中,就采用了直流偏磁式消弧线圈,利用施加直流励磁电流,改变铁芯的磁阻,从而达到实现电抗器值无级连续可调的目的。现将四种消弧线圈的原理、性能进行简要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20.
蔡宏 《科技信息》2007,(17):281-285
针对6~65KV的中压配电网,讨论了其中性点接地的方式,分析了中压电网单相接地故障起弧原理及其消除措施,介绍了现有的主要的消弧线圈的种类,就消弧线圈的安装与配置进行了探讨,详细说明了调容式消弧线圈的结构、工作原理与电容电流的测算方法。调容式消弧线圈具有相应速度快,调节精度高等优点,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配合合理的安装与配置方式,能够很好的实现单相接地故障电流的自动跟踪补偿,从而保证体统的可靠运行及人身和设备的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