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通过电子衍射的方法研究Ti3Al基合金中ω相的形成规律及形成过程。在快速凝固态、热压态以及淬火态的Ti3Al基合金中ω相,而在淬火后期400~600℃回火时则可清楚地看到ω相的存在,并且在此温度范围内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ω相的析出越彻底,结构越完善。快速凝固Ti_3Al基合金中ω相的形成@徐瑞@赵越超@迟长志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600℃气相充氢对Ti3Al基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气相充氢过程受氢在合金中的扩散过程所控制,而且是可逆的,在充氢过程中形成的氢化物Ti3AlH在充氢温度下极易分解,在弯曲实验中,充氢后的Ti3Al基合金的最大抗弯强度和最大挠度值均随浓度增加而显著降低,断口形貌表明,氢在晶格中固溶和裂纹在氢化物Ti3AH(111)晶面缺陷处形成是导致合金机械性能降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600℃气相充氢对Ti3Al基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气相充氢过程受氢在合金中的扩散过程所控制,而且是可逆的.在充氢过程中形成的氢化物Ti3AlH在充氢温度下极易分解.在弯曲实验中,充氢后的Ti3Al基合金的最大抗弯强度和最大挠度值均随氢浓度增加而显著降低.断口形貌表明,氢在晶格中固溶和裂纹在氢化物Ti3AlH(111)晶面上的缺陷处形成是导致合金机械性能降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采用预制缺口试样,测试了Ti-33%Al-3%Cr-0.5%Mo(质量分数)合金双态组织材料的室温KIC值.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薄板状试样内裂纹扩展动态过程;并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进一步研究了薄膜试样内裂纹扩展动态过程,以及裂纹尖端附近区域上的变形亚结构.试验结果表明,TiAl基合金双态组织试样表现出低的室温断裂韧性,归因于γ相晶粒内容易形成剪切带,造成了γ相晶粒对裂纹扩展表现出低的阻力.  相似文献   

5.
抗H2S应力腐蚀用钢30CrMoVTiAl的力学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新型抗H2S应力腐蚀用钢30CrMoVTiAl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30CrMoVTiAl是力学性能良好的抗H2S应力腐蚀用钢,为充分发挥钢中各元素在抗H2S应力腐蚀和强度方面的作用,适宜的热处理制度为900℃淬火+700℃回火。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热处理对粘结剂质量分数为10%的WC-(Fe,Co,Ni)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淬火-回火过程中,硬质相WC的形态、大小和分布基本上没有变化,但粘结相的结构有变化;烧结态粘结相为马氏体和少量残留奥氏体组成;淬火处理使烧结态合金中的残留奥氏体量减小;淬火后回火,粘结相中出现逆转变回火奥氏体;随回火温度升高,逆转变回火奥氏体增加。文中还讨论了烧结态粘结相中马氏体的形成和逆转变回火奥氏体产生的原因,以及不同回火处理态合金中逆转变回火奥氏体与合金性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Al—12Ti机械合金化过程的结构演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三种不同类型的球磨机对高Al含量的Al-Ti元素进行球磨试验,研究了其结构演变的特点和影响因素.Al-Ti混合粉末在高能球磨过程中的结构演变与球磨输入能量有很大关系,输入能量高的球磨方式能导致Ti完全过饱和固溶于Al中,甚至形成部分非晶相和Ll2有序相;中等输入能量只能形成过饱和固溶体,不能形成非晶相;输入能量较低则不能使Ti完全溶于Al.球磨输入能量还对最终球磨态粉末的畸变程度和晶粒大小有重要作用,输入能量高的球磨机制备的机械合金化粉末的畸变明显高于另外两种球磨机制备的粉末,且晶粒更细.高的畸变和细的晶粒可能是促进部分非晶化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使用多种分析及检测手段,较详细地研究了双温处理细化TiAl基合金热锻试样的显微组织的机理,并研究了双温处理显微组织特征,提出了双温处理下TiAl基合金的显微组织转变及相变模型  相似文献   

9.
利用光学显微镜,研究了冷却速度对锻造Ti48Al2Cr(原子数分数,%)组织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冷却速度主要影响锻造TiAl基合金组织演变产物的形貌,而对晶团尺寸的影响较小.锻造TiAl基合金在α相转变温度θα以上等温热处理后,采用炉冷、空冷、油冷和水冷,会依次转变为全层状组织、层状组织加魏氏体组织、块状转变组织加魏氏体组织、块状转变组织加羽毛状组织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超塑性Ti-33Al-3Cr-0.5Mo(质量分数,%)合金中孔洞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及其与合金的断裂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TiAl基合金在超塑性变形过程中产生的孔洞有3种类型,它们分别形成于三叉晶界处、晶界上和晶粒内.三叉晶界上的孔洞一般呈V型,而晶界和晶内的孔洞则呈圆形或椭圆形.分析认为,孔洞的长大、扩展和聚集是造成TiAl基合金超塑性拉伸断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共晶和过共晶Ti3(Al,Si)+Ti5(Si,Al)3双相合金中Ti5(Si,Al)3相的显微组织及性能,结果表明,Ti5(Si,Al)3相具有光学各向异性,其显微硬度受其中含Al量的影响,而点阵常数保持不变,根据组织结构对材料的影响,认为具有粗在初生Ti5(Si,Al)3相的过共晶双合金是不宜做结构材料的,而具有细小均匀Ti5(Si,Al)3的共晶双相合金,有可能发展成实用合金。  相似文献   

12.
钛铝合金热力学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快速LMTOCPA方法分别计算成分有序和无序的TiAl合金(L10结构)的热力学性质,通过比较可以发现,有序情况下的TiAl合金的晶格常数理论值与实验值符合很好,而无序情况下的晶格常数理论值与实验值偏差大于3%.理论结果表明有序的γTiAl相在富Al区,多余的Al原子占据Ti的格点后,系统能量降低,有利于γTiAl相的稳定性,而在富Ti区,多余的Ti原子占据Al的格点后,将使所有的Ti原子的能量增大,使系统能量升高,不利于γTiAl相的稳定性,而有利于新相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Ti-Al-Ga系γ-TiAl基(α2+γ)双相合金的铸态及热等静压状态组织和室温拉伸性能的试验研究,发现Ga能明显地改变合金的组织,降低Ti-45Al-3Ga合金中γ相晶格的c/a比值,是改善(α2+γ)双相合金室温抗拉强度和室温塑性的有效合金元素.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Fe3Al/TiC复合材料在高浓度SO2和SiO2细颗粒气流中的耐高温冲蚀磨损性能,并与Fe3Al基合金和钴基高温合金在同等实验条件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Fe3Al/TiC复合材料的高温抗冲蚀性优于2种对比材料。SEM分析显示:Fe3Al/TiC复合材料的冲蚀表面形貌以薄片屑形成机制为主。  相似文献   

15.
对成份为Cu-11.9Al-5Ni-1.6Mn-1Ti(质量百分比)的CANTiM形状记忆合金固溶后水淬及水淬后再经不同温度2h时效处理的试样的精细结构进行了电镜观察。其结果表明:淬火态试样中马氏体为M18R1型,马氏体基体中分布有尺寸较大的XL相和尺寸较小,与基体半共格的XS相。XL相中还弥散地分布着另一种尺寸约为20nm左右的析出相。在随后的时效过程中,以上的各X相依然存在,而马氏体则经历了从  相似文献   

16.
利用气体雾化法制备Ti-25Al-10Nb-3V-1Mo合金粉末,经过880℃热压成型,研究热处理后的ω相结构。在此状态下,该合金中除了存在β0相和O相之外还存在ω相和一种由电荷密度波驱动的非公度相。通过电子衍射分析和结构因数计算得知该ω相为具有P3ml空间群的有序三角结构,并有四种变体。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Ti与Al膜间的反应和互扩散动力学提供的浓度分布曲线,用Wagner方程计算Ti衬底与Al膜间在Ti相变点上、下Al的互扩散系数D和激活能Q,找出了互扩散系数与温度与成分的变化规律,计算结果表明,扩散激活能的大小次序是:QTi3Al>QTiAl>Qa-Ti(Al)>Qb-Ti(Al)。  相似文献   

18.
通过电阻率、应力松驰性能和硬度的测定以及差热分析方法,研究了Cu-Ni-Al-Ti合金的时效特性。结果表明:该合金时效动力学符合Avrami方程,其lnln1/(1─X)与lnt之间的关系,可用两条不同斜率的直线段来描述,550℃时效时两直线交于lnt=6.4处,相应于时效时间10min,时效初期相变速率极高,随后逐渐降低;连续加热时,较低温度下形成的富溶质原子区在800~900℃区间可能重溶,γ相[Ni_3(Al,Ti)]在高温下形成,并且可能向热力学更稳定的状态转化;除形成γ相外,还可能形成其它化合物;Cu-Ni-Al-Ti合金时效稳定性极高,过时效倾向很小。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Ti50Al50混合粉末在氮气氛的机械合金化过程,球磨30h后Ti50Al50混合粉末已形成非晶合金;经适当的热处理,可原位形成纳米复合材料γ-TiAl+Ti2AlN。  相似文献   

20.
热爆反应原位生成TiC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Al-Ti-C系热爆反应过程中有关反应的自由能变化和DTA曲线,探讨了TiC的形成机理。研究结果表明,TiC、Al4C3和TiAl3都有可能存在于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