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桂林景观生态发展历程及其与生境、环境耦合发展的研究,具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复合特色,探索了桂林景观的生态审美结构、生态审美特征及其与桂北生境、环境耦合发展的机理、结构与规律。该书对桂林景观生态、景观生境、景观环境耦合发展的纵向时间坐标上的探索和总结,以及对桂林景观生态与同区景观、中国景观、国外景观等横向比较研究,促进了景观生态、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和谐共生,有助于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桂林生态旅游,生发健康运行、超循环发展的桂林景观生态系统。景观生态学、环  相似文献   

2.
经典是人类精神世界的深沉积淀,是时代审美理想的集中表征,少数民族在长期的艺术活动中创造的优秀艺术,囊括了民族精神追求与人类审美范式,彰显出独特的艺术内涵与生态规律,终成民族艺术经典。该书通过对《刘三姐》与《阿诗玛》的生态关照及比较研究,探索了民族艺术经典文本的研究生态、传播生态,及其在不同生境与环境中,经由多种发展形态的系统生发路径,  相似文献   

3.
《美海观澜——环桂林生态旅游》是袁鼎生景观审美的代表性著作,是审美实践与审美理论的整生统一。从其对景观审美的条分缕析、景观审美的真情灌注、审美景观的千姿百态、景观审美的方法与原理四个方面展开了解析。  相似文献   

4.
少数民族艺术人生与审美生境的并生与对生,是其重要的审美特质与生态规律。艺术人生与审美生境是少数民族现实生存与审美创造的构成要素,由适应阶段的相吸相引、相适相宜、相聚相和,到调整阶段的聚形对生、同构对生、耦合对生,既显示了少数民族审美生境与艺术人生的逻辑展开与层次递进,也是促成少数民族生态艺术系统整生的重要法则。  相似文献   

5.
生态人类学的整体对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整体生态场是生态人类学的研究对象和核心范畴,它的逻辑结构与历史结构的统一展开,构成生态人类学的理论体系;它走向审美生态场,洞开了生态人类学的理论新境。  相似文献   

6.
关于生态美学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美学是研究人对天地人三才和万事万物的观感体验而产生的美感愉悦之情,环境和景观是生态系统的最主要的感性显现,这种感性显现如何影响人类的心灵,正需要美学来回答。从美学的角度研究生态系统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生态美学不是研究人与生物、环境的伦理关系,而是研究其审美关系;环境和景观是生态系统的感性外观,是生态美的主要表现;生态美学的哲学出发点应是本体存在论,而不是主客二分的认识论。  相似文献   

7.
民族艺术是典型的生态艺术,生发路径明晰独特:天成性艺术——生存性艺术——生活性艺术——生态性艺术——天态化艺术。此种生态发展路径决定了民族艺术具有天然的生态审美特征,构成民族美育的客体基础。民族艺术活动与生态存在、日常生活、劳动实践及文化活动的统合,生成了系统整生的生态审美场,生态美育活动在其中展开。生态审美场造就的全面的美生主体,在生态化与艺术化耦合并进的审美氛围与审美范式下,实现了生态美育的完整本质,朝着美生理想迈进,终形成和谐自由的民族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8.
袁鼎生提升出生态辩证法,构建了整生范式,生发了元范畴,形成了集逻辑、历史、应用、比较研究以及元学科研究于一体的超循环运转的生态美学理论体系。他以生态为基点,整合融通了人类学与美学,标识了生态美学的生境与发展理路,并主张在艺术生境和艺术人生的耦合并进中,提升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9.
生态、环境需水与用水概念辨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界定生态需水、环境需水、生态与环境需水、生态用水等概念的内涵及其相互间的不同。方法在概述了国内外生态、环境需水与用水相关概念界定的基础上,进行对比研究,理论探讨,定性分析。结果深入剖析了生态需水、环境需水、生态与环境需水、生态用水等概念的内涵,辨析了生态需水与环境需水、生态需水与生态用水在概念上的不同。结论认为生态需水是为了维持生态系统生物群落和栖息环境的动态稳定,在天然生态系统保护和生态系统修复、改善中所需要的水资源总量,而环境需水实质上就是为满足生态系统的各种生态功能健康所必需的水量,只有在明确了目标功能的前提下,环境需水量才能够被赋予具体的含义。  相似文献   

10.
城市的快速发展导致区域生境斑块破碎,科学地构建生态网络可以有效地连接区域生境斑块,保障区域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安全。以安徽省马鞍山市为研究对象,采用MSPA方法与生境斑块最小面积、景观连通性分析最佳距离阈值相结合的方法识别源地;MCR模型识别潜在廊道;重力模型提取研究区重要廊道,最后对其进行优化,从而构建马鞍山市生态网络。研究结果表明:马鞍山市识别的生态源地共计14处,识别的潜在生态廊道共计91条,重要生态廊道9条,一般生态廊道82条,主要分布于研究区域西北与中东部。优化后的生态网络共有生态源地17处、生态廊道136条,廊道网络结构相关指数有较大提升。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以为马鞍山市生态网络的识别与优化提供科学依据,使之合理地协调未来马鞍山市城市的发展和区域的生态保护。  相似文献   

11.
城市土地利用所引起的地表景观格局的变化是引起区域景观生态效应的主要原因.基于土地利用图的数字化数据,分析了1996—2001年温岭市太平街道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及其景观生态效应.结果表明,土地利用的变化主要体现在耕地、林地、园地等向建设用地的转移;空间集中化、景观同化是景观结构和景观异质性变化的主要表现;土地利用变化引起了生境质量下降、边缘效应增强、土地退化和生态系统成分单调等景观生态效应.  相似文献   

12.
利用生态地层工作方法分析了湘中晚泥盆世锡矿山阶Yunnanella-Yunnanellina群落的生物组成、分异度、相对丰富度、空间分布及基底物质性质。据一些种群的大小频率直方图和生存曲线讨论了部分生物的生存特征、空间分布及其与环境的关系。文章还对该群落中生物的生态、营养结构及生境特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以1977年MSS及1990,2000,2005年TM影像数据为基本信息源,运用3S技术及景观格局分析软件,对四合木分布区的景观构成和景观格局特征进行动态分析,探讨了景观格局变化对区域生态安全的影响.结果表明:近30年来,四合木分布区景观构成变化较大,其中四合木种群面积不断减少,耕地、城镇、工矿等人工景观类型不断增加,沙地与其他植被面积扩展明显; 研究区景观多样性增强,优势度降低,景观格局趋于破碎并向异质化发展.这必然会导致景观稳定性及其抗干扰能力下降,产生土地退化、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降低等区域生态安全问题,因此,应加强四合木及其生境保护,控制景观格局变化,以保障区域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婺江河岸的结构及其表面植被,分析了河堤驳坎等护坡结构现有植被分布的不合理之处,提出了合理的植被生态护坡改进方案,以利改善河岸生境,形成良性的生态河堤,提高婺江水系质量与空气质量,同时降低城市热岛效应,最终构建良好的两岸人居环境,并对利用植物措施治理河道的研究作了归纳与展望.  相似文献   

15.
宝兴是国际社会关注的重要生态功能区.在地震及次生灾害的影响下,宝兴县自然环境和人类聚落生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区域生境状态评价、聚落生态研究是灾后生态修复与城镇建设的关键.采用生态位的方法,利用遥感资料和GIS技术,开展宝兴县及其聚落生境的特征分析和垂直分异研究.结果表明:1宝兴县生境适宜性较高,生态环境良好,生境质量随海拔的升高呈现降低的趋势,适宜性好的生境多位于河流两侧、海拔1 001~2 800m的地带;2与山区地形、气候环境相适应,不同生境下的聚落生态位表现出显著的垂直地带性,其生态位面积随着海拔的升高呈现双峰型变化趋势,是山区居民长期适应山地环境的结果.研究结果可为震后生态恢复与聚落重建提供重要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6.
生态交错带是一个独特的生态学特征和服务功能的景观,生态交错带植物物种多样性的研究对探索自然生态规律和保护环境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在认识生态交错带概念的基础上,通过了解其特征、结构、功能及其位置和宽度的判定方法,结合物种多样性的概念和测定方法,总结了生态交错带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进展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当前生态交错带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审美意识的不断提高,植物造景不仅是人们审美情趣的反映,更是兼备了生态、文化、艺术等多种功能。当前,它已经渗透在环境建设的方方面面,如何结合现代高校特点研究传统园林的植物景观配置,创造出适合现代审美且具有时代特色的植物景观,是在高校景观绿化中值得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回顾了组织与环境关系研究演进的三个阶段,借鉴生态学理论,界定了企业生境的内涵及其因子构成。综合企业是否可反作用于生态因子及因子对企业成长的综合作用方向两个维度,把企业生境划分为九种类型。处于特定生境下的企业不仅需要采取普适型生态对策,还要采取特质型生态对策,以实现持续成长。  相似文献   

19.
与相应的审美氛围、审美风范双向对生并走向整生的民族审美活动循环圈 ,构成民族生态审美场。民族生态审美场是民族生态审美学的整体对象 ,它的逻辑结构统观化整生化展开 ,构成当代民族生态审美学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20.
周炎晖 《科技信息》2013,(36):82-83
本文以《彼得·施莱米尔的奇异故事》为切入点,通过其他浪漫派代表及其作品的对比和融合,运用环境、生态哲学理论来分析德国浪漫派作家沙米索及其作品中的生态思想和意义,并探索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