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桂林景观生态发展历程及其与生境、环境耦合发展的研究,具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复合特色,探索了桂林景观的生态审美结构、生态审美特征及其与桂北生境、环境耦合发展的机理、结构与规律。该书对桂林景观生态、景观生境、景观环境耦合发展的纵向时间坐标上的探索和总结,以及对桂林景观生态与同区景观、中国景观、国外景观等横向比较研究,促进了景观生态、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2.
《袁鼎生集》是广西社会科学专家文集中的一本,自2009年起广西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总结和整理广西社会科学界优秀专家历年来的理论成果,编辑出版广西社会科学专家文集。该文集收录在广西工作的对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经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广西优秀专家和自治区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等社会科学优秀专家历年来有代表性的理论成果,一般每人一集,计划收入约一百位广西社会科学界优秀专家的理论成果。袁鼎生,广西民族大学副校长,教授,文学博士。袁  相似文献   

3.
桂林景观生态发展历程及其与生境、环境耦合发展的研究,具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复合特色,探索了桂林景观的生态审美结构、生态审美特征及其与桂北生境、环境耦合发展的机理、结构与规律。该书对桂林景观生态、景观生境、景观环境耦合发展的纵向时间坐标上的探索和总结,以及对桂林景观生态与同区景观、中国景观、国外景观等横向比较研究,促进了景观生态、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和谐共生,有助于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桂林生态旅游,生发健康运行、超循环发展的桂林景观生态系统。景观生态学、环  相似文献   

4.
超循环中的生态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美学形成了从逻辑研究,经由历史研究,抵达应用研究,再回到逻辑研究的自循环;进而引领和组织了生境循环,参与环境循环,再回到四维自循环;这就生发了立体圈行旋升的复杂性超循环,显示了理论结构的非线性整生。  相似文献   

5.
黄佩华是广西知名作家,他先后获得第二届、第四届、第五届壮族文学奖;获第一届广西独秀文学奖;获第二、三届广西少数民族文学花山奖;获全国第四届、第七届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获第四届、第五届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文艺创作铜鼓奖,无疑,他是值得学界尤其是广西学界关注的作家。温存超以黄佩华的文学创作为研究对象,一方面自然是由于黄佩华文学创作的实绩突出,在文学桂军崛起的过程中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文学桂军  相似文献   

6.
汉族是一个族群结构复杂,人口居世界第一的民族,近二十年来学术界对汉族的客家人、广府人、福佬人等族群有较广泛的研究,尤其是对客家人的研究已成为国际学术热点。而主要分布在广西,少数分布在云南、湖南、广东,形成历史甚至比客家人、广  相似文献   

7.
宫崎骏的动画电影《龙猫》是一部寄寓他生态理想的杰作。整部影片洋溢着温馨的和谐整生之美,这主要从三个方面体现出来:一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整生之美;二是人与人的和谐整生之美;三是人与自身的和谐整生之美。  相似文献   

8.
“尚生、摄生、转生、化生”是生态翻译学的最新理论进展,体现了该理论一贯倡导的“生生与共”思想,为典籍英译提供了生态翻译的理论指导。从四生论对比分析《桃花源记》林语堂和戴维斯两个英译本发现,两位译者在崇尚生命、获取生命、转化生命、运化生命的翻译过程中妙笔生花,各显神通,二者虽路径不同,各有千秋,但都在不同程度上实现了文本移植过程中原文生命的复活和译文生命的延续,有力地验证了生态翻译学的学术思想。中国翻译理论需要向世界翻译学研究贡献中国智慧,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为促进中西文化交流提供来自东方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9.
壮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人口数仅次于汉民族的南方民族。与之同源异流的壮侗语诸民族如傣族、布依族、侗族、水族、仫佬族、毛南族、黎族等也居于中国南方珠江流域以及云贵高原东部、海南岛等广阔的区域里,除此之外,中国大陆境外的东南亚国家中,如越南的侬族和岱族、老挝的老族、泰国的泰族、缅甸的掸族和印度阿萨姆邦的阿含族等,这些民族历史上都与壮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被学者们喻为同根生的民  相似文献   

10.
“生”作为《周易》探讨宇宙本源的立足点,其本身包含了深刻的文化及美学意蕴。由“生殖”到“生存”,又由“生存”到大化生命流行,《周易》在“生”的文化基点上深深地影响了中国古典美学的发展和审美取向的确立。  相似文献   

11.
12.
近十年来的唐代文学研究,虽然不像20世纪末那样显得轰轰烈烈,但在平静中却有着扎实的积淀。除了文化研究打开的新视野,不断带来丰硕的研究成果外,在文学的文化转型、地域境遇、贬滴境遇、民俗内容等方面的探讨引人入胜,唐代文学研究整体上还显示出中晚唐逐渐超过初盛唐的趋势。最近出版的论著,唐代文学与政治的关系以及文学流派研究,正成为新的学术热点,而这两方面的问题都集中在中晚唐。《诗意的凝聚:姚贾诗派研究》是唐代  相似文献   

13.
裴洁君 《科技信息》2011,(31):261-261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曲折发展着。《呼啸山庄》围绕着个性迥异的主人翁间复杂的关系展开,揭示了回归自然,与自然结合的主题。  相似文献   

14.
《村庄权威与集体制度的延续》以北京市郊区一个明星村为例,论述了村庄权威以及集体制度的延续状况。中国的乡村政治总是与家族组织或文化保持着一种独特的、亲密无间的关系。柳村的个案表明,国家政权曾经希冀采用一种集体主义的意识形态去改变中国农民传统的家本位观念,但结果却适得其反,集体主义精神似乎又被吸纳、风化进家族主义的观念体系之中。从外表来看,柳村作为一个典型的、地方性的明星村,自然有其独特之处,然而它也是中国农村地区数十万行政村集合中的一分  相似文献   

15.
《生态美学丛书》由《在世纪之交的分界线上》、《文艺生态审美论》、《生态环境美学》、《生态批评》和《生态美学视野中的中外文学》五部著作组成。该丛书以当代生态存在论哲学为基础,不但为当代生态美学与生态文艺学学科的成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前提,而且还可以看作是我们的哲学理念由传统认识论向当代存在论转变的一个重要标志;本丛书是我国学者在生态美学领域辛勤劳动的重要实绩,它的问世必将对当代中国方兴未艾的生态美学与文艺学的研究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推动、借鉴和启发意义,对指导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西南边疆地区的边政问题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由罗彩娟、徐杰舜、罗树杰著的《中国西南边疆治理模式研究》着眼于历史上历代王朝治理西南边疆的不同思想与治策,从发展变化的角度来看待不同历史时期的王朝在治理西南边疆的思想与政策方面的发展历程及其相互间的差异性等问  相似文献   

17.
生态批评是在科技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对地球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人类生存问题日益显现的情况下从西方诞生的。与之相应,中国产生了生态美学、生态文艺学。生态批评从西方传入中国,经过了"依生"、"竞生"、"共生"和"整生"①四个阶段,呈现出超循环的发展姿态。  相似文献   

18.
作为侗族作家、学者,张泽忠(笔名卜蓬)秉承了侗族人的纯粹与善良。侗族人对大自然万物有一种认亲情怀,比如,称山为山兄弟,称树木为树爷爷杉姑娘,在一些民间故事传说中把牛、鱼、蛇等动物描述为邻居好友等等,表现了侗民族对待自然万物为亲的情结。而这种民族情结,转化到张泽  相似文献   

19.
狼,作为一种动物形象,在人类的文化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然而,狼形象在人类文明演变的过程中却并非一成不变,它经历了从图腾崇拜到恶魔化以及多样化等演变过程。进入20世纪以来,随着生态文学的兴起,以狼为代表的动物形象开始在文学作品中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带来更多的人文反思。本文将在生态批评相关内涵和概念的基础上,从生态文学概念的角度剖析经典狼文本《与狼共度》,揭示其所蕴含的生态思想元素以及存在的局限性,及其对当下动物叙事类生态文学的启发。  相似文献   

20.
卞波 《景德镇高专学报》2013,28(1):80-81,57
《颜氏家训》是一部内容丰富、规模宏大的家训,不但在封建社会起着重要的规范作用,而且其中的很多思想对今天的职校生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颜之推主张的勤学知识、学以致用、谨慎交友、塑造人格等思想为职教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为教学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