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5 毫秒
1.
"古苗疆走廊"是元明清时期连接云南边陲与湖广内地的一条重要通道。历史上,这条在文献中被称为"官道"的驿道,对中国西南民族地区纳入中华帝国的疆域版图的政治整合过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12年,杨志强教授等首倡这一概念,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通过此前的相关研究成果回顾,探讨"古苗疆走廊"作为西南"国家走廊"的内涵及其特点,并就背景及研究意义进行了若干总结。  相似文献   

2.
贵州在明代建省后,明政府对贵州行使统治权主要靠军事力量来维持的,这种状况使军队成为汉人在贵州活动的主要力量.由于自身的贫瘠、落后,贵州驻军的军粮又主要是从外部调进的,因此,军粮问题实际上是明政府在对贵州实行统治的过程中所面临的首要问题.为较准确地把握明政府对贵州统治的情况,考察其在贵州驻军的数量,及各个时期所需军粮数额,以及军粮的贮存和运输,便成为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笔者对这几个问题进行初步考察,以求教于方家.一、明代贵州卫所数及其所需军粮明代在贵州设置卫所的数量,一般认为是18卫2所(指崇份以前…  相似文献   

3.
近代民族关系史上的西康建省及其历史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民国时期的民族关系及边疆开发史上,西康建省是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文章从民族关系史的角度,勾勒了近代以来的西康省的建立历程,重新审视了西康建省的历史意义。指出,西康建省是民国时期中央政府加强康藏关系、治理康区、巩固西南边疆与西南国防、建设抗战大后方的一项重要举措,更是反对“西藏独立”的战略性部署之一;同时也是这一地区向现代社会迈进启动的重要里程碑,并对以后四川西部及周边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西南地区高校学报研究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贵州省高校学报研究会笫二届代表大会同时在贵州风景秀丽的花溪举行。来自四川、云南、贵州各高校学报的代丧共80余人参加了会议。开幕式上由贵州省高校学报研究会第一届理事长房开江致开幕词。西南高校学报研究会理事长、重庆大学校长雷闻宇作了题为“西南高校学报应积极为西南经济,开发服  相似文献   

5.
重启“南方丝绸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铮 《世界知识》2010,(17):14-20
内需的扩大是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因此,如何稳定已有外部需求和创造新的外部需求,将成为"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任务。而创造新的外部需求的终南捷径之一就在于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发展与周边邻国的经贸关系。其中之一就是,加快形成西南开发轴,通过云南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建设,构建与南亚和东盟国家经济合作的西南轴线。重启"南方丝绸之路",不仅关系到我国在亚洲经济中的地位,也决定了我国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的发展"地势"。  相似文献   

6.
西南高校第三届西南开发战略研讨会于1990年4月23~26日在贵州工学院举行。来自云南、贵州、四川、广西、广东、上海的部分高校及科技、经济、新闻等方面的49个单位的114位代表出席了会议。大会共收到研究论文81篇。  相似文献   

7.
元代在实现了空前的政治大一统之后,重视邮驿系统的建设。经过滇川黔相邻地区的重要交通线有效数量多、使用频率较高,其中自中庆(治今昆明)经过贵州东出湖南的“入湖广道”的开通,并成为西南地区联系中原内地的首选国家驿道,是元代西南地区交通事业建设取得的最重要的成就。这一变化,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并对西南边疆地区社会历史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贵州省晴隆县长流乡"喇叭苗"家族史田野调查资料为基础,探讨了"喇叭苗"名称的演变,以及在明代的来源、构成及其参与的战事活动和与土著融合发展的复杂性。指出分布于今晴隆、六枝、盘县、普安一带的"喇叭苗"组成相当复杂,有明初洪武时期前后进入的湖广土军和官军,更有弘治年间平定"米鲁之乱"后留下来的湖广土兵或官军,还有明中期自湖湘雇佣来黔的卫所卫戍军士中的游离者;籍贯有湘西、湘西南、湘中南的不同地域之分。"喇叭苗"群体及其文化从来就不是铁板一块,而是"异源合流"。在这个过程中,不可能是内地汉人社会的简单移植,而是要在"先湖广人"与"后湖广人"之间、汉移民与土著之间、"汉化"与"夷化"之间、地域化与国家化之间重新建立平衡互动关系。在当地多民族杂居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湖湘之人与不同的民族有融合,但融合程度不一。清至民国时期地方史志将"喇叭苗"或归入汉,或归入苗,或归入仡佬,或称为"民家子",这些看似混乱矛盾的称谓或归属,真实地反映了历史上不同时期入黔的湖广军人来源的复杂性及其与不同土著融合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相似文献   

9.
在北方还是"山河披银装,飞雪漫天舞"的景色,而西南边陲云南腾冲,却已是"山茶万顷红艳艳,顶霜傲雪迎春来"的季节了.人们都喜爱云南山茶,因为它不仅是观赏价值极高的木本花卉,同时又是经济价值极高的油料植物.山茶树势挺拔,终年常绿,花大色艳,品种繁多,是丰富多彩的植物世界中的佼佼者.明代诗人杨慎曾以"绿叶红芙斗雪开,黄蜂粉蝶不曾来.海边珠树无颜色,羞把琼枝照玉台"的诗句来赞美它.现代诗人  相似文献   

10.
贵州简称"黔",地处云贵高原东部,地形崎岖,山高谷深,江多水长,溶洞和伏流到处可见。明代宰相刘伯温曾赋诗:"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五百年后看,云贵胜江南。"踏入黔地,这里的山山水水,这里的苗家村落、布依山寨、侗乡鼓楼、吊脚民居,这里迷人的酒文化、悦目的蜡染、动听的芦笙……说不尽的风土人情,道不完的自然风光,使人领略到一种自然与人文亲密契合的独特风貌。  相似文献   

11.
试论明清时期云南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及重心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时期云南的经济重心曾长期位于滇西的大理地区,随着元代将云南的政治中心置于昆明,使云南东部的区域经济获得了迅猛的发展,随之云南的经济重心也实现了东移,而且东移在明代已成为定局。相比较而言,清代随着南部和西部开发的加强,东部的经济优势有所削弱,而不是像一些学者所认为的东部的优势越来越大,当然,这并未动摇到东部的经济重心地位。可以说,云南经济重心的东移是整个中国政治、经济、文化重心东移南迁大势下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12.
夜郎一词,随着“夜郎自大”这一成语的流行,可说是尽人皆知。但“夜郎”在贵州的古代,却有其黄金时期,它曾以国名、封君、郡名、县名、坝名等载于古代贵州的史册。“夜郎”成为贵州特有的名词之一。一“夜郎”最早见于司马迁的《史记·西南夷列传》。它是战国至西汉前期存在于古代贵州的小国家,其主要辖区在今贵州的西部、西北部和中部一带,即今安顺、黔西南  相似文献   

13.
正喀斯特造就了贵州的独特山水美景,但也带给我们伤害——石漠化!石漠化问题由来已久,早在300年前,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对中国西南岩溶地貌、岩溶石漠化就有描述。石漠化是与北方荒漠化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并列的中国三大土地退化问题之一。它主要在亚热带岩溶地区,由于不合理社会经济活动的干  相似文献   

14.
明洪武三年至弘治五年计120多年间,实行"开中法"以解决边远地区军粮问题。明初,大批军队进入贵州,造成军粮不继。贵州建省后,明廷又调集大军入黔镇压各族人民起义。因此,明廷长期在贵州实行"开中法"。  相似文献   

15.
正明代哲学家王阳明在贵州提出"知行合一"的伟大哲学思想。如今,在黔中大地,贵州人坚持"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的人文精神,用实际行动热爱自然、保护生态、加快发展,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共进。在这里,处处都能感受到绿色发展的脉动和气息,体会到推动绿色发展的探索和实践。贵州颜色贵州是什么颜色的?绿色!每  相似文献   

16.
秦汉时期云南西部疆域的确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探讨了秦汉时期云南西部疆域的变迁.此间,随着秦开"五尺道"、西汉"开西南夷"置郡县和东汉置永昌郡,自东向西,云南西部疆域逐步推进到澜沧江、怒江以西直至高黎贡山西麓、伊洛瓦底江东岸广大地区,为后世我国西南边疆的空间范畴奠定了基本格局.  相似文献   

17.
关于明代云南的人口数量究竟有多少,有的学认为直到明末崇祯时云南的人口仅240万.最高的估计也只有300多万。为此,在广泛收集并分析有关明代云南军籍人口、民籍人口和少数民族人口献记载的基础上,通过详尽的考证,分别得出了万历时期云南军籍人口、民籍人口和少数民族人口的数量,由此推断出万历时期云南的人口数量应在500万人以上。这为从事云南移民、民族分布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比较可信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广西壮族自治区投资优势简介 一、地理优势 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我国沿海地区的西南端,南濒北部湾,东邻广东、海南和港澳,西靠云南、贵州,北接湖南,西南与越南交界,处于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和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具有沿海开放,沿江开放,沿边开放等优势.是整个西南地区唯一的沿海省区.  相似文献   

19.
《奇闻怪事》2012,(10):52
"叶未动,花先行"石蒜是一种多年生球根花卉,原产于我国长江流域等地,目前不仅在江南及西南各省均有野生,且已广泛分布到了日本、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石蒜喜湿润环境,却性格随和不挑,也能耐干旱。在偏酸性的土壤,特别是疏松、肥沃的腐殖质土中生长最好。作为一种球根花卉,  相似文献   

20.
对明清时期的贵州戏剧批评学史料进行首次发掘、梳理、辨析和评说,描绘这一时期贵州戏剧批评学萌生发展的基本状况和贵州戏剧活动的历史面貌,指出明代已出现了以王阳明为代表的“戏曲有益风化”的理论主张。清代的戏剧批评学在继承明代“剧评诗”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对戏剧美学等诸多理论问题也有所涉及。由此可见,明清时期的贵州戏剧批评学是颇有实绩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