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自编少数民族居民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问卷作为研究工具,对贵州省少数民族居民2000人进行问卷调查.少数民族居民的国家认同得分显著高于民族认同的得分,不同民族的居民在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上的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少数民族居民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水平有逐渐增长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泰山庙宇随着民族国家的建构过程而不断地被占用利用,审视作为传统文化信仰据点的泰山庙宇的一系列重大变化的背景、过程,可以看出,民族国家的新旧交替时刻对传统文化资源的矛盾心态,以及新的国家政权对传统文化信仰采取占用的策略进行民族国家认同的建构。  相似文献   

3.
在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关系成为多学科关注焦点的背景下,需要从国际比较视野和民族过程发展脉络中认识该问题的根源和影响。指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需要置于全球化时代的族裔复兴背景中进行考察,全球化推动族裔复兴及其全球性影响的形成,同时也加剧了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的张力,是世界范围内国家认同问题产生的重要推手。  相似文献   

4.
讨论 2 0世纪 30年代杨森主政贵州期间 ,对石门坎苗区推行的教育同化政策的内容和过程 ,并藉此反映国民政府如何以民族主义 ,来收编西南边远的花苗族群作为新兴民族国家的成员。那时 ,西南边远的花苗族群 ,第一次从过去被污名化的“苗蛮”异族 ,被改称为“边胞”———一个被民族国家认可的国民身份  相似文献   

5.
江少英 《海峡科学》2006,(9):105-106
《大学语文》这门课程具有显著的人文色彩,爱国主义是大学语文教学的一个永恒主题.在教学过程中,把帮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学遗产,提高学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作为在课堂上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时,在课堂精讲文学作品中各个时期的爱国篇章,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相似文献   

6.
民族精神与和谐社会的文化认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精神的培育作为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而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和谐社会保持文化认同的一股重要精神力量。民族精神是古代、近代、当代文化的辩证统一,体现在“和合”、“五常”、“自强”等传统文化和精神的现代化之中。  相似文献   

7.
各民族认同和中华民族认同是两种不同层次的民族认同,其产生的根源也不同。二者的关系有一致性,同时也有冲突性的一面,不论是一致性还是冲突性,对民族关系和国家稳定都产生巨大影响,笔者认为对两种认同进行有机整合是必要的,也是协调二者关系的最好途径。  相似文献   

8.
世界范围的民族分布情况有大聚居、小聚居、杂居和散居等基本模式。长期稳定的多民族小聚居或杂居格局一般意味着多样性文化共存共生 ,通过中国南方跨国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多样性进行论述 ,可以发现多民族多样性文化互动条件下各民族认同情况的诸多特点  相似文献   

9.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容。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解读中华爱国主义的基本精神,以振奋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0.
民国时期新疆各民族文化促进会的各项活动,有力的促进了新疆各民族文化的发展。本文试图从各民族文化促进会所进行的各项活动以及影响,来诠释抗战时期新疆各民族的国家认同。  相似文献   

11.
民族认同是指在多民族国家中,各民族成员在相互交往活动基础上,对我族与他族的确认与接纳。从文化视角而言,民族认同是全球化与多元文化交织的时代脉搏与主题。在多民族国家中,不但要求不同民族要遵从主流的文化价值,同时它也要求彰显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文章在透视多元文化与民族认同关系的基础上,探讨了藏族青少年在文化多样性及差异性背景下的民族认同路径,为实现藏族青少年民族认同包容性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是人们对民族体育的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它关系着民族体育文化的有效传承与发展,是中华民族文明得以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内容。目前,由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所处人文地理环境的改变,自身存在的发展局限性和封闭性,以及全球化背景下西方体育文化的影响,广大民众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认同意识逐渐淡化。因此,唤醒并强化民众文化主体认同意识,淡化传统体育文化的工具色彩并展现其文化内涵,探索多元化的传播途径,在与西方体育文化的"和而不同"的基础上共同和谐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只有让广大民众充分认识民族体育的深刻文化内涵,强化民族体育文化认同,才能更好地实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爱国主义思想是国民在生存中自发产生的一种意识,表现了国民对祖国极其深厚的情感。民族生存对空间的需要,产生了对养育自己的土地的热爱;个体生存对群体的依赖产生了维护整体利益的历史责任感;保持民族传统生活方式和种的延续的愿望产生了独立自主意识和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民族生存竞争的本能产生了忧患意识和奋进精神。所以爱国主义是民族生存意识的体现。  相似文献   

14.
王颖 《当代地方科技》2012,(2):151-151,175
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是促进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作为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在爱国主义引领下,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最终实现公民人格价值,将使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教育走出一条创新型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寻边疆少数民族大学生自我认同和民族认同的关系,结果发现:①自我认同对民族认同具有直接而显著的预测作用;②自我认同与民族认同具有相同的结构特征和形成过程;③民族认同的排他性受情境等其他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根据国际形势和国内民族问题的新情况,提出应该重点强调和培养国家认同、中华民族认同和公民认同,处理好中华民族认同与民族认同、民族认同与公民认同、国家认同与公民认同之间的关系。国家/中华民族认同与民族/公民认同是一种双向互动的结构关系;从认同角度理解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有利于培养民族/公民的国家认同。指出在中国,存在着忽视国家认同和公民认同、对中华民族认同和中华文化认同认识偏颇、多重身份认同缺失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中华民族精神的开发的重要任务是爱国主义精神教育的开发。要使这种开发科学化,就要加强其理论基础,增强其时代感,形成其制高点,注重其广泛性,即逐步实现其理论化、现代化、人才化和全民化。  相似文献   

18.
关于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目标,一直存在不少争议:有人主张求"同",探寻各民族文学的共同性;有人主张求"异",挖掘各民族文学的独特性和差异性;也有人主张"异同"兼顾。从文化身份认同的角度看,只有维持"求同"与"求异"之间的必要张力,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才能对文化建设产生积极作用和健康影响。  相似文献   

19.
爱国主义教育始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民族凝聚力的源泉。在当前经济全球化,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影响下,加强对大学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是非常迫切和重要且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国家认同是做成的。公民文化作为一种新型的政治文化,是对“臣民”“民族”(族群)传统身份文化的超越,应倡扬个体平等,维系社会团结,润生公共精神的多维价值而成为增强国家认同的软实力,也是当代世界的潮流。新疆培育公民文化,既是顺应世界和国内现代化转型的需要,也是破解新疆文化认同难题的需要。积极培育健康的市场经济,加快法治民主社会建设,完善社会多元主体治理,加强公民启蒙教育是培育公民文化的路径依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