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代哀牢国存在明显的狭义、广义之分,狭义哀牢国指哀牢本部及其有效控制下的几个小邦,即公元51年归附东汉的近一万八千人及其分布地域;而广义哀牢国则包含了哀牢本部和名义上隶属于哀牢部的众多小邦,即公元69年随哀牢王一起归附的七十七个小王、五十五万多人口及其分布地域。广义哀牢国的范围非常辽阔,包含了今滇西南大部分和今缅甸大部分,应已延伸到印度洋沿岸地带。广义哀牢国境内有多种民族,包含了孟—高棉语族、壮侗语族和藏缅语族的先民。  相似文献   

2.
对《文选》所收东汉马融《长笛赋》中“哀姜”的注释 ,有鲁哀公夫人、鲁文公夫人两说 ,在《左传》中鲁庄公夫人亦称“哀姜”。结合版本差异、人物生平及《长笛赋》中具体语境 ,认为《长笛赋》中“哀姜”是鲁文公夫人  相似文献   

3.
《潍坊学院学报》2015,(3):35-39
巴拉丁斯基突破了浪漫主义哀诗的局限,为了确定哀之缘由,达到文之真实,他将"环境与个人"、"具体与普遍"等现实主义思考与浪漫主义笔法结合在一起,从而开拓了一种新的哀诗诗思。作为俄罗斯诗坛上最卓越的哀诗诗人之一,他的哀诗创作对十九世纪俄罗斯哀诗的流变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中国文学代表性的文学倾向是气势磅礴、雄浑强劲的"风骨"文学.与此相对,日本文学代表性的文学倾向则是略显阴柔的"物哀"文学."风骨"与"物哀"分别构成了中日两国文学的文学特征.这种文学特征上的差异,可以从两国风土的不同中找到原因.  相似文献   

5.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在民族工作方面的重要思想。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实践中,通过情感上调动各族人民的爱国热情、政治上维护各族人民的政治权利、经济上满足各族人民的利益需要,唤醒和巩固了各族人民的中华民族命运、政治、利益共同体意识。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总结、学习、赓续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工作方面的经验和探索。  相似文献   

6.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下,为了实现中国和印度的迅速崛起,两国积极推进中印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在建立中印自由贸易区的过程中,两国必定存在激烈的竞争。从中国制造与印度服务等四个方面,分析建立中印自由贸易区过程中两国间的利益冲突,以期有助于两国在建立中印自由贸易区的过程中"求同存异",避免冲突、加强合作,最终实现"龙象共舞"。  相似文献   

7.
"一带一路"倡议下深化中印产能合作,推进两国产业转型发展,需要深度剖析两国产业技术依存关系。据此,借助投入产出模型实证测度中印两国分行业产业关联和产业波及系数,分析并国别比较中印两国四大产业群划分及行业类型的确定、战略性优势产业遴选以及最终需求项目的诱发和依赖程度。研究表明,中印作为两个最大的新兴经济体,同时存在产业结构趋同和在产业价值链、产业技术关联和波及效应等方面的显著差异。基于融入"一带一路"、健全产业合作协调机制、实现产业优势互补和优化价值链空间布局等方面提出推进中印产业转型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青藏铁路全线通车,中印开放乃堆拉山口边境贸易,这相继发生的两件大事引起了许多人美好的联想,尤其是它们发生在"中印友好年"。口岸开放、交通便利,这对中印两国的共同发展和繁荣不是太有利了吗?而且,由此不是还可以进一步促进中国与整个南亚的联系和交往吗?如果把青藏铁路再向南延伸一些,穿过乃堆拉山口,与印度的铁路网连接起来,那又会怎样?但是,也有人产生了另一方面的联想--"使中国军事威胁加剧"?"便利中国间谍渗透"?"影响南亚次大陆的地缘政治"?……读读这组文章,对事情有个真切的了解吧。  相似文献   

9.
通史教育是一个国家、民族必不可少的内容,加强通史学习,提升对历史规律的把握,能从中找到诸多可借鉴的经验教训,为未来发展提供参考。在当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都要聚焦于此。从中国通史教育视角出发,探讨其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作用与功能,可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古哀牢地区青铜器的制作工艺,对若干滇西保山一带出土的战国到西汉时代的铜剑进行了取样,并采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剑的材质均为铜锡合金,制作工艺分铸后冷加工和热锻后冷加工两种。其中,经铸后冷加工的一把剑的刃部还采用包铁工艺,其外形与其他剑相比也有相当大的差异,说明这些青铜剑有迥然不同的制作工艺,是不同时代或不同民族工匠的制作产品。对研究古哀牢地区的金属技术及其与周边地区的技术和文化交流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曲姿璇  扎西 《西藏大学学报》2022,(3):142-148+161
西藏红色文化资源中蕴含着倡导践行革命理想信念、建立民族平等、促进团结进步、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改善民生福祉的价值追求。这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伟力、群众基础和实践基础,与中国各民族“和合”文化一脉传承,又赋予中国共产党赓续革命精神的优秀品质。其不仅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发展凝心聚力,也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开创新局面提供了方向指引,并在实践中体现出政治为上、发展为要、教育为基、认同为魂、法治为本的经验启迪,为边疆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2.
中国和印度的古老优秀文化是历史赋予的宝贵资源,更是两国开展交流与合作、走向自强之路的精神财富.高等教育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它通过培养高端人才、提供高深知识为新时代的文化传承和文化发展铺设道路.中印在文化和教育方面既有共同点,又有各自的差异,共性和个性为两国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互补的空间.中印高等教育合作能够激发两国文化和教育的潜在互补性,在相互尊重、求同存异的原则下,挖掘两国的文化契合点与创新点,促进两国文化和教育的共同发展,这是历史赋予中印两国高等教育的文化使命.  相似文献   

13.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内在要求,也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关键所在。“纲要”课教学应该立足于教学内容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契合点、价值共通点、情感共鸣点,在准确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科学内涵、理论创新和实践指向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形成以历史梳理为根基、以理论阐释为主线、以价值塑造为目标、以社会实践为辅助的多维立体教学“矩阵”,不断提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通过1980至2009年数据,考察日本对中国和对印度商品贸易中中印之间竞争与合作关系。利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发现从日本出口看,2003年以后中印两国存在正的相关系数;从日本进口看,1991年以后中印两国则存在负相关系数。由此得出结论:在日本出口方面,中印在2003年后存在互补关系;在日本进口方面中印在1991年后存在替代关系。  相似文献   

15.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西藏民族工作的主线,是维护西藏各族人民根本利益、开创党在西藏民族工作新局面的必然要求。公民道德建设是提升全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工程,能够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根基、强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情感纽带、营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氛围,因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由之路。西藏推进公民道德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拥有以马克思主义“五观”为科学指引的理论基础、汉藏等各族人民同根同源同发展的历史基础以及藏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推进的现实基础;在此前提下,只有围绕“四个与共”理念加强对公民道德的教育宣传,围绕涵养民族团结精神推动群众性道德实践内涵式发展,围绕维护统一、凝聚人心目的夯实公民道德建设制度保障,才能有效推进公民道德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16.
中缅跨境马拉松对促进中缅两国创建中缅经济走廊,弘扬中缅传统胞波情谊,对深化“一带一路”倡议和铸牢中缅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深远的意义.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通过对中缅跨境马拉松举办赛事历史、项目、规模、奖项和保障等内容进行分析研究.研究认为中缅跨境马拉松的举办能拓宽中缅交流空间,创造良好边疆政治环境;打造体育旅游城市形象,带动边境地区经济发展;弘扬边疆地区民族文化,促进区域文化认同等立体价值.据此,应全面拓展赛事合作空间;推动两国边境地区经济发展;促进马拉松与民族文化融合;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健康理念.  相似文献   

17.
今年4月1日是中印建交50周年。中印是亚洲两个最大的国家,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作为世界文明古国,都曾为人类的发展与进步作出过巨大贡献;两国都曾饱受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奴役与压迫。正是这些相同的经历和共同面临的发展任务,使中印两国有着许多共同点。回顾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中印两国既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中印经贸关系的发展达到有史以来的最好阶段,随着世界时两国的关注的加深,把握两国经贸关系发展的特征、趋势并进一步推动双方经贸关系的继续发展,对于中印在世界的东方共同崛起是十分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9.
<正>印度是中国最大也是最重要的邻国,但多年来中印两国的关系却是"近而不亲"。中国与印度之间最大的问题是缺乏互信,而缺乏互信最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两国间存在着边界争端,二是彼此的了解严重不足。中国有句古话"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中印作为各有10多亿人口、有长达约2000公里边界线的邻国,除了政府间的官方交往外,本应有大量的民间交往和人文交流。但从以下几组数字可以看出,双方  相似文献   

20.
日本人的美意识中“物哀”是极其重要且经常被提及的。本文通过分析“物哀”美意识产生与发展直到被明确提出的过程,阐述了“物哀”的具体含义与在日本文学、文化、生活各方面的表现,论述了“物哀”对日本人的精神世界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