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省部共建地方高校政策在经历了初创期、成长期后,随着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常态进入到了一个重大调整期。共建协议签署密度大、节奏快、效率高,政策边界拓展,共建主体多样,形式各异。从政策目标来看,从面向区域提升至有效服务国家教育战略;从政策内涵来看,弱化了层次类型划分,强化了工作机制属性;从政策形式来看,从单一走向多元,派生出多种合作方式;从政策受惠区域来看,从中西部拓展至东部,共建高校类型多样。在新的发展阶段,这项备受社会瞩目的政策举措也受到很多非议,其中既有时代变化发展带来的认识层面的问题,也有体制机制和政策本身的问题。一是政策导向发生重大转移,政策概念不清晰引发不同利益群体出现较大的认知差异;二是政策制定流程不够规范,政策运行缺少规范化、制度化的保障机制;三是政策实施缺少有效解读,相关利益群体对政策内涵理解产生重大分歧;四是政策效果与政策预期有较大差距,政策利益主体范围不断扩大导致有限政策资源进一步稀释。针对这些问题,建议从5方面着手改革和完善:一是坚持在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整体框架下不断开拓创新,让省部共建地方高校政策保持活力;二是从"扶需、扶特"向"扶强"转变,不断强化合作平台和工作机制属性;三是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长效发展机制;四是要突出省部共建高校有特色、高水平、区域示范性的特征;五是以协同创新为总揽抓手,不断提升共建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正省部共建有色金属先进加工与再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兰州理工大学,是在原甘肃省有色金属新材料重点实验室一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基础上建设,是甘肃省属高校中首家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  相似文献   

3.
《甘肃科技》2014,(10):F0002-F0002
省部共建有色金属先进加工与再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兰州理工大学,是在原甘肃省有色金属新材料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基础上建设,是甘肃省属高校中首家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  相似文献   

4.
要闻选刊     
徐冠华表示:共建与合作要紧扣两个重点“俄罗斯年”中文报道新闻奖揭晓2006年12月6日,科技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在北京签署部省工作会商制度议定书,并举行第一次部省工作会商。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出席签字仪式,科技部部长徐冠华与江苏省省长梁保华共同签署议定书。科技部副部长李学勇、程津培、尚勇,江苏省副省长张桃林出席会议。徐冠华表示,江苏省与科技部的共建与合作工作应紧紧扣住推动自主创新成果向规模产业转化和机制创新这两个重点,科技部将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协调、科技计划组织实施以及推进科技进步工作的各项部署中,加强对部省共建…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东北三省GDP增长率连年下降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经济落后、人才流失与教育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高等教育存在诸多问题.研究基于DEA-Malmquist模型,选取东北三省25所高校,并将其划分为211及省部共建高校与其他本科高等院校两种类别,对2013-2017年度东北三省高校科研绩效进行静态和动态分析.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6.
以联盟的形式共建机构知识库已经成为当前高校机构知识库建设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国内高校机构知识库建设发展迅速、成果显著,但国内省域高校以联盟的形式共建机构知识库的典型成功案例较少,相关研究也近乎空白.本文结合国内省域高校机构知识库联盟相关研究成果及建设现状,分析省域高校机构知识库联盟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INFO     
全国省部共建地方高校工作研讨会召开;第六届中国科学家论坛在京开幕;国家发改委称我国不应成为世界钢铁制造基地;2007中国创投融资发展高层论坛成功举行  相似文献   

8.
<正>3月6日下午,云南师范大学"省部共建"动员大会暨2014年度工作会在呈贡主校区西区体育馆召开。全校教师和学生代表齐聚一堂,共同庆祝我校进入省部共建高校行列。省教育厅副厅长邹平、省科技厅副厅长关鼎禄,校党委书记叶燎原、校长杨林等全体在昆校领导,全校在职教职工、离退休老领导、离退休党总支书记,本科生、研究生代表参加了会议。大会由校党委副书记陈志青主持。  相似文献   

9.
特种光纤与光接入网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依托于上海大学,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和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以上海大学在特种光纤  相似文献   

10.
制度建设:"十五""十一五"期间,我校出台了《辽宁师范大学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辽宁师范大学学术道德行为规范》等32个文件,为教师科研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平台建设:我校已拥有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部共建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5个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7个其他类  相似文献   

11.
通过近几年国家优质教育资源数据统计,用比较分析方法,从西部高校的国家级特色专业、教学团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精品课程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发现西部高校的优质教育资源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对西部十二省(区、市)的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和国家科技三项奖励的对比研究发现,陕西、四川和重庆处于前三强,远远高于西部高校平均水平.文章提出了西部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合理配置的对策,即完善中西部对口支援高校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机制,利用国家“2011计划”协同创新机制推进西部高校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建立西部高等教育内部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与共享机制.  相似文献   

12.
1992年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共建、调整、合作、合并”八字方针的指引下,高教管理体制改革和布局结构调整工作朝着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目标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到2000年,全国共有31个省、市、自治区,60多个国务院部门(单位)参与了改革,涉及高校900余所。已有556所高校经合并调整为232所高校,净减324所;共有509所高校进行了管理体制的调整,其中央部门所属高校转由地方管理或以地方管理为主的有360所,省(市)业务厅划转省(市)教委管理的有18所。已实行共建的高校达几百所;共有317所高校开展了校际间的…  相似文献   

13.
欠发达地区与地方高校同样面临资金不足的困境,又存在共同的文献信息需求,因而有必要和可能共建共享地区性文献信息中心。合作双方应该建立规范化的机制,共同建设、使用和管理地区性文献信息中心。共建共享的重点是地方特色的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成功的关键则是保障机制的建设。六安市与皖西学院有必要和可能共建共享皖西文献信息中心。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吉林省地区高校图书馆资源共建现状的分析,指出文献资源的共建是高校图书馆的发展趋势与自身需要,提出了几点文献资源共建的设想.  相似文献   

15.
 今后,更多的国家重大项目将会在支持范围、遴选条件等方面对地方高校一视同仁,破除'211工程'985工程'(以下简称"211"985"等身份壁垒,更加注重绩效评价."11月21日,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在"2014年省部共建地方高校工作研讨会"上表示.此番言论被媒体纷纷解读为"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就"211"985"高校存废的首次公开表态.  相似文献   

16.
正"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教育部《教育部关于2008年度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立项建设的通知》(教技函[2008]153号)批准立项建设的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实验室设立于2005年,是在整合野生动植物生态学实验室、生命过程与环境分析科学实验室、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实验室等3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基础上进行建设的,依托于生态学、环境科学2个广西重点学科。  相似文献   

17.
<正>浙江工业大学作为全国首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牵头高校、教育部与浙江省"省部共建"高校和浙江省首批"重点建设高校",主动融入区域发展,坚持"以浙江精神办学,与区域发展互动"的办学特色,加大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探索的力度,进一步优化学校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建设,努力形成具有工大特色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示范样板。学校先后获得"首批浙江省创建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示范高校""首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  相似文献   

18.
科普资源共建共享是科普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党和国家领导人十分重视科普资源共建共享工作,习近平同志曾强调要以科普资源共建共享为突破口,在全社会推动建立跨部门、社会化的科普资源共建共享机制.该文通过分析近年来福建省科普资源共建共享工作的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共建共享渠道单一、共建共享效果不理想,以及共建共享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提出构建不同类型的科普资源共建共享的对策,从而提高科普资源共建共享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东北三省GDP增长率连年下降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经济落后、人才流失与教育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高等教育存在诸多问题.研究基于DEA-Malmquist模型,选取东北三省25所高校,并将其划分为211及省部共建高校与其他本科高等院校两种类别,对2013-2017年度东北三省高校科研绩效进行静态和动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东北三省高校科研绩效水平呈现一个上升的趋势,但并不能掩盖发展过程中技术进步指标的下降,在此基础上通过统一、差别的资源配置战略,完善东北三省教育进而带动经济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近日,国家科技部下发《关于批准2010年新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的通知》,我校"药用资源化学与药物分子工程"重点实验室获批准成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这标志着我校科研平台建设工作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实现了我校国家级科技平台零的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