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8 毫秒
1.
以复合免疫日本七鳃鳗(Lampetra japonica)外周血中分离的单个核白细胞为材料,构建库容量为4.5×106pfu.mL-1的cDNA文库,随机挑选单克隆菌落测序共得到10 500条有效ESTs(expressed sequence tags)序列.经PHRAP软件对序列拼接组装后得到3 382个转录本,其中有1 080个重叠群和2 302个单一序列,有59.08%的转本录在NCBI数据库中搜索到同源序列.运用Blast2GO软件进行Gene Ontology注释,分别有27.47%、25.20%和10.01%的转录本参与细胞生理、代谢和生物调节等生物学途径;分别有48.43%、22.10%和10.69%的转录本起到结合、催化和结构分子活性等分子功能.统计数据显示,与细胞自身基因转录、蛋白质合成及转运等生命过程密切相关的基因如真核转录延长因子、反转录酶、核糖体蛋白、腺苷酸转运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和热休克蛋白等在血液白细胞群中大量表达.另外,与固有免疫密切相关的白细胞衍生趋化因子、抵抗素、颗粒体蛋白等表达量相对较高,说明固有免疫系统在七鳃鳗感染初期的免疫防卫方面起着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将气味沙雷氏菌(Serratia odorifera)核糖体与该核糖体抗血清进行免疫印迹方法(Western blot),发现分子质量为16ku的蛋白质与抗血清有特异怀免疫反应。用制备电泳从核糖体中分离得到16ku组分,发现其特异性免疫活性依然存在,同时对荷S180实体瘤小鼠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对荷瘤小鼠的巨噬细胞和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有激活作用,并能刺激体内NK细胞,使之产生NK活性,且作  相似文献   

3.
4.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是一类抗氧化酶,能够减少脂质氢过氧化物、氢过氧化物和有机氢过氧化物。从日本七鳃鳗中克隆得到了 G Px4(L jG Px4)编码区和基因组DNA序列,揭示了其基因组特征为含有6个外显子结构和5个内含子结构,并将日本七鳃鳗GPx4序列同其他脊椎动物进行了同源序列比对。使用实时定量PCR分析了 LjGPx4在日本七鳃鳗中的组织分布。脂多糖(LPS)体内刺激七鳃鳗后发现,LjGPx4 mRNA在白细胞中表达升高。日本七鳃鳗GPx4具有高度保守的基因序列和蛋白质结构,并参与抗菌免疫应答,为抗氧化剂酶在无颌脊椎动物的先天免疫反应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6.
为从已构建的重组大肠杆菌pET-22b-chiC获得高纯的几丁质酶C,通过降低培养温度,提高粘质沙雷氏菌几丁质酶C的可溶性表达.表达产物经镍柱亲和层析(IMAC)和Phenyl-Sepharose疏水层析(HIC)分离纯化后,得到电泳纯的几丁质酶.酶学性质研究表明,纯化的几丁质酶C为单体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51.8ku;最适pH值为5.0,最适温度为55℃,在55℃的条件下保温4 h后仍有90%以上的酶活力.研究结果还表明,Cu2+,Hg2+,Co2+,Mg2+对酶活力均有明显抑制作用,而Fe2+,Zn2+,Sn2+,Ba2+对酶活力有一定促进作用,Mn2+对酶活力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将气味沙雷氏菌(Serratia odorifera)核糖体与该核糖体抗血清进行免疫印迹反应(Western blot),发现分子质量为16 ku 的蛋白质与抗血清有特异性免疫反应.用制备电泳从核糖体中分离得到16 ku 组分,发现其特异性免疫活性依然存在,同时对荷S180 实体瘤小鼠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对荷瘤小鼠的巨噬细胞和T 淋巴细胞增殖活性有激活作用,并能刺激体内NK 细胞,使之产生NK 活性,且作用时间较菌苗更持久.研究结果表明,16ku 组分能通过刺激机体的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是气味沙雷氏菌中抗肿瘤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8.
棕榈酰蛋白硫酯酶1(palmitoyl protein thioesterase 1,PPT1)能够催化棕榈酰蛋白的去棕榈酰化修饰,通过调节蛋白的棕榈酰化修饰参与多种细胞生物学进程.从日本七鳃鳗(Lampetra japonica)白细胞cDNA文库的表达序列标签(Expressed Sequence Tag,EST)中获取PPT1基因片段,经RT-PCR扩增获得七鳃鳗PPT1蛋白的全序列cDNA.基因全长为972bp,编码323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理论分子量为36.6kDa,等电点为5.91,并含有1个信号肽.通过同源序列比对分析结果显示,日本七鳃鳗PPT1与其他物种PPT具有很高的同源性.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到PPT1基因在七鳃鳗的各组织中广泛表达,其中在白细胞、心脏、肠、鳃中表达量较高,在肝脏中表达量最低.本研究为探讨七鳃鳗PPT1功能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从实验构建的七鳃鳗口腔腺cDNA文库中获取BGSP-2(buccal gland secretion protein)基因片段,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RT-PCR扩增,已获得日本七鳃鳗口腔腺BGSP-2蛋白的全序列cDNA,将目的基因与pET23b载体连接,进一步转化至Rosetta表达菌株中,筛选阳性克隆,对包涵体进行变性、复性与纯化.结果显示已成功获得成分均一的活性蛋白.  相似文献   

10.
9—2菌株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周生鞭毛,菌落红色,经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VITECK—AMS—CC2)鉴定9—2菌株为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鉴定为99%;9—2菌株对丁氨卡那、强力霉素、复方新诺明、氟哌酸和庆大霉素敏感,对卡那霉素中敏,对呋喃唑酮、头孢唑啉、氯霉素、链霉素、呋喃妥因、红霉素、青霉素G、氨苄青霉素和四环素不敏感;能产生灵杆菌素.  相似文献   

11.
红隼消化系统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对红隼的消化系统形态结构进行较为系统的解剖与观察,并对各器官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红隼具有锋利的喙,舌后端表面具有尖端指向后方的栉状突,具有嗉囊,肌胃内无明显类角质膜,小肠相对较短,仅具单侧盲肠.文中还与部分鸟类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2.
普通鵟消化系统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普遍消化系统的形态结构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普通具有锋利的喙,利于撕裂食物;舌根表面具有尖端指向后方的栉状突,可防止食物的滑脱;嗉囊发达;小肠发达,而盲肠极度退化.文中还与部分鸟类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3.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 ,许多学者对此作了大量研究 .目前认为绝大多数恶性肿瘤中存在端粒酶活性 ,肿瘤的无限增殖与端粒酶的活化密切相关 .端粒酶活性的检测可作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早期诊断与预后判断的生物学指标 ,理论上可通过抑制端粒酶活性达到治疗恶性肿瘤的目的 .  相似文献   

14.
对白蚁消化系统的解剖结构与功能、白蚁消化道内外共生生物区系及其消化机理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大量研究表明,白蚁消化系统具有发达的唾腺和后肠,不同种类和品级个体间消化道各组成部分的发达程度和折叠方式存在明显差异,在结构上呈现由低等白蚁向高等白蚁渐变复杂的趋势.白蚁消化道内共生生物包括原生动物、螺旋体和细菌,蚁巢伞属真菌以菌圃的形式与高等培菌白蚁建立消化道外的共生关系.目前,消化营养已经成为白蚁取食引诱等防治技术开发的重要靶标.  相似文献   

15.
大鵟消化系统的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对大鵟消化系统的形态学结构特点作了观察,结果表明,大鵟的喙锋利,食管粗大且收缩性较大,嗉囊较发达,肌胃不太发达,仅具单侧盲肠,相对体长而言肠管较短,但小肠较发达.这些结构都与其肉食性生活相适应.  相似文献   

16.
为了阐明不同区域中缅树鼩(Tupaia belangeri)的体重、肥满度、身体组成和消化道形态是否存在地理差异,对中国分部的中缅树鼩进行了采样,样本来自于云南省(河口、昆明、勐腊、大理、腾冲和片马)、贵州省(兴义)、四川省(西昌)、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新和乐业)和海南省以及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实验室繁殖的F1代个体,对其体重、胴体重、体长、内脏器官和消化道的长度、重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海南地区中缅树鼩的体重、胴体重和肥满度较大,而昆明地区的较小;海南和大新地区中缅树鼩的褐色脂肪组织和肝脏重量较大,昆明地区的较小,身体组成的其他指标均表现出显著的地区差异;大新地区中缅树鼩的消化道总长度显著大于其他种群,片马地区的最小,片马和腾冲地区中缅树鼩的总消化道含内容物重显著大于其他种群,实验室繁殖个体较小,消化道各指标也出现了地区差异。以上所有结果说明,不同地区的中缅树鼩在体重、肥满度、身体组成和消化道形态方面出现了地理差异,而这些差异可能和其适应不同的栖息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17.
大鲵消化道的解剖学和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中国大鲵消化道各部分的形态结构、长度和组织结构,并观察了饥饿和饱食后消化道的变化,消化道各部分的差别主要在粘膜层和肌层。食道粘膜为复层柱状上皮,其中含有杯状细胞胃粘膜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肠粘膜上皮为含有杯状细胞的柱状上皮;在肠粘膜上皮下,有许多细胞隐窝。饥饿后,胃肠萎缩,粘膜层减薄、胃腺和隐窝等组织结构减少。饱食后,则胃肠上皮和胃体积增大,细胞处于旺盛的消化吸收状态。  相似文献   

18.
兰州鲇消化器官理化特征及pH值对其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兰州鲇(Silurus lanzhouensisChen)消化器官的理化特征及在不同pH条件下的消化酶活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兰州鲇比肠长、比胃重、比肠重、比肝胰脏重、比内脏重分别为0.91±0.25、0.0158±0.0045、0.0112±0.0054、0.0199±0.0069和0.0916±0.0293;胃、前肠、中肠、后肠壁及胆汁的pH值分别为5.5~6.5、5.5~7.0、6.0~7.0、6.0~7.0和5.5~7.0;胃、肝胰脏和肠淀粉酶最适pH值分别为5.4、6.6和7.0,脂肪酶最适pH值分别为5.4(或5.8)、6.6和6.6.兰州鲇胃和肠的pH值环境均有利于淀粉酶和脂肪酶活力的发挥.在最适pH条件下,肝胰脏淀粉酶活力略高于肠,胃淀粉酶活力最低,而肝胰脏和肠的脂肪酶活力相同,胃脂肪酶活力最高.从消化器官特点和消化道内食物组成可以看出,兰州鲇消化生理特性与其肉食性特点相适应.  相似文献   

19.
以解剖学方法,对高原鼠兔消化系统各脏器的形态学特点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高原鼠兔与同等级动物相比,主要消化器官的基本形态相似,但鼠兔具有特长的盲肠、明显的阑尾、特殊结构之结肠粘膜皱襞及肝内硬化结节等特点,为有关的生物学和医学研究及该动物的开发利用打下了一定的形态学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