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五台山上拜佛,大同城里买铜。"大同铜器是汉族传统工艺品,历史悠久,工艺精湛,造型美观,早在北魏时期,就享有盛名。唐宋以来,大同的铜器已畅销全国。明清时期,铸铜、制铜等工艺品已相当繁盛,当时大同钟楼院巷街制铜作坊已达数十处,均系子承父业,世代相传,因此而被称为"铜匠街"。正如《民国大同志稿》所述:"大同虽非铜区,而铜制品向颇著称,物美价廉,多运往外蒙古地方。其大宗售品有铜锅、铜壶等物,尤以火锅为最。自平绥路通车,中外游人旅客咸乐购置之,用作馈赠,其销路愈畅,本品愈多,故手工业中,铜工最为独步。"  相似文献   

2.
正大同铜器在当地人民生活中占有极特殊的地位,可谓家家有铜器,人人爱铜器。日常居民家中,从陈设装饰用品到日常生活用具,使用铜器的习惯极为普遍。如铜火锅、铜锅、铜壶、铜瓢、铜勺、铜漏勺、铜铲等,家家皆有。老式家具上都喜欢用铜来做装饰品,大平柜上镶嵌的铜次镜,被家庭主妇擦拭得净光锃亮,犹如一轮金黄色的圆月,满室生辉。做工讲究的大立柜对开的柜门上镶嵌着铜拉手,形似悬挂着的两个小月牙。就连  相似文献   

3.
正大同铜器闻名遐迩,但生产场所的条件十分艰苦。大同古城善化寺西侧仿古商业街的一间店铺内,琳琅满目的铜制品吸引了众多游客。75岁的李安民静静地坐在店内一隅,在铜金属特有的光泽映衬下,这位守护大同铜艺的老人,似乎仍在思忖着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未来。  相似文献   

4.
正传统大同铜火锅均为家庭作坊式手工制作,宅院中设一盘烘炉,从废碎铜锡中提取优质黄铜、紫铜作为原料,父子阖家劳作,很少雇工。铜器工匠并无设计图纸,全凭经验操作。制作一个铜火锅,要经过熔铸、切割、打制成型、焊接、镀锡里、錾花、抛光、组装等8道工序。其中既有美工设计,又有錾雕工艺。大同铜火锅主要以手工锻造技艺闻名,锅身上精致形象的图案,是大同铜火锅一绝。在电力鼓风机出现之前,将一定数  相似文献   

5.
更新世大同火山群地磁场古强度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日祥 《科学通报》1985,30(20):1564-1564
大同火山群是分布在大同市以东的晚新生代火山喷发的产物,它与黄土和泥河湾层有着密切的地层学关系。因此,大同火山群的地磁场古强度研究不仅有助于全面地认识地磁场演化历史,还有助于理解大同火山群的形成及其先后顺序,进而为第四纪地质环境和地质年代学  相似文献   

6.
文章阐述了水保生态建设在生态环保、经济和社会方面产生的效益和重要影响.特别在"十五"期间水保建设成效显著,更是对大同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起到突出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鎏金技术,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劳动中通过开创研究、不断探索总结才创造出的工艺。是传承两千多年的金属工艺装饰技法之一,近代称"火镀金",主要是将金和水银混合成"金汞剂",涂抹在铜或银器表面,然后加热使水银蒸发,使金附着在器面不脱,用于提高器物的光亮性和色泽度,从而增强金银铜器的观赏效果,谓之"鎏金"。始于战国中国的鎏金技术始于战国,同时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这一技术的国家。河南辉县固围村一号墓祭祀坑出土的一件璜,用七块玉石和两枚鎏金的铜兽制成,是已发现的最早的鎏金器物。  相似文献   

8.
正研究历史的人们有一个疑问:据历史文献记载,汉朝盛产黄金,后来却逐渐减少了。那么,黄金究竟去哪里了呢?历史学家们并不知道,在汉朝,黄金和黄铜是混为一谈的。不仅如此,在更早的时候,凡是金属都被称为金。如果片面地认为"金"就是黄金,那就很荒唐了。然而,也不能就此埋怨历史学家。因为从矿石中提炼黄金和铜时,铜与金的熔点都是一千多度,提炼的纯度  相似文献   

9.
正初识刘兴东老师,缘于山西青铜博物馆一场关于山西传统银饰的展览,我凝望着展柜中流光溢彩的老物件,继而寻着"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发现了展厅视频里播放的錾银人——"晋工"金银器制作技艺传承人刘兴东,经多方打听,终于在平遥古城一座有着三百年历史的晋商老宅中寻访到了他。  相似文献   

10.
磁场对酪氨酸酶催化活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马贵斌 《科学通报》1995,40(11):986-986
酪氨酸酶(Tyrosinase)又称多酚氧化酶,广泛存在于人、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中,是催化与生物体内黑色素的形成有关的一种含铜氧化酶.该酶分子中含有两个铜离子的结合位置,铜离子存在与催化活性有直接的关系.磁的生物学效应很早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科学家们都试图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对磁的生物效应进行观察和研究,曾经有人研究了核磁共振对水稻生长发育和增产效应,马逸龙采用生物传感器测定了H场磁化水对细胞内几种酶的活性影响.本文选用了广泛使用的H场磁化杯和流体磁化器,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首次比较研究了两种磁场磁化器对酪氨酸酶催化底物DL-3,4-二羟基苯丙氨酸活性的影响.这一研究对于揭示磁场对生物体系内活性物质的生物活性影响及磁的生物效应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20世纪中叶,意外发现于古丝绸之路上的历史文化名城武威市稀世珍宝——铜奔马,以其独特的造型和高超的奇妙构思引起世人瞩目,成为世界造型艺术皇冠上一颗璀璨明珠。1984年,铜奔马被中国国家旅游局确定为国家旅游图形标志,同年武威市将其作为城市标志。铜奔马以开放和雄伟的姿态,以丝绸之路"友好使者"的形象迎来了五洲四海的宾客。铜奔马为甘肃、为中国西部、为古老而又开放的中国赢得了声誉。  相似文献   

12.
人类社会正进入到体验经济时代.旅游是一种天然的体验活动,旅游活动的目的是为旅游者创造一次难忘的经历.大同作为山西省内历史悠久、地理位置独特、旅游资源丰富、旅游环境得天独厚的地区,经过努力,已形成了以历史文化名城为依托、云冈石窟为标志的版块化发展格局.但是,文化旅游资源为绝对主体,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局限性突出的问题仍然非常明显,与现代旅游市场的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反差,也制约着大同旅游产业的延伸和优化.因此,研究并提出适应大同市需要的“以能力提升为核心,进一步强化旅游科学研究和旅游教育的投入,深化、细化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科学规划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时序,在考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础上系统发展大同生态旅游产业”、“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拓展生态旅游产业招商引资思路,形成大旅游发展框架”等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对策,对大同旅游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明代军屯历来以规模之大、影响之深著称于世.其主要地区"九边"中的大同、延绥、宁夏、太原、同原五镇处于黄土高原地区,这里屯垦活动的大规模开展加剧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态势.黄土高原以土壤色黄而得名,但历史早期这里曾是一片绿色,其时原始森林遍布于山峦丘阜和低地平川,中间还夹杂着若干草原.  相似文献   

14.
正火锅,又名火碗、暖锅,兼顾北方气候严寒与炙烤的饮食习俗改良而生,既有典雅含蓄之静,又不失炽热奔放的自然野趣,是制作佳肴的上等炊具。植根晋北乡土的大同火锅,从岁月的严寒中锤打出绵延古今的生命火种。火锅的材质虽有砂、瓷、铜、景泰蓝等数种,铜火锅却因其可繁可简、亦华亦朴的随和品质,普适各方,最为常用。  相似文献   

15.
塞浦路斯,希腊语意为"产铜之岛",是位于地中海最东面的一个岛国,自古以来就是连结中东、非洲和欧洲的交通要道。有着9000年历史的塞浦路斯,因灿烂的阳光和碧蓝的大海,成  相似文献   

16.
林宏 《科学通报》1982,27(5):290-290
目前,在许多工业部门中,为了净化烟气,大多采用了电收尘器。在电收尘器的理论中,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是如何计算电收尘器的收尘效率,现行的电收尘器效率公式是1922年由Deutsch推导出来的,这个公式可表示为: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内涵博大深远。古人在造"器"字时,用四个"口"代表器物,分别放在四角,中间放个"犬"来看管它们。《说文解字》称:"象器之口,犬所以守之。"意思是,那里摆着器物很多,必须用狗去看守。所以说,在古人眼中,"器"非同小可,凡可称为"器"的都不是一般的东西。平定砂器既然被称为"器",便可以看出其非比寻常。  相似文献   

18.
低温MOCVD法制备铜纳米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颖  林粱旭  阎子峰  胡喜军 《科学通报》2006,51(19):2309-2314
选用乙酰丙酮铜Cu(acac)2为前驱物, 氢气为反应气, 采用低温有机金属化学气相沉积法(MOCVD)在介孔基质SBA-15中合成出了铜纳米棒. 该反应过程中, 氢气起了重要作用, 一方面氢将金属有机物的配位还原, 从而使其更容易扩散进入SBA-15孔内部, 同时氢也将二价铜离子还原为金属铜, 从而得到铜棒. 这种铜纳米结构由于具有独特的光学、磁学及电学特性, 因而在半导体研究领域中有潜在的重要应用价值. 另外, 研究还发现基质SBA-15的表面特性对于合成该铜纳米结构有重要影响, 将一层碳覆盖于基质表面后, SBA-15由亲水表面变为憎水表面, 更加有利于有机铜的吸附和铜离子在其内表面的沉积. 该合成方法简单, 反应只需较低的反应温度(400℃)和真空度(2 kPa), 实现了温和条件下制备铜纳米棒状材料.  相似文献   

19.
"铜草"作为找到铜矿的指示植物,于1951年首先在安徽被发现。它为找到铜矿立了大功。这不仅揭示了地球植物方法探寻矿产的奥秘及功能,还证明了当今不同学科交叉发展的重要性。铜草的植物特征铜草,学名海州香薷,显著特征是深秋在茎顶一侧绽开紫色美丽的花,又因花穗如牙刷,故又名"九月蒿"、"牙刷草",其茎基  相似文献   

20.
正在中国古代金属工艺装饰中,有一种称为"鎏金"的技艺,可以称得上是古代冶炼文化的巅峰技法。鎏金工艺是古代金属器物的镶金方法,也称火镀金,是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劳动中总结创造的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工艺技巧,是我国古代金工艺的光辉成就之一。传统鎏金技艺起源于战国中期,在汉代得到了初步发展,唐、宋、元、明、清逐步发扬光大。位于山西大同云冈石窟与五台山佛教寺庙群之间的朔州.因为历代信众供奉鎏金铜佛像,使传统鎏金技艺在朔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