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从气氛轻松的晒照、吐槽,到令人生厌的广告、营销,从生活百态,到养生秘籍、名人秘史,再到明星八卦、小道消息……朋友圈成了一种"阅读包袱"。退休在家的王老太是微信朋友圈的拥趸。她虽然年过6旬,但很爱发帖,出于对"朋友"的信任,王老太  相似文献   

2.
正在某档访谈类节目中,王健林的"小目标"被大家争相模仿,一时间微信朋友圈被"小目标"刷屏了。即使没有王健林,微信朋友圈里也经常能看到朋友们晒的目标或计划。一到过年、开学或毕业季,甚至月份或者季节更替的时刻,总是能看到各式各样的小目标,读书学习背单词,减肥健身长腹肌,工作旅行谈恋爱等。在朋友圈立小目标简直成了微信时代的"烧香",好像所有的目标都可以到万能的朋友圈晒一晒,万一实现了呢?不过,  相似文献   

3.
<正>春天,一年四季之首。你会如何来形容她呢?有人说,春天,是一个令人感到愉快的季节,风和日丽、鸟语花香;春天,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季节,生机勃勃、万物复苏;春天,也是一个活力四射的季节,百花齐放、万木竞秀……也有人说,春天并不怎么令人舒服。特别是冬末春初时期的天气,冷热不定,乍暖还寒,春雨绵绵,人困马乏……  相似文献   

4.
介绍一部老电影:《惊爆轰天雷》。之所以想起这部1991年的老片.最初缘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的科幻创作课。在课堂上我告诉同学们.有时候一篇优秀的科幻小说.往往只是基于一个很小的细节,却导致了整个故事的延展和铺陈:历史上有两部电影是很好的例子:一部是《变脸》(Face/Off;1997),一部就是《惊爆轰天雷》。它们都是从一个小细节出发,讲述出一个非常精彩的故事。  相似文献   

5.
6.
一位女子躺在美容院的床上,眼睛上方冒起两团烈火……如此骇人的一幕,并非出自科幻片,而是在微博上热转了2万余次的一张美容照。不少网友被这种酷刑般的美容手法震惊。有网友调侃称,女人真可怕,火眼金睛原来是这样炼成的。而爱美的女人更关心的是,这种美容方法是否真的有效,是否具有科学性呢?  相似文献   

7.
《大自然探索》2007,(10):4-4
“冰人”是死于大约5300年前的古人,考古学家称他为“奥兹”。1991年,“奥兹”的尸体在意大利北部海拔3210米的冰川上被发现,它是全球迄今发现的最古老和保存最完好的干尸之一。最近,科学家运用现代X光技术来探察“奥兹”的死因,结果发现他是在被箭击中后大出血而死的。X光扫描显示,箭刺破了“奥兹”的动脉,他很可能在几分钟内就死了。“奥兹”有可能是死于战斗,  相似文献   

8.
这是一篇从整体的文化背景研讨日本发展前景的文章。对理解日本经济、科学技术等各方面的现状和未来,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9.
用科学手段来鉴定凶手,还原真相的技术和学问称为鉴证学,或鉴证科学、物证技术学(欧洲国家称为criminalistics).顾名思义,鉴证学就是利用一切科学手段让物证说话,缉拿真凶.  相似文献   

10.
正各国已经承诺将全球变暖控制在2℃以内,气候模型也表明,这确实有可能,但需要坚持不懈的巨大努力。2015年年末的巴黎气候峰会上,各国领导集聚一堂设定了宏伟目标,因为2100年世界将会大变样。届时地球上将有约88亿人,能源消费量几乎翻番,经济产量增加超过7倍,贫富差距依旧非常大。但各国政府已经取得了一个重要的目标:将全球变暖限制在比工业化以前高2℃以内。联合国巴黎会议算得上是转折点。在建立气候条约之后,各国政府将立即停止热带雨林的砍  相似文献   

11.
正如今,信用卡已经成了现代社会年轻人的必备之物,甚至对有些人来说,一两张信用卡都不够使用,打开钱包放眼望去,中、农、工、建、交五大行各一张,再来一些招商、光大、浦发之类,简直可以把信用卡当作一手扑克牌,摆出赌神的拉风造型了。本期"大城小事",我们就来一起聊聊这些"缤纷卡片"背后的是与非。卡片琳琅目不暇接信用卡市场纷繁复杂,用"乱花渐欲迷人眼"来形容一点不夸张,各家银行为了争夺信用  相似文献   

12.
<正>秋高气爽的时节正是锻炼身体的好时机,年轻人喜欢跑步,中老年人喜欢在广场上做一些健身运动,比如太极、广场舞。尤其是运动软件在朋友圈流行后,许多人开始喜欢通过软件"监督"自己运动,并在朋友圈里晒出运动战果。继晒娃、晒美食、晒自拍、晒幸福之后,如今朋友圈里又流行起晒走路步数,和朋友们PK运动量,这俨然成了一个隐形的角力场。每天步数排名不断交替变换,如果自己的排名暂时领先,禁不住小小欣喜一把;可稍不留意,后面的朋友就追了上  相似文献   

13.
14.
人造生命"辛西娅"是怎样在科学家手中孕育、诞生的呢?创造"辛西娅"的文特尔是怎样的一位科学家呢?合成生物学是一门怎样的"造物术"呢?它真的能像组装电路一样组装生命吗?  相似文献   

15.
16.
17.
深空航天遭遇能源尴尬在寒冷、黑暗、空寂的太空中,旅行者一号已持续飞行了36年.它越过了太阳系的所有行星,来到了距离地球180亿千米的太阳系的边缘.假若它搭载的仪器还能继续工作,我们将追随它进入寒冷的星际空间.那是一个虚空而神秘的世界,人类的探测器此前还从未到达过那里.从那里看太阳,太阳仅仅是天空中一颗明亮的星星而已.离太阳那么远,太阳能电池失去了用武之地,所以旅行者一号只能依靠自己携带的能源,它是核武器制造业的副产品钚-238.这种材料在它衰变的过程中产生热能,这些热能被旅行者一号上的放射性同位素热电发电机转变成了电能,于是它便得到了持续不断的能源供应.科学家们推测,在未来10年里,旅行者一号还会向地球发回数据,直到它最终消失在没有尽头的虚空之中.  相似文献   

18.
正人体上生活着许多对人体有益的微生物,有些已经与人体难分难舍,正如诺贝尔奖获得者莱德伯格所说,这些微生物与人体共同构成了一个超级生物体。人体许多部位都生活着这样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绝大多数是细菌,其中肠道中的微生物数量最多、种群最丰富,大约80%的人体正常微生物都集中在这里。它们的数量超过100万亿个(这个数字大约是人体细胞总数的10倍),总重量超过1千克,接近人体肝脏的  相似文献   

19.
<正>尽管氢燃料电池造价正快速下降,但用于氢燃料加注的基础设施仍处在供给不足的状态,这使氢能源在汽车领域的运用受限。氢气可以称得上最理想的清洁能源。无论是直接燃烧,还是在氢燃料电池中通过一些化学反应同氧气结合,反应产生的都只有水和热量。然而,尽管氢是最为充足的元素,人们仍然没有掌握获得纯氢气的便利方法。当然,水可以提供几乎无限量的氢元素,但通过电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后期 ,当人们第一次看到地球像一个悬在空中的球体 ,于是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家园。从空中看到的景象给人以整体的印象 :海洋、云、沙漠、森林 ,以及一些人类活动的迹象都是整个地球系统的组成。因此 ,当科学的“地球系统”的范例被推演出来时 ,“地球飞船”就无疑地被大众所接受。而“地球系统”的概念则成为“世界变化”项目中的基础概念。在整个人类历史中 ,尤其是最近的 1 0 0到2 0 0年里 ,很明显地 ,人类只是“地球飞船”唯一的“乘客”。但现在 ,人类已从自己的“乘客”座位上走了出来 ,要作为这架飞船的“飞行员”。当我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