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科普须靠谱     
正近期,疫苗事件牵动着公众的心,其波及地域范围之广、人员之多令人咂舌,同时涉案疫苗流向不明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恐慌。随着事件的发酵,一篇2013年的"旧闻"《疫苗之殇》在朋友圈被疯狂转发,这篇很有情怀、照片和文字技巧很高的报道,更推波助澜着人们对疫苗的恐慌。媒体和自媒体的狂轰滥炸,一边倒的群情激愤,  相似文献   

2.
正新冠大流行使"疫苗效力"(vaccine efficacy,简称VE)一词进入了公众视野。很多人或许会看到、听到这样的表述:"某项3期临床试验显示某款新冠疫苗的VE约为70%。"那么这里的"VE=70%"具体是何含义,我们又应如何解读它呢?乍一看,"70%的疫苗效力"似乎可以被理解成是"有30%的接种者不受疫苗保护,可能会生病",但显然在现实情况中,不会真的有30%的接种者感染患病,因此这个数字会引来一些理解上的混乱。  相似文献   

3.
近日发生在欧洲的疫情引发公众关注和恐慌.其元凶是肠出血性大肠杆菌.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致命病菌呢?  相似文献   

4.
“疫苗”一词或许现在对许多老百姓而言是耳熟能详,尤其在非典、禽流感流行期间,这更是一个曝光率很高的词,在公众印象中,疫苗似乎是预防传染病的良器,但实际上恐怕很少有人真正了解疫苗是个什么东西。  相似文献   

5.
持续不断出现的问题食品让公众对食品安全格外关注,也因此而造成了对食品安全的一种恐慌。如何看待食品安全成为今天人们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级超强地震,引发海啸,导致福岛核电站泄漏,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和高度关注,再次引起公众对核辐射的恐慌.  相似文献   

7.
《科学之友》2020,(3):6-11
正一场正在无声蔓延的由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引发的疫情,让我们对病毒发起一场史无前例的"战役"。为防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继续传播和扩散,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维持正常的生产、生活和交通秩序,宣传有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正确的、权威的、专业的公众防护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小编总结梳理了一些实用的科普知识,对认识新型冠状病毒、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及如何做到科学防护、理性应对,避免产生恐慌心理,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探古究今科技求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史欣 《自然杂志》2009,31(4):233
2009年的夏天,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肆虐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一丝恐慌,但随着科研人员对其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疫苗的研制成功将指日可待。另一方面,考古学、生物学、天文学、地质学界却喜讯不断,研究成果跨越历史,横贯古今,引人诸多遐想……  相似文献   

9.
不良反应     
<正>疫苗接种计划一般在发展中国家会受到公众的欢迎,但是即使在这样的地方,疫苗接种还是很容易受到误传和误解。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一个天主教组织传播了破伤风疫苗有避孕效果的错误信息。天主教社区的破伤风疫苗接种率骤然下跌,直到公共卫生专家向梵蒂冈求助才解决了这个危机。解决这样的冲突可以成就或破坏一个接种项目。2003年,尼日利亚北部抵制了脊髓灰质炎疫苗,导火索是政治问题和当地民众对西方医药行业的不信任,以及有传言称该疫苗是一个给穆斯林杀菌的阴谋。公共卫生组织通  相似文献   

10.
牙医恐惧症是一种病。每一位接受过或即将接受牙医诊断的患者,都可能发自内心地感到恐慌。他们紧张、焦虑、恐惧,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心跳加快、血压异常、出汗、多语、肌肉紧张、而色苍白乃至晕厥。一位可怜的八岁英国女孩,甚至因拒绝看牙医而活活饿死。  相似文献   

11.
来势汹汹的反科学PaulKurtz著吴向红摘译奇怪的是,正当科学大踏步地前进、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改变着地球的面貌之际,一种反科学文化悄悄崛起了。在19世纪与20世纪上半叶,公众中洋溢着对科学的赞誉,其在爱因斯坦身上恐怕达到了顶点。今天,公众的情绪却急...  相似文献   

12.
<正>埃博拉病毒引发的疾病发现于1976年,期间曾有过几次暴发流行,但从来没有哪一次像2014年这次这样肆虐:发病数与死亡数都是历史最高,流行覆盖的地域也最为广泛。此时此刻,中国人不会忘记2003年SARS带来的危害,也会想起历史上其他重大传染病灾难带给人们的恐慌。公众在关注埃博拉出血热事  相似文献   

13.
温振国  周保罗 《科学》2007,59(1):35-38
2006年3月2日,世界著名的免疫学家、法兰西学院教授、法兰西科学院院士、法国巴斯德研究所前任所长库里尔斯基(P.Kourilsky)应邀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作了一个题为“当今是否是疫苗开发的黄金时代”的报告。本文根据库里尔斯基教授的报告内容,回顾疫苗学的发展历史及疫苗开发的一些特点.介绍公众对“当今是否是疫苗开发的黄金时代”这一问题的看法,并阐述库里尔斯基教授他个人对这些问题的科学见解。  相似文献   

14.
范晓 《大自然探索》2010,(10):33-36
自2010年4月初媒体报道广西东兰、贺州等地因地面塌陷出现一系列“天坑”以来。全国各地发现“天坑”的报导如野火蔓延,几乎不绝于耳。这给公众带来了很大的疑惑和恐慌:为什么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会有这么多的“天坑”频频出现?  相似文献   

15.
不要恐慌,如果你恰好需要在银河系搭乘飞船,这本从未在地球上出版过的指南书,会给你一些非常有用的帮助.另外,在很多文明世界,它已经成功取代了《大银河系百科全书》的地位,成为所有知识的标准储藏库,毕竟它比较便宜,哦不,是简短,以及在它的首页上用大而友善的字体印着"不要恐慌"四个字.  相似文献   

16.
<正>虽然我是一名医生,但是我从小就对改变自然的事情充满了抵触情绪,似乎"顺其自然与叛逆"的思想一直流淌在我不太滚烫的血液里。"接种疫苗"这件事,儿时的我也一直很迷茫,需要接种吗?接种就接种吧,还接种个没完!有必要这般坚持吗?接种疫苗的意义到底何在?如果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拿个小板凳,坐下来听陈医生科学解读一下接种疫苗这件并不简单的小  相似文献   

17.
别害怕     
难免焦虑 焦虑是人类的正常情感。当我们面对威胁或困难时,都能体会到因感触而激发的情绪。如果焦虑是一个较长时间存在的折磨,比如长期缺钱用,我们就把它称作烦恼;如果焦虑是偶尔出现的威胁,比如走到悬崖边上,或遇到一只狂吠的狗,我们则称它为害怕;突然出现的焦虑则归类为恐慌;比如一座城市面临大地震的威胁。不管是害怕的焦虑、烦恼的焦虑,还是恐慌的焦虑,对我们都是有益的。它们能促使我们避开危险的环境,趋向有利的环境,保证我们的正常生存。而恐惧也是一种焦虑,但它是一种很特殊的焦虑。与其他焦虑不同,它只是在对一种特殊环境和事物有强烈的情感反应时才产生的焦虑,是焦虑的综合反应──害怕、烦恼、恐慌。其实,产生恐惧的环境和事物大多并不构成真正的危险,多数人认为对这种环境和事物惊慌失措太不值得,比如人的恐高症、恐老鼠症、恐黑暗症都是属于此类焦虑。 焦虑在精神上可以引起长期的压力和紧张,使人精力不集中、易怒、失眠,而在生理上可以引起不规则心跳(心悸)、多汗、肌肉僵硬、疼痛、呼吸短促、头晕目眩、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状。这些症状经常被误认为是严重生理病变的征兆,而对这些症状的担忧又加剧焦虑对人的影响。 烦恼、害怕、恐慌和恐惧都是人类情感焦虑的...  相似文献   

18.
正本篇报道围绕2018年度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项目"乙型肝炎慢性化的多重新机制及治疗策略研究"展开,该奖项由复旦大学袁正宏领衔的团队获得。1981年,默沙东公司研发的一代乙肝疫苗Heptavax-B通过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审批上市。同一时期的中国,乙肝泛滥的情况要严峻许多。北京医科大学陶其敏医生顺着Heptavax-B的思路,于1975年7月1日研制出中国第一支血源性乙肝疫苗(这一疫苗根据诞生日期被命名为"7571")。由于经费短缺无法支持在黑猩猩中开展动物实验,1975年8月29日,陶其敏医生挺身而出,勇敢地在自己身上注射"7571"疫苗——"7571"疫苗最终大获成功。  相似文献   

19.
张田勘 《世界科学》2005,(10):38-39
几乎同一时间(2005年5月至6月),安徽省泗县大庄镇小学生接种甲肝疫苗、吉林省图们市接种流行性出血热疫苗和海南省东方市感城镇不軎村对婴儿接种乙肝疫苗,都导致接种出现异常反应,并有死亡发生:尽管事故原因还没有调查清楚,却使公众产生了疑问,免疫接种可靠吗?今后进行疫苗接种还有没有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正"打疫苗"是很多人对于疼痛和恐惧的最早记忆。国人一生中需要接种20多种疫苗,民间过去有"出过疹和痘,才算解了阎王扣"的说法,如今疫苗让我们远离了麻疹、天花和乙肝等疾病的侵袭。有种痛叫"打预防针",正是童年经历的重重"痛"的考验,才让我们更强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