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遥感是一门综合的对地观测技术,能够对地开展多视角、多层次、多领域观测。该技术是地灾调查、评价及监测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总结了遥感技术在地灾解译、易发性评价、危险性评价、风险性评价及监测方面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指出遥感技术和物联网技术之间“天-空-地-内”协同发展是未来地灾领域的重点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林志斌 《科技信息》2009,(27):I0038-I0038
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因而准确、高效地开展地震预报、监测、救灾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及现实意义。遥感技术具有获取信息快、信息量大、手段多、更新周期短,能多方位、全天候动态监测等优势,因此其可为地震预测、地震灾害调查及损失评估提供一种新的高科技手段。本文简要概述了遥感在地震中四个方面的应用,即震前监测预测、震后应急救援、灾害调查评估、灾后重建。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业干旱的监测、预警和灾损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干旱发生发展的实时监测、预警及后期影响评估.可最大程度地减轻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综述了中国农业干旱的监测、预警及灾损评估的研究与业务应用状况.对比了不同土壤水分监测方法.介绍了具有自主产权的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仪Gstar-1及基于MODIS数据构造的土壤水分遥感监测新指数--农田浅层土壤水分指数(CSMI),分析了中国的灾损评估状况.根据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将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洪涝灾害是长江中游地区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本文叙述了以遥感和地理信息的应用为基础,将多元资料复合^[1],快速、准确与全天候的对长江中游地区水灾进行监测的方法.介绍了RS和GIS支持下建立起来的监测系统的目标、技术路线、结构流程等,并进行了应用分析.以期利用高新技术手段为长江中游地区有关部门快速了解灾情、指定救灾方案和灾后重建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5.
王志松 《甘肃科技》2013,29(7):37-38
随着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和城市违法建设的增多,在灾后救援、灾后评估和城市规划、城市管理工作中对于掌握建筑物变化的情况越来越重要,应用遥感技术进行变化检测成为研究热点。通过基于图像增强和二次特征的方法以及阴影分析法进行了建筑物的变化检测研究。  相似文献   

6.
利用遥感技术和高分辨的航空图像,对南昆铁路百色至米花岭路段及其两侧的斜坡变形等灾点开展遥感调查。在此基础上探讨斜坡变形灾点的成因,通过引进斜坡变形趋势评判数学模型,对斜坡变形灾点的稳定性进行预测,并对斜坡变形的灾点和路段进行评价,给出斜坡变形的危害性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利用Landsat 8 OLI遥感数据提取云南耿马县甘蔗集中种植区,结合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erate-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MODIS)历史数据和野外调查数据制定甘蔗霜冻分级指标,通过多时相甘蔗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变化差异对2013年底耿马县甘蔗霜冻进行灾后监测评估。结果表明:利用Landsat 8较高分辨率及光谱可分性强的优势,结合非监督分类、监督分类以及归一化植被指数阈值剔除法可迅速有效地提取甘蔗集中种植区。甘蔗全生育期MODIS NDVI变化曲线表明,正常年份12月甘蔗NDVI平均下降0.03±0.01,结合野外调查制定的分级指标可对甘蔗霜冻进行有效评估,评估结果在空间分布上与实况相符合,面积统计结果误差小于6%。  相似文献   

8.
高原地区是地质灾害高发区之一,高陡边坡地灾对于工程建设和人类生命财产安全具有严重威胁。有限元分析技术在高陡边坡地灾监测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综述了高陡边坡地灾监测有限元分析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应用情况,重点介绍了有限元分析技术在高陡边坡地灾监测中的原理、方法和实现过程,并结合实例分析了有限元分析技术在高陡边坡地灾监测中的应用效果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9.
以受山洪灾害影响突出的云南文山城区为研究区,从承灾体属性特征和社会承灾能力二个方面探讨了城市山洪灾害易损性分析的方法;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影像为数据源完成城市土地覆盖类型解译,在此基础上应用GIS定量分析城市山洪灾害易损性.对承灾体属性特征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文山城区50年一遇山洪淹没范围内的承灾体中城市房屋建筑的易损性最大.对易损性要素中的社会承灾能力分析认为,由于文山城区段防洪河道行洪能力低,蓄滞洪能力弱,山洪灾害的易损性仍然较高,山洪对文山城威胁形势严峻.  相似文献   

10.
基于灾害系统理论对承灾体进行分类,对于有效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依据北京师范大学民政部/教育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的综合风险搜索引擎为灾情数据来源,从产业结构、灾害链和土地利用3个角度对中国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承灾体进行分类,并以郴州市交通承灾体为例,进行了脆弱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产业承灾体种类最多、面积最大,第二产业承灾体集中在电力行业,第三产业承灾体集中在交通运输业;"结构破坏"、"断电"和"交通阻塞"在灾害链节点处的承灾体脆弱性强;土地利用中大面积的林地和园地,线网状的交通网、电网和通讯网用地的脆弱性强;郴州市交通承灾体脆弱性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京珠高速公路郴州段脆弱性为全市最高。本研究可为灾情评估和减灾工程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基于EOS/MODIS数据的土壤水分遥感监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自1991年开始实施对地观测系统(EOS)计划以来,EOS/MODIS传感器的高时间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适中的空间分辨率等特点使其在干旱监测中具有突出的优势.纵观近年来国内外基于EOS/MODIS资料遥感监测土壤水分的理论、方法的发展和应用特点,可以分为5类:①基于植被指数类的遥感干旱监测方法,如简单植被指数、比值植被指数、归一化植被指数、增强植被指数、归一化水分指数法、距平植被指数等;②基于红外的遥感干旱监测方法,如垂直干旱指数法、修正的垂直干旱指数法等;③基于地表温度(LST)的遥感干旱监测方法,如热惯量法、条件温度指数、归一化差值温度指数、表观热惯量植被干旱指数等;④基于植被指数和温度的遥感干旱监测方法,如条件植被温度指数、植被温度梯形指数、温度植被干旱指数模型等;⑤基于植被与土壤的遥感监测方法,如地表含水量指数作物缺水指数法等.重点介绍了目前生物、物理意义较明显,比较成熟和广泛应用的基于可见光与热红外波段的改进型垂直干旱指数法(MPDI)、作物缺水指数法(CWSI)、地表含水量指数法(SWCI)、热惯量法(ATI)等;对各种遥感监测土壤水分方法的优缺点做出评价;指出利用高分辨率卫星资料(如EOS/MODIS和中国发射的风云三号极轨气象卫星250 m分辨率资料)进行农业干旱监测研究将成为主要的研究方向,"土壤-作物-大气"多圈层立体监测、多学科的融合将是解决提高旱情定量化监测精度、使之实用化和业务化的必由之路:最后,展望了遥感监测土壤水分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陈骁 《信息化建设》2011,(10):61-61
一体化容灾需要同时解决的两个问题是"数据不丢失,应用不间断"。其中"数据不丢失"是基础,那么,"应用不间断"的目标如何实现呢?基于CDP技术的应用容灾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爱数备份容灾家族的应用容灾方案。简单地说,整个容灾方案分为三个部分:生产服务器、容灾服务器和基于爱数容灾家  相似文献   

13.
以岷县十里铺标准图幅为研究区,基于Landsat-8 OLI(operational land imager)遥感影像数据分析了从1990~2018 年期间的植被覆盖度多年动态变化特征以及发展趋势。将多年植被覆盖度与相近年份的地质灾害点进行空间叠加对比,分析了植被覆盖度与地质灾害发生的时空对应关系,结合植被的水文效应以及力学效应探讨了植被的抑灾及致灾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研究区内植被先后经历了急剧退化~逐渐恢复~略微退化的发展趋势,历年发生的地质灾害点主要分布于裸地和低植被覆盖度区域。地质灾害点分布密度总体随植被覆盖度的增加而减少,呈近似负相关关系。植被并不是决定地质灾害发育的关键因素,植被的水文效应和力学效应具有抑灾和致灾作用。在研判地质灾害发生概率时应综合考虑植被覆盖度、大气降水强度、历时产渗流等特征。  相似文献   

14.
单体滑坡风险评估的二级模糊综合评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水文、植被和人为活动6个致灾指标,人口密度、工程设施和土地利用3个承灾因素,将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用于单体滑坡风险的评估.先在同类因素间进行初级评判,再利用初判的结果进行类间的二级评判.以青川窝前滑坡为例进行了二级模糊综合评判的实现,得出危险度为0.49,易损性度为0.067,危害度为0.033.  相似文献   

15.
阳谷县土地更新调查数据库是利用"3S"技术建立起来的业务运行系统,该系统所具备的功能可以满足县级土地资源的动态监测和及时更新.以阳谷县为例,探讨了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为代表的"3S"技术进行县级土地资源动态监测和更新的原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陈丹 《科技信息》2013,(8):41-41,43
我国有着丰富而复杂的生态系统,药用植物资源在不同的生态系统中都有分布。不同药用植物和不同生态环境中的药用植物具有不同的光谱反射特征,遥感可以利用这些药用植物的不同光谱特征来进行药用植物资源的监测。我国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种类繁多、生境各异,因此针对不同生境、不同生长习性的野生药用植物需要采用不同的调查方法进行研究。利用遥感技术进行栽培中药的资源量监测,其重点在于进行栽培药物的长势监测、病虫害监测、生长环境的动态监测等。本文针对这一特点,参考遥感技术在其他农作物的生长检测中的方法,对野生药用植物的资源遥感监测进行了详细的方法分析,给出了栽培药物的生长监测、病虫害监测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7.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在土地覆被变化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分析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在土地覆被监测中的适用性,以SPOT5和"资源一号"02C卫星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对两种数据的波段组合和数据融合方法进行分析评价,并建立相应的土地覆被解译标志,提取研究区2005年和2012年两期土地覆被信息,基于RS和GIS软件平台,从面积变化、土地利用动态度和转移矩阵3方面研究了土地覆被信息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有效合成和融合处理的高分辨影像最大限度地保持了影像的纹理和光谱信息,可以正确识别并提取地物变化边界线,研究成果可为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在土地覆被变化监测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8.
刘永继  汪乾友 《科技信息》2010,(36):I0030-I0030,I0032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过后,尽快恢复生活,是当前的首要任务,而灾后的生活重建是完成灾后重建工作的基础。汶川地震至今,在全国同胞的帮助下,灾后生活重建工作取得巨大成果,灾区民众生活已经全面恢复。然而,灾难带给人们的困扰并未彻底消逝。在灾后重建工作中,农家书屋的出现,对于灾后民众而言,既能满足物质上的需求,又能满足精神上的需要。灾后农家书屋的基本功能是解决灾区民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灾区农家书屋不仅具有其基本功能,还具有安抚灾区民众去除灾后阴影温暖人们的心灵的特殊功能。  相似文献   

19.
网络容灾系统的规划和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规划和实现了一种网络容灾系统,采用"本地数据中心+异地容灾备份中心"的系统架构,实现了网络容灾、数据容灾和应用容灾.整个系统具有很强的系统防护和灾难容忍能力,同时还改善了系统服务质量.经过实际应用,系统功能和性能均达到了网络容灾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青年科学》2008,(Z2):44-44
灾后心理辅导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应激阶段,涵盖了灾难发生和之后很短的一段时间。这段时间里,生存是第一任务,受灾群众会进行自救或营救他人,并从灾难中尽可能抢救财产。在这一阶段,人们联合起来对抗灾难,乐现地认为会很快回到灾害之前的情况,心理问题并不明显。第二个阶段是灾后阶段,一般是从灾后几天到几周之内。在这一阶段,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凸显出来,如果没有伴随相应的心理援助,他们马上就会因为发现灾难的损失和重建的困难,而感到强烈的失落。只有"心理救灾"与"物质救灾"同步进行,才能达到最佳的救灾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