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诗人毛泽东善于总结诗词创作的经验,并形成毛泽东独特的诗词观。即:诗言志;诗以情胜;诗要用形象思维;诗歌应当风格兼容;对旧诗、新诗持辨证观点;提倡民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诗歌语言应广纳博取;诗不厌改等九项。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诗词意新语工、独步诗坛.之所以如此,就诗歌创作的角度而言,一归于其激情燃烧的革命岁月;二归于毛泽东独特的人格力量;三归于诗人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继承与创新.此外,诗不厌改,也构成毛泽东的诗词观.  相似文献   

3.
情感美即诗歌的思想感情之美。陆机说:"诗缘情而绮靡。"没有感情就没有诗。感情是诗歌的灵魂,是诗歌的生命。诗歌以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优秀的古典诗词通过美的艺术形象、健康向上的情感,使人受到熏陶与启迪,表现了古典诗词的思想感情之美。古典诗词的思想感情之美:美在健康,美在真实,美在深刻,美在含蓄。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论诗     
毛泽东具有极为广博深厚的中国古典诗词素养.他对古典诗词美学理论作了较长时间的探索和多方面的阐发,其理论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现代旧体诗词乃至新诗的创作.他一生读诗、写诗、评诗,其理论和实践成果是毛泽东文艺思想总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我们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5.
在毛泽东诗词当中,典雅用词极其简炼、生动,透出一种古朴、庄严之气,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同时,毛泽东以口语入诗,使诗词语言获得了一种鲜活感和灵动感。雅俗兼备,是毛泽东诗词显著的语言风格。那么,英译文就应该如实再现毛泽东诗词雅俗兼备的语言特征,做到以雅译雅、以俗传俗。如此,译者方才算是忠实于原诗。  相似文献   

6.
深刻的哲理青春长驻,而诗歌中一些富于魅力和最深刻的东西也往往涵蕴在诗情与哲理交叉的区域。中国古典诗歌理论就很讲究诗的理趣,历代诗人在创作实践上把说理“带情韵以行”当作艺术上的一种追求,从《诗经》开始,直到当代毛泽东主席的诗词,几千年的古体诗歌创作给我们留下了无数情理兼具、情茂理精的优秀诗篇,受到读者深深的喜爱,以至谁都可以吟诵几首或几句理趣精妙的诗来。  相似文献   

7.
旧体诗词创作要健康发展,重点需要解决的不是"怎么写"而是"写什么"的问题,是诗词的人文品格与价值理性的问题。诗所以为诗",发乎情"且须"依乎咏"。旧体诗词创作要走出一片艳阳天,需要有对于诗歌本身的责任感,以及因人文关怀而激生的人性悯情。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诗词是毛泽东生平的光辉写照,也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诗要用形象思维”,又是毛泽东诗歌理论思想的核心。本论文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阐述毛泽东创作诗词的形象思维过程。第二部分阐述毛泽东创作诗词的形象化手法,即赋、比、兴手法。本论文对赋、比、兴的涵义有许多独特见解。特别是关于“兴”的解释.历来歧义纷纭、莫衷一是.本论文作者援古证今,提出了比较符合实际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苏词打破了诗词之间的界限,体现出词体不断向传统诗歌靠拢的趋势:题材上实现诗词合流,风格上诗词界限不断消弭,文本与音乐不断疏离,在功能上体现出由娱情向述志的转变,创作观念上诗词渐可等量齐观,技法上进一步向诗歌领域借鉴,这就是苏轼“以诗为词“的主要内容。苏轼之后词的诗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以诗为词“的创作方式,由“要非本色“逐渐为后来词人接受。  相似文献   

10.
苏词打破了诗词之间的界限,体现出词体不断向传统诗歌靠拢的趋势:题材上实现诗词合流,风格上诗词界限不断消弭,文本与音乐不断疏离,在功能上体现出由娱情向述志的转变,创作观念上诗词渐可等量齐观,技法上进一步向诗歌领域借鉴,这就是苏轼“以诗为词”的主要内容。苏轼之后词的诗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以诗为词”的创作方式,由“要非本色”逐渐为后来词人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