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使用防护带抑制微带线间串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减少耦合微带线间的串扰,在满足端接匹配的条件下,建立了印刷电路板(PCB)耦合微带线间串扰测试结构.通过有限元分析和实验测试,研究了在PCB微带线之间未加防护带和添加防护带对线间串扰的影响,考察了线间串扰对防护带的宽度和接地孔间距的依赖性.数值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为了获得抑制PCB微带线间串扰的最佳效果,防护带的宽度存在一个最佳值,使用此最佳值,近端串扰峰值衰减要比没有防护带时多9dB,远端串扰峰值衰减多7dB;使用增加宽度的防护带抑制非平行微带线间串扰同样有效;防护带上密布的接地孔间距必须满足一个临界条件;而接地孔半径的变化对串扰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2.
高速电路设计中通常采用保护线来减小平行微带线间的噪声干扰,不恰当的防护线端接方式使其变成新的噪声源会增加微带线间的串扰。本文从带防护线的微带线的等效模型出发,研究了防护线不同端接方式对串扰抑制性能的影响,利用ADS软件在开路、短路、匹配和接地四种端接方式下防护线对干扰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采用终端短路的防护布线可以在频段800MHz以下有较好的抗串扰性能;在1GHz以上频段可以采用接地孔连接到地的防护线,孔间距要满足临界条件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非理想返回路径对耦合/串扰等信号完整性问题的影响,主要基于实验测试,并结合理论分析就不完整地参考面对高速互连线间耦合及具有共同返回路径的高速互连线间串扰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不完整地参考面的槽缝对微带线间耦合的影响至少增加了15dB;而在槽缝中设置旁路电容之后,线间耦合至少改善了15 dB以上;不完整地参考面的槽缝使微带线间的串扰最多时增加了30 dB.因此高速互连线要获得良好的信号品质,保持传输线特性阻抗的连续性(保持互连线下方的参考面连续),尽量缩短地参考面电流返回路径,避免共同的信号返回路径是关键.由此总结出降低不完整地参考面高速互连线间耦合及串扰的设计规则.  相似文献   

4.
针对印刷电路板(PCB) 上高速信号线与电源线间的串扰问题,提出了运用简洁的RC 低通滤波网络减小互连线间串扰的方法.在分析串扰抵消原理的基础上,对传输电源信号的互连线终端串接一阶RC 低通滤波电路网络,对来自于干扰线上的串扰信号进行滤波,从而减小串扰来保证电源信号的稳定;通过理论分析,给出滤波电路中 RC 取值的近似计算公式.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方法在频率低于660MHz 时,可使串扰减少10dB 以上;当频率范围为660M ~ 1. 22GHz 时,串扰减少6-10dB;当频率范围为1. 23G-3G 时,串扰减少2-6dB.本文提出的方法与传统通过使用物理结构减小串扰的方法相比,串扰减小的效果比较明显,且电路易于实现,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5.
高速PCB中微带线的串扰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高速PCB中的微带线在多种不同情况下进行了有损传输的串扰仿真和分析,通过有、无端接时改变线间距、线长和线宽等参数的仿真波形中近端串扰和远端串扰波形的直观变化和对比,研究了高速PCB设计中串扰的产生和有效抑制,相关结论对在高速PCB中合理利用微带线进行信号传输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针对实际PCB中网络间的串扰特点,建构三线耦合均匀传输线模型,借助信号完整性分析工具Hyperlynx进行PCB布线前LineSim的串扰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增大线间距、减小介质厚度、加防护布线、一定范围内减小耦合长度和给攻击线、受害线端接合适的电阻都能减小串扰,降低串扰引起的噪音,改善信号完整性问题,合理的使用多种方法可有效解决串扰噪音。  相似文献   

7.
耦合微带线之间的串扰问题与其分布参数密切相关.本文采用有限元方法分别对接地平面之间的对称耦合微带线、均匀介质中的两条不对称耦合微带线以及位于介质层中的三条耦合微带线等耦合微带线结构进行建模,得到了三种结构的电势分布图,并计算了这三种结构的单位长度分布电容矩阵.与文献中结果对比,计算结果一致性很好,方法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8.
利用微分电路减小PCB上串扰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印刷电路板(PCB)上总线串扰的微分传输特性,提出了一种利用RC微分电路来减小传输线间串扰的方法.即在分析串扰抵消原理的基础上,在传输线终端利用RC微分电路对干扰线上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微分,获得与受扰线上的远端串扰信号幅度相近、相位相反的微分信号;然后用微分信号抵消受扰线上的串扰信号,从而减小串扰.同时给出了串扰抵消微分电路中参数取值的近似计算公式.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方法能够使串扰峰值衰减10 dB以上,与传统的从物理结构角度来减小串扰的方法相比,串扰减小的效果明显改善,且电路易于实现,代价较低.  相似文献   

9.
在高速互连设计中,信号完整性问题越来越突出,愈来愈严重的信号噪声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问题。分析了串扰仿真模型的优化方法,重点研究了耦合长度与饱和长度比例对近端串扰的影响、开关信号上升时间对远端串扰的影响和紧耦合微带线串扰模型的端接控制。运用信号完整性分析软件Hyperlynx建立仿真模型,对影响串扰的各种因素进行仿真分析,并总结其抑制和改善的方法,最后提出高速互连设计中减小串扰噪声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冯新宇  栾兵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17):4304-4307
目的是提出一种减少平行耦合微带线串扰的方法来指导印刷电路板产品的电磁兼容性设计,通过使用Ansoft公司开发的高频结构仿真软件(HFSS)对平行耦合微带线进行建模,对其空间电场分布进行仿真。最后讨论影响场分布的各个因素,得到减少微带线间串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为控制强信号线对弱信号线的干扰,在强信号线两边各插入了一列用金属填充的、顶端用微带连接的接地孔(简称保护线).利用FDTD方法对该结构进行模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模拟结果表明保护线的性能与信号的上升时间、保护线的高度、保护线的长度和起始位置等几个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2.
对窄道宽磁头边缘磁场进行了深入分析,导出了该磁场的三维解析表达式.结果显示,该表达式具有较高精确度,能够揭示窄道宽磁头最优化设计中几何参数的选择规律.在此基础上,讨论了边沿磁场对写入道宽以及读出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录像观察、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中国男子篮球队在第25届亚锦赛决赛上进攻区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中锋、前锋、后卫3个位置运动员的得分与伊朗队相比,后卫和前锋位置差距特别明显;(2)中锋运动员篮下区域攻击无明显优势,前锋运动员进攻区域分布为近投少中远投多;(3)后卫、前锋运动员技术不全面,篮下近距离得分和突破得分能力较弱。为尽快提高后卫、前锋进攻能力,缩短与世界强队的差距,中国队必须有针对性地进行科学化训练,培养全能的队员,努力改善进攻区域不平衡以及强对抗下得分能力较弱的状况。  相似文献   

14.
在微带和鳍线的直线法分析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计算由金属屏蔽和导体条带表面阻抗引起的导体损耗的方法。导出了计算公式。比较了用本方法算得的和实际测得的微带导体损耗,还比较了用本方法和谱域法算得的鳍线导体损耗。结果的良好一致性证明了这一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对称差分对共模电感的成因,并利用半波天线方法估计差分对的共模辐射.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计算差分对的共模辐射,估计了随着差分对布线向印刷电路板的边缘靠近时共模辐射的恶化情况和缩小差分对线距对共模辐射强度的抑制效果,并给出了高速互连的常用电平满足共模辐射规范下的布线规则,同时分析了保护走线对共模辐射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16.
基于倾斜狭缝光栅的自由立体显示串扰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由立体显示采用倾斜放置的狭缝光栅来减轻莫尔条纹的影响,却因此造成各视点图像之间的串扰.首先基于子像素判决提出一种定量计算串扰比的方法,建模得到光栅倾斜角度与相邻视点图像之间串扰比的关系.然后提出立体图像有效分辨率的概念,将串扰比引入其中,能够客观地衡量经过立体显示后得到的立体图像分辨率.此外,假设装配误差为随机变量,经由模型仿真得到串扰比误差与装配误差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基于倾斜缝光栅的自由立体显示设备中,各个最优观看位置的串扰比随着光栅倾斜角度的增大而增大,但是当光栅倾斜角取某些特殊值时,串扰比为局部最小值.  相似文献   

17.
光栅式自由立体显示中将光栅倾斜放置来平衡立体图像分辨率在水平和竖直方向的损失,并同时减小莫尔条纹的影响.但是,却因此造成了相邻视点图像间的串扰.串扰的存在降低了立体图像质量,且易引起观看者的视觉疲劳.本文在分析串扰产生原因的基础上,进行逆向推导,提出了一种减小串扰的方法.该方法通过调整合成图像中各子像素的灰度值来使串扰后的图像为原本应该显示的图像以达到减小串扰的目的.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