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诗歌是我国产生的最早的文学样式。赋、比、兴表现手法在诗歌创作中被艺术化地运用,标志着我国古典诗歌从洪荒走向成熟,也是区别于外国诗歌的重要标志之一。赋、比、兴在中国古代诗歌发展进程中,特别是在秦、汉时期,经历了曲折而艰难的历史演进。以《诗经》为主要标志的先秦诗歌创作,主要是赋、比、兴三者的融合,以《离骚》为主要标志的楚辞创作,比、兴凸现而赋退之后位;以"汉赋"为主要标志的汉代诗歌创作,"赋"又有复活之势。  相似文献   

2.
赋,为汉代文学的标志,故素称:“汉赋”。这种文学样式的出现,自然有其历史渊源,并非猝然出现西汉文坛。西汉初年的赋体作品,如贾谊的《吊屈原赋》,就有明显的楚辞印痕,因而文学史家称之为骚体赋迨。到枚乘的《七发》,汉赋的基本特征才充分地显现出来。它虽然富有韵味,但非诗歌,而属散文,又因汉赋一般规模宏大,大凡在千言以上,亦称散体大赋,以区别于汉初的骚体赋和汉来的抒情小赋。  相似文献   

3.
马善梅 《科技信息》2011,(28):153-154
盗墓文学作为一种崭新的网络文学样式,为中国文坛带来异样气息,本文中,作者试图从作家、作品、读者接受、隐含的问题等角度对"盗墓文学"兴起之源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4.
汉赋中表现出鲜明的国家一天下意识、浓重的历史情绪和高昂的政治热情,呼应着时代的共同主题,成为汉代社会精神的集中表现,是汉代文学宏大叙事的典型样本。  相似文献   

5.
刘勰不仅充分肯定了汉赋在文学题材的开拓、艺术手法的创新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还丰富了汉赋作家论、创作论、文体论的内容。刘勰的汉赋现集汉魏六朝汉赋研究之大成,堪称是唐前汉赋研究的高峰。  相似文献   

6.
汉代郡县制和封国制并行,汉初诸侯几同战国,文士奔走其间,楚王刘交及嗣子郢客、吴王刘濞、梁王刘武、淮南王刘安均以招纳文学之士驰名。汉代散体大赋形成的标志性作品《七发》创作于景帝时,作者枚乘有战国策士遗风,其渊源肇自楚辞的"讽谏"思想成为汉赋的重要特征之一。武帝时实行"推恩令"、盐铁专营、铸币权收归中央等改革,其执政后期,诸侯实力大损,殆同郡县。随着诸侯的式微,在皇权的笼罩下,文士殆同俳优,汉赋的"讽谏"思想也大为减弱,其文体向"颂"的方向发展。扬雄居西南僻隅,沿袭汉赋正统,其否定文学创作的观念正是赋学新思潮与旧观念冲突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汉代赋学论     
汉代的赋学与汉赋创作呈现了几乎同步的现象,赋的兴盛期,也即赋学史的发轫期。汉代涉及赋学的文字大多散见于史书或非专论赋的单篇文章中,它们为汉以后历代的赋学研究,树立了框架,奠定了基本的范畴。汉代赋学以儒家诗论作为时代的主要文学观念,以之衡量和评判赋的整体创作或赋家及其作品的优劣状况,从而使赋含有了实质性的功利价值,而不仅仅具有文学本身的唯美效果。  相似文献   

8.
汉赋批评踏着汉赋兴盛的步点进入自我的轨道,司马相如、司马迁缓缓拉开汉赋批评的惟幕,扬雄、桓谭、班固、张衡、王充等人接蹈登上汉赋批评的舞台,形成汉人批评汉赋的独特态势。汉人批评汉赋并不在意时空的距离,而以道德化的,理智审视汉赋这同时代、同社会的文学形式。批评者往往又是创作者,批评他人不免蕴含了自我的评价。这种状况不可能使汉人的汉赋批评达到绝对冷峻的程度,即使是扬雄晚年板着面孔说赋实质上强压着内的热能,有难以言表的苦衷。  相似文献   

9.
赋是中国文学史上一种独特的文体,在汉代达到鼎盛时期,而从古至今的读者对汉赋有着褒贬不一的复杂态度,不同的汉赋作者对汉赋创作也有各自不同的理论主张。通过期待视野、召唤结构及隐含的读者等读者批评的视角,或许能够对存在较大分歧的汉赋批评与理论有一个较为客观、全面的把握。  相似文献   

10.
陈太明 《广东科技》2009,(16):94-95
佛家主张"悟空",于是有所谓"空即是色,色即是空"之真言."理性之美"是汉赋美的本质,这是冷成金<试论汉赋之美的本质>(<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8,5)提出的.何新文<赋家之心苍括宇宙>(<文学遗产>1986,1)总结汉赋"以大为美"的特点,认为具体表现在追求体制的宏大、展示力量威势无比巨大的大美、展现阔大无比的想象境界.  相似文献   

11.
关于汉赋兴盛的原因,论者历来多从楚辞上寻根溯源。本文通过对汉赋创作过程、形式内容的精密分析,特别指出汉赋的兴盛是由汉一代浓郁的方士文化氛围的直接影响所致。汉赋事实上是方士文化在文学领域里具体而形象的拓展,汉赋在接受楚文化的微弱影响同时又摆脱了楚文化,这样便形成了具有强烈方士文化意味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12.
汉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鼎盛时期。汉代的经济、文化全面繁荣,而城市又是其集中体现。汉赋是汉代的主流文学,它充分反映了汉代的时代精神及历史风貌。汉赋对汉代的城市生活有充分的展现。本文试分析一下汉赋中所反映的城市生活。  相似文献   

13.
诗歌是创作主体的情感情绪“显然外化”的文学样式,也是较其它文学样式更贴近时代情感、时代情绪的文学样式,对李金发象征主义诗歌创作时代背景的梳理,可以看出他由“热血青年”到“追求荒诞美”的生命历程、其诗歌“社会情绪化”的过程,以及“否定”、“逃遁”的社会情绪特点。  相似文献   

14.
大庆精神不仅影响了一个时代,而且还影响了文学,甚至产生了一种新的、以专门歌颂大庆油田生产、生活的散文,笔者命名为油田散文。本文从油田散文的形成、油田散文在弘扬大庆精神中的作用以及油田散文因传播大庆精神而成为了文学题材的一种新样式等角度,论述了油田散文中所蕴含的大庆精神元素。  相似文献   

15.
宋玉赋首次将“赋”作为自觉的文体脱离先秦“诗”的襁褓,标志中国文学由《诗经》而《楚辞》到“汉赋”演变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宋玉的宫廷赋,在内容上自抒情怀,文思尚美,寓庄于谐,使赋体的纯文学化倾向得以宏扬、发展;而其创作形式,也为汉赋奠定了艺术基础。  相似文献   

16.
冉思玮 《科技信息》2012,(22):177-177
十七年文学时期中的"红色文学"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样式,它与战争文化心态有着紧密的联系,考察它们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产生原因,将有利于对特定时期文学形态的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诗歌在产生之初曾与音乐有着紧密的联系,而出现于齐梁时期的"永明体"让诗歌走上了脱离外在音乐,独立发展的道路.在经历了唐代的"声诗"阶段后,诗歌在宋代几乎完全丧失了入乐的功能,成为了一种单纯的文学样式.本文试图从诗歌、音乐两个方面入手,探求诗歌在由唐到宋的转化过程中,其外在音乐性丧失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贾卉 《长春大学学报》2002,12(4):64-67,73
汉赋四大家有三位出自巴蜀之地。司马相如、王褒、扬雄三人生活的时代虽然不同,但都代表着其时汉赋创作的最高水平。本文从不同侧面证析这在个的创作特点及其对赋史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媒介变革的时代,各种新的艺术样式层出不穷.影像艺术作为一种电子媒介被运用于现代艺术中,成为新媒体艺术中典型的艺术类型.随着影像艺术的日益成熟与发展,它在各种艺术展览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影像艺术因其特殊性而成为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消弭了展览空间,另一方面,使得影像艺术的"情境空间"和"互动空间"获得了极大的延展.  相似文献   

20.
就作品篇目和作者数目的比例而言,“文革”农村小说可以说是现当代文学史上最大的。造成这种文学样式畸形“繁荣”的原因很多,但特殊的时代生活基础,文学界持续不断的理论倡导和作者们与之相应的艺术追求,无疑是最主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