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溃疡性结肠炎(UC)为目前未查清病因的直肠、结肠炎症,病情迁延,难以根治.在现代医学研究中,动物实验模型研究占重要地位.选择建立合适的动物疾病模型,为探讨其病因,研究其疾病规律以及开发研制治疗药物等提供合适的条件.  相似文献   

2.
《创新科技》2012,(1):33
<正>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宣布,该校研制的艾滋病疫苗获得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将于2012年开展人体试验,检测其预防艾滋病的效果。这是目前加拿大研制的首个艾滋病疫苗。该校研究小组利用基因技术改造艾滋病I型病毒,使其不具备致病性,再将其制备成疫苗。初步药理实验结果显示,这种疫苗能刺激强烈的免疫反应,起到预防艾滋病的作用,并且没有出现副作用。  相似文献   

3.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教授伊恩&#183;弗雷泽开发的皮肤癌疫苗在动物试验阶段取得成功,最早可望在2009年开始人体试验。这种疫苗针对乳头状瘤病毒,这种病毒能把异常皮肤细胞转化成癌细胞。弗雷泽称,目前尚不清楚多少皮肤癌由乳头状瘤病毒所致,但是从全球范围看,至少5%的癌症由乳头状瘤病毒所致。  相似文献   

4.
艾滋病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传染病之一.艾滋病作为死亡率极高的疾病,目前尚未有完全治愈的药物,也未研制出有效的疫苗.因此,教育是预防艾滋病的最好"疫苗".师范院校肩负着培养师资的任务,可以采取多种教育模式相结合,为将来作为教师开展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5.
美国GeoVax公司2月6日宣布,根据初期结果分析,公司进行的两项艾滋病疫苗I期试验均获得了成功。试验所用的GeoVax艾滋病疫苗,是专门为已感染了HIV-1病毒的人所设计的,疫苗的作用在于阻止病毒在人体内发展成艾滋病。通过对志愿者注射GeoVax疫苗1/10剂量的试验结果显示,疫苗不仅安全,而且引起了人体出现正常免疫反应。随后进行的全剂量疫苗注射试验结果同时表明,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如果全剂量试验成功,公司将考虑进行II期试验。  相似文献   

6.
动物模型在中医药理论形态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物模型在中医药理论形态学研究中的应用施玉华,马正立上海中医学院组胚教研室以动物复制各种人类疾病模型,进行关于疾病的病因学、发病学及后果的研究是促进医学研究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手段。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医药基本理论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重视,除了从临床对人体...  相似文献   

7.
 对近来有关基因修饰猪作为人类疾病模型的研究进行综述。建立疾病动物模型有利于探索疾病的致病机制,开发治疗药物和诊治途径,是人类疾病临床前研究的重要环节,对实验到临床(B2B)的转化医学研究至关重要。通过基因修饰手段获得的带有人类疾病的模型动物具有遗传稳定性和来源的可重复性,对相应人类疾病的研究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与人类生理特征具有诸多相似性,猪可以作为良好的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并且比传统的啮齿类疾病动物模型更具有优势。随着大动物胚胎操作技术和基因操作技术的日渐成熟,近年来对通过基因修饰猪建立的人类疾病模型的研究进展也逐步加快。  相似文献   

8.
艾滋病疫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初,在全球六大州19个国家共有35个艾滋病疫苗候选进入了人体早期临床实验。选用的抗原一般均着眼于诱导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双重效果。从疫苗的存在形式上看,可供选择的HIV候选疫苗包括下列几种:传统疫苗(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合成肽和蛋白亚单位疫苗、DNA疫苗以及活载体疫苗。目前新型疫苗研究策略包括抗原改造加强免疫原性、免疫佐剂协同以提高疫苗免疫反应强度;新型免疫策略包括初免/加强免疫策略和粘膜免疫策略。由于粘膜感染是艾滋病病毒感染的主要途径之一,因而,探索经粘膜免疫是未来疫苗发展的重要方向。中国艾滋病疫苗研究领域的现状是挑战与机遇并存,需要相关领域专家的共同努力,以促进我国艾滋病疫苗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生命科学及其相关学科的研究进展,包括用细小细胞组织培制成动脉血管的研究、转基因动物的研究、生物病毒农药防治虫害的研究、蛋白质死亡机理及免疫系统疾病(包括癌症)的研究、抗衰老蛋白的研究以及复合型艾滋病疫苗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刘俊 《科技潮》2011,(9):22-25
艾滋病(AIDS),全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因为感染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通过杀死人体内的免疫细胞、降低人体的免疫力,使患者失去防御能力,最终死于机会性感染。从上世纪80年代发现至今,全世界超过3300万人感染HIV。虽然全世界众多医学研究人员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至今尚未研制出根治艾滋病的特效药物,也没有可用于预防的有效疫苗。  相似文献   

11.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是丙型肝炎的病原体,是导致输血后肝炎和非甲非乙型肝炎的主要致病因子。HCV感染常导致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HCV在细胞内和动物体内复制能力很差,没有理想的细胞模型和动物模型。丙型肝炎目前尚无疫苗,还有很多病人在等待治疗。研制预防性和治疗性疫苗,以控制HCV感染有着重要意义。经过几代科技工作者的努力和奉献,丙型肝炎疫苗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用核酸疫苗作首次免疫,用多肽疫苗或树突状细胞疫苗作加强免疫,不但有预防作用,而且有治疗效果。核酸疫苗将为改善人类和动物健康作出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2.
在医学研究中,用转基因动物的方法研究基因的表达调控与疾病发生的关系、建立各种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已经为许多疑难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提供了十分有用的资料。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人类对疾病的研究已经深入到基因水平,特别是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  相似文献   

13.
不论是在人类医学还是在兽医学中,疫苗接种是预防和控制疾病发生和传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疫苗以及其他生物制品的生产是一个生物学过程,其本身具有可变性,因此,除了对所有生产程序进行严格控制,确保稳定的生产程序外,还需要利用科学可靠的试验方法,包括动物试验,对其产品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检验,以确保疫苗的安全和有效。目前动物试验仍是主要质控方法之一,在我国生物制品规程以及欧洲药典和欧共体、WHO和国际兽疫局的指导方针中都以法规的形式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相似文献   

14.
<正>近日,美国斯克利普斯研究所(Scripps Research)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型艾滋病疫苗,猴子实验显示,接种这种疫苗能保护它们免受与人艾滋病病毒相似病毒的感染。这为防治艾滋病带来了新希望。相关研究论文Vaccine-Induced Protection from Homologous Tier 2SHIV Challenge in Nonhuman Primates Depends on SerumNeutralizingAntibodyTiters近日发表于免疫学杂志Immu-  相似文献   

15.
媒体纵览     
<正>英国《nature》可防艾滋病已知毒株的新药问世开发艾滋病疫苗是全球面临的重要任务和挑战。尽管艾滋病病毒已发现30多年,但由于其多变和多样性,迄今还没有一种针对该病的疫苗能投入使用。传统疫苗的思路是通过接种来激发人体免疫反应,美国科学家日前则研发出一种基于基因疗法的"强力"新药。这种名为e CD4-Ig的新药可以通过伪装把病毒"拒之门外",从而取得保护效果。试管  相似文献   

16.
 蚊子叮咬人类能将它携带的多种病原体不断传播,使疾病(比如登革热、疟疾等)大规模爆发。英国西克生物技术集团通过研究蚊子体内蛋白质开发出针对蚊子唾液的AGS-v疫苗。在被蚊子叮咬后,接种该疫苗的人的免疫系统就开始工作,杀死致病菌。近日,针对该疫苗的Ⅰ期临床试验由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宣布启动。研究者们的梦想是AGS-v疫苗能使人类对蚊子传播的所有疾病免疫。  相似文献   

17.
张树义 《科技潮》2005,(6):38-40
近年来,随着艾滋病、登革热、埃博拉、莱姆病、尼帕、SARS等新发传染性疾病的不断出现,人类的生命与生活受到极大影响,经济遭受巨大损失,也使得人们开始思考一个问题:传染性疾病的出现为何越来越频繁?危害人类的六大传染病艾滋病艾滋病目前在全球每年造成200万~300万人死亡,同时治疗艾滋病每年要花费50亿美元。尽管关于艾滋病的起源还有争议,但它从非洲的非人灵长类动物传播给人类已是不争的事实。登革热登革热存在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在60多个国家和地区流行,有近20亿人口受到感染的威胁。当前,登革热有急剧扩大流行的趋势,其原因之一是…  相似文献   

18.
正德国研究人员22日报告说,他们正开发一种新方法,有望帮助患者从体内清除艾滋病病毒。目前动物实验已取得成功。艾滋病病毒与其他逆转录病毒一样,在繁殖时其遗传物质会整合到人体宿主基因组上进行复制。虽然目前的抗逆转录病毒疗法可有效抑制艾滋病病毒繁殖,但却不能根除这类整合性病毒。因此病毒可以在治疗期间潜伏休眠,一旦治疗中止,又重新开始复制。  相似文献   

19.
疾病动物模型是开展医学研究及药物研发的重要支撑工具。 本文将可伸缩的大数据检索技术应用于疾病动 物模型检索,提出一种基于 ElasticSearch 的疾病动物检索平台技术方案。 系统包含采集服务、基础数据库、弹性检 索、用户数据库及第三方应用开发四部分。 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关系型数据库构建文献检索,该技术能够提供灵 活、快速、高效的海量数据检索解决方案,并为后续智能挖掘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建立的七自由度非线性车辆模型、线控转向模型、轮胎模型和转向阻力矩模型作为动力学研究基础,基于LabVIEW PXI开发了汽车线控转向(steer-by-wire, SBW)系统硬件在环试验台,其总体结构包括转向盘总成、转向执行总成、控制器、信息采集系统以及阻力模拟系统;通过LabVIEW中建立的数据传输模块将CarSim输出数据与传感器采集数据快速传递给控制器,实现对路感电机和阻尼模拟伺服电机的转矩控制。对转向盘和转向轮分别进行的路感模拟试验和负载模拟试验结果表明,转向盘转矩和转向轮负载力矩都能较好地模拟出车辆实际的变化情况,且力矩变化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通过转向盘能够间接感知前轮转向负载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