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葛莉  吴培熠 《科技促进发展》2023,19(11):659-667
政府数字化转型关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成为理论和实践中关注的重要问题。本研究基于TOE框架,以A市B区的31个政务信息化项目为研究对象,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从技术、组织、环境3个层面对影响政府数字化转型绩效的多重因素进行组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存在影响政府数字化转型绩效的3种组态模式,分别是组织驱动型、技术-组织双驱型、技术-组织-环境全驱型。通过对比3种模式,发现政企协作、领导重视、信息化基础在高绩效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部门型和全区型两类不同的项目中,高绩效影响路径不同,全区型项目更需要组织因素的支持。  相似文献   

2.
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深刻影响着企业的变革转型。制造业企业如何利用数字技术培育数字化能力以提升服务化能力,进而提高服务化绩效,是能否抓住技术变革机遇进行服务化转型的关键。研究基于企业能力理论,构建从数字化能力到服务化能力,再到服务化绩效的逻辑框架。通过对430份制造企业调查数据的检验,验证了数字化能力通过服务化能力正向影响服务化绩效的理论机制。结果显示,数字化能力通过制造能力和服务能力影响服务化顾客绩效,同时,不同数字化能力影响服务化顾客绩效的路径机制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3.
创新是推动区域发展变革的关键因素,同样对数字化发展有重要驱动作用.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理论,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 QCA)方法,以中国31个省份(直辖市、自治区)为样本,研究创新驱动区域数字化水平提升的组态路径.结果表明:(1)各单一创新要素均不构成驱动高、非高数字化水平的必要条件,数字化水平是多种创新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2)存在4条驱动高数字化水平的组态路径,按其核心条件差异可分为“技术-资源支撑型”“主体-环境协同型”“知识-政策-资源-环境联动型”等三类组态路径;(3)存在4条非高数字化水平的组态路径,按其核心条件差异归纳为“人才-经费短缺型”“知识-政策匮乏型”和“主体-资源抑制型”等三种类型的组态路径.  相似文献   

4.
党的二十大将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创新作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内容。营商环境是以地方政府为主的市场关键外部环境,其服务企业创新发展已成为领域研究热点。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对我国32个地区2020年的截面数据分析发现,6种营商环境的资源能力都不能单独作为专精特新企业创新的必要条件,但创新环境作为核心条件发挥了较为普适的作用。营商环境的各能力要素会形成5种驱动创新的多样化组态,不同资源禀赋和实际情况地区的要素组态存在异质性。进一步的分析识别出“政府-环境联动型”“服务-环境补充型”“服务-环境协同型”3条创新驱动路径。组态的空间差异分析还发现,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会带来营商环境组态的明显差别,并影响创新驱动。  相似文献   

5.
技术创新对于服务型制造企业获取和保持长期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然而,服务型制造企业提高技术创新水平的内在机制尚不明晰。因此,基于资源基础理论视角,结合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利用35家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样本的数据进行研究,从组态视角分析引致服务型制造企业实现高技术创新水平的条件组态。研究发现:冗余资源、资产性质、数字化能力、创新能力和服务能力等均不是引致高技术创新水平的必要条件;存在5种引致服务型制造企业实现高技术创新水平的条件组态,具体可以归纳为轻资产企业高技术创新水平的实现组态(创新驱动型和服务主导型)、重资产企业高技术创新水平的实现组态(数字创新型和路径依赖型)和中等轻重资产企业高技术创新水平的实现组态(数字化服务型)3种模式;企业数字化能力的建设要结合数字化与已有业务之间的关系来判定,当二者为平行关系时,企业不应盲目投资数字化,以免造成业务的紊乱。基于资源基础理论,实证检验了财产性资源(冗余资源、资产性质)与知识性资源(数字化能力、创新能力和服务能力)促进服务型制造企业技术创新的协奏机制;此外,解析了服务型制造企业创造价值的内在机制,并且就数字化对服务型制造企业...  相似文献   

6.
科技金融是科技创新的基础性支撑要素,促进科技金融发展对于助力区域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构建科技金融助力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整合性分析模型,并以中国内地31个省域为案例,从组态视角探讨了科技金融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的组合因素和提升路径。研究发现:(1)科技金融并不能通过单个变量达到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效果,而是通过条件组态形式发挥作用;(2)科技金融促进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路径有4条,可归纳为3种构型,分别为“资源-环境”型、“技术驱动”型和“全维驱动”型,技术条件在其中发挥主要作用,全维驱动型分布最普遍;(3)科技金融抑制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路径有4条,亦可归纳为3种构型,分别为“技术-环境”不足型、“资源-环境”匮乏型和“全维驱动”缺失型,环境条件在其中发挥关键作用,全维驱动缺失型分布最普遍。  相似文献   

7.
以中国73家能源行业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组态分析思维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uzzy set 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简称FsQCA),基于能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理论,将市场化水平、环境管制、企业规模、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设为前因条件,探讨影响能源企业履责差异的多重复杂因素和复杂因果机制。研究结果显示,能源企业高履责绩效的驱动机制分为外部约束主导型和内部治理主导型2条路径,外部约束主导型包含2条子路径,内部治理主导型是大企业、高盈利和低负债的联动匹配;产生非高履责3种组态的主要原因为企业内部治理差或者外部约束力不强。由此提出政府要加快市场化建设、加强环境规制,企业要践行低碳要求、加强内部治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下,我国经济正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技术升级是企业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但在现阶段下,我国技术创新还处于较低水平,存在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而跨国并购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典型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实践证明,通过跨国并购实现技术转移,能够激发企业创新积极性。因此,探讨技术密集型企业跨国并购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影响的组态路径,对于推动国家技术创新水平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我国与东道国之间往往存在技术、制度、文化等显著差异,因而需要结合多因素考虑。以跨国并购理论为基础,应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究技术密集型企业跨国并购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路径及机制。首先,明确了制度距离、文化距离、技术吸收能力、并购经验、并购规模和并购股权比例对跨国并购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其次,收集和整理沪深两市2011—2019年参与跨国并购的技术密集型企业技术创新数据和相关并购资料,对前因条件进行测量与校准,并应用fsQCA软件进行必要分析和组态分析。最后,根据高绩效组态分析结果,将有助于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我国技术密集型企业跨国并购组态归纳为6种:效率驱动型、外部压力型...  相似文献   

9.
基于多主体价值共创视角,选取81家大型制造业企业作为研究样本,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探讨组织内、组织间及外部环境3个层面因素的组态效应对公司创业强度的影响机制,得出3种产生高公司创业强度的等效组态,分别为“地利助推型”“人和驱动型”“互动主导型”,并进一步阐释各组态的内涵特征与要素间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0.
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迫使制造企业亟需通过数字化能力助推正在彻底重新定义的业务流程和商业模式转变。浙江作为数字化改革先行区,数字化综合发展水平位居全国第一。以160家浙江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实证结果发现数字化能力具体通过感知、应用和融合助推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消费者导向和技术导向对数字化能力的发展有显著正向影响,且数字化能力在战略导向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研究基于组织流程视角,完善了数字化能力和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概念的界定,阐明了数字化能力助推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逻辑,验证了数字化能力与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可行路径,丰富了数字经济的理论,对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数字创新的驱动要素,基于资源基础理论与动态能力理论,探讨大数据分析能力对企业数字创新产生的影响以及不同组织能力在此路径中的作用。进一步提出研究假设,构建理论框架模型,对285份来自企业的有效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大数据分析能力对数字创新及3种组织能力均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动态能力与创造性即兴能力在大数据分析能力与数字创新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而自发性即兴能力不具有中介作用。在理论上揭示了不同组织能力在大数据分析能力与数字创新之间的影响路径,在实践上明确了企业需要重视大数据分析资源的开发与相关组织能力的培养,从而提升数字创新水平。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众创空间参与新创企业供应链协同治理的影响因素,以我国31个省域为研究样本,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fsQCA),选取众创空间内、外部及新创企业内部的7个前因条件,从条件组态视角探讨众创空间参与新创企业供应链协同治理的影响因素与发展路径。结果显示,众创空间参与新创企业供应链协同治理需要多条件组态发挥作用,根据新创企业及其供应链需求差异,协同治理路径形成众创空间硬件投入与供应链融资交互驱动型、众创空间合作投入与供应链融资交互驱动型、供应链融资与创新资源主导的全要素驱动型、众创空间合作投入为核心的单要素驱动型4种模式。  相似文献   

13.
吕勇  沈文欣 《河南科学》2023,(5):747-754
为揭示PPP项目落地背后多重条件间的复杂互动本质,选取国内2017—2020年838个PPP项目作为案例,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方法进行组态分析,研究影响PPP项目落地必要性条件,通过对落地成功和落地失败案例进行对比分析,探索影响PPP项目落地的关键路径.研究结果表明:(1)社会资本融资能力是影响PPP项目落地的必要条件,验证了可融资性对于PPP模式的关键意义;(2)影响PPP项目落地成功的组态路径分为社会资本推动型和政府主导型,影响PPP项目落地失败的组态路径分为制度环境约束型和经济环境约束型,经济环境、制度环境、政府能力、企业能力是影响PPP项目落地的核心条件;(3)可结合环境特点和产业优势选择合适的PPP项目进行开发,构建符合地方发展规划的PPP+产业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4.
在数字经济背景下,企业数字化能力是转型升级过程中的基石。将企业数字化能力分解为数字基础设施、数字管理能力和数字战略能力等3个维度,并引入内部因素中的组织文化和外部因素中的网络嵌入这2个调节变量,对860家中小企业的创新绩效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数字化能力的3个维度变量均会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促进作用,并且组织文化和网络嵌入在数字化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起部分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5.
吴和成  凤君仪  陆晓霞 《河南科学》2023,(11):1669-1677
选取34个典型企业的环境事件案例,用必要条件分析法和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法,探讨导致中小企业环境责任缺失的关键影响因素与组态路径.研究发现:(1)环境自律机制混乱与缺失是引发中小企业环境责任缺失的核心条件.(2)中小企业环境责任缺失存在3种前因组态,即道德舆论-组织控制型、强制监管-组织控制型和强制监管-经营理念-组织控制型.(3)政府、社会化群体和企业作为3个独立机构相互作用,包含企业的任意两方出现问题均会导致不良结果.(4)强制性监管效能低下的情境下,社会化监督难以对中小企业环境履责产生有效干预.  相似文献   

16.
面对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日益突出的数据安全问题,构建企业数据安全风险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并识别关键影响因素,可提升企业数据治理能力,更好地助推企业数字化转型,应对数据安全风险。文章基于企业数据安全的内涵和特点,从环境、技术、组织3个维度构建企业数据安全风险影响因素的结构框架,使用DEMATEL方法分析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根据影响因素的中心度和原因度构建因果关系图。根据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识别出数字化转型下的企业数据安全风险的关键影响因素,认为外部人员的恶意行为、访问记录和监控设置、内部威胁等因素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创新科技》2020,(1):80-86
中国经济正处于结构性改革、提升发展质量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发展数字经济以促进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本文在系统阐述数字创新理论和规律、数字创新驱动下数字经济的形成与发展的基础上,探讨了数字创新驱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路径和作用机制,提出"促进原生数字化创新模式的涌现与完善"和"对既有产品与生产流程的数字化改造以及数字化思维催生产业发展新方向"的两条基本演进路径。同时,围绕产业发展智能化、高端化,定制化、敏捷化,品牌化、国际化以及生态化和体系现代化的升级四个层次,具体分析数字创新驱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最后,本文就数字创新驱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从"树立产品质量驱动理念、以重大应用场景拉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核心企业主导生态体系构建、包容性制度环境保障以及领军跨领域人才培养"等维度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8.
如何提升供应链弹性是供应链管理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基于资源基础理论,文章探究了数字化能力、供应链协作对供应链弹性的影响机制。以216家国内制造业企业为研究样本,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了不同类型数字化能力(数字感知能力、数字运营能力、数字资源协同能力)对供应链协作的影响,以及供应链协作对不同类型供应链弹性(外部弹性、内部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感知能力、数字运营能力和数字资源协同能力对供应链协作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供应链协作对内部弹性和外部弹性分别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研究建议企业应加强数字化能力建设,通过资源共享等方式强化与供应链伙伴间协作,塑造更具弹性的供应链。  相似文献   

19.
山红梅  李英 《科技促进发展》2020,16(12):1594-1602
作为企业转型的源泉,创新对中小企业实现转型目标极为重要。本文结合TOE框架,从技术,组织,环境等3个方面提出了9个影响创新驱动经济转型的因素,通过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研究了各创新驱动因素对中小企业转型的影响程度。从而弥补了相关创新驱动转型的理论研究缺乏实证分析以及影响因素不全面的缺陷。研究结果:中小企业转型的各驱动因素中,技术研发能力对中小企业转型的贡献率最大,其次依次是信息化水平、技术研发投入、竞争压力、市场需求、企业规模和政府扶持;闲置资源对驱动中小企业转型不存在影响;技术研发能力——创新行为——转型是促进企业实现转型目标最为关键的影响路径。  相似文献   

20.
<正>数据驱动已成为数字经济时代企业运作的核心特征,也是现代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主线和关键。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对各行业的影响,将会伴随企业和用户习惯的形成,从短期转变为长期,带来更深层次的数据驱动。而数据驱动型企业也将在数字化转型趋势下加速发展。近年来,发展数字经济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数字经济增速显著高于同期GDP增速,成为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数字经济时代催生了大量以数据为生产要素的企业,数据驱动企业经营管理理念转变,促进企业持续增长和创新发展。数字化转型按下加速键的同时,新冠病毒感染疫情亦加速了数据驱动型企业逆势成长。受到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影响,传统企业的线下业务开展受阻,面向消费者端的各环节加速线上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