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针对先进制造模式服务型制造,构建了面向服务型制造模式的云服务资源共享模型。在分析服务型制造资源特征基础上,提出了云服务资源和云服务平台资源池概念,通过服务资源统一建模、服务资源匹配、服务资源优化,实现了制造资源服务化和过程服务化。采用本体方法对云服务资源进行分类描述,利用语义和向量距离分类算法实现制造资源智能搜索。最后,以PLM软件资源为例对以上模式及实现关键技术进行试验验证。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服务资源共享模型能满足新型的服务型制造模式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随着全球经济结构的改变和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若完全依赖传统的生产型制造模式,则制造企业很难继续保持竞争力。实践中发现,依托主业向产业链中的服务环节延伸能够为制造企业带来新的竞争力优势,因此服务型制造应运而生。依据企业竞争力评价理论,以中国A股33家典型服务型制造企业作为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当前阶段服务要素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至关重要,从拓宽服务项目种类和培养系统性服务能力横纵两个方向提升企业综合服务能力,是服务型制造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同时,改善和挖掘传统竞争要素指标的潜力,是提升服务型制造企业竞争力的另外一条路径。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数字中国建设和绿色发展战略的持续推进,企业数字化能否推动绿色技术创新引发了学术界和实践界的广泛关注。基于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考察了企业数字化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具体影响效应和内在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对绿色技术创新存在显著的促进效应;分维度检验结果表明,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区块链技术以及数字技术应用等均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且在一系列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后,研究结论依然成立。影响机制分析显示,企业数字化的绿色技术创新促进效应主要是通过提升企业社会责任表现、缓解融资约束以及加大研发投入等方式实现的。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国有企业、存在政治关联的企业以及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的企业中,企业数字化对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效应更为明显。研究结果为数字化时代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也为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和绿色转型提供了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4.
发展服务型制造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然而,如何有效发展服务型制造,学界尚未达成共识.并且已有研究多聚焦制造业成熟情境,较少关注制造业方兴未艾的新兴国家情境中服务型制造的发展问题.本研究在产品与服务内在联系梳理的基础上,识别制造企业发展服务型制造的内在优势.从规模和范围两方面出发,探讨产品与服务替代与互补的内在张力,以及发展服务型制造"既要授人以渔又要授人以鱼"的内在逻辑.通过案例研究方法,基于制造企业行业技术领先程度不同,初步提出我国发展服务型制造的现实路径,以期为我国发展服务型制造提供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5.
基于SOA的网格化制造模式及体系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解决动态、分布与异构制造资源的集成与共享,实现合作伙伴间的商务协同、制造协同、供应链系统,在网络化制造理论与技术基础上,提出了基于SOA(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面向服务的架构)的网格化制造模式,以解决动态联盟企业或虚拟组织中各种物理和逻辑资源的共享和集成问题.分析了网格化制造的功能模型,构造了包括应用层、工具层、企业建模层、业务逻辑表示层及基础支撑平台等层次的体系结构,在此基础上,基于消息中间件和消息传输技术建立了网格制造单元的消息通信模型.  相似文献   

6.
创新是推动区域发展变革的关键因素,同样对数字化发展有重要驱动作用.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理论,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 QCA)方法,以中国31个省份(直辖市、自治区)为样本,研究创新驱动区域数字化水平提升的组态路径.结果表明:(1)各单一创新要素均不构成驱动高、非高数字化水平的必要条件,数字化水平是多种创新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2)存在4条驱动高数字化水平的组态路径,按其核心条件差异可分为“技术-资源支撑型”“主体-环境协同型”“知识-政策-资源-环境联动型”等三类组态路径;(3)存在4条非高数字化水平的组态路径,按其核心条件差异归纳为“人才-经费短缺型”“知识-政策匮乏型”和“主体-资源抑制型”等三种类型的组态路径.  相似文献   

7.
面向中小型企业的制造服务平台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和研究了一种面向中小型企业制造服务ASP平台的体系结构,在该平台上集成了一系列包括制造资源服务能力描述、制造资源服务过程配置、制造资源服务能力评价和基于合同的项目管理模式等在内的应用服务,用户可通过租用应用服务的方式在平台中处理自己的事务.针对客户的制造需求,按不同层次选择出能满足其需求的最优供应商/制造商,并在基于电子合同的项目管理模式下对该项目进行跟踪管理,直至项目完成.最后,通过在平台中进行轴加工的各项业务(如制造任务提交、电子合同谈判与签订、制造物流状态报告等)对原型系统进行实例分析,表明该系统可为中小型企业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增强快速响应市场能力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以中国73家能源行业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组态分析思维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uzzy set 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简称FsQCA),基于能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理论,将市场化水平、环境管制、企业规模、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设为前因条件,探讨影响能源企业履责差异的多重复杂因素和复杂因果机制。研究结果显示,能源企业高履责绩效的驱动机制分为外部约束主导型和内部治理主导型2条路径,外部约束主导型包含2条子路径,内部治理主导型是大企业、高盈利和低负债的联动匹配;产生非高履责3种组态的主要原因为企业内部治理差或者外部约束力不强。由此提出政府要加快市场化建设、加强环境规制,企业要践行低碳要求、加强内部治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以装备制造加工为代表的离散型生产过程的管理和控制一直是理论界和实际工作中的难题,由于品种多、批量小的特点,以及交货周期越来越短,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许多离散型生产企业都面临计划和执行的不确定性。装备制造型企业信息化主要目的是结合企业资源规划系统(ERP)及制造执行系统(MES)建设,实现中小型集团化企业财务业务一体化管理、设计制造集成化管理。  相似文献   

10.
研究基于集中两阶段DEA模型对我国87家大数据上市公司创新效率进行测算,并对2015—2020年的面板数据进行Malmquist指数动态分析,再引入Xttobit和Tobit模型对数字化转型和企业创新效率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大数据上市公司整体创新效率相对较低且逐年下降,区域间差异明显;技术研发阶段创新效率明显低于成果转化阶段;大数据上市公司资源冗余情况加剧,技术创新前沿面基本稳定但企业技术创新效率低于前沿面的距离增加;数字化转型显著负影响企业创新效率。  相似文献   

11.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下,我国经济正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技术升级是企业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但在现阶段下,我国技术创新还处于较低水平,存在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而跨国并购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典型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实践证明,通过跨国并购实现技术转移,能够激发企业创新积极性。因此,探讨技术密集型企业跨国并购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影响的组态路径,对于推动国家技术创新水平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我国与东道国之间往往存在技术、制度、文化等显著差异,因而需要结合多因素考虑。以跨国并购理论为基础,应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究技术密集型企业跨国并购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路径及机制。首先,明确了制度距离、文化距离、技术吸收能力、并购经验、并购规模和并购股权比例对跨国并购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其次,收集和整理沪深两市2011—2019年参与跨国并购的技术密集型企业技术创新数据和相关并购资料,对前因条件进行测量与校准,并应用fsQCA软件进行必要分析和组态分析。最后,根据高绩效组态分析结果,将有助于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我国技术密集型企业跨国并购组态归纳为6种:效率驱动型、外部压力型...  相似文献   

12.
作为技术创新体系的主体,企业需要在市场竞争中实现技术创新战略和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应构建更加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针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中相同或不同的指标之间存在相互联系,首先应用WBS方法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任务分解,构建初始评价指标,然后借助网络层次分析法(ANP)对初始的指标体系进行优化,选择重要性相对较高的指标来构建更实用的指标体系进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为企业创新能力管理和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我国加入WTO后,国内服装企业要参与国际的竞争,就必须提高管理和技术创新水平。借助于互联网络、计算机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开发研制服装制造企业的生产信息管理系统,有助于制造企业优化其业务流程、提高效率和市场竞争力。从系统结构、系统功能及数据结构等方面分析、总结了适应中小型服装制造企业的生产信息数字化管理系统模型。该系统已经应用于某服装制造企业,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在制造网格资源市场中,买卖双方有关产品信息是不对称的,一些资源服务提供者(RSPs)利用其拥有的信息优势制造混同均衡,使得资源服务消费者(RSDs)在信息不完美情况下无法辨别资源质量高低的情况。本文提出基于精炼贝叶斯均衡的制造网格资源交易,在制造网格系统架构的支持下,RSPs通过承诺赔偿价格的信息作为传递手段,使RSDs获得更多的资源质量信息,提高其判断、辨别资源的质量能力,使RSPs达到分离均衡的目的,从而防止低质量产品的RSPs模仿高质量产品而向RSDs发送错误信号,以诱使RSDs购买、使用其低成本低质量产品,从而获得高利润。仿真实验结果显示此博弈模型有一个稳定、合理、资源卖方不会主动偏离的精炼贝叶斯分离均衡。  相似文献   

15.
ASP网络化制造平台通过对相关企业提供应用服务,实现企业间的资源整合,促进优势互补,从而促进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相应能力。研究并提出了基于ASP平台的网络化制造资源管理系统,通过对网络化制造资源管理的需求进行深入分析后,对制造资源进行分类,并提供制造资源的信息共享、使用及管理等应用服务,为企业间协作提供一个公共平台。  相似文献   

16.
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深刻影响着企业的变革转型。制造业企业如何利用数字技术培育数字化能力以提升服务化能力,进而提高服务化绩效,是能否抓住技术变革机遇进行服务化转型的关键。研究基于企业能力理论,构建从数字化能力到服务化能力,再到服务化绩效的逻辑框架。通过对430份制造企业调查数据的检验,验证了数字化能力通过服务化能力正向影响服务化绩效的理论机制。结果显示,数字化能力通过制造能力和服务能力影响服务化顾客绩效,同时,不同数字化能力影响服务化顾客绩效的路径机制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7.
制造网格的研究多集中在网格体系结构和网格中间件开发上,对企业资源端的服务呈递内容研究不够,忽视了资源的企业计划管理约束,使网格服务实际建立在企业孤立分散的资源上,不是完全意义上的企业资源协同.从资源层出发,纳入企业资源计划管理机制构建通用企业服务控制中心,构建制造网格框架,实现企业资源协同,促进网格在制造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数字技术推动制造业企业的巨大变革,为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契机。当今国际形势复杂严峻,制造业作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主战场,行业竞争空前加剧,如何通过新的模式提升我国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结合质性和量化方法,通过对浙江省内6家制造业企业进行半结构化访谈,运用扎根理论并结合已有研究框架、文献提炼出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能力提升的关键影响因素,进一步选取中国数字经济产业中的59家制造业企业作为案例样本,通过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对关键影响因素进行组态分析。研究发现:(1)企业数字化能力存在5个影响因素,即技术基础设施、技术管理、企业数字化重视程度、企业创新战略及营商环境。(2)组态条件间的不同组合形成了5条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能力提升的等效路径,具有“殊途同归”的特点。根据核心条件的不同,可以进一步归纳为4类提升模式,即技术驱动型、技术—组织型、组织驱动型以及技术—环境复合型。研究发现对揭示不同技术、组织、环境条件下制造业企业的数字化能力提升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应用科技》2009,36(5):73-73
1)分析了现代制造的生存环境,网络化制造和制造资源应用的现状,提出了结合网络化制造的先进技术,制定统一的制造资源模型和制造资源标注语言,实现集成产品开发。解决企业TQCS难题。  相似文献   

20.
卫力  崔杨 《科技促进发展》2020,16(2):169-174
制造企业服务化绩效问题一直备受学术界关注。本研究将战略柔性作为自变量,服务创新能力作中介变量,研究制造企业战略柔性对服务化绩效的影响并提出假设。通过对服务型制造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发放问卷获取研究数据,并通过相关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对战略柔性对服务化绩效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资源柔性和能力柔性与制造业服务化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服务创新能力在战略柔性和服务化绩效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并在此基础上为制造业柔性战略的制定及服务化绩效的提升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