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哈雷彗星临近地球时期,世界各国的天文学家和天文爱好者将按照统一计划全面观测彗星。天文学家研究哈雷彗星时的共同协作哈雷彗星是周期彗星中最亮的彗星,它的绕日公转周期为七十六年。但是,许许多多研究者联合起来观测哈雷彗星已非第一次了,还在1759年,数学家克雷洛(А.Клеро)、天文学家拉兰德(Ж.Ла-ланд)和有名的轨道计算学家列波特(К.Лепот)在计算出了哈雷彗星的轨道根数及星历表之后,他们就曾预言,哈雷彗星将会回归。后来,天文学家果真在哈雷彗星星历表预报的位置附近观测到了哈雷彗星。  相似文献   

2.
1682年天空出现一颗大彗星,英国天文学家哈雷发现它的轨道与1607年和1531年出现的彗星轨道相似,认为是同一颗彗星的三次出现,并预言它的再度出现。后来它果然如期而至。这是天文学史上一个惊人的成就。《哈雷及其在天文学上的贡献》一文介绍了哈雷为科学事业奋斗一生的事迹。  相似文献   

3.
彗星的观测研究是当代天文学的前沿领域之一,而对哈雷彗星的观测又是其中最为注目的内容。《哈雷彗星观测研究的进展评述》就国际哈雷彗星联测(IHW)对1985~1986年哈雷彗星回归的观测研究结果作了评述,颇有价值。  相似文献   

4.
阎林山 《科学通报》1986,31(17):1325-1325
原佘山天文台(现上海天文台佘山站)于1910年前后作过一些彗星的照相观测,其中包括著名的哈雷彗星。这些原始彗星底片不仅是珍贵的史料,而且用现代技术方法进行深入研究也有重要学术意义,尤其是在哈雷彗星再次回归而开展大规模观测之际。然而,由于多年战祸,仅在尚存佘山原片中,已确认出九张哈雷彗星底片。本文对佘山的四张哈雷彗星原片,用PDS显微密度计进行了照相光度测量,获得了哈雷彗星的等照相密度图,并用场  相似文献   

5.
欧洲宇航局(ESA)和美国宇航局(NASA)正在紧张地准备着一次对彗星的探测.他们计划在1985年8月1日发射一个宇航装置——一个由美国提供的宇宙飞船,载有一个由欧洲提供的探测器.1985年11月底飞船以57公里/秒的速度飞近正移向近日点的哈雷彗星(这颗著名的彗星周期是76年,上一次出现在太阳附近是1909~1911年),在交会前15天飞船释放出探测器,探测器瞄准并射向哈雷彗星的彗核.  相似文献   

6.
叶家鑫 《科学通报》1984,29(21):1320-1320
一、前言 运行周期P=76.1年、偏心率e=0.9673、轨道倾角i=162.2°的哈雷彗星(Halley'sComet,1910 Ⅱ)在1910年5月18日飞过地球之前,曾引起极大恐惧。但哈雷彗尾扫过地球之后,由于既没有造成预言的无线电通讯中断,更未造成因彗尾有毒气体而中毒的事件等等,人们转而认为哈雷彗星的回归对地球没有可觉察的影响。然而事实并非完全如此。  相似文献   

7.
鲍梦贤 《科学通报》1987,32(5):399-399
彗星的单色光度测量是研究彗发气体与尘埃的重要方法。由于彗星往往很暗,这类观测甚为困难,已得资料不多,更未用于哈雷彗星。 1985年11月6—10日,在云南天文台1m望远镜(f/13.3)卡焦上配置CCD装置及彗星滤光片进行观测,得到哈雷彗星的50多幅单色图象。CCD(电荷耦合器件)是一  相似文献   

8.
科学之窗     
哈雷彗星上有水科学家们在41000英尺的高度首次证实哈雷彗星上存在着水。从而他们肯定了这一探测新方法的有效性。这一技术使他们不仅能直接研究彗核中一系列的化学分子,而且对分析彗核的最初成因提供了线索,从而也对了解太阳与其他行星的成因提供了借鉴。据科学家们认为,彗核相对来说是原始星云较完整的样本。美国宇航局的莫麻先生认为,这一新技术开创了直接研究彗星的先例。  相似文献   

9.
哈雷彗星的来临激起了人们研究彗星的极大兴趣,因为这次临近将为第一次就地测定彗星彗发中物质化学组成提供一次难得的机会。本篇短评由美国著名彗星专家、世界哈雷彗星观测领导成员之一A'Hearn教授和我国留美学者赵南生一起合写。本文就哈雷彗星研究的一些最新成果及一些可能取得的进展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0.
哈雷彗星经常被看作仅仅是一个冰冷发亮的“雪球”,实际上,远非如此。哈雷彗星是一个形状有点象花生的黑暗天体,具有异常温暖而多孔的表面,从那多孔的表面向太空喷射出由气体和尘埃构成的气流。对这颗著名彗星的新认识综合了全世界数以百计科学家的见解,他们利用了五个宇宙飞行器所搜集的资料。其中有三个字宙飞行器于1986年3月在距离哈雷彗星不超过5400英里的太空掠过。在更令人惊奇的发现中,还有下列几项:  相似文献   

11.
胡中为 《自然杂志》1996,18(3):160-164
Shoemaker-Levy 9彗星撞击木星的轰动事件令人类更关心彗星撞击地球的问题.接近地球的彗星尤其引人注意.1995年发现了Hale-Bopp彗星,预报它在1997年3月23日从离地球1.98×10~8km(1.98亿公里)飞越过去,可能比哈雷彗星亮10倍,甚至100倍.1996年1月30日发现的Hyakutake彗星却先飞来,3月25日从离地球1.530×10~7km(1530万公里)飞过去,成为1556年以来见到的最亮彗星.公众以目睹彗星奇观为幸,而天文学家则借此良机观测研究彗星的奥秘.  相似文献   

12.
每七十六年回归一次的哈雷彗星,已于今年(1986)二月九日通过近日点。在对它第二次最佳观测时间三~四月之前,英国、联邦德国等十八个国家(地区)都发行了纪念邮票。纪念当代人一生中能够碰上这一观测机会的幸运。他们分别以“国际哈雷监测”(IHW)计划和欧洲空间局的探测  相似文献   

13.
1999年2月7日,美国航空航天局的“星尘”号太空探测器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准备与周期性彗星“王尔德2”进行历史性的约会。“星尘”号此行雄心勃勃的目的,就是收集星际空间的尘埃,并在2004年拦截“王尔德2”彗星和捕获彗星的尘埃,于2006年把这些尘埃带回地球,供科学家们研究。“星尘”计划是自欧洲航天组织的“吉奥托”探测器于1986年定点飞过“哈雷”彗星和于1992年飞过“26P/GS”彗星之后,人类的探测器首次与若彗相会的任务。不仅如此,该计划也是人类首次尝试把星际尘埃和彗星样本带回地球。这是一项任务期长达7年、需要…  相似文献   

14.
一哈雷彗星奔向太阳时将遭到截击彗星常使人神往,但有时也使人感到可怕。这些难以预测的“客人”,曾被人们认为是战争、饥馑和瘟疫的预兆,或被当成是上帝警告人类而投下的火球。事实上、一颗彗星是一颗肮脏的“雪球”,直径有几公里长,由冰、各种冷冻气体和尘埃组成。这些成分说来也许并不令人惊奇,但由于其中最著名的一颗彗星——哈雷彗星——即将来临,争取能首先到达这颗彗星的一场新的宇航大竞赛已经开始了。大多数彗星的运行轨道呈雪茄似的长椭圆形,它们很少能回复到太阳系内的温暖地带。当它们接近太阳时,那些冷冻的挥发物便气化了,在其核心周围形成绒毛状的气体晕圈,被称为“彗发”,人  相似文献   

15.
哈雷慧星目前正在飞回太空深处,但它仍在使天文学家们感到惊奇.欧洲南部天文台的理查德·韦斯特拍摄了该彗星的超长时间曝光照片。照片上有一个大型尘晕和一个不明显的尾部。据研究彗星的天文学家推测,彗星的一切活动早在一年前就停止了,那时它虽然避开了来自太阳的热量,其上的冰物质却被蒸发掉了。  相似文献   

16.
1985年11月前后和1986年4月前后,举世瞩目的哈雷彗星将再次回归太阳附近,哈雷彗星每76年回归一次,它的这次来临,不仅是国际天文界的一件大事,而且全世界的天文爱好者都正拭目以待,但望一睹而快。《哈雷彗星及其研究》一文对哈雷彗星研究的历史和这次回归期间的研究计划及现况作了综合介绍。  相似文献   

17.
发生在1908年的通古斯大爆炸,多年来一直是科学幻想作品的极好题材。由此可反见其之奇特。前一时期科学家对之却兴味索然,因为他们已有了一致的意见:这是彗星碎片碰撞地球的结果。但1986年前后对哈雷彗星的探测结果,使通古斯大爆炸又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相似文献   

18.
彗星之谜     
1986年,哈雷彗星回归太阳系,从地球上发射了6个空间探测器进行考察;1994年7月17日到7月22日,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分裂成的22块碎片相继和木星相撞,全世界的天文台都把望远镜对准了木星,正在天空中的"伽利略"号探测器和"哈勃"太空望远镜也忙于收集彗木相撞的照片和磁场变化、射电流量变化等信息;1994年8月13日又发现一颗彗星"麦克豪尔2号",发现时  相似文献   

19.
1984年11月16日~22日,上海天文台科研人员去云南天文台利用一米望远镜加上先进的电荷祸合器件CCD,成功地拍摄到了正在回归途中的仅21等的哈雷彗星,使我国在这一领域中也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彗星及CCD观测》一文详介绍了彗星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并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新知短信     
人类导演"关地大冲撞" 用核弹轰击小行星的设想早已提出,然而实现的则是用宇宙探测器撞击彗星。这是人类首次主动"攻击"一个宇宙天体。近日,美国航天局为寻找早期太阳系的冻结碎片,向一颗距地球1.3亿千米的彗星发射探测器,名为"深度撞击"的探测器发出的冲撞将在彗星表面撞出一个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