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挑战物理学的暗宇宙--现代宇宙学世纪回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承启 《科学》2004,56(3):3-7
继“宇宙加速膨胀”当选为美国《科学》周刊1998年最大爆炸性新闻之后,“暗宇宙”又摘取了该刊2003年十大科学成就的桂冠。为什么说宇宙是“黑暗的”?什么是暗物质和暗能量?它与人们熟知的灿烂星河有何关系?人们是怎么知道它们的存在的?要弄清这些问题,需回顾20世纪初以来近百年的现代宇宙学史。  相似文献   

2.
王绶琯与两种文化--《对镜集--王绶琯诗文选》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席泽宗 《自然杂志》2005,27(4):231-232
1988年4月6日我曾应何兆武先生之邀,到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讲过一次<科学、文化、科学史>,主要是介绍英国学者斯诺(C.P.Snow,1905-1980)的两种文化论和科学史在沟通两种文化之间可能起的作用.最近拜读了王绶琯先生的诗文选以后,我觉得斯诺的高论有点夸大其词,危言耸听;想说几句话,作为本书的序言,供大家讨论.  相似文献   

3.
一引言:值得重视的一个问题1959年英国的一位著名学者C.P.斯诺在剑桥大学做了一个题为《两种文化与科学革命》的演讲。这个演讲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一时间报刊杂志纷纷就此展开讨论,争论十分激烈。争论的焦点是科学和人道主义作为现代观点的各自功能。C.P.斯诺指出的是一个极为严重的问题,文化已经分裂成为两种相互对立的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这种分裂将会给人类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值得注意的是在此20年以前,1936年美国的一位著名学者G.萨顿在他以前的两次演讲稿的基础上整理出版了一本小册子《科学史和新人道主义》。在这本书中G.萨顿就指出科学和人道主义之间已经存在着严重的隔阂,而这种隔阂将会使整个人类的文明受到损害。  相似文献   

4.
"两种文化"背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钝 《科学》2003,55(4):55-57
1956年,英国人斯诺(C.P.Snow,1905-1980)在<新政治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名为<两种文化>的文章.三年后,他将文中的思想加以扩充,在剑桥大学作了一个著名演讲,讲题是<两种文化与科学革命>.按照剑桥大学知识史教授科里尼(S.Collini)的说法,斯诺在一个多小时的演讲中至少做成了三件事:发明了一个词汇或概念,阐述了一个问题,引发了一场争论.词汇是"两种文化";问题是存在于人文学者和科学家之间的文化割裂,即所谓"斯诺命题";争论就是围绕着"斯诺命题"展开的一场旷日持久的思想论战--令人感到意外和兴奋的是,这场争论的意义远远超出了文化自身,它的政治、经济乃至生态学内蕴在今日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中得以重新彰显.  相似文献   

5.
武汉读者严学余同志来信,要求了解《知识就是力量》创刊和发展经过,问询它的早期工作人员。为此我们专访了在《知识就是力量》开创初期,为它辛勤奔波、操劳的主要负责人王天一同志。 王天一同志是一位科普老编辑,今已80高龄。在他近60年的编辑生涯中,有很多值得铭记的事例。这里我们且从他身边的一摞“财富”来回溯往事。 这是什么“财富”呢?有抗战前仅出3期的《科学大众》,有坚持一  相似文献   

6.
创新文化与创新社会建设是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50多年前,英国“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李约瑟在其巨著《中国古代科学与文明》留下的“李约瑟难题”,即“中国古代有杰出之科学成就,何以近代科学崛起于西方而不是中国?”,讨论至今尚无定论,然而,大量相关的研究成果都直指中国近代科  相似文献   

7.
《科学通报》1976,21(7):320-320
<正> 一达尔文生物进化论是十九世纪自然科学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它传人中国比较晚.首先把“进化论”介绍到中国的是严复.1895年,他在天津《直报》上发表了“原强”一文,这篇著名的论文,一开始就推崇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同年,他译述和出版了《天演论》,把生物进化学说第一次介绍到中国.《天演论》的翻译和出版,对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在中国的传布起了一定的作用.鲁迅当年一开始接触《天演论》,就深深地被书中所阐述的生物进化论这个新颖的科学思想所吸引.  相似文献   

8.
蝴蝶效应     
上两篇的主题 ,谈的是科学与艺术、与诗的关系。将稿子用E -mail传送给《世界科学》编辑部后 ,我的脑中仍然久久盘旋着这一主题。在人类智慧的这两大领域 ,人类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那么 ,将这两种智慧结合、融合在一起 ,又将能产生怎样的迭加效应呢 ?前几天 ,我所在的文汇报科  相似文献   

9.
如何为量子力学体系建立一个可信的哲学基础,是当今科学世界共同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在即将出版的《量子力学形式逻辑反思与物理基础探析——自然科学研究中理性原则的重新探讨》一书中,将较为系统地讨论经典量子力学的一系列与形式逻辑以及哲学基础相关问题,从而在此基础上,重新构造一个与“量子跃变”本质内蕴的“离散特征”在形式逻辑上保持一致,并且,能够建立在一切科学理念上与包括“经典力  相似文献   

10.
今年,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的年会主题——“处于领先地位的科学”——给科学企业的发展方向及未来形象勾画了蓝图,同时也提出了一些问题:我们是否能真正把握住我们所面临的机会呢?在过去的十年里,那些令人目不暇接的变化成就了今天的辉煌,那么,这些成就对于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又预示着什么?比如,所谓“大科学”在物理学开始大张旗鼓  相似文献   

11.
彭桓武 《科学》2006,58(1):38-43
在国庆十周年之际,我曾奉命陪同来访的波兰贵宾、物理学家因费尔德(L.Infeld)。因费尔德曾是爱因斯坦的合作研究者,他们合著的科普书《物理学的进化》影响广泛。当我提到广义相对论不如狭义相对论或量子力学那样有许多科学检验和效益时。他说广义相对论仍是一个启发性的理论(stimulating theory)。我对他的看法深以为然,在这次会上由我自己发言来展示这一点,因为受到同样“刺激”不同人的反应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2.
李翥 《世界科学》2004,(4):20-20
这个问题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来说明:什么是意识?我们是否能把它输入计算机里?如果可以,我们又怎样验证它呢?与其他科学话题不同的是,意识(即对周围世界的主观认识)在旁观眼中是真实的。我知道我有意识,但是我怎样才能知道你也有呢?情况可能会这样吗——我的同  相似文献   

13.
我为科幻狂     
也许你曾为《环游地球80天》而废寝忘食,也许你会为《蜘蛛侠》的上映而激动不已,那么你是否想过,是什么东西产生如此大的魔力呢?我可以肯定地说,是科幻。也许你口中常常会有这个词的出现,可是你到底了解它多少呢?别歪着脑袋想了,跟着我来,也许你会觉得豁然开朗!  相似文献   

14.
这个问题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来说明:什么是意识?我们是否能把它输入计算机里?如果可以,我们又怎样验证它呢? 与其他科学话题不同的是,意识(即对周围世界的主观认识)在旁观者眼中是真实的。我知道我有意识,但是我怎样才能知道你也有呢?情况可能会这样吗——我的同事、朋友、妻子、孩子,以及我所看到的纽约街上所有的人实际上都  相似文献   

15.
德布罗意的非线性波动力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除了爱因斯坦被人誉为“哲学家和科学家”外,还有两位诺贝尔奖得主被人誉为“思想家和物理学家”,其中一位是尼耳斯·玻尔,另一位就是路易·德布罗意(Louis de Broglie)亲王。玻尔是“正统”量子力学纯几率诠释哥本哈根学派的领袖,德布罗意则是“非正统”波动力学因果诠释“法兰西学派”的创始人。德布罗意性格内向儒雅,很少走出国门。他作为思想家到底在思考些什么呢?他在追求一个什么样的目标呢?他与玻尔的分歧到底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16.
Michael Ruse提出,社会生物学:是一种新概念还是一派胡言? 在地球上究竟什么是社会生物学呢?如果哲学家打算在这门科学中起些作用,那么大概先要澄清一下它在语义方面的混乱。Michael Ruse是一位著名的生物学方面的哲学家,他赞成这种讲法:我是一个哲学家,为了我的事业,给约翰·洛克的《大词典》  相似文献   

17.
在70多年的职业生涯中,我发现文化活动的大多数领域的专业化程度在持续上升。科学和人文学科之间的裂缝在不断扩大提供了最明显的例子──30年前C·P·斯诺已提了出来──分裂的进程已经残酷地扩展到以前整合完好的领域。现在,很少50岁以下的科学家熟悉他们本行以外的领域或对它们感兴趣。人文学科的专业化变得如此显著,以致不合常规的概念能够发展为确实独立、不稳定的智力结构。基于古希腊的成就源于非洲这个观点上,“黑雅典娜”就是一个例子。 这种趋势一定程度上是大多数研究领域越来越复杂的结果。在竞争激烈的条件下,学…  相似文献   

18.
“失败与不稳定之间的总相关数(在世界上的62个国家里)为0.50。”——哈佛大学行政管理学教授S·亨廷顿“这是十足的废话。亨廷顿是怎样测定诸如社会失败这类事情的呢?他有社会失败计量器吗?我反对科学院将那些只不过是政治见解的东西确认为科学”。——耶鲁大学教学教授S·朗格“对于想把自己的辩论置于20年前的闲谈基础上的朗格的科学标准能说什么呢?”……“一种怪诞的偏见”……“一个疯子……”。——评论朗格的攻击的其他学者  相似文献   

19.
未来强烈地吸引着每一个人,但有谁能比那些造就了未来的年轻科学家更好地预测未来呢?《科学文摘》询问它的100位优秀年轻科学家,“你认为今后20年科学所必须解决的最重要问题是什么?”他们的答复证明,他们并不是多数人历来所想象的科学家那样,不是象牙塔里的书呆子。事实上,他们所关心的是我们大家都在关心的广泛的社会和环境  相似文献   

20.
生物电子学     
结合生物工艺学与电子学的生物电子学,被称为时代的“明星”。它同神经科学与有机合成化学的发展领域有极大关系。但它是以什么为目标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呢?正象人类对人脑的研究一样,生物电子学的研究肯定会有不小的起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