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勇  於新建  叶济宇  徐春和  Govindjee 《科学通报》2000,45(14):1510-1515
植物光系统Ⅱ反应中心D2多肽第160位酪氨酸残基(Y_D)氧化可以产生电子顺磁共振(EPR)信号 Signal Ⅱ_(slow.)高浓度的三氯乙酸盐(TCA)短时间处理莱因衣藻(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类囊体可以直接促使氧化态的 Y_D(Y_D)迅速还原,淬灭 Signal Ⅱ_(slow·)这种作用具有浓度和时间效应.TCA处理引起类囊体膜上包括3个放氧外周多肽在内的部分多肽脱落.在衣藻光系统Ⅱ反应中心三维分子模型的基础上对Y_D周围的氨基酸微环境进行了分析,认为Y_D周围相对较强的疏水性微环境可能是 TCA影响 Y_D氧化还原状态的前提.同时, TCA处理还能稳定源于光系统 Ⅰ中氧化态的反应中心色素双分子 P_(700)~+的 EPR信号 Signal Ⅰ,抑制其衰减.  相似文献   

2.
甜菜碱对PSⅡ放氧中心结构的选择性保护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侯彩霞  徐春和  汤章城  沈允钢 《科学通报》1997,42(17):1857-1860
植物光系统Ⅱ( PS Ⅱ)放氧中心复合体主要包括跨类囊体膜的D1,D2多肽和暴露于水相的分子量分别为18,23,33ku的3个外周蛋白.高浓度盐等多种处理方法,都可使外周蛋白部分或全部脱落,进而影响水氧化放氧的关键机构——锰分子簇的正常运转.最近报道的三氯乙酸盐处理放氧中心复合体是一种使与放氧有关的外周蛋白依次脱落的新方法,其作用特点与分子的疏水性有明显的相关性.由于外周蛋白暴露于水相之中,容易遭受水分胁迫的影响,因而PSⅡ膜颗粒可成为植物水分胁迫研究的一个理想模型. 甜菜碱是一种较普遍存在于细菌及动植物中的渗透调节物质,在高盐条件下的组织中尤为常见.90年代以来,一些实验证明,甜菜碱可以保护PSⅡ颗粒,防止高浓度盐造成的外周蛋白脱落;研究还表明,甜菜碱可以稳定Mn簇的空间结构,维持在高盐环境中 PSⅡ颗粒的放氧活性.而高浓度甜菜碱本身不影响PSⅡ颗粒的放氧功能.本实验通过用NaCl、三氯乙酸钠(TCA)处理PSⅡ膜颗粒,比较两种处理时,甜菜碱稳定外周蛋白的作用有何异同,进一步研究甜菜碱稳定作用的本质.  相似文献   

3.
磷脂酰甘油对缺钙光系统Ⅱ的放氧活性具有显著的影响,即PG可以Ⅱ颗粒因缺钙而受抑制的放氧活性得到恢复。外加Ca^2+可使表现出对dCaPSⅡ放氧活性的更大促进作用,阻随Ca^2+浓度的增加,促进作用也越显著。  相似文献   

4.
TCA法去除放氧外周蛋白对PSⅡ放氧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荣 《科学通报》1997,42(1):89-92
具有放氧活性的光系统Ⅱ(PSⅡ)膜颗粒主要由反应中心蛋白D1和D2、细胞色素b559、叶绿素结合蛋白CP47和CP43、分子量分别为17,23和33 ku的外周蛋白以及光能转换所必需的辅助因子组成.吸收光能后,放氧机构通过S_0→S_4循环转换氧化还原状态,将水分解形成分子氧.3个外周蛋白在光合氧释放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最近我们报道了一种新的释放PSⅡ放氧外周蛋白的方法:用不同浓度的三氯乙酸盐(TCA-NaOH)缓冲液处理PS Ⅱ膜颗粒,可以将3个外周蛋白逐一释放,这种处理同其它处理方法不同,不依赖于光照和介质pH,而且PSⅡ膜颗粒依然保持光化学活性,该方法使我们能够有特点地探讨放氧机构,如了解一个外周蛋白的逐次丢失给PSⅡ反应中心的结构带来什么样的改变以及对光能转换机制造成何种影响?本文中,我们利用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  相似文献   

5.
将培养的外周雪旺细胞移植到实验性的帕金森病鼠的的纹状体,观察外周SC能否诱导PD鼠脑内多巴胺能神经再生。经荧光标记追踪,低亲和力神经因子受体和酪氨酸羟化酶免疫组织化学检查证明;被移植的外周SC,能在PD鼠脑内存活并表达LNGFr;这些SC能诱导PD鼠脑内DA能神经再生并沿着移植的SC柱向状体延伸。  相似文献   

6.
阳振乐  李良璧  匡廷云 《科学通报》2002,47(22):1714-1717
采用氧极谱技术、傅里外变换红外光谱(FT—IR)技术和凝胶电泳(SDS—PAGE)技术研究了双半乳糖寸油二酯(DGDG)对光系统Ⅱ核心复合物(PsⅡcc)放氧反应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DGDG存在下,PSⅡcc放氧活性的热变温度从40.0℃提高至43.0℃。5min的45.0℃恒温处理,会导致PSⅡcc的放氧活性完全丧失;而在DGDG存在下,PSⅡcc却仍然有16%的活性(以25.0℃时的为对照)。此外,PSⅡcc在38.0℃下处理1h,其放氧活性完全失活;而在同样条件下,PsⅡcc与DGDG的复合物却只失去了大约80%的活性(以零时间为对照).结果分析表明,DGDG对PSⅡcc放氧反应的热变性具有调控作用,能抑制外周蛋白33kD从PSⅡcc上热致解离.  相似文献   

7.
菠菜PSⅠ 颗粒中色素和蛋白的光破坏进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强光对菠菜(SpinaciaOleraceaL.)叶绿体中分离提纯的PSⅠ颗粒进行不同时间的光照处理,通过分析其光谱特性的变化,以及利用SDS-POAGE技术分析其多肽组的变化,研究了PSⅠ颗粒中色素和多肽组分的光破坏过程。发现PSⅠ颗粒中叶绿素对强光处理的敏感性不仅同所处的能级有关,还同它所结合的位置有关。在PSⅠ颗粒叶绿素中长波吸收组分首先发生光破坏,同时位于颗粒外围的外周天线色素蛋白复合物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MHCⅡ类基因转录活化因子(CⅡTA)对人类白细胞抗原(HLA)Ⅱ类分子表达的影响,用RT-PCR方法从Raji细胞中克隆到C Ⅱ TA基因cDNA 5'端片段,构建成CⅡTA反义RNA真核表达载体 pcDNA-Ⅱ,基因转移 HLA Ⅱ类分子诱导型表达的 HeLa细胞.经 IFN-γ诱导,发现稳定转染pcDNA-Ⅱ的细胞中HLA-DR,DP和DQ的表达均较转pcDNA3空载体的细胞有显著下降,而 HLAⅠ类分子的表达不受影响.实验证明 CⅡ TA反义 RNA对 HLA Ⅱ类分子表达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为进一步开展低免疫原性的细胞移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MHCⅡ类基因转录活化因子对人类白细胞抗原Ⅱ类分子表达的影响,用RT-PCR方法从Raji细胞中克隆到CⅡTA基因cDNA5’端片段,构建成CⅡTA反义RNA真核表达载体pcDNA-Ⅱ,基因转移HLAⅡ类分子诱导型表达的HeLa细胞,IFN-γ诱导,发现稳定转染pcDNA-Ⅱ的细胞中HLA-DR,DP和DQ的表达均较转pcDNA3空载体的细胞有显著下降,而HLA I类分子的表达不受影响。实验  相似文献   

10.
通过氧极谱技术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技术,用酶学方法对光系统Ⅱ(PSⅡ)中惟一的磷脂-磷脂酰甘油(PG)极性基团的作用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PG极性基团的缺失导致PSⅡ放氧活性的降, 时影响PSⅡ蛋白质的结构,引起蛋白质二级结构中α-螺旋(α-helix)的增加和β-股(β-strand)的减少,这说明PG分子中的极性基因与PSⅡ蛋白质之间存在着氢键作用,并有利于维持PSⅡ蛋白质的适宜结构,进而影响PSⅡ的放氧活性。  相似文献   

11.
王宏  李燕  庞学文  陈慰峰 《科学通报》1999,44(22):2424-2429
PF18-3抗体是一株大鼠抗小鼠胸腺基质细胞单克隆抗体。在以往的共培养研究中发现该抗体可抑制小鼠胸腺树突状细胞系(MTSC4)诱导的胸腺细胞凋亡作用。目的是观察PF18-3抗体识别分子(PF18-3分子)的特点及其在MTSC4诱导的胸腺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利用流式细胞仪对PF18-3分子的表达进行了特性分析,发现PF18-3分子除表达于MTSC4表面外,还表达于ConA活化的胸腺细胞上,但新鲜胸腺细  相似文献   

12.
转甜菜碱醛脱氢酶基因烟草叶片中抗氧化酶活性增高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骆爱玲  刘家尧  马德钦  王学臣  梁峥 《科学通报》2000,45(18):1953-1956
转甜菜碱醛脱氢酶(BADH)基因烟草叶片超氧物歧化酶(SOD)的活性比对照增加约36%,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分别提高约的62%和88%,定位于叶绿体中的抗坏血酸-谷胱甘肽途径的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APOD),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AsAR)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分别提高67.7%,47.9%和38.8%,表明由SOD催化阴离子自由基O2所产生的活性氧H2O2能被  相似文献   

13.
豌豆光系统Ⅰ的异质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郑彩霞  高荣孚 《科学通报》1998,43(18):1973-1977
高浓度毛地黄皂苷增溶可获得2种比较完整的PSⅠ,TritoxX-100处理只得到时PSⅠ-1,当用毛地黄皂苷再增溶残余的类囊体时,可得到PSⅠ-2,说明两种PSⅠ在类囊体膜上的组装不同,PSⅠ-2存在于垛叠区,PSⅠ-1存在于非垛叠区。它们的多肽在组成上相同,相对含量不完全一样,部分多肽的表观电荷和等电点不同,表明PSⅠ具有异质性。  相似文献   

14.
沙冬青抗冻蛋白的分离、纯化及其理化特性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用DEAE-纤维素DE-52,丙烯葡聚糖S300柱层析,热处理及等速电泳技术分离纯化了热稳定的冬季沙冬青叶片抗冻蛋白(AFP),获得了电泳纯的分子量约为50ku的AFP,经Shiff试剂检验为含糖的AFGP,显微镜观察冰点熔点差异技术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定了该蛋白热滞活性(THA),用DSC测定THA在5mg/mL时约为0.35℃.圆二色性(CD)分析表明,该AFGP中a-螺旋为11%,反  相似文献   

15.
张纯喜  潘洁  李良璧  匡廷云 《科学通报》1999,44(19):2024-2030
目前在放氧中心的结构和放氧机理方面均存在许多重要问题待解决。结合最新研究成果,提出了放氧中心结构和放氧机理新模型,在新结构模型中,2个H2O分子不对称地结合于“C”形结构开口端2个低价的Mn^Ⅱ1和Mn^Ⅲ4上,并保持较大距离;2个组氨酸的咪唑环通过N原子与2个高价的Mn^Ⅳ2,Mn^Ⅳ3结合;Cl结合于Mn^Ⅲ4,并与Ca相连;Ca通过O桥和COO-相连使2个Mn202单元保持特定空间构型。整个  相似文献   

16.
张静  刘彦信  刘士廉  郑德先 《科学通报》2000,45(20):2201-2204
利用Vestern印迹免疫沉淀及激酶活性测定方法,研究表达CD8a胞外区-跑膜区和CD3ε胞浆区的融合分子(CD8ε)的Jurkat T淋巴细胞激活与凋亡过程中磷酸肌醇3-激酶(P13K)和蛋白激酶B(PKB或Akt)表达及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抗CD8单抗诱导的CD8ε^+Jurkat T淋巴细胞(TJK)激活与凋亡过程中,P13K及Akt的表达均明显增加,Akt的激酶活性也增加.而将CD8  相似文献   

17.
Rh(100)上Sm膜及Sm/Rh表面合金的结构和性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AES,LEED,XPS和TDS研究了稀土金属Sm室温下在 Rh(100)表面上的生长过程.发现室温下Sm膜的生长服从Stranski-Krastanov生长模式,XPS证明为三价的“金属态” Sm.但Sm膜经 900K高温退火后可形成C(52~(1/2)×2~(1/2))R45°和 C(2×2)超结构的有序表面合金;同时,芯能级 Sm3d5/2向高结合能方向位移了0.7eV,表明有电子进一步由 Sm向衬底 Rh传递,导致在 Rh上吸附的 CO分子的热脱附峰温增加.  相似文献   

18.
邢小鹏  张霞  赵翔  高振 《科学通报》2000,45(21):2259-2266
用飞行时间质谱仪研究了激光直接溅射Ag/O/S,Ag/O/Se,Ag/S/Se一元样品产生的二元,三元团簇,主要产物分布特征为:在直接溅射Ag/O/S三元样品的实验中,主要探测到Ag/S二元团簇;在直接溅射Ag/O/Se三元样品的实验中,主要探测到Ag/Se二元团簇;在直接溅射Ag/S/Se三元样品的实验中,主要探测到Ag/Se二元团族和Ag/S/Se三元团族,利用激光串级溅射反应装置研究了Ag/  相似文献   

19.
PKC对HeLa细胞G1/S期进程调控及其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江  柳惠图 《科学通报》1999,44(19):2080-2084
研究了PKC活性变化对HeLa细胞G1/S期进程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1)HeLa细胞G1期PKC活性的变化影响其G1/S期进程,其中G1期PKC活性升高促进G1/S期进程,而PKC活性降低显著抑制G1/S期进程;(2)PKC的刺激剂TPA促进早期应答基因c-myc与c-jun的表达,PKC的抑制剂GF-109203X抑制其表达;(3)HeLa细胞G1/S期进程中,TPA作用促进G1期C  相似文献   

20.
33ku蛋白含有相同分子量但不同等电点的多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余辉  康彬  魏捷  李良璧  匡廷云 《科学通报》1999,44(20):2198-2201
从光系统Ⅱ颗粒分离的33ku蛋白经SDS-PAGE分析,仅显一条蛋白带。低渗缓冲液透析数小时后再进行SDS-PAGE分析,发现33ku蛋白被部分降解成若干条低分子量的谱带。表明分离的33ku蛋白可能含有某种潜在的蛋白酶。等电聚焦泳分析发现,未经透析的33ku蛋白结合的许多不同等点的多肽,双向电泳分析还发现它们的分子量几乎与33ku蛋白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