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赵彦武 《科技信息》2007,(13):112-112
本文对浅谈施工后浇带施工工艺、应用及特点作了简单论述。并结合实践,讨论了浅谈施工后浇带施工工艺及应用的问题。如施工工艺技术特点、施工方法及应用等。在施工工艺技术特点、施工方法的基础上进行讲述并最后进行了经济效果。在高层建筑物中,由于功能和造型的需要,往往把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连在一起,裙房包围了主楼的大部份。从传统的结构观点看,希望将高层与裙房脱开,这就需要设变形缝;但从建筑要求看又不希望设缝。因为设缝会出现双梁、双柱、双墙,使平面布局受局限,因此施工后浇带法便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2.
周润梅 《山西科技》2012,(2):88+90-88,90
太原市某商住楼结合具体情况取消了沉降后浇带,通过前期探讨、过程控制、后期观察和验证,证明了本工程取消沉降后浇带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3.
建筑施工中,由于超长或建筑物高低层给结构带来的不利影响,当增大结构伸缩缝间距或者不设置伸缩缝时,常采用设置施工后浇带这种措施,防止结构开裂。介绍了后浇带的设计和后浇带施工中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郑世钧 《甘肃科技》2007,23(10):176-177
文章介绍了地下室后浇带超前防水构造做法,以及超前防水对降低工程造价、减小建筑物四周已有建筑不均匀沉降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李加喜 《科技信息》2009,(18):268-268
后浇带是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一种临时性措施,实质就是在建筑物的基础及上部结构施工中预留的缝,只是因为缝较宽,所以称之为“带”,也称施工后浇带。它的作用是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温度、收缩、沉降不均而按照设计、规范要求在梁、板(含基础底板)、墙相应位置预先留设的施工缝。根据其作用的不同,可分为沉降后浇带、收缩后浇带。  相似文献   

6.
施工后浇带的设置与施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文杰 《工程与建设》2006,20(6):770-771
文章阐述了后浇带设置的基本原则和理论,并根据施工监督工作中对后浇带处理方面的实际经验,从基础到主体后浇带施工中如何处理好后浇带施工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论述,为确保结构工程的安全性符合原设计和规范要求,满足使用功能,为今后后浇带施工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7.
由于后浇带为专业的施工性问题,因此本文首先对施工后浇带进行了一个阐述,然后根据红旗南路的现有图纸有针对性的对后浇带内容进行了一次归纳,最后根据后浇带的施工特性及红旗南路的项目特点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李龙江 《科技信息》2009,(8):355-355
一、施工后浇带的功能 施工后浇带分为后浇沉降带、后浇收缩带和后浇温度带,分别用于解决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间差异沉降、钢筋混凝土收缩变形、减小温度应力等问题。这种后浇带一般具有多种变形缝的功能,设计时应考虑以一种功能为主,其他功能为辅。施工后浇带是整个建筑物,包括基础及梁板部位结构施工中的预留缝(“缝”很宽,故称为“带”),待主体结构完成,将后浇带混凝土补齐后,这种“缝”即不存在,既在整个结构施工中解决了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的差异沉降,又达到了不设永久变形缝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邓志勇 《科技资讯》2007,(29):24-24
本文首先对施工中常用的后浇带方法的作用作了简单的介绍,然后结合具体的施工案例,对实际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常见问题作了分析,以更好地控制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10.
王威 《科技资讯》2006,(19):76-77
本文摘要介绍了施工后浇带的种类,并从基础后浇带处垫层的处理、后浇带两侧的模板支设、后浇带两侧的混凝土浇筑、后浇带处垂直施工缝的处理、后浇带的防护、后浇带处混凝土的浇筑等方面叙述了后浇带施工中的措施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处理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基础差异沉降的几种常见方法,提出了后浇沉降缝解决差异沉降的工作原理、适用条件及施工要点,列举了采用后浇缝的工程实例.  相似文献   

12.
基于传递矩阵法的裂纹参数识别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等效弹簧模拟裂纹引起的局部软化效应,利用传递矩阵法推导了含裂纹梁在各种边界条件下的频率特征方程,直接利用该特征方程在获得前三阶频率后画出对应于各阶频率的裂纹深度和裂纹位置关系曲线,三条曲线的交点坐标就是裂纹参数的识别结果。对裂纹悬臂梁的数值模拟和实验方法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该裂纹识别方法理论推导简单,适用于复杂边界条件下的裂纹识别问题,实验结果和数值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3.
针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裂缝进行了较具体的分析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技术处置措施。  相似文献   

14.
墙体的裂缝,特别是砖混结构(多为住宅)顶层的温度裂缝,在温差较大的北方地区经常发生,其次是由地基不均匀沉降引发的墙体裂缝。本文通过对某工程墙身裂缝的调查分析和处理,找出了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给出了裂缝的一般处理措施,并对在设计上如何避免和减少出现这类裂缝,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处理带裙楼高层建筑基础不均匀沉降的几种方法,并着重探讨了目前工程上常用的后浇带方法的设计、施工及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一个具有裂缝梁的阻尼分析模型用于含裂缝梁类结构的稳态振动响应分析,阻尼是由于裂缝表面在裂缝张开、闭合过程中相互发生磨擦引起的.该模型包含梁的几何特性边界条件、裂缝位置、裂缝深度等各种因素的影响.通过和单自由度线性弹簧-质量-阻尼系统进行比较,得到该带裂缝梁结构的等效自然频率和等效粘滞阻尼比.并以两端铰支梁为例,通过数值分析获得其频响特性曲线.并讨论各种参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传统损伤识别方法大多仅限于结构件中单个裂纹的确定,且损伤识别指标无法准确反映早期局部损伤。为此,提出了一种以应变模态差为表征指标的结构表面多裂纹损伤识别方法。首先,依据欧拉伯努利梁理论,建立了含有多裂纹悬臂梁结构传递矩阵方程,得到含裂纹悬臂梁位移模态振型和应变模态振型;其次,计算损伤前后应变模态差并作为损伤识别指标进行识别。以悬臂梁为例,利用MATLAB分别对单损伤和多损伤等不同工况条件进行了模拟仿真,在此基础上,利用PVDF压电传感器进行了单裂纹和双裂纹悬臂梁损伤识别实验。仿真结果和实验结果表明:应变模态差可以对单裂纹与多裂纹损伤工况进行识别,且识别精度高。  相似文献   

18.
导电体内部裂纹止裂新法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导电体内部裂纹止裂的一种新实验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利用电磁热效应对导体内部裂纹进行止裂不但是可行的,而且具有保持外力作用不变、方法简便、收效迅速、提高韧性等优点。其原理是在向导体通入脉冲电流的瞬间,裂纹尖端处的温度急剧升高,使材料熔化形成焊口同时在周围产生足够大的热压应力,破坏了干线裂纹源的形成,遏制了裂纹的扩展。  相似文献   

19.
改善超长混凝土结构开裂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长混凝土结构由于材料、形状的特点和外界环境的影响,会产生温度收缩裂缝,降低结构的耐久性和整体性。超长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和施工中可以采取设置后浇带、采用微膨胀——补偿收缩混凝土或设计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士结构来防止温度收缩裂缝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