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从企业债务重组的核心本质出发,分析了银行应如何灵活掌握企业债务重组,指出了银行在企业债务重组时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对银行如何防范企业利用债务重组逃废银行债务的行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张保 《当代地方科技》2007,(12):40-40,42
不良贷款处置是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的一大难题,如何创新清收方式,最大限度地减少贷款损失,是商业银行亟待研究和解决的现实问题。如果引入非金融机构企业之间债务重组方式,在银行与企业之间也开展债务重组,对于化解不良贷款、防范不良贷款反弹应该是有帮助的。为此,笔者作了一点粗浅探索,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3.
我国很多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过高,资不抵债而面临破产的企业所能做出的选择无疑是破产清算和重组。2000年12月财政部对《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新准则在债务重组的定义、方式,债权人和债务人的会计处理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变化。新的债务重组准则极大的规范了企业的债务重组行为,防止了企业借重组之机操纵利润、粉饰会计报表。本文着重分析了新债务重组会计的优点极其弊端和缺陷,最后,提出对债务重组会计制度的一些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债务重组是当前国有企业财务运作的重要手段。介绍了企业债务重组的必要性和重组的方法,指出了债务重组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债务重组对债权人、债务人双方财务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为规范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财政部于2006年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准则。新准则对债务重组的定义、方式、债权人和债务人的会计处理等方面都有较大的修订。新的债务重组准则不仅极大地规范了企业的债务重组行为,防止了企业借重组之机操纵利润、粉饰会计报表,而且是我国会计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的转折点。本论述主要对新债务重组准则中债务重组的范围界定、计量模式、损益确认以及会计业务处理等方面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李雨潼 《广东科技》2012,(3):22+29-22,29
法庭外债务重组是一种不受司法权干涉的困境企业拯救机制。自其产生之日起,就因其所具有的、相较于司法重整的特殊性而被人们广泛利用。但是由于法庭外债务重组在本质上市一种当事人之间的私的契约,属于当事人意思自治的领域,没有了公权力的介入,使得这一过程中很多复杂、难解的局面逐渐显现出来。如何正确利用法庭外债务重组,发挥其具有的优势、合理抑制其所蕴含的不足,是能否高效拯救企业的关键之一。主要对构建法庭外债务重组制度的价值优势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范宝学  任锦秀 《科技促进发展》2021,17(10):1901-1909
针对经济高质量发展需求和创新投资效率下降的现状,以2015~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管理层能力、银行债务对创新投资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管理层能力提高能够制约企业非效率创新投资,然而银行债务对企业非效率创新投资的治理作用未能有效发挥,但总体上表现为对非效率创新投资的抑制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管理层能力提高能够增强银行债务对企业非效率创新投资的治理功能。以管理层能力为切入点,厘清银行债务与创新投资效率的关系,丰富了银行债务和投资效率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8.
我国不失时机地推出了切合我国实际的债务重组战略——债转股,债转股—出台,即被理论界和经济界誉为给企业“卸包袱”,为银行“割毒瘤”的双赢策略,但其在实施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债转股的运作还需进一步规范。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企业破产法独具特色,而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债务重组和解方式,这关系到每个企业的切身利益。债务重组和解的实质就是减免债务,分散风险,引入新的投资者,从而使企业能持续经营,增强偿债能力,最终还清债务。  相似文献   

10.
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了38项具体会计准则,其中《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与原准则相比变化较大,引入了公允价值概念,改变了以前由于债权人让步而导致债务人豁免或者少偿还的负债计入资本公积的做法,将债务重组收益直接计入营业外收入。与此同时,对于债务重组业务应依据国家税务总局下发的《企业债务重组业务所得税处理办法》和相关税法规定进行税务处理。本文是就新准则与相关税法规定进行比较,对企业债务重组事项的会计、税法处理进行差异分析。  相似文献   

11.
图集的统一协调,对图集质量有很大影响。本文是作者在编制北京市农业区划地图集的实践基础上,根据地图信息传输论的观点,对农业区划地图集的统一协调的内容及方法进行了探讨。试图总结编制这类图集的统一协调模式,以供读者编图时参考。  相似文献   

12.
13.
研究了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认为西方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东方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存在实质的不同,原因在于思维方式、超验与经验传统、政治结构的差别。在现代法治理念下,传统民间法所代表的正义观将向混合正义观转型,西方法治所代表的国家法抽象正义观是其骨架。  相似文献   

14.
基于“前沿分支”的观点研究了圈幂补图的树宽,首先确定了它的树宽下界,又给出了达到此下界的标号,从而得到了它的树宽表达式。  相似文献   

15.
报告鸡法氏囊病的流行状况,主要症状,剖检情况及诊断,提出了综合性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文学发展的动力之一在于创新。在接受美学诞生之前,学者们往往从作家的角度讨论文学创新问题。本文用接受美学的理论探讨文学创新的问题。笔者将文学创新的标准与读者接受相结合,就创新的三个方式与期待视野的方法论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读者期待视野的提高是作家作品创新的主要依据,作家在文学创作中应该充分考虑读者的接受才能做到创新。  相似文献   

17.
许多科学家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都预言,真空是未来物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十七世纪的伽利略时代人们曾讨论过"真空"是否存在的问题.当时的学术界分成两派,一派以帕斯卡为代表,认为真空存在,另一派以笛卡尔为代表,认为真空不存在,最后实验证明"真空存在派"正确.现代研究表明,真空并非一无所有,这样就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排除了真空物质后的空间",即"真空的真空"是否存在.本文探讨了与"真真空"有关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观测实验方法,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最终解答"真真空"的存在性问题.  相似文献   

18.
给出了一维非自治时滞系统点态退化的一个例子,拓宽了该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的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与不同文明时期相适应的人-自观念。从"天人合一"到"人定胜天"再到"和谐共生",这是人-自观念演进的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也是一个合乎规律的过程,它们都是时代的产物,都包含着不同程度的合理的因素,我们必须对它们进行具体的辩证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对于行政许可违法的法律责任问题,人们往往是从行政许可实施违法的角度进行研究,而对于设定违法及其责任追究的探讨却相对薄弱。然而。行政许可设定一旦违法,其对相对人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损害将会更大,因此,对许可设定的违法及其责任问题进行研究,以避免违法行政行为的发生,促进政府依法行政,不仅必要而且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