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付杰  李唐 《世界博览》2023,(19):66-71
<正>在美国,即使是像总统选举这种决定国家最高元首和未来发展方向的政治性事务,依然逃脱不了司法的“长臂管辖”。2024年又将迎来美国总统大选年,前任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厉兵秣马,蓄势待发。为了阻止特朗普卷土重来,民主党阵营不断对其发起诉讼,意欲将其置于“出师未捷身先死”的艰难境地。  相似文献   

2.
赵萌 《世界知识》2023,(7):54-55
<正>2023年3月4日,一年一度的美国保守派政治行动会议在马里兰州举行。该会议创办于1974年,由美国保守派联盟主办,每年都吸引众多共和党活动家、立法者、捐助者参会,里根、老布什、切尼等前政要是大会常客。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本届会议上发表了长达90分钟的演讲。除了为2024年参加总统大选造势外,特朗普批评了拜登政府的一些政策,  相似文献   

3.
<正>6月9日,哈萨克斯坦举行"非例行"总统大选,国际观察员普遍认为选举公正、透明。据哈中央选举委员会统计,托卡耶夫以70.96%的得票率胜出,将担任本届总统至2024年。6月12日,托卡耶夫正式宣誓就职。至此,哈萨克斯坦权力交接迈出历史性一步。  相似文献   

4.
正共和党党内混战,奥巴马暂时隔岸观火。今年1月3日,美国一个面积不足15万平方公里、人口仅和威海市相当的州—爱荷华州,吸引了全美国甚至全世界的目光。当天晚上,美国共和党在这里举行总统大选首场预选,由此拉开了2012年美国总统选举的序幕。美国总统大选程序复杂,将持续近一年的时  相似文献   

5.
正在3月18日举行的俄罗斯总统大选中,普京赢得超过76%的选票,毫无悬念地再次当选,将开启第四个总统任期,掌舵俄罗斯直至2024年。近20年来,普京对内巩固中央权力,经济上借助石油价格飙涨发展经济,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对外以俄罗斯大国复兴为己任,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普京肩上的担子越来越沉重。这些年,国际格局发生调整,俄罗斯在其中看似坚定,实则迷茫,国家发展正走向转折关头。在  相似文献   

6.
<正>2021年12月19日,历经两轮选举后的智利总统大选告一段落。由广泛阵线和智利共产党组成的左翼竞选联盟"我赞成尊严"候选人、年仅35岁的加夫列尔·博里奇一举夺魁,成功当选智利下一任总统。创下多个"之最"的大选本次智利总统大选因创下多个"之最"而备受瞩目。这是自上世纪9 0年代军政府结束独裁统治、"还政于民"以来,智利历史上最为两极分化的选举。在首轮对阵中,极右翼候选人卡斯特以微弱优势险胜博里奇,  相似文献   

7.
张业亮 《世界知识》2023,(23):45-47
2024年1月,美国2024年总统提名人选举将正式拉开帷幕。与前几次选举不同的是,民主党对2024年总统提名选举日程做了大幅修改。2023年初,民主党全国委员会批准了该党规则委员会通过的新日程建议。这是民主党自2006年以来第一次对总统提名投票日程进行重大修改。在两党选民力量大致平衡、两党围绕投票权之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新日程将对2024年及今后的美国大选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张昭曦 《世界知识》2023,(12):45-47
<正>美东时间5月24日晚,美国佛罗里达州州长罗恩·德桑蒂斯(Ron DeSantis)正式宣布参加2024年总统竞选。德桑蒂斯是当前共和党内影响力突出的少壮派政治人物,政治前景被普遍看好,其正式参选反映出共和党内部政治生态的最新变化,也使2024年美国大选选情更加复杂。  相似文献   

9.
程序正义注重过程的公平公正,是正义实现的必要组成部分。在新生录取流程中,程序正义的特点为中立性和对等性,指向录取过程对所有学生保持一致。通过采用质性取向下的多个案比较分析法,研究发现:美国不同类型名校的新生录取流程均始于招生官对每份申请材料的独立评价,并经历团队评议,止于招生季末终审。该流程践行的程序正义具有两面性:通过多种规范举措避免人为权力的恣意滥用和不当行使,以规则之治实现程序正义;出于照顾弱势群体、政治避让或责任、(市场)利益优先、办学现实等错综复杂的考虑,以人为之治给予部分申请者差别待遇,使程序正义有所妥协。程序正义不能完全以“看得见的方式”实施的根本原因在于美国名校录取新生受到政府、社会、市场以及高校学术力量、行政力量的共同影响,需要平衡各种有重合也有冲突的利益诉求。因此,程序正义的妥协可分为出于合理目的情有可原的妥协和出于利益交换目的需被质疑的妥协。  相似文献   

10.
《世界知识》2024,(6):12-13
<正>随着共和、民主两党党内初选的展开,2024年美国大选已经拉开帷幕。在所谓“2024全球选举年”当中,美国大选是压轴戏,也是最复杂、最具影响力的一场。由于选战仍处于初期阶段,共和党也尚未明确最终总统候选人,不确定因素众多,现在就做出明确预判为时尚早。本期“封面话题”特邀美国问题研究界的四位学者撰文,向读者介绍一些观察本次美国大选需要了解的“初步知识”和主要看点。——编者手记  相似文献   

11.
关注美国全球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对美国来说有两件大事:伊拉克战后的治理和美国总统大选,这两件事又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伊拉克战后的治理是对布什政府奉行的新保守主义战略可行性的检验,而总统大选则是美国纳税人对这个战略是否认同的政治投票。2004年的形势进一步表明,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在政治上有所得手,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拔掉了萨达姆政权这个“钉子户”,为美国进一步控制中东扫清了主要障碍。与阿富汗战争的成果相呼应,美国控制欧亚大陆中部地区和世界战略弧形地带的战略意图得到实质性推进。二是伊拉克战争作为美国新保守主义战略的试验场,实际验证了…  相似文献   

12.
透视美国选举人团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举人团制是美国总统大选的中心环节.选举人团制创始于美国建国之初,历经二百多年的演变和发展,选举人团制的内容和运行方式发生了许多深刻变化.选举人团制在设计和运作上存在诸多局限性和弊端,人们提出了许多改革选举人团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据说,巴拉克&#183;奥巴马将演讲的魅力带回了美国政坛。通过运用久经磨砺的演讲技巧,他不仅赢得如潮的好评,而且从一个无名的政坛新手迅速崛起成为美国民主党最重要的一号人物,并成功地以惊人的差距轻松击败对手,赢得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  相似文献   

14.
陈玮婷 《科技信息》2013,(22):166-166,168
论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拳击术语在美国政治语篇中的隐喻用法进行质性研究,分析隐喻"POLITICS IS A BOXINGGAME"的核心意义、核心映射和蕴涵。研究材料选自2008年至2010年互联网上美国媒体的政治新闻报道,以美国总统大选为主。研究结果表明,拳击术语在美国政治语篇中有广泛应用,以凸显政治对手之间的激烈竞争。  相似文献   

15.
1916年蒙大拿州的密苏拉市共和党人珍妮特·兰金是第一个选入众议院的妇女。 1920年美国妇女首次在总统大选中参加投票。 1924年南卡罗来纳州民主党人莉娜·琼斯·斯普林斯是第一个在党代表大会上被提名列入副总统候选人的妇女。 1925年怀俄明州内莉·泰洛·罗斯和得克萨斯州玛丽安玛·  相似文献   

16.
《信息化建设》2009,(1):3-3
2008年,奥巴马依赖互联网赢得了总统大选。正如美国《纽约日报》所评论的那样:“2008年,决定总统大选结果的关键因素不是谁更懂政治,而是谁更懂网络。”  相似文献   

17.
今年是美国总统大选年。一场为争夺总统职位展开的角逐将在年内达到高潮。虽然到今年11月选举人才正式投票选举总统,两党候选人早已四处奔波游说,拉拢选民。美国国  相似文献   

18.
4月25日,美国总统拜登通过一则三分钟的短片,宣布将参加2024年大选,谋求连任。而早在半年前,特朗普就已宣布参选2024。随着民主、共和两党各自内部政治生态的发展变化,2024年大选越来越可能成为拜登与特朗普的再度对决。想要“继续干”的拜登和准备“再出发”的特朗普将如何延伸丑陋对抗,其结果将对美国的未来产生何种影响?  相似文献   

19.
牛新春 《世界知识》2023,(12):70-71
<正>5月16日,以色列外交部总司长利维对华盛顿进行了工作访问,以沙建交是他这次访问美国的重要内容。此前的5月6日,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曾穿梭访问沙特和以色列,沙以建交也是关键议题。据以色列媒体报道,未来半年拜登政府将全力以赴推动沙以建交,期望能在2024年大选开始之前收获这项具有历史性意义的外交成果。  相似文献   

20.
 2014 年清明假期,当人们缅怀先人、拥抱自然之际,笔者利用假期读完了美国作者迈克尔·桑德尔著的《反对完美:科技与人性的正义之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