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检测结肠癌细胞系和结直肠癌组织中EphB1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和启动子区域CpG岛的甲基化情况,探讨EphB1在结直肠癌中的作用及其机制,为结直肠癌的基因治疗寻找新的靶基因.取5株结肠癌细胞系和61例配对液氮冻存及对应石蜡包埋组织,运用实时定量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EphB1 mRNA和蛋白质表达;同时对mRNA表达下调标本进行启动子区域CpG岛甲基化检测.结果显示,5株结肠癌细胞系中EphB1 mRNA均有表达,并且表达存在差异;61例结直肠癌组织与癌旁正常黏膜相比,EphB1 mRNA和蛋白质表达均存在差异.EphB1 mRNA在31.1%(19/61)的癌组织中下调,52.5%(32/61)上调,EphB1 mRNA低表达和组织分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EphB1蛋白在正常肠黏膜和部分肿瘤细胞中呈阳性表达,下调表达62.3%(38/61),上调表达24.6%(15/61);EphB1蛋白的低表达和组织分化(P=0.033)、浸润深度(P=0.038)、性别(P=0.028)以及部位(P=0.039)间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发现EphB1m...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对300例结直肠癌病例的研究,分析结直肠癌患者中XRCC2的表达以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和qRT-PCR的方法,检测癌组织、癌旁组织中的XRCC2表达水平,探讨其与病理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癌组织XRCC2水平较癌旁组织更高(P<0.05);免疫组化提示癌组织XRCC2阳性者占比69.67%;qRT-P...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特异性甲基化PCR(MSP)分析法检测抑癌基因高甲基化对结、直肠癌的诊疗价值。方法:应用MSP法检测36例结、直肠癌患者血清、术中癌旁组织及癌组织中的抑癌基因hMIM1、p15、p16甲基化的发生率。另选择36例健康体检者血清样品作正常对照。结果:36例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血清及术中癌组织的hMIM1、p15、p16甲基化发生率为59%-97%,癌旁组织略低;术后1周血清中hMIM1、p15、p16与术前比较明显下降(P〈0.01),而正常对照组抑癌基因甲基化发生率均为0。结论:MSP法的建立,直接检测结、直肠癌患者的抑癌基因的高甲基化状态,有助于临床判断和动态观察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抑癌基因p27是一个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抑制子CKI(CDK inhibitor),对细胞周期起着负调控的作用,将p27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pcDNA,转染到肿瘤细胞MCF7中,筛选到稳定表达株.p27基因的过量表达确实对肿瘤细胞的生长产生了抑制作用,并且引发了部分肿瘤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5.
序贯发生的基因突变是结直肠癌多步骤演进的重要推动力。着重介绍参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原癌基因(ras)、抑癌基因(APC、DCC、p53)、转移抑制基因(nm23)等,其中任一基因的改变都可能会引起癌症的发生或转移。研究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相关基因不仅可以辅助临床诊断,而且以基因及其不同产物作为靶点的生物治疗方式将成为未来有效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6.
7.
为研究稻瘟病抗性基因Pi36的表达模式,利用半定量RT-PCR对抗病亲本Kasalath和感病亲本丽江新团黑谷(LTH)进行了接种前和接种后24 h和48 h的表达分析.结果表明:Pi36无论在接种前还是接种后以及无论在抗病亲本Kasalath还是感病亲本LTH中均有表达,并且各个时间段的表达量没有大的差别.由此说明,Pi36属于组成型而不是诱导型表达的基因. 相似文献
8.
本文旨在探究FEZF1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和其临床意义.通过免疫组化实验和Western Blot实验以及细胞实验,发现FEZF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低表达,并且其表达与肿瘤淋巴结转移(tumor node metastasis,TNM)分期具有显著相关性,在FEZF1低表达时,RKO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提高,FEZF1高表达时RKO细胞增殖能力减弱.本研究证明了FEZF1是结直肠癌中的一个低表达蛋白,其表达与结直肠组织癌变的发生、发展相关,并且FEZF1会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相似文献
9.
人类肿瘤转移抑制基因nm23定位于17号染色体,有H_1和H_2两个亚型,编码17KD蛋白质,氨基酸排列顺序与二磷酸核苷激酶(NDPK)高度同源。已发现nm23基因的等位基因缺失,突变和低表达与多种人类肿瘤转移相关。nm23基因产物的表达与结直肠癌转移的关系及意义尚无一致意见。本文以结直肠癌根治性手术后全数淋巴结检查为基础(平均每例46.25个),应用S—P技术检测20例结直肠癌nm23基因产物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nm23基因产物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个数之间呈明显负相关(r=-16.58,P<0.01);而在有无淋巴结转移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我们认为:结直肠癌有淋巴结转移时,nm23基因产物的表达情况有助于判断转移的程度,而对估计有否淋巴结转移多方面的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转录因子T-bet和Gata-3基因在脐带血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实时定量RT-PCR检测21例脐带血单个核细胞(CBMC)中转录因子T-bet和Gata-3基因的表达水平,21例健康成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作为对照.结果:T-bet基因和Gata-3基因在CBMC和PBMC中均存在一定表达,Gata-3基因在CBMC中的表达水平(0.43±0.35)%与PBMC(0.42±0.27)%相比无明显差异(P=0.925),而T-bet基因在CBMC中的表达水平(0.47±0.48)%则明显低于健康成人组(2.12±1.48)%(P=0.000).结论:CBMC中T-bet基因表达低下,可能与脐带血移植后GVHD发生率低下以及发生程度较轻有关. 相似文献
11.
油菜一个WRKY基因对盐胁迫和干旱胁迫的表达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抗性不同的3个油菜品系为材料,半定量RT_RCR方法检测油菜叶片WRKY转录因子家族的BnD11基因在高盐和干旱胁迫下的表达情况.高盐和干旱胁迫6 h后BnD11基因表达量即有明显调高,在抗性最强的‘862'品系中表达量增加幅度最高,而在抗性最弱的‘1821'品系中表达量增加幅度最少.结果表明BnD11基因表达量与油菜品系抗性强度具有明显正相关性,可能在油菜抗(耐)盐和干旱的生理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AgNOR和p53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大肠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用大肠癌组织标本80例及相应的癌旁组织标本40例,采用AgNOR染色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AgNOR计数和p53的表达.结果大肠癌中AgNOR计数显著升高,细胞核内AgNOR计数、颗粒分布及形态特点与大肠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05);p53在大肠癌组的阳性表达率为66.3%,在癌旁组的阳性表达率为20.8%.两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大肠癌组织中p53的阳性表达与大肠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05),而与大肠癌的发病年龄、性别无关(P>0.05).结论 p53的突变在大肠癌的形成和发展中起了促进作用,AgNOR测定对大肠癌的病理学分级有一定的价值,同时说明AgNOR和p53有可能作为大肠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肿瘤标志. 相似文献
13.
通过观察PTEN在哈萨克族食管癌癌组织及相应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探讨PTEN基因在哈萨克族食管癌发生中的作用。采用RT-PCR方法检测PTEN基因mRNA在36例哈萨克族食管癌及相应正常组织标本中的表达,选取mRNA水平差异组织标本,采用Western-bolt方法检测其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PTEN基因mRNA在36例癌组织中有30例表达,阳性率为83.33%。其中癌组织表达量高于相应正常组织(TN)21例,占70%;癌组织表达量等于相应正常组织(T=N)4例,占13.33%;癌组织表达量低于相应正常组织(TN)5例,占16.67%。PTEN基因mRNA在正常组织中表达仅有9例。癌组织与相应正常组织相比,PTEN基因的表达量明显增高。PTEN蛋白的表达在癌组织与相应正常组织中无明显差异。结果表明,PTEN基因的异常表达主要在转录水平,可能不是哈萨克族食管癌发生发展中的主导基因,其对哈萨克族食管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具体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以从疣粒野生稻受白叶枯病菌诱导所建的差减文库中筛选出的一个具有丝氨酸一苏氨酸激酶抗病结构域的基因(克隆号为ME-196),用半定量RT-PCR法,以肌动蛋白(β-actin)基因为内参,研究疣粒野生稻抗白叶枯病相关基因ME196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通过ME196基因与β-actin基因PCR产物的灰度之比,确定ME196为诱导性表达,并进一步推测其为疣粒野生稻抗白叶枯病相关基因,甚至为抗病基因。 相似文献
15.
利用同源序列分析,在水稻基因数据库中检索到了几条与拟南芥中的COI1基因具有高度同源性的EST(expression sequence tag)片段和相应的基因组序列.根据EST拼接和基因组比较结果设计引物,利用RT—PCR在水稻中得到与COI1高度同源的cDNA,并在基因组中推断出相应的基因,命名为RCOI1.RCOI1与COI1在氨基酸水平有74%的同源性.与COI1相似,RCOI1蛋白也具有典型的F—box和LRRs结构域.半定量RT—PCR显示该基因的表达受茉莉酸甲酯(MeJA)的诱导,说明这个基因可能参与水稻茉莉酸应答反应.该基因的发现对于探索单子叶植物的茉莉酸信号转导途径,以及研究该途径在农作物中的抗虫抗病和抵抗恶劣环境等方面的作用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结肠癌患者血清中IL-8和VEGF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白介素-8(IL-8)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清水平与结肠癌的关系.方法选择结肠癌住院患者64例,所有病例均经病理检查确诊.用ELISA法测定结肠癌患者术前、术后与健康者血清中IL-8和VEGF含量,采用方差分析进行组间两两比较.结果结肠癌患者血清IL-8和VEGF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DukesC,D期结肠癌患者血清IL-8和VEGF含量明显高于A,B期(P〈0.05);肿瘤根治术后血清IL-8和VEGF含量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检测血清IL-8和VEGF含量对于结肠癌病情估计和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制备一种新的大肠癌组织差异表达蛋白质抗体(抗SCAP47),用于检测大肠癌相关肿瘤抗原SCAP47。采用本室制备的大肠癌组织差异表达蛋白质(SCAP47)免疫新西兰纯种兔,制备兔抗SCAP47抗体,用双向免疫扩散法和ELISA法测定抗体效价;并用ELISA法检测129例患者的胃肠道肿瘤和疾病及正常对照组织的可溶性SCAP47抗原。用SCAP47抗原免疫新西兰纯种兔,获得抗SCAP47抗体,经检测其最高效价:双向免疫扩散法为1:32;ELISA法为1:6400。129例患者的胃肠道肿瘤和疾病及正常对照组织可溶性SCAP47抗原ELISA法检测结果显示:诊断大肠癌的敏感性52.4%,特异性95.4%,阳性预示值84.6%,阴性预示值80.6%,似然比11.4,约登指数0.47。本实验制备的抗SCAP47抗体是一种新的大肠癌相关抗原SCAP47抗体。由于SCAP47不同于CEA、P^27、CCA等大肠癌肿瘤标志物,且在大肠癌中呈现高度表达,推测其可能是一种新的大肠癌相关抗原。因此,制备抗SCAP47抗体为用于多种指标联合检测早期大肠肿瘤提供了一种新的检测工具。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