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通过氯铂酸浸渍SBA-15介孔材料得到负载型Pt催化剂,通过BET,XRD和TEM表征,并用于催化烯烃与三乙氧基硅烷的硅氢加成反应.结果表明:生成的催化剂具有典型的介孔材料结构,催化剂催化直链烯烃的硅氢加成反应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  相似文献   

2.
对硅基介孔材料的功能化改性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调研.在概述硅基介孔材料基本性质和改性条件的基础上,总结了对其进行改性的三类主要方法及其改性原理,包括无机、有机、无机-有机复合改性.针对各类改性方法,详细综述了硅基介孔材料改性前后性质的变化特点,以及对重金属的吸附效果和吸附机理,并对改性硅基介孔材料吸附重金属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本文重点介绍了硅基介孔材料的特性、合成机理、表征方法、改性和应用。通过分析表明,硅基介孔材料是一种新的具有巨大潜在应用前景材料。并指明了硅基介孔材料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通过水热法合成了一系列Ce-SBA-15的介孔材料,并采取满孔浸渍法负载5%Ni(质量百分比),合成了不同的镍基催化剂.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N2物理吸附脱附、H2-程序升温还原等方法对其表征,考察了其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制合成气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Ce进入了SBA-15的硅骨架,但Ce的掺入使孔道的孔径发生变化;CeO2的氧循环功能提高了催化剂的抗积碳性能;由于孔道的限域效应,活性金属的分散度随着铈含量的增加而增大,使催化剂活性提高.  相似文献   

5.
本文重点介绍了硅基介孔材料的特性、合成机理、表征方法、改性和应用。通过分析表明,硅基介孔材料是一种新的具有巨大潜在应用前景材料。并指明了硅基介孔材料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介孔碳作为一类新型的非硅基介孔材料,在催化剂栽4#-应用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采用溶胶一凝胶法制备了CuO—zno/PF系列负载型催化刑,并应用于甲醇和二氧化碳直接合成碳酸二甲酯(DMc).研究结果表明:以铜锌氧化物物质的量之比为2:1,650℃煅烧的催化剂在温度为320.5℃左右,压力为3.oMPa时催化性能最好,甲醇的转化率达87.78%,碳酸二甲酯的选择性达80.46%.  相似文献   

7.
采用原位合成技术制备出负载镍金属介孔氧化铝催化剂,同时采用过量浸渍法在已合成的有序介孔氧化铝和普通氧化铝上负载镍金属。采用BET、TEM、XRD、XPS、TPR、ICP-OES多种测试技术对3种催化剂结构特征、镍金属与载体的相互作用进行了表征,同时采用甲烷化反应验证3种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 两种方法制备的负载镍金属介孔氧化铝催化剂相对于普通氧化铝结构稳定、孔径分布窄。原位合成的负载镍金属催化剂负载量大,镍金属与载体的相互作用力强。但金属的价态为难还原的偏铝酸镍,对甲烷化反应催化性能不高。过量浸渍法制备有序介孔氧化铝催化剂孔结构稳定,镍分散性好,价态以易还原的氧化镍为主,其催化性能要高于普通氧化铝,表明合成的有序介孔氧化铝在催化领域将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官能团的保护和脱保护是诸多多步有机化学反应必须涉及的.文章报道了在温和条件下,磺酸功能化的介孔材料(SBA-15—SO3H)以及硅胶负载硫酸(SSA)均是有效的叔丁基二甲基硅基醚保护基团的脱保护催化剂.SBA-15—SO3H的循环使用效果优于SSA,而SSA的催化活性高于SBA-15—SO3H.  相似文献   

9.
分别采用一步法和两步法,在不同酸性介质中设计合成了Im3m结构的SBA-16硅基介孔材料,并通过XRD、TEM、氮气吸附-脱附、29Si固体核磁等手段进行了表征,研究SBA-16硅基介孔材料合成条件和结构对溶液中Cd2+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SBA-16硅基介孔材料的孔径越大、比表面积越高、孔壁表面Si-OH的数量越多,对Cd2+的吸附性能越佳.  相似文献   

10.
硅材料因具有大的比表面积,表面存在硅羟基易于功能化,且具有物理化学性质稳定、来源丰富等优点,因此成为了理想的钯金属催化剂的载体,在Heck和Suzuki反应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文章对近年来硅基催化剂载体进展进行了总结,包括介孔硅材料、硅基有机-无机杂化材料、无定形硅材料等体系,并对其在Heck反应和Suzuki反应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非均相稀土有机金属催化剂由于其可克服均相稀土有机金属络合物固有的稳定性差以及难以重复使用等缺点,引起了人们的浓厚兴趣和足够重视.着重介绍了非均相稀土三氟磺酸基有机金属催化剂和非均相稀土胺基有机金属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及其在精细有机合成中的应用,并对将来稀土有机金属催化剂的设计合成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乙烯齐聚制线性α-烯烃的技术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乙烯齐聚制线性 α-烯烃的工业化生产技术的进展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工艺比较成熟的是Gulf,Ethyl和 SHOP等方法 ,这些过程均系在高压的苛刻条件下利用不同催化剂进行均相齐聚反应 ,设备操作难度较大 .近年来出现了利用各种新型催化剂在较缓和的中压条件下进行齐聚反应的研究趋向 .着重对乙烯齐聚的均相和多相催化剂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作了论述 ,并特别指出择形分子筛将是很有发展前景的多相乙烯齐聚催化剂  相似文献   

13.
复合负载金属-支撑水相催化剂上1-己烯氢甲酰化反应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均相催化剂和多相催化剂各自的特点,首先在高比表面大孔硅胶负载金属催化剂上担载水相络合催化剂制备复合负载金属-支撑水相催化剂。同时,对负载金属催化剂、支撑水相催化剂和复合负载金属-支撑水相催化剂上的1-己烯氢甲酰化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多相金属组分对提高复合负载金属-支撑水相催化剂上1-己烯氢甲酰化的活性和选择性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复合催化剂中均相组分和多相组分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4.
非均相芬顿法能够很好地应用于含抗生素废水的处理。为了筛选出成本低廉且能快速有效的非均相芬顿催化剂,本文对比了Fe0、Fe3O4、Fe2O3、-FeOOH四种常见非均相催化剂对四环素的去除效果。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比表面积分析仪(BET)、激光粒度仪(LDI)分析了四种材料的理化特性。通过探究四种材料投加量、双氧水投加量、反应体系初始pH的影响选择最佳反应条件,通过对比研究四种材料非均相芬顿降解四环素的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Fe0不仅催化降解效果最好(四环素的降解率为88.77%)、具有更宽的pH适用范围,而且价格低廉。最后,结合四种材料非均相芬顿降解四环素的TOC去除率以及重复利用效率对比分析,最终筛选出Fe0为非均相芬顿降解四环素的最佳催化剂。  相似文献   

15.
多相催化羰基液相MPV还原为羟基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多相催化羰基液相MPV还原为羟基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动植物油脂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由动植物油脂制备生物柴油对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介绍了生油柴油的特性和标准及国内外生物柴油的研究进展和应用状况;综述了生物柴油的制备方法:均相化学催化法、非均相化学催化法、生物催化法、超临界法;展望了我国生物柴油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1 Introduction Immobilization of homogeneous catalysts onto polymer supports through covalent attachment has received wide attention because these materials offer advantage features of heterogeneous catalysis to homogeneous systems.The polymer-supported catalysts enhance their thermal stability,selectivity,recyclability and easy separation from reaction products leading to the operationally flexible[1-2].Such behaviour prompted us to know the effect of pore structures of polymer supporters on catalytic ...  相似文献   

18.
Industrial effluents with high recalcitrants should undergo post-treatment after biological treatment.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use cheap and abundantly available natural materials to develop heterogeneous Fenton catalysts for the removal of colored recalcitrants in molasses distillery wastewater(MDW). The pellets of zeolite,which is naturally available in many countries, were modified by pre-treatment with sulphuric acid, nitric acid and hydrochloric acid, before embedding on them the ferrous ions. The effects of p H and temperature on heterogeneous Fenton were studied using the modified catalysts. The sulphuric acid-ferrous modified catalysts showed the highest affectivity which achieved 90% color and 60% TOC(total organic carbon) removal at 150 g/L pellet catalyst dosage, 2 g/L H_2O_2 and 25 °C. The heterogeneous Fenton with the same catalyst caused improvement in the biodegradability of anaerobic effluent from 0.07 to 0.55. The catalyst was also applied to pre-treat the raw MDW and increased it's biodegradability by 4%. The color of the resultant anaerobic effluent was also reduced. The kinetics of total TOC removal was found to depend on operation temperature. It was best described by simultaneous first and second order kinetics model for the initial reaction and second order model for the rest of the reaction.  相似文献   

19.
以模拟染料废水甲基橙(MO)溶液为目标物,研究了Fe2+、Fe3+均相催化臭氧氧化及负载型铁氧化物非均相催化臭氧氧化对MO的去除特性,并探讨了在非均相催化剂活性炭负载Fe2O3(Fe2O3/AC)、活性氧化铝负载Fe2O3(Fe2O3/Al2O3)催化臭氧氧化体系中pH值、催化剂投加浓度、臭氧浓度、MO初始浓度等工艺参数的作用规律.结果表明,Fe2+、Fe3+、Fe2O3/AC、Fe2O3/Al2O3的加入均能提高MO的脱色率和COD去除率,且Fe2O3/AC、Fe2O3/Al2O3的催化效果更为显著;当Fe2O3/AC、Fe2O3/Al2O3的投加浓度为1.0 g/L,臭氧浓度为15.0 mg/L,MO初始浓度为25.0 mg/L、pH值为5.0时,30 min时Fe2O3/AC、Fe2O3/Al2O3催化臭氧体系降解MO的脱色率和COD去除率分别为89.26%、48.45%和80.34%、38.41%.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一种新的催化剂制备方法,采用TiO2纳米棒与聚乙二醇通过压片和焙烧的方法制备了多孔TiO2块体.通过条件优化,当纳米棒与聚乙二醇比例为1/3时,成块结构良好,且光催化反应前后保持了完整的块体结构,制备的块体降解甲基橙2h达到74.77%,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活性,且在非均相光催化应用中催化剂无需分离,从而解决了催化剂的回收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