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和中国科学院环境科学委员会委托学会所属的理论研究组筹备组和科学院环境科学情报网联合召开的环境科学理论问题讨论会,于1981年1月16日至20日在石家庄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四十四名环境科学和理论工作者参加了会议。会上,大家就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了意见,主要有:我国环境保护与科研工作的经验教训;环境科学理论问题和技术政策的关系;环境的整体性及加强大环境研究的意义;环境科学的概念、体系、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技成果》2007,(14):48-50
国家863重大专项“滇池入湖河流水环境治理技术与工程示范”课题(2005AA601010)以入湖河流为主轴,首次针对河流与水环境密切相关的汇聚、输移、转化、沉积、冲刷、延展、流水生态等特性,从水力学、生物学和环境科学相互交联的多个层面出发,在我国重富营养型湖泊滇池分别按主河道和旁路处理的布局实施了上连集水区,下贯受纳湖湾的污染河道和河一湖复合系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化技术研究,提供了成套、实用的技术。  相似文献   

3.
走向工程范式的创新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创新不局限于技术的内容,而具有超技术性。创新的核心是效果实现。它注重整体提升,强调一种平台性,同时着眼组合与搭配,讲究人文关怀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因而是一个工程范畴,必须从工程范式出发来考察和推进创新。  相似文献   

4.
生态环境哲学:哲学当代创新之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生态环境哲学缘起于人类对自身当代生存状况与未来命运的忧虑和关注,人类生命中自然意识的觉醒以及人类文明范式的当代转型的科学基础与文化背景中。对于人与自然生态系统及人与自然生态系统中生物、非生物的关系思考和研究,生态环境哲学可在吸收与转换现代生态科学与环境科学的知识与原理的基础上而进行哲学当代创新。这种创新意味着哲学范式的一种根本性转变。  相似文献   

5.
从工程演化的哲学视角看,我国制造业工程的演化趋势将由生产型制造工程向服务型制造工程转化,这种演化趋势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意义、工程创新意义和文化创新意义。当前,加快我国制造业工程的演化进程,企业需要在工程理念的更新、价值导向的定位和外部环境的优化等方面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制造业工程模式。  相似文献   

6.
从工程演化的哲学视角看,我国制造业工程的演化趋势将由生产型制造工程向服务型制造工程转化,这种演化趋势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意义、工程创新意义和文化创新意义。当前,加快我国制造业工程的演化进程,企业需要在工程理念的更新、价值导向的定位和外部环境的优化等方面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制造业工程模式。  相似文献   

7.
稳步推进科学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科技部牵头,教育部、中科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有关部门共同发起,委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具体组织了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学、力学、心理学、基础医学、基础农学、材料科学、能源科学、资源环境科学、空间科学、信息科学、工程科学、海洋科学、管理科学18个学科的调研活动.调研活动围绕相关学科的地位与作用、国际发展态势、我国的研究现状和学科发展前沿等.根据我国科学研究的基础,从国家发展科学研究的重大需求出发,遵循学科自身发展规律,就"十五"至2010年期间,我国主要基础学科的发展目标、方向、前沿和优先领域以及政策保障措施等方面提出了积极的建议.本次调研活动的成果汇编成<中国基础学科发展报告>,本文系该<报告>的总论.  相似文献   

8.
案例研究是工程创新研究的基础性工作,具有理论研究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案例研究是对工程创新经验教训的深刻反思,有助于揭示工程创新的客观规律;是对工程创新思想方法的深入阐发,有助于研究工程创新的思维方式;是对工程创新具体过程的生动再现,有助于培育工程创新的优秀人才.我国是世界上工程实践最为丰富的国家,案例研究必将为工程创新作出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正>据媒体报道,近期,201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大学生追踪调查(PSCUS)"研究结果公布。该研究对全国18所高校在校大学生和毕业生的生理和心理健康进行调查,数据显示,点外卖频率越高的大学生,其自评身体和心理健康测量得分越差,抑郁得分也越高。点外卖和健康之间是否具有必然的因果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技成果》2007,(4):52-52
由山东省淄博市孝妇河综合治理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为依托,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做技术负责的国家863计划项目中“淄博市中心城区水环境质量改善技术与综合示范”课题(编号:2003AA601080)于2006年9月15日顺利通过了验收。课题主要参加单位: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山东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和淄博市水利与渔业局;课题负责人:丁守森,课题技术负责人:胡洪营;子项课题负责人:刘翔、杜鹏飞、何苗、施国庆。  相似文献   

11.
<正>生物种质资源的收集和利用将进一步加速,系统生物学将为大规模基因资源发掘和利用提供系统的理论与技术基础,通过基因型分析,综合应用细胞工程、染色体工程、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基因克隆与转基因等技术成为高效种质创新的主体思路。我们在分析未来农业科技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从如下5个领域分别介绍其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技成果》2008,(7):58-58
复合型灰场覆盖剂是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博士工作站与大连海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人员针对我国火电厂灰场普遍存在的扬尘污染难题,经过理论研究和工业性试验开发出的一种高科技产品。该产品于2001年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ZL 110300.8)。  相似文献   

13.
工程创新是技术与非技术因素的综合集成与优化。本文以档案文献和访谈亲历者为基础,从工程本质、工程决策及工程文化层面,阐明银河亿次巨型计算机,本质上是计算机技术领域中的工程活动,是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引进、吸收相结合"方针指导下自主实现的渐进性工程创新,是国家意志与团队价值相统一的工程创新。  相似文献   

14.
环境文化与环境文化学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环境文化是一个表征着人与自然界相互关系的历史范畴,包含环境技术文化、环境行为文化、环境规范文化和环境心智文化四个子系统。环境文化学是以环境文化作业研究对象的学科,其研究内容极为丰富,环境文化学在环境科学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它能够促进环境科学各个分支学科的协同和融合,其研究成果更加具有前瞻性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合作创新形式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从理论上探讨了合作创新的主要形式,以及总结了我国合作创新的模式和机制,并给出了例证,以期给我国企业合作创新形式的选择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6.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23(1):75-75
为了进一步加强和扩大我国自然辩证法中青年学者的学术交流,推进自然辩证法的学术研究,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和华南理工大学主办的第二届“科技与社会发展”中青年南方论坛将于2007年5月19日-5月21日在广州市华南理工大学召开。论坛的主题是: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建设。分议题为:(1)科技进步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和谐社会建设中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技术中的自主创新问题,和谐社会的科技保障问题,科技创新与创新型城市建设问题,创新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2)科技伦理的问题研究:技术、工程实践中的伦理问题,科技研究中的伦理问题,科技管理中的伦理问题;(3)技术哲学与工程哲学的理论及前沿问题研究:技术、工程的方法论,技术与工程中的社会建构,技术现象学问题,信息、计算与认知的哲学问题等。  相似文献   

17.
关于生态学的学科体系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人们把生态学和环境科学视力两门不同的学科,由此引起了一系列的概念混乱。本文考察了这个问题产生的历史渊源,指出随着人类生态学的兴起,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的界线已经消失,并提出了当今生态学的学科体系。  相似文献   

18.
论制度在知识与技术创新中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认为,制度因素在知识与技术创新中起重要作用。从知识与技术创新的供给来看,明晰的产权制度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有效的产权制度是知识创新的重要激励机制,而相应的教育制度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从西方经济学的演变来看,从单纯技术决定论到制度决定论的提出,表明制度因素在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中的作用日益受到经济学家的重视。在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应把制度创新置于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19.
工程哲学是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它对工程实践和工程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在分析我国工程师素质不佳现状以及培养综合型、创新型、和谐型未来工程师之必要性的基础上,从工程知识、工程创新、工程实践、工程伦理和工程国际化等几个工程哲学的研究范畴出发,分析了未来合格工程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并从工程哲学视角提出了加强工科大学生大工程素质培养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技成果》2008,(22):58-58
针对我国肥料领域有机肥料使用偏低和造纸黑液严重污染环境的现状,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经过多年研究,跨领域、多学科进行技术研发,对多项单元技术进行集成创新,建立了符合中国资源特色的农作物秸秆循环经济利用模式——肥料与纸浆联产的清洁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