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中国科技成果》2009,(1):63-63
经国务院批准,由文化部、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北京市政府26委、办、局共同协办的“第三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文博会”)于2008年12月17~21日在北京举行。作为文博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应对金融海啸寻求发展商机”为主题的“企业文化与品牌创意国际论坛”(以下简称“企业论坛”)于2008年12月17日在北京喜来登长城饭店召开。  相似文献   

2.
中国影响力企业品牌文化论坛作为第八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的组成部分于2013年11月6日在北京京西宾馆胜利召开。经济领域、文化领域的领导代表、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媒体人士等领导与专家、企业代表以及相关媒体出席了活动。  相似文献   

3.
由中国自然辨证法研究会青年委员会、黑龙江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和哈尔滨师范专科学校联合举办的“’92哈尔滨科学文化与当代世界的发展青年学术研讨会”于1993年1月12~13日在哈尔滨师范专科学校召开。会议的主要议题有:作为物质生产力的科学与作为文化的科学;两种文化——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分化与整合;科学文化的真理性与价值性;科学文化的精神素质(ETHOS)与科学意识的培育; “五四”精神与科学文化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发展轨迹;近代科学文化与中国传统思想的冲突和结合点;科学文化与中国的现代化。这是中国自然辨证法研究会青年委员会成立以来组  相似文献   

4.
<正>当前,国际科技交流日趋频繁。科技术语作为科技交流的基础,承载着科技知识和文化信息。随着中国国力的显著提升,中国学术话语权日益得到国人的重视。为推进中国术语学理论的发展,提升中国术语工作实践的国际化水平,促进中外跨语际知识传播,加强中国学术话语权建设,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联合南京大学和中国翻译研究院,于2017年11月10—12日在江苏南京举办了一次术语学学术盛会——第三届"面向翻译的术语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的主题为"术语·知识·话语",这是我国首  相似文献   

5.
利用一手文献,本文梳理了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成立的国际背景和政治因素,对其在世界科学工作者协会的创建和早期活动中的积极作用进行了详细论述。科学工作者协会是与政治紧密结合的一类特殊科学团体,具有深刻的国际和时代特征。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团结了国际和国内知识界的进步力量,推动了我国科技体制和科研活动组织的转变。世界科协成为新中国与西方科学界接触的重要窗口,为中英科技交流的正常开展打下基础。同时,中国在世界科协的活动也深受中苏关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价值是以农耕伦理价值的构建为基础形成的,农耕文化伦理的核心是讲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它蕴含着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相处法则。农耕文化伦理体现出丰富朴素的绿色生态意识,它与绿色发展呈现出相互促进的动态关系。探寻农耕文化伦理的传承路径,对新时期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美丽中国绿色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西方休闲伦理的历史演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休闲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体现着人类的道德文明和文化伦理水平。西方休闲学科的发展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以休闲与工作关系交结变化的历史视角,着重探讨了古希腊以来西方休闲伦理的发展与演进,及其四个大历史时空中休闲伦理的不同作用和地位。从伦理视角研究休闲文化现象,对于扩展休闲研究的视域及加强当前道德文化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第22届国际科学史大会上数学史的特邀报告、主题讨论会和论文报告的全面分析,我们看到传统内史型的数学史研究依然具有重要的生命力,但新的“热点”更应值得关注,比如,“多元文化之间数学知识的交流与传播”就已成为新的主流。为了应对“全球化和文化多样性”带来的挑战,这次国际科学史大会上展现出的新思想、新视角和新进路,对于中国数学史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 ,科学文化和技术文化的研究在我国学术界逐渐兴起。《自然辩证法通讯》在倡导有本土特色的技术文化研究方面功不可没。在纪念她创刊 2 5周年之际 ,这一点特别值得一提。《自然辩证法通讯》素来要求刊发稿件有坚实的国内外文献基础 ,相当多的文章是注重同国际通行的学术规则和研究热点接轨的。但这并不影响她关注在中国现实社会生活中存在的技术文化现象 ,并以深沉的社会责任感来倡导和推动这方面的学术研究。在笔者与陈昌曙教授合作的文章《我国技术发展中的文化观念冲突》为《自然辩证法通讯》接受的时候 ,我们的体验尤为深切。而后…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把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总体布局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并列的位置,从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扩展成为“五位一体”,进一步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在通体布局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这不仅标志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且表明了我们党践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志和决心。  相似文献   

11.
论道教与科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姜生 《自然辩证法通讯》2003,25(5):12-17,11
道教特有的长生成仙理想和因此形成的重视生命及现实生活的价值取向,使其与中国科学的许多领域产生了密切关系。道教思想对中国古代科学的发展具有内在的构成性的作用,在科学发展史上有重要贡献。道教的宗教文化特征注定它将科学作为服务其终极关怀的“工具”,因而使它对中国古代科学的发展产生内在的制约作用。中西文明差异,尤其是处于强势地位的西方“科学”概念,导致西方学术界——进而是近代以来中国学术界对道教与科学关系的简单否定。重新认识“科学”,是对中国科学、进而道教与科学关系在真质层面进行把握的前提。  相似文献   

12.
纳滤膜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膜分离技术,已经在水处理和过程分离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并成为我国未来科技发展的专项技术。本研究以SCI讲论文和专利这两种重要的科技产出形式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这些文献进行计量学分析,主要研究了纳滤膜技术在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方面的发展情况,并通过国际对比,研究了我国在该项技术领域的发展特点,研究结果可为相关的科技发展规划提供政策支撑。  相似文献   

13.
大数命名是数学名词术语统一工作的一部分,也与度量衡统一工作有关。自先秦至清代,中国大数命名并无统一标准。民国时期,大数命名问题引起学界和政府的关注,并争议不断。学界多位学者和教育部、实业部等政府部门均参与其中。争议的焦点是在“兆”以上采用三位分节的千进制,还是采用四位分节的万进制。这作为民国时期中西文化碰撞与冲突一个缩影,反映了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处理本国文化习惯与国际文化习惯关系问题的不同思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框架分析与文本挖掘的方法,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深入研究了1968年至2022年间《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报道中国科技议题的特点,深入挖掘了报道中呈现的中国科技形象。研究发现,中国在《麻省理工科技评论》的全球前沿科技议题中具有极高的关注度,并集中于互联网、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以及新能源等技术领域。在中国科技成果与进展、科技与经济、科技与政治、科技伦理等六个主题框架下呈现出我国作为科技大国与全球科技与经济领导者的正面形象,突出了我国科技自上而下的发展特点,发展速度快、国际影响力强,但也呈现出我国科技创新力不足、轻视科技伦理与风险的负面形象。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学者的科技史研究在20世纪50年代就走向职业化和建制化,并且开始参与国际学术交流。60多年来,中国科技史学者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著和普及作品,为文化与科技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非凡的贡献。然而,颇为遗憾的是国际学界对中国科技史学者的绝大多数研究成果及相关历史资料了解甚少,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主要以中文发表论著。有鉴于此,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和科学  相似文献   

16.
1由中国软科学研究会、《自然辩证法研究》编辑部、中国艺术研究院休闲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2 0 0 2 -中国 :休闲与社会进步学术研讨会” ,于 10月 2 7日至 30日在北京召开。研讨会的主题是 :休闲———一个新的社会文化经济现象。会议就“休闲产业与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消费政策、劳动时间的关系及对策” ;“转型期城乡 (社区 )居民休闲的时间利用、特点及存在问题” ;“2 0 0 8年奥运会与中国休闲产业发展” ;“休闲产业相关社会条件支持系统在我国的现状、特点及发展趋势” ;“休闲的文化价值与对人文关怀的意义” ;“休闲旅游与自…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与拉丁美洲都是世界农耕文明发源地之一,加强中国与拉美农业文明的交流,有助于促进两地农作物起源、文化及农业政策研究等领域的深度合作和互学互鉴,且对现代农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也有重要的意义。2022年7月5—6日,由华南农业大学主办,中国-拉丁美洲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  相似文献   

18.
中国悠久的历史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而古建筑便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涌现出许多建筑大师和建筑杰作,营造了许许多多传世的宫殿、陵墓、庙宇、园林、年、民宅……。中国古代建筑不仅是我国现代建筑设计的借鉴,而且早已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成为举世瞩目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9.
研究表明,在复原研究地动仪时,袁宏的《后汉纪》中的相关内容应作为首选文献,而《后汉纪》提供的信息表明,张衡的地动仪很可能原理正确,但反应失灵。通过对历史上“京师地震”和“陇西地震”文献记载的分析,进一步否定了用公元143年陇西地震来测试地动仪的可能性。在科学史模拟试验和复原研究中,文献与模拟试验之间存在着一种无奈的张力关系,其可靠性与所研究问题的学科属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近十一年国际刊物中科学素质建设相关文献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SCI、SSCI、A&HCI三大数据库,对1995年至2005年主要国际刊物上与科学素质建设相关的文献进行检索。以检索所得文献为考察对象,分析其文献类型、所属数据库、发表时间、作者关注论题、作者署名国家、载文刊物、高引用文献、高产作者等方面问题。由分析得出四条结论:第一、该研究领域的工作已经颇成规模;第二、美、英两国在该研究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第三、在文献构成上,以个别案例为对象的经验研究是主体;第四、该研究的出路在于发挥交叉优势,向主流学科靠拢;第五、中国在这个领域的研究力量仍然十分薄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