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科技成果》2022,(8):69-70
以增香增产为核心的优质香稻生产对破解我国水稻生产"丰产不丰收"和稻米产业"高库存、高进口"难题,有效促进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更高质量上保障"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等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我国生产的香米与泰国著名品牌香米香气含量存在较大差距,如何在保证香稻产量和品质的基础上,提高香米的香气含量,成为香稻生产所面临...  相似文献   

2.
《科学大观园》2021,(13):72-75
不育稻种几经洗劫,但又绝处逢生,袁隆平屡遭冲击却又转危为安,才有杂交水稻问世的鸿运. 当公元进入20世纪70年代,在东方文明古国的广阔大地上,爆发了一场震撼世界的"绿色革命".这一革命的发动者满怀信心向世界宣称:中国人不仅可以自己养活自己,而且可以为解决世界的粮食问题做出贡献.几十年前,他还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山村中等农业学校的教师,今天,他却实实在在成了一位举世瞩目的名人,他就是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  相似文献   

3.
选用两个在遗传上有一定差异,同时优良性又有互补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生产具有杂交优势的第一代杂种用于生产,这就是杂交水稻。杂交水稻的优势是很明显的,穗大粒多。水稻有明显的杂交优势,但是它的花很小,一朵花只产一粒种子。要利用水稻的杂交优势,就要想办法培养一种特殊的水稻,就是母水稻。  相似文献   

4.
正在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看来,之所以能一次次打破世界水稻单产纪录,是通过改革开放、不断创新,推动学科发展乃至社会生产力的进步。杂交水稻研究的开创者袁隆平,改革先锋公示材料中这样介绍他的成就: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使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始终居世界领先水平。截至2017年,杂交水稻在我国已累计推广超90亿亩,共增产稻谷6000多亿公斤。多次赴印度、越南等国,传授杂交水稻技术以帮助克服粮食短缺和饥饿问  相似文献   

5.
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直到今年年初,他还坚持在海南三亚南繁基地开展科研工作. 中国不但成功地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而且为全人类解决粮食问题带来了福音.近25年来,世界主要农产品增长份额有20%以上来自中国.这其中,最大的贡献来自被称为"东方魔稻"的杂交水稻.以袁隆平为代表的中国科学家所创造的这份科技成果,被视为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  相似文献   

6.
Ghd7自然变异是调控水稻抽穗期和产量潜力的重要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量潜力、株高和抽穗期是决定农作物产量的3类主要性状。我们从优良杂交水稻中分离出一个数量性状位点(QTL)Ghd7。Ghd7编码一个含CCT结构域蛋白,它对水稻的一系列性状包括单穗粒数、株高和抽穗期都产生重要影响。在长日照条件下,增强Ghd7的表达可延迟抽穗期、增加株高和穗大小。但另一方面,Ghd7功能减弱的自然变异可使水稻能在温和及较冷地区种植。上述结果表明,Ghd7在水稻产量和适应性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人类社会发展到现在,水稻的研究与应用对人类的贡献其功甚伟。在中国大地上,有一批以袁隆平院士为代表的杂交水稻专家掀起了撼动世界的“绿色革命”,他们为解决中国乃至世界的粮食问题而艰苦卓绝地努力着!谢华安研究员就是其中重要的一员。  相似文献   

8.
《科学大观园》2009,(13):23-23
每个人都可能有过这样的时刻,某一天你的爱人突然使你感到眼睛一亮,其实爱人还是老样子,可在你的心灵上却产生了一种新鲜感。这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9.
"万物的原则,起始于根基",这是古希腊数学家、哲学家毕达哥拉斯的一句名言,而种子就是万物生长的根基.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什么?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让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从1976年到2018年,袁隆平团队培育的杂交水稻在全国累计推广面积约85亿亩,增产稻谷8.5亿吨.每年因种植杂交水稻而增产的粮食,为世界解决了 7000...  相似文献   

10.
<正>突发性耳聋(sudden deafness,SD)为耳鼻咽喉科常见急症之一,是指在3天内出现的原因不明的急性的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所以又称为突发性感音神经性聋。或许你从来没有经历过,耳朵突然听不到的感觉,也许你身边有朋友说,突然只能看着别人嘴唇在动,音乐开到最大声,却是走入了无声的世界,此时你的朋友心急如焚,八方求援而直奔医院。你也会好奇,好端端的一个人,为什么突然听不到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突聋”。顾名思义,突发性耳聋。那么“突聋”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我们平时该如何预防呢?  相似文献   

11.
《科学大观园》2013,(23):48-48
有些人觉得自己的脾气很好,一般很少发脾气。可是你知道吗:明明大多时候是很温柔和顺的一个人,有时候却忽然会忍不住就飙火了,凶起来的时候可能连杀人的冲动都有:明明是挺活泼的姑娘一个,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在适合发挥的时候,却安静得就像哑巴一样……这样的性格突然转换的背后。是否有着心理上的问题呢?我们来看看就知道了。  相似文献   

12.
《科学大观园》2012,(1):24-24
我们都知道,男性精子过少,易导致不育问题,但是近日从男科专家处了解到,他们竟然遇到了这样一个不育案例,男性出现不育的原因并非是精子过少,而是精子太多!  相似文献   

13.
文雨 《科学大观园》2005,(22):22-23
我国科学家揭开中国人难说英语之谜——现在很多中国人学了多年英语,考试分数可能很高,却一句英语都说不利索,人谓“哑巴英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对于这一问题,专家们提出了各种观点。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我们之所以没有学成英语,是因为我们用学习中文的方法学习它。那么,为什么用学习中文的方法就不能学好英语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始终没有揭  相似文献   

14.
《科学大观园》2013,(7):48-49
我们经常羡慕身边的同事和朋友,为什么他那么能说会道,而自己在陌生的环境里或是自己认为的重要人物面前却语无伦次,甚至面红耳赤。你遭遇过这样的情况吗?和朋友在一起可以侃侃而谈,但在同事面前居然结结巴巴,更不用说在公司例会上汇报工作语无伦次了。其实像这样的人为数不少,他们和熟悉的朋友在  相似文献   

15.
<正>2020年,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亲自选址大吉沙岛,建设千亩试验田。这是中国大地从北到南诸多不同气候、不同水质、不同土壤条件下又一个新的实验项目。袁隆平是我最崇敬的科学家,不仅因为他的成就与普通人的生存息息相关,还因为他绝对朴实的平民品质。我曾两次在电视上瞻仰过袁老的风采:一次是他接受记者采访,谈起中国历史上的粮食短缺,声音沙哑,老泪纵横;一次是他在联欢会上拉小提琴,投入而天真。这位形象、举止、穿着、言谈都与一个普通老农毫无二致的科学家,有一颗滚烫的赤子之心。  相似文献   

16.
1840年的鸦片战争是中国人刻骨铭心的历史里程碑。从那时起,中国沦落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遭受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与欺辱。也因为这样,人们通常将中国近代衰弱的主要原因归罪于列强的侵略。笔者窃以为,历史事实非也。中国古代是世界上强盛的文明大国,这一点恐无人非议。那么,强盛保持到了什么时候就完结了呢?或这强盛的最后记录是什么呢?笔者认为,中国古代强盛的最后记录是郑和下“西洋”。1405年到1433年这28年间,明朝初年的郑和率领船队七次下“西洋”,访问了三十多个亚非国家。若以郑和“下西洋”和哥仑布发…  相似文献   

17.
正我们每天会吃下去很多像纤维素这样难以消化的多糖,它们在穿过小肠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13升易燃的氢气,但幸运的是我们放出来的只是屁而已,相比于暴露在空气中的可燃气体,屁味虽然让人觉得不那么愉悦,但是造成的麻烦好像小了很多。为什么这些氢气会变成屁?据说,屁还能被科学家和大夫用来诊断疾病,这又是怎么实现的呢?我们的结肠中大概生活着两千克的微生物,它们每天会消耗  相似文献   

18.
《科学大观园》2013,(19):50-51
有些人觉得自己的脾气很好,一般很少发脾气,可是你知道吗,明明大多时候是很温柔和顺的一个人,但是有时候却忽然会忍不住就飙火了,凶起来的时候可能连杀人的冲动都有;明明是挺活泼的姑娘一个,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却在适合发挥的时候。突然安静得就像哑巴一样……这样的性格突然转换的背后,是否有着心理上的问题呢?  相似文献   

19.
中国人如何划分虎与狮子的区别,虎在传统上被中国人视为百兽之王,但这只是中国人的定论。在西方狮子才称为兽中之王,或者是丛林。那么老虎和狮子到底谁厉害呢?新年又为什么舞狮子不舞老虎?  相似文献   

20.
《科学大观园》2021,(7):74-77
2020年11月10日,中国研发的万米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为什么这些年我国不断研发深海深潜器呢?中科院院士、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汪品先这样回答: “因为深海是人类在地球上了解最少的区域,深海地下更是一片未知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