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学堂乐歌,是二十世纪初到三十年代的校园歌曲。在学堂乐歌产生的初期,中国很缺乏现在作曲人才,学堂乐歌很大程度上都是用外国的曲调直接填词,供学生集体咏唱的齐唱曲.学堂乐歌从创始到现在已将近一百年,是我国音乐史上一次具有启蒙意义的音乐运动。  相似文献   

2.
上世纪初产生于我国的"学堂乐歌",在我国的近代音乐发展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对青少年思想品德的教育、对美的培养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无疑是中华民族音乐文化宝库中瑰宝。通过研究"学堂乐歌"这一音乐现象,并结合当今少儿歌曲的现状,讨论有关当下少儿歌曲的教学与创作的一些问题,进而呼吁社会各界进一步关注青少年的歌唱情趣和精神食量等问题,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3.
学堂乐歌的创作模式开创了学堂乐歌时代的辉煌,在不断的借鉴与学习过程中,日本的音乐促进了中国社会音乐化运动的开展,使音乐在社会教育中的作用不断增加。加快了中国人才的培养,使美的素养成为人才重要的品质之一。特别是学习和借鉴日本学校歌曲创作模式使得学堂乐歌的创作达到了新的高峰。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李叔同创作歌曲的分析,说明中国近代的学堂乐歌在歌词内容和创作方法两方面受到日本学校歌曲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汪超 《咸宁学院学报》2012,(11):190-191,214
学堂乐歌是近代民主主义音乐文化的开端,具有重要的启蒙意义。本文将以学堂乐歌代表人物之一李叔同的《送别》为研究对象,以它的创作、音乐、歌词、影响等方面为研究个案,深层剖析学堂乐歌的中西结合特质及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6.
新颖鲜明的近代音乐创作特征和真挚强烈的爱国情感,使沈心工学堂乐歌中诠释尚武精神的歌曲,契合了清末民初时期中国的现实需求和国民的情感需要。沈心工利用其所创作的学堂乐歌,从强身健体、从军为国、传播军事科技、以武求和四个方面对尚武精神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诠释,并通过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路径在社会各阶层中广泛宣传尚武精神。沈心工的学堂乐歌,不仅是近代中国尚武精神传播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国近代尚武精神传播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7.
音乐艺术和其他文化一样,有着极强的传承性和延续性以及民族性。本文从学堂乐歌的发展,分析中国传统音乐的认识及发展,指出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必须解决好纵向继承优秀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和横向借鉴优秀外国音乐文化的主题。  相似文献   

8.
郑心平  田成阳 《科技信息》2012,(25):174+218-174,218
1中国近代艺术歌曲的定义中国近代艺术歌曲起源于本世纪的二十年代,是由一批从欧美留学回来的音乐家运用欧洲的作曲技法,将中国的诗词谱成具有鲜明中国风格的歌曲。"学堂乐歌"也促进了中国近代艺术歌曲的形成,此阶段艺术歌曲的形成得益于,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为代表的音乐教育机构的出现,正是具备了这几方面的因素,才使得中国近代艺术  相似文献   

9.
社区文化是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原创红色歌曲融入社区文化建设是江西特色社区文化的体现。江西社区原创红色歌曲队伍建设是实现原创红色歌曲融人江西社区文化建设的关键问题。应该从成立社区创作组、创办社区音乐学堂、创设社区交流合作会等三个方面加强江西社区原创红色歌曲队伍建设,在社区中建立一支集学习、教育、创作、交流、表演为一体专业队伍,为江西社区原创红色歌曲的发展、为江西社区原创红色歌曲融人江西社区文化建设提供结构性的指导。  相似文献   

10.
红色歌曲及其传唱是我国特有的文化现象。与其他歌曲相比,红色歌曲通常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红色歌曲在我国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使一种物质主义的思想悄无声息地弥漫开来,这为当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重重困难。传唱红色歌曲,把人们召回到同一思想阵地中,不仅可以引起思想政治工作主客体之间的共鸣,而且可以充分发挥红色歌曲的德育功能、美育功能,从而弥补现有思想政治工作手段在某些方面的不足。  相似文献   

11.
巴蜀民歌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沉淀了众多的生活内涵、情感内涵、语言内涵、历史内涵以及审美内涵等深层文化、历史信息。解读这些民歌中的历史遗存有助于提高对巴蜀民歌进行深入研究的重要性的认识,对于深化民歌的艺术审美、认识其实用性功能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同时,它也是发展与完善巴蜀民歌传统和精髓的有效路径之一。  相似文献   

12.
西和山歌起源于劳作中的隔山喊话,它近波及陇南各县,远与天水山歌互渗,从而形成了一个山歌文化区,西和山歌是连接洮岷花儿和陇中花儿的链扣,是这一地域深厚的文化底蕴的承载者之一,是甘肃花儿的一支重要源头。  相似文献   

13.
黄梅 《皖西学院学报》2005,21(1):150-152
舒伯特与舒曼是生于同一时代不同国家的浪漫派的代表人物,他们同擅长于艺术歌曲的写作。在歌曲写作中,他们既有相同又有不同的地方。这些不同和相同的写作色彩分别体现在艺术歌曲的选材、题裁、伴奏与情感体现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闽地开发较晚,但在五代至北宋初即已有蔡元鼎这样的《诗》学专家.至朱子兴学闽地,其所著《诗集传》在闽地影响深远.受其影响,闽地治《诗》者代有人出.黄道周浸淫于具有浓郁《诗》学氛围的闽南,一生治《诗》不辍.黄道周《诗》学著述散佚严重,但经过爬梳剔挟,还是可以发现其有大量的《诗经》学文献存世.梳理闽地《诗经》学传统以及黄道周的《诗经》学研究,可以引起学界对黄道周乃至闽地《诗经》学的关注和研究,以充分揭示其特点和价值.  相似文献   

15.
文化是环境的产物,文化的发展是文化与环境互动的过程。广西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是现存的一种原生态民歌,作为马山社会传统的民族民间文化,它的传承与发展与当地的人文生态环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荆州马山民歌是荆楚古歌遗风的一个典型代表,代表了江汉平原民歌的总体形态特征和音乐特色,在整个湖北民间音乐宝库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马山民歌的传承,与当地地理、生产、生活、民俗等人文环境密切相关。建国以来,马山民歌的传承和保护越来越受关注。  相似文献   

17.
梁上泉先生创作的歌词内容丰富多彩,语言简洁明快,节奏鲜明活泼,韵律和谐优美,富有浓郁的民歌色彩,饱含丰富的音乐性,其音乐性主要体现在歌词的语言、节奏、韵律、段式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传统儿歌、游戏是在适应人类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它对少年儿童具有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竞技和娱乐等7大功能.抢救和传承传统儿歌、游戏,是抢救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需要,是对少年儿童培养教育的需要,是借鉴传统儿歌、游戏创作新的儿歌、游戏的需要.我们要通过全社会的努力,使我国珍贵、濒危并具有重要历史、文化、教育价值的传统儿歌、游戏得到有效保护,并得以传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19.
我国地域广袤,孕育了浩如烟海、风格各异的民歌体裁和品种,在音乐不断传播演变的过程中,不同地区出现了一些词同曲异、曲同词异、词曲大同小异等民歌的变体形式,尽管变化多端,却又万变不离其宗,因此歌族文化应运而生,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歌族文化的初步研究,是对民歌传播演变规律的一次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以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为具体个案,分析当代中国文化格局中民歌与当代大众文化发展的关系,认为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和条件下,民歌这种农业文明的文化现象通过与都市大众文化以某种方式结合,发展成为一种当代文化景观,其中复杂的价值含义和社会作用值得人们认真研究和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