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每当人们凝视天上的飞鸟时,就渴望能摆脱地心引力的束缚,腾云驾雾飞行在无垠的蓝天,直至20世纪人类才实现了这种梦想。 飞机也像一般的鸟类和昆虫一样,依据某种空气动力学的原理飞行,即依靠其特殊的翼形来腾空的。道理很简单,一张薄的、略呈锥形的翼,使空气流过上翼面的速度快于流往下翼面的速度,换言之,在上翼面上压力较小,这种压力差便产生了上升的动力,这就要求飞机在空中向前飞行。  相似文献   

2.
当卫星发射时,巨大的运载火箭脱离发射台,缓慢地垂直向上升起,以减少空气磨擦所造成的功率损耗.当达到计算的高度(从几公里到2000~3000公里)便逐渐改变方向,转向接近水平的航向,并增加速度.在早已选好的轨道点上,关闭发动机,宇宙探测器便脱离运载火箭开始独自飞行.随后它的轨道形状、轨道在空间的位置,  相似文献   

3.
在幽静深邃的夜空,一道亮光划过,流星体以每秒40~50公里的速度在宇宙空间"飞行",它们进入地球大气层以后,由于磨擦使它们自身和周围空气的温度上升到几千摄氏度甚至上万摄氏度而燃烧起来,拖着一条火龙冲向地球,火流星将烧剩的残体坠落到了地面.  相似文献   

4.
航天飞机、宇宙飞船、人造卫星等太空飞行器,要进入太空持续飞行,就必须摆脱地心引力,这就要求运载它们的火箭必须提供足够大的能量。要把地球上的太空飞行器送到地球大气层外,至少要使该飞行器获得7.9公里/秒的速度,此即第一宇宙速度;而要使飞行器脱离地球,飞往行星或其它星球,则需达到11.2公里/秒的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陆地上奔跑速度最快的是猎豹,每小时达120公里;水中速度最快的是箭鱼,每小时达90公里;空中飞行速度最快的是雨燕,每小时达335公里。然而,这只是行进中的速度,倘若以动物身体局部运动速度为例,那么,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另一个速度天地,据科学家测算,蜂鸟飞行时肌肉收缩速度为8毫秒;蟑螂遇险时髋部肌肉收缩速度为4至10毫秒;跳蚤腾空一跳在0,7至1,2毫秒之  相似文献   

6.
裴静娴 《科学通报》1980,25(1):32-32
1976年3月8日,吉林陨石雨以每秒数十公里的速度坠入大气层吋,与稠密的空气摩擦,产生强烈的冲击波,使周围空气温度剧增,使陨石表面温度高达2000—3000℃,造成表面氧化,熔蚀和烧失。这次陨石雨,在19公里的高空爆裂后,分离成上千块碎片,撒落面积达5000平方公里,形成了世界上罕见的陨石雨。本文扼要报道吉林陨石雨的热发光研究。  相似文献   

7.
英国气球航行家计划仅用三星期,而不是五星期,待在一个悬吊在气球下的增压篮里,以每小时160公里的速度飞行于海拔一万三千米高空,实现环球飞行这一创举.一批英国专家准备创造这样一项奇迹:乘坐无牵引气球,在海拔一万三千米高空,以平均一百六十公里的时速环球飞行。毫无疑问,这些专家十分大胆,而要得到成功,  相似文献   

8.
当今体育纪录的刷新是与器材的发展密切相关的。有人说,历届奥运会金牌之争,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高科技之战。发达国家为了创新纪录,都费尽心机地利用高科技来研制各种新的运动器材,在世界体坛角逐中为本国选手夺冠创造有利条件。 “流线型”自行车的魔力 制约自行车速度的主要因素是空气的阻力。科学家测定:自行车在平坦光滑的道路上,当车速每小时接近50公里时,全部阻力中约90%来自空气;而空气阻力中又有2/3是骑车者本身造成的。前不久,美国科学家为自行车运动员设计出一批符合空气动力学要求的装备:流线型的鞋子、喷气飞机座舱罩式样的  相似文献   

9.
錢学森 《科学通报》1959,4(3):86-86
从现在火箭技术的发展进度来看,解决太阳系行星间的星际航行將不是太远的事。有些苏联的科学家認为10年內人就可以到其他行星上去了。但是宇宙太大了,光是能到其他行星上去,并不等于說我們就解决了宇宙航行的問題。从地球到我们现在所知道的最近的一顆恆星——“半人馬”座的α星,就有約40万亿公里。如果我们用原子反应堆的原子火箭,每秒噴气速度可以达到8公里,再加上多級火箭設計原理,最大速度就有可能达到每秒40公里。但即使这样,用每秒40公里的速度到离我們最近的一颗恆星去也得一万亿秒,也就是31,700年!自然,一旦到了那颗恆星上去,我們就可以真地看一看宇宙的奇观:半人馬座α星实际上是紧密靠近的三顆恆星,其中一顆比我們的太阳还要大些,其他兩顆是光度較小的黄色以及发紅的星。在天空中有三个不同颜色的太阳,岂非奇  相似文献   

10.
未来的世界将会出现空中喷气式飞行汽车,发明者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位科学家保罗·莫勒,他把该发明物称为"飞行器"。这种空中喷气式飞行汽车的外形是蝙蝠式样,它以每小时400公里的速度从车道开出,穿越空中航道,在天空作短途飞  相似文献   

11.
今年9月3日13点30分(北京时间)左右,欧洲宇航局(ESA)发射的探月装置SMART-1(智能一号)在绕月飞行7800万公里,圆满完成其预定任务后,以每秒2公里的速度撞向月球西南部的“卓越湖”平原。这一撞月之举不仅令大批天文学家倍感兴奋,也引发了全世界天文爱好者的浓厚兴趣。就SMART-1的一般情况及其撞月之举的科学意义,记者电话采访了中科院院士、我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  相似文献   

12.
昆虫独有的飞行能力令科学家叹为观止。按照传统空气动力学原理来看,蜜蜂是根本无法飞上天的。昆虫飞行是20世纪的一大谜团,最近人们才终于发现它们飞行轨迹中所显露的一些奥秘——空气动力学诞生之初,科学家就注意到昆虫的飞行有点诡异。早期研究表明,昆虫是通过快速拍打它们的翅膀来飞行的,可这种力量太小,依据它们的体重与飞行力量比率,科学家根本不可能制造出人类的飞行器。  相似文献   

13.
亚轨道飞行器,就是进入太空并以很高的速度飞行,但并不是真正进入轨道的飞行器。它既可像普通飞机一样在大气层里飞行,也可像航天飞机一样在大气层外飞行。当然它还不能完全像航天飞机一样进行轨道飞行,它只是处在亚轨道状态,仅在大气层的边缘飞行。世界  相似文献   

14.
介绍激波管     
一引言航空的发展不过是本世纪开端以来的事,年轻的航空技术成长很快,大约每十年就有一次划时代的进步。飞机已突破音速障碍而发展到超音速,有些先进国家正试造两倍音速的飞机(即飞行马赫数为2的飞机)。由于火箭及飞机等的速度愈来愈高,新的现象与困难也不断地产生。例如在高速飞行中,由于高速空气的动能在机身表面附近很薄的一层转变为热能,使飞机表面发高热:在两倍音速飞行时,机表面的温度已达300℃左右,而且机表面温度的增加是与飞行马赫数的平方成正比的,所以更进一步提高飞行  相似文献   

15.
真空消除音障 真空管列车为何能远远快于飞机?其诀窍不在于车辆本身的先进设计,更重要的是道路的设计.我们知道,无论是在地面、轨道或空中行驶,交通工具所耗费的动力绝大部分都用于克服空气的阻力,而且速度越快,空气阻力越大.当交通工具的速度接近音速(约340 m/s)时,交通工具前方的空气因来不及散开而受到压缩,密度、温度会突然增加,极大地阻碍交通工具向前行驶.这就是令研究人员十分头疼的音障.因此,绝大多数飞机都是低于音速(时速约1 224 km)飞行.  相似文献   

16.
蜜蜂、飞蛾等昆虫的小而薄的翅膀,为何能使身体在空中自由飞行?这个谜一直困扰了科学家60多年。最近,英国科学家终于揭开了昆虫飞行之谜。原来,昆虫的飞行原理与"协和"式飞机相同,并且,昆虫还是"协和"的"老师"眼。英国剑桥大学的一个科研小组,他们仿照飞蛾,制造了一个机器人,再利用计算机控制飞蛾机器人在风洞中进行实验。结果发现,当飞蛾向下扑翅膀时,需要先将翅膀举到最高的位置,在翅膀向下运动时,从翅膀的根部产生了微小的空气涡流,然后从翅膀上方的根部向翅梢运动,这就使翅膀上方的空气压力大大降低,从而产生向上的吸力,将飞蛾"吸"在空中。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科学家就发现,三角形的扁平物体在空气中运动时,会产生这种空气涡底,从而托住这种物体在空中飞行,利用这一原理,科学家研制成功了三角形的"协和"式飞机,这种飞机靠三角形的机翼,产生升力飞行。在30年代,科学家以为用传统的空气动力学无法解释蜜蜂、飞蛾等昆虫的飞行原理,认为它们的翅膀不可能产生出足够的力。而现代科学证明,如果按单位功率产生的升力计算的话,蜜蜂产生的升力是飞机的3倍。英国剑桥大学的实验表明,飞蛾靠自己的翅膀,完全能够产生自身重量1.5倍的升力。  相似文献   

17.
飞机刚发明出来的时候,机翼就是两块木板,加上一个控制方向的舵。所以飞行是很不稳定的。于是,科学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发明了翼刀。翼刀就是装在机翼上平行于机身的导流片,具有稳定气流的作用,最早使用它的飞机是苏联的米格-15,以后在各个飞行领域都有运用。  相似文献   

18.
苏联正就它的九十年代非载人火星任务进入详细的方案论证阶段,这些任务有希望导致取回火星标本的飞行。新的火星系列任务中的初始任务安排在九十年代的前五年,载着轨道器、越野车和大气层气球的载荷。苏联负责规划的官员曾就这种飞行研究了两个目标时间——1992年和1994年——明年年初就会作出最后决定。苏联官员说,1992——1994年飞行,不是依靠动力制动系统(利用航天器的推进子系统),就是依靠气动力制动系统(使用特制的头部隔热罩),进入火星轨道.如果火星航天器是利用动力制动系统作机动动作进入高度为500公里(310英里)的准极地轨道的话,全部科  相似文献   

19.
电子流星     
在地球大气层中,有时可发现一些速度为30~50公里/秒的流星。它们一边飞行,一边发出一种强光,过些时候,又会传来震耳欲聋的声波。对某些流星的观测表明,虽然音速比光速要慢得多,可是,  相似文献   

20.
孪生子佯谬     
一对孪生子,一个留在地球上,一个乘宇宙飞船以接近光速的速度在空间飞行。当他们再见面时,一个已经白发苍苍,而另一个则依然一头青丝。这怎么可能呢?这就是著名的“孪生子佯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