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为了探讨H_2O_2预处理对存活素(survivin)表达的影响及JAK-STAT/survivin通路在H_2O_2预处理的适应性细胞保护中的作用,用PC12细胞建立H_2O_2预处理对抗H_2O_2诱导细胞凋亡的实验模型,应用甲氮甲哇蓝(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碘化丙啶(PI)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Hoechst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survivin表达水平.结果显示:用100μmol/L H_2O_2预处理PC12细胞90min可明显地抑制300μmol/L H_2O_2作用12 h后引起的细胞毒性和细胞凋亡,并可以显著地促进PC12细胞survivin的表达;JAK_2抑制剂AG-490不仅可以抑制survivin的表达.而且能拮抗H_2O_2预处理的适应性细胞保护作用.研究表明,survivin是JAK-STAT通路的靶基因,JAK-STAT/survivin通路在H_2O_2预处理诱导的适应性细胞保护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Rho激酶抑制剂诱导PC12和PC12Adh细胞突起生长的差异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PC12细胞是研究神经分化最常用的细胞之一.在rho激酶(ROCK)抑制剂的作用下,PC12细胞能够长出神经样突起.最近,美国菌种保存中心(ATCC)同时提供PC12细胞和PC12 Adh细胞.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观察ROCK抑制剂诱导这2种细胞长突起是否存在差异.PC12细胞和PC12Adh细胞按照ATCC方法进行培养,用神经生长因子(NGF,1000ng/mL)或ROCK抑制剂(33μmol/L Y27632,33μmol/L法舒地尔)处理细胞1~4d.结果发现NGF能够诱导这2种细胞生长突起,而ROCK抑制剂只诱导PC12Adh细胞长突起,对PC12细胞不明显.因此,ROCK抑制剂诱导这2种细胞突起生长存在明显差异,PC12Adh细胞更适合用于ROCK抑制剂的神经诱导分化实验.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过渡金属铜修饰的仲钨酸盐化合物[Na_2(H_2O)_(10)][Cu_4(H_2O)_(12)(H_2W_(12)O_(42))]·15H_2O(CuW_(12))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取人卵巢癌细胞SKOV-3加入不同浓度CuW_(12)处理,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分析细胞增殖,计算了半数抑制浓度(IC_(50));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SKOV-3细胞的凋亡形态变化;分析了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计算了各期细胞比例及细胞凋亡率.结果表明:CuW_(12)对SKOV-3细胞增殖抑制的IC_(50)值为45.2μmol/L,且呈剂量依赖性;与经典的仲钨酸盐Na_(10)(H_2W_(12)O_(42))·26H_2O(NaW_(12))相比,过渡金属铜修饰的仲钨酸盐抗肿瘤活性更强;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CuW_(12)处理组细胞数目明显减少,出现变圆、缩小、老化等形态变化;不同浓度CuW_(12)处理12h后早期凋亡细胞所占的百分比显著增加且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4.
镉是环境中常见的重金属,为了研究镉暴露可能会对神经系统造成的损伤,文章以PC12细胞为模型,观察不同浓度氯化镉暴露对PC12细胞的损伤。实验用0.1、0.5、2.5μmol/L镉处理PC12细胞24 h, 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并检测0.1、0.5μmol/L镉处理后PC12细胞分化和活性氧变化。MTT结果显示,0.5μmol/L的镉处理显著降低了PC12细胞的存活率,镉暴露对PC12细胞存活率的降低呈剂量依赖性;细胞分化实验结果表明,镉暴露后细胞突起总长度、一级分支和二级分支数目显著降低,且镉对神经发生的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细胞内活性氧检测实验表明,镉暴露后细胞内的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荧光信号显著增加。上述结果表明,镉可能是通过增加细胞内ROS影响细胞的存活率和分化,进而引起神经毒性。  相似文献   

5.
以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为模型,在细胞体系探讨经O_3氧化过的黑碳(O_3-oxidized black carbon, OBC)颗粒对神经细胞的毒性作用.应用MTT方法评估SH-SY5Y细胞的存活率;通过测定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 LHD)浓度评估细胞膜的损伤程度;利用流式细胞术评价细胞凋亡率;使用荧光探针(Fluo 3-AM)检测细胞内Ca~(2+)浓度.结果显示, OBC颗粒对SH-SY5Y细胞暴露24和48 h的半致死浓度(IC50)分别为202.2和133.3μg/mL;随着BC颗粒染毒浓度的增加(0, 5, 10, 20, 40μg/m L),胞外LDH浓度、细胞凋亡率和Ca~(2+)浓度均逐渐升高,呈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p 0.05).研究表明, OBC颗粒可导致神经细胞内Ca~(2+)浓度升高、细胞膜损坏,并最终导致细胞凋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采用不同浓度酒精处理PC12细胞,观察酒精诱导细胞凋亡作用及凋亡过程中中性神经鞘磷脂酶(neutral sphingomyelinase,N-S Mase)活性及mRNA表达量的改变.结果显示,当酒精浓度达50 mmol/L以上时,作用24 h后,去血清培养的PC12细胞表现出较强的细胞增殖抑制作用(P0.05)并呈浓度依赖性.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结果显示处理组凋亡细胞增多,表现染色质凝集、细胞核变小、核碎裂成碎片等典型细胞凋亡特征性变化.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酒精处理组有不同程度的DNA断裂,呈凋亡细胞典型的梯状DNA.RT-PCR结果显示,不同浓度酒精作用PC12细胞2 h后N-S Mase表达升高.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N-SMase的活性,显示酒精作用PC12细胞2h后酶活性升高,与去血清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上述结果表明,酒精可导致PC12细胞凋亡并伴有N-SMase mRNA表达量增高,酶活性增强,说明酒精诱导PC12细胞凋亡与鞘磷脂循环有关.  相似文献   

7.
采用不同浓度酒精处理PC12细胞,观察酒精诱导细胞凋亡作用及其与线粒体凋亡途径的关系.结果显示,采用50、100、200、400和800mmol/L浓度的酒精处理去血清培养的PC12细胞24h后,细胞存活率分别是单纯去血清培养细胞存活率的85.66%、74.28%、62.47%、54.14%和50.35%,呈浓度依赖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Hoechst 33342/PI染色法观察到典型凋亡现象,如核型固缩、染色质凝集等.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可见100~400mmol/L浓度酒精处理组呈现凋亡细胞典型梯状DNA.酒精能使PC12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下降并呈浓度依赖性.酒精致PC12细胞凋亡过程中,凋亡关键蛋白Caspase-3、Caspase-9表达量升高.上述结果表明,酒精能够诱导PC12细胞凋亡,诱导作用随浓度升高而增强且酒精诱导PC12细胞凋亡与线粒体凋亡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8.
采用水培法研究外源过氧化氢(H_2O_2)对NaCl胁迫下番茄幼苗内源H_2O_2水平、生长及抗逆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NaCl胁迫导致H_2O_2积累、氧化胁迫加剧,显著抑制了番茄幼苗的生长;而外源喷施0. 01 mmol/L H_2O_2和5 mmol/L DMTU均能提高脯氨酸含量,增强抗氧化酶SOD、POD和CAT活性,降低内源H_2O_2水平、电解质渗出率和MDA含量,从而缓解NaCl胁迫对番茄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 NaCl胁迫下番茄幼苗叶片施用H_2O_2处理所产生的内源H_2O_2水平高于施用DMTU处理的,这与外源喷施H_2O_2缓解盐胁迫的效果优于喷施DMTU的结果一致,表明外源H_2O_2可通过诱导渗透调节能力及清除活性氧的防御能力、维持一定的内源H_2O_2水平、降低细胞膜脂过氧化程度、保护膜结构的完整性,从而有效缓解NaCl胁迫对番茄幼苗生长的抑制,提高其耐盐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香豆素衍生物对谷氨酸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的影响,以谷氨酸建立体外培养PC12细胞损伤模型,采用噻唑蓝(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AO/EB双染法经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凋亡形态,Annexin V/PI染色后经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表明香豆素衍生物可显著抑制谷氨酸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在2.5-15μM/L剂量呈一定的量效关系,香豆素衍生物对谷氨酸损伤的PC12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袋鼠皮多肽如何修复受H_2O_2损伤的人肝细胞LO2,通过建立H_2O_2诱导LO2细胞氧化损伤模型,研究袋鼠皮多肽对氧化应激损伤的LO2细胞的修复作用.结果表明:袋鼠皮多肽在0~0.5μg/μL质量浓度范围内不仅对LO2细胞活性没有抑制作用而且显著提高了受损细胞的存活率,改善了细胞的形态;与此同时,显著降低了H2O2诱导的丙二醛和蛋白质羰基含量,减少了活性氧的累积.综上结果可见袋鼠皮多肽能减小细胞的氧化损伤,有望用于新的功能性食品和护肤产品.  相似文献   

11.
论文研究过渡金属离子Co~(2+)对超声/H_2O_2(US/H_2O_2)降解环丙沙星的催化效果,考察了Co~(2+)、H_2O_2添加浓度、反应温度及初始pH值等主要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Co~(2+)能够有效催化超声/H_2O_2体系降解环丙沙星,降解过程符合假一级反应动力学。H_2O_2浓度在4.0~32.0mmol/L,Co~(2+)浓度在25.8~96.8mmol/L范围,环丙沙星的降解率随H_2O_2和Co~(2+)添加浓度的增加而升高;温度对环丙沙星的降解影响较大,15℃~45℃范围,降解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初始pH值为3.0时环丙沙星的降解率最高。异丙醇的抑制实验表明,Co~(2+)增强环丙沙星超声降解主要在于·OH的氧化作用。HPLC谱图表明,环丙沙星在Co~(2+)/US/H_2O_2降解体系中主要生成三种产物,推断其通过两种途径进行降解。  相似文献   

12.
研究白杨素衍生物对谷氨酸诱导的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以谷氨酸构建体外培养SH-SY5Y神经细胞损伤的模型,选择噻唑蓝(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使用酶标仪,对细胞培养液中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进行检测,并对丙二醛的含量及总抗氧化能力的高低进行检测;使用Annexin V/PI的方法染色,流式细胞术对细胞凋亡率进行检测.结果:不同浓度药物(50、100、200、400μmol/L)处理可显著提高细胞存活比例,药物浓度为200μmol/L时细胞存活比例最高,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也最高,丙二醛的含量最低,总抗氧化达到最大水平.药物浓度为100、200μmol/L,其凋亡率降低到11.39%、5.02%,较模型组的凋亡率28.06%降低了2-5倍多.白杨素衍生物对谷氨酸诱导的SH-SY5 Y神经细胞拥有效果明显的保护作用,它的作用机制或是通过抑制细胞凋亡进而达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细胞外ATP是植物体中许多生理过程的调节信号.胞外ATP可以影响铜离子诱导的细胞死亡和H_2O_2的产生.100~700/μmol/L CuCl_2导致烟草悬浮细胞的死亡量显著上升,而且胞内H_2O_2和胞外H_2O_2的含量也随之上升.选择了300/μmol/L CuCl_2研究铜离子导致的细胞死亡量上升和H_2O_2产生的过程.结果表明,此浓度的CuCl_2提升了NADPH氧化酶的活性,而加入DPI(NADPH氧化酶抑制剂)缓解了CuCl_2引起的细胞死亡和H_2O_2的产生,这说明CuCl_2引起细胞死亡和H_2O_2产生与NADPH氧化酶活性的增加相关.加入50μmol/L ATP进一步增加了CuCl_2引起的细胞死亡、H_2O_2的产生、NADPH氧化酶.而DPI预处理后,外源ATP并未引起变化.这一实验表明,胞外ATP可以通过刺激NADPH氧化酶影响铜离子引起的细胞活性和H_2O_2产生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PC12细胞的神经元样细胞分化模型,并探讨ERK蛋白在PC12细胞神经元样细胞分化中的可能机制.方法:以10、20、50 g/L的NGF(NGF溶于PBS,培养基中PBS的终浓度不超过2%)培养PC12细胞,应用倒置相差显微镜、显微镜测微尺及流式细胞仪鉴定PC12细胞的分化,以确定NGF使用剂量.运用免疫印迹检测不同浓度、不同作用时间时ERK蛋白在PC12细胞中的表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随NGF剂量的升高,PC12细胞的体积、最长突起长度和突起数目均会增大或增多。统计学分析证明50 g/L的NFG作用48 h足以诱导PC12细胞的交感神经样改变。尽管ERK总蛋白水平在NFG作用前后无明显改变,但在NFG作用5 min后磷酸化的ERK蛋白水平即显著升高,达到峰值,并持续约1 h.50 g/L的NFG作用于PC12细胞48 h可使细胞发生明显的G1期阻滞.结论:PC12细胞可在NGF作用下出现交感神经样改变,并且细胞的分化程度依赖于NGF的使用剂量和作用时间.在NGF诱导的PC12细胞神经元样分化中ERK蛋白的磷酸化对NGF呈现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提示ERK蛋白在分化的早期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Cdk5及p35在神经生长因子(NGF)撤退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NGF撤退诱导的已分化PC12细胞凋亡模型,Western blotting检测Cdk5及p35在凋亡过程中表达变化情况,利用Cdk5特异性抑制剂Roscovitine预处理已分化PC12细胞,检测其对NGF撤退诱导的凋亡作用影响,向已分化PC12细胞转染真核表达质粒pCMV-p35-IRES-Cdk5,检测过表达CdkS/p35对PC12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NGF撤退36h会引起已分化PC12细胞出现典型的DNA Ladder凋亡特征,MTT检测结果也显示,NGF撤退对PC12细胞的损伤呈时间依赖性;Roscovitine预处理已分化PC12细胞可以抑制NGF撤退诱导的细胞凋亡率,但不影响Cdk5/p35蛋白表达水平;向已分化PC12细胞中转染真核表达质粒后,能检测到Cdk5/p35蛋白的过表达,并引起PC12细胞出现凋亡样改变.结论:Cdk5及p35的活化与NGF撤退诱导的已分化PC12细胞凋亡过程密切相关,抑制Cdk5的活化有抑制细胞凋亡保护神经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以不同浓度H_2O_2刺激PC3细胞24h,应用MTT法分析细胞活力变化,并采用蛋白印迹方法检测HSP60蛋白、Akt蛋白(总Akt蛋白)和磷酸化Akt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15.625μmol/L的H2O2可诱导PC3细胞内HSP60表达显著升高(p0.05),7.312μmol/L和15.625μmol/L的H_2O_2均会导致磷酸化Akt蛋白的量显著下降(p0.01),但该两种浓度的刺激对细胞内总Akt蛋白量并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放线菌素D (ActD)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PC12细胞)的协同损伤作用,探讨中药单体姜黄素对这种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MTr法确定实验药物的最佳浓度;LDH法检测PC12细胞的损伤;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caspase-3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caspase-3的活性.结果:ActD/TNF-t可致PC12细胞的生存力下降(P<0.05);细胞培养液中LDH的活性升高(P<0.05);PC12数量减少,体积缩小,突起变短;可致PC12细胞内caspase-3的活化增强(P<0.05).浓度为5μmol/L姜黄素可阻止ActD/TNF-α所致的细胞的生存力下降(P<0.05);抑制ActD/TNF-α引起的细胞培养液中LDH的活性升高(P<0.05);拮抗ActD/TNF-α引起的细胞数量减少,体积变小,突起减少变短;抑制ActD/TNF-α引起的PC12细胞内caspase-3的活化(P<0.05).结论:姜黄素可以拮抗ActD/TNF-α协同作用引起的PC12细胞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caspase-3的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细菌受到抗生素损伤后,内源过氧化氢(H_2O_2)对间体膜囊的影响,通过庆大霉素损伤大肠杆菌。以电导率和丙二醛(MDA)为损伤指标,采用组织化学染色法,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经庆大霉素损伤后大肠杆菌内源H_2O_2和间体膜囊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庆大霉素损伤可提高大肠杆菌的内源H_2O_2浓度、间体膜囊数量以及间体膜囊周围的H_2O_2浓度。在间体膜囊外排的过程中,使用Tris-HCl蔗糖高渗溶液进行处理之后,H_2O_2浓度显著提升,电导率大幅度降低。庆大霉素和过氧化氢酶处理后,间体膜囊中的MDA浓度升高,损伤加重。庆大霉素损伤导致大肠杆菌的间体膜囊外周聚集大量的H_2O_2,且这些H_2O_2对间体膜囊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了阐明虾青素的抗氧化作用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探究虾青素预处理对H_2O_2诱导HeLa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通过CCK-8、活性氧探针染色、流式细胞术、蛋白质免疫印迹、实时荧光定量pcr等,分别检测细胞存活率和活性氧的积累、细胞凋亡、蛋白含量、基因相对表达量改变.结果表明虾青素预处理组细胞活力较对照组提高了29.54%以上且其可以将H_2O_2诱导的活性氧降低至对照水平,同时提高Nrf2蛋白表达量3倍之多,过氧化氢酶基因相对表达量1.5倍.说明虾青素可以有效缓解H_2O_2诱导的HeLa细胞氧化应激,从而抑制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Rho激酶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起生长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5 d后,连续动态观察溶血性磷脂酸(lysophosphatidic acid,LPA)及Rho激酶抑制剂Y-27632对神经元突起生长的影响.结果:对照组神经元一级突起迅速生长、延伸,不断发分支,形成丰富的二级、三级突起;用LPA处理后,神经元大部分突起进行性塌陷,一级突起逐渐缩短并且变细,二级、三级突起数量减少,且较细小;而预先用Y-27632处理后再加LPA,细胞突起塌陷的现象减少,神经元的突起不断分支、延伸,一级、二级、三级突起数量较LPA组增多且长度也增加.结论:Rho激酶参与LPA诱导海马神经元突起回缩的过程,抑制Rho激酶的活性可抑制LPA诱导的突起回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