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睡眠与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一生当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睡眠质量的好坏与健康息息相关,但调查显示,有不少人患有睡眠障碍症,或者患有与睡眠有关的疾病,成人中约有30%出现过睡眠障碍。为引起人们对睡眠重要性和睡眠质量的关注,国际精神卫生和神经科学基金会2001年曾发起一项全球  相似文献   

2.
好梦圆圆     
“吃喝拉撒睡”是人和动物最基本的生理需求。据测算,人的一生有将近三分之一的时间花在睡眠上,可见睡眠对我们是多么的重要。难怪有人说:睡眠是利用一天三分之一的时间修补心灵的活动。睡得好,好梦圆圆也是身心健康的主要标志。然而目前睡眠出现障碍的高中学生越来越多。常有同学反映:入睡困难、睡眠浅、容易被惊醒,半夜醒来后难以再次入睡,清晨过早醒来,入睡后似睡非睡,醒来后脑袋沉甸甸的。由于睡眠不好,导致了许多学生的精神疲劳、头昏眼花、头痛耳鸣、心悸气短、记忆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下降……这时,可能是出现睡眠障碍了。所谓睡眠障…  相似文献   

3.
不良的睡眠可以加速死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彦 《自然杂志》2004,26(3):185-185
很多人缺少良好的夜间睡眠。调查显示 ,大约三分之一 55岁以上的老年人患有慢性失眠或其他形式的睡眠障碍 ,且有与日俱增的趋势。  据《心身医学》报道 ,在平均跟踪调查了十三年的健康的老年人中 ,有着入睡障碍或深睡眠障碍的人由于自然原因导致的死亡率远高于那些睡眠良好的人。  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的学术带头人及生理学家MaryA .Dew和她的同事说 ,如果这些结果确凿的话 ,研究人员将需要验证对老年失眠患者进行医学和行为学治疗是否可提高他们的生存率。  在一项追溯到 1 984年的研究中 ,研究人员对1 86位老年人进行了研究。这些人…  相似文献   

4.
人的睡眠神经元 最近,法国和瑞士科学家首次成功地识别出人的睡眠神经元,从而为解释睡眠好坏提供了科学依据。据里昂睡眠和清醒状态神经生物学实验所研究员加洛班说,这些三角形神经细胞最终可能被当作治疗睡眠障碍的有力武器。 该项发现是用鼠脑做实验得出的。加洛班发现,睡眠神经元的活动  相似文献   

5.
解读睡眠     
科学家致力于揭示睡眠之谜。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就能破解控制睡与醒的奥秘,更好地治疗和预防各种睡眠障碍和睡眠疾病。  相似文献   

6.
随着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不少人在不知不觉中缩短了睡眠时间,人们的身体状况普遍处于亚健康状态。除了钱,忙碌的现代人最需要的是什么?相信许多人会回答是“睡觉”。睡眠卫生专家说,现代人正被各种形式的睡眠障碍所困扰。美国有7000万人睡不好,流行睡眠病,包括梦游、磨牙、夜间尖叫或呼吸暂停、嗜睡病等。有80多种睡眠异常已成为公众的常见疾患。  相似文献   

7.
<正>澳大利亚科学家发现,睡眠失调会使"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俗称多动症)"症状更严重,改善睡眠对缓解症状起重要作用。墨尔本默多克儿童研究所报告说,在患有多动症的儿童中,有70%因为睡眠不佳导致症状更严重,对作息稍加调整就能收到明显效果。如果作息变得规律,患儿入睡更容易,睡眠时间更长,白天的状态也比较好。研究人员说,人体生物钟容易  相似文献   

8.
张远 《科学通报》2022,(1):27-38
睡眠是人的生命本能,不仅对个体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还可以作为身体机能调节、恢复和增强的天然手段.统计显示,我国约有1/3人口存在睡眠障碍.日益增长的国民睡眠健康需求与落后的日常睡眠健康管理现状形成突出矛盾,迫切需要形成从睡眠结构转换机制到睡眠质量监测与干预的理论与方法.本文深入分析了近几年睡眠感知、智能睡眠计算和睡眠干预的最新研究进展,分别展望了这个闭环体系中3个阶段的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并结合未来数年的可行性从原理机制和方法措施角度提出建议,以期促进以日常需求为导向的睡眠健康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全面建立主动睡眠健康的新范式.  相似文献   

9.
邢鸿飞 《世界科学》2013,(7):29-30,28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要想调节身体的新陈代谢,晚间的优质睡眠至关重要。熬夜让人第二天感觉疲惫、情绪低落、易发脾气、思维不灵活、反应迟钝。但缺乏睡眠造成的影响远不止于大脑的反应,长期的睡眠障碍会导致各种新陈代谢问题。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生物学家  相似文献   

10.
Travi.  J 徐新明 《世界科学》2000,(5):11-11,16
科学家们业已找到两种与睡眠相关的基因:一种是在瞌睡狗身上,另一种是在老鼠身上;当时这些动物正处于突变型发作性睡眠病状态。这些新发现直接导致对具有发作性睡眠病的病人新治疗方法的诞生,而且有助于科学家们去研制更好的睡眠丸剂。 具有发作性睡眠病的人会在大白天里突然倒在一个地方呼噜鼾睡,而这种病征通常又会给夜间的正常睡眠造成障碍。处于发作性睡眠状态中的狂笑或情绪紧张还会使病人的全部肌肉突然丧失控制力。医学上将这种病状叫做“猝倒”。 这种错综复杂的精神障碍征状,长期以来一直是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伊曼纽尔·米格…  相似文献   

11.
冯锋 《科学之友》2006,(9):75-75
夜里能否睡得好,晚上吃了什么很重要。《黄帝内经》里曾有“胃不合则卧不安”的说法;临床营养学家也指出,导致睡眠障碍的原因之一,就是晚餐中吃了一些“不宜”的食物。那么,究竟晚上吃什么有利于睡眠,而哪些食物会让你夜不能寐呢?  相似文献   

12.
果蝇与睡眠     
研究睡眠的科学家现在可以清醒一下了.几十年来科学家对睡眠的研究结果仅仅是产生了一些缺乏科学依据的理论,对睡眠的真正本质认识不足,没有人能说出何种睡眠状态对人是有益的,但有科学家相信从睁眼睡觉的动物行为中能够得到一点启发.  相似文献   

13.
●缺乏睡眠和情绪障碍之间的因果关系仍朦胧不解。但有一点清晰如昼:更好的睡眠能够助益于心理健康。在精神科医生穆雷·拉斯金德(Murray Raskind没有窗户的小办公室中,几份病人的个人档案中有一张泛黄的照片,上面是一名年轻的军人。他蜷缩在地上,靠着步枪支撑身体,看向照相机的眼神迷  相似文献   

14.
睡眠占据了人生的1/3时间.因此,睡眠至今仍是不少科学工作者探索的对象.由于研究条件的特殊,迄今人类对于睡眠的认识还极为肤浅.因为当受试者开始讲述睡眠过程的"实况"时,实际上他已经清醒了.加上伴随着睡眠的做梦现象,又给睡眠添上一层神秘色彩.  相似文献   

15.
睡眠的分子     
睡眠是人们十分关心的问题;但人们却很少了解这种无意识的自然状态,也很少了解究竟是什么原因使我们入睡。巳往,研究者研究睡眠是观测脑电波发生了什么变化,并测量睡眠时人体功能的变化。现在他们已把注意力转向“睡眠分子”,即引起无意识状态的化学信号上。几年前法国科学家提出,当脑中释放5-羟色胺(5-HT)时可引起睡眠。三年前美国哈佛医学院从人尿中分离出一种促使慢波睡眠的物  相似文献   

16.
睡眠占人生时间的三分之二。由于我们奉献出如此多的时间,人们就推想睡眠一定很重要。可是到目前科学家还不能明确睡眠对人体或思维的作用。人为什么要睡眠?二十多年的研究也尚未明确地发现真谛。也许睡眠是为了弥补一天劳累的耗损,也许除了有助于养精蓄锐。睡眠根本就没有补偿耗损之用,只是人们打发黑夜的多余的本能行为T在权衡这两个设想时,多数研究人员赞同前者。然而究竟弥补或者补偿什么,这又是争论之点。是脑子  相似文献   

17.
正肌痛性脑脊髓炎/慢性疲劳综合症(ME/CFS)是一种复杂的、多因素影响的功能紊乱,其特点为极度的疲劳以及一系列在躯体运动或脑力劳动后加剧的症状,并无法通过休息缓解。除了极度的疲劳以外,ME/CFS的患者还会有以下症状:广泛的肌肉和关节疼痛,咽喉痛,颈部及腋窝淋巴结压痛,头痛,睡眠障碍,短时记忆障碍及注意障碍等。  相似文献   

18.
健康与睡眠     
睡眠缺乏会给心情、行为和判断带来某些不利的影响 ,这一点被多数人所认可。但它却不像过量摄入快餐食品或食糖以及运动过少不利于健康一样深入人心 ,毕竟后者是经过科学家们长期研究后得出的结论 ;而睡眠缺乏 (尤其是长期的睡眠缺乏 )对健康究竟有何影响还没有明确的结论。最近 ,部分科学家提出的证据表明 :不良睡眠习惯和营养不良、运动过少同样是导致慢性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美国睡眠基金会的报告 ,美国人每晚平均睡眠 7小时 ,比 1 0 0年前少了 1 5小时 ,有 1 /3人的睡眠时间只有 6 5小时 ,甚至更少 ,远少于大多数睡眠专家所建议的…  相似文献   

19.
正为什么有些人经常感觉浑身无力?为什么他们即便睡够了也无法消除疲倦?挥之不去的疲劳感从何而来?在100多年前,医学界开始注意到一种会让人虚弱的慢性病。患者往往出现长期疲劳、记忆力下降、头痛、认知障碍、消化系统障碍和睡眠障碍。当时的许多医生将这些病人诊断为神经衰弱、内分泌失调,甚至是更年期综合征。直到20世纪末,医学界才开始认识到这种病区别于其他已有疾病,慢性疲劳综合征这个病才被确认,并得到  相似文献   

20.
尚玉昌 《自然杂志》2012,34(1):29-38
近年来动物行为学家从神经生物学的角度研究了普通田鼠的空间学习能力和定向能力,发现雄性田鼠的巢域比雌鼠大,因而比雌鼠有更强的空间定向和导航能力,而且发现多配偶制田鼠雄性个体的脑海马比雌性个体大,而单配偶制田鼠两性个体的脑海马大小没有差异。此外,大脑的颅内皮质和前额皮质对田鼠的空间学习过程也起着重要作用。 睡眠是动物行为的一种表现,绿头鸭在睡眠时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实际上是半个脑在睡眠,半个脑保持清醒状态。这种单半球的睡眠方式能使动物在睡眠中对捕食者作出快速反应。对于一些海洋哺乳动物来说,这种睡眠方式则能使动物在睡眠时游到水面进行呼吸换气。动物行为学家已经能够利用脑电图和测脑温技术对动物在睡眠期间的脑动态进行分析,这不仅对动物行为本身的研究开辟了新的前景,而且也揭示了前所未知的大脑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